走近廳堂裏的王夫人,再次拿起荷包,即便是她這個年齡的婦人,也是愛不釋手。


    她想起紅著臉頰的祝翠香,暗自搖頭,假如被退親也許是好事,那個孩子太柔弱和膽小了,真的嫁過去,勢必要帶著雙胞弟妹,那麽她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而且聽說因為給祝家的掌櫃治病,家裏幾乎是一貧如洗,看來等長生晚上迴來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說說,將荷包賣個好價錢。


    這樣心靈手巧還要養活一雙弟妹的好姑娘,值得去拉一把。


    就像當初少夫人顧芯語對他們母子伸出的手。


    ......


    在一場春風,化來一場春雨之後,北方大地的春耕也基本快要結束了。


    今年顧芯語需要種植的土地是去年的百倍,這就讓她忙得連家都不能迴。


    除了周慕寒凱旋而歸那晚兩人見過一次後。


    其他時間,這兩個人都各自忙得如冰上的陀螺——團團轉。


    杜三郎此時跟著李大人在各城各縣忙碌著,大批的新農具——曲轅犁已經提前分給了一個個村子,讓村民按照這個打造就好。


    稻穀種子由朝廷提供,但是並不是免費的,畢竟現在國庫空虛,而所需種子的數量也大。


    這樣下來,這北方的九百萬畝田地,大約有三百萬種了稻穀,還有一百萬畝田地建成稻田養魚的模式。


    盡管這個種子和去年顧芯語用靈露侵泡過的不一樣,但是如果後期的田間管理跟了上去,秋天的時候,也一定會大豐收的。


    這樣,稻穀這種稀有的農作物,就基本算是普及了。


    而且在司農衙門的管理下,按照顧芯語的那一套方法種植,平均畝產可達到二百八十斤,這個數字是顧芯語計算出來的保守數字。


    因為是第一年種植,即便有人教,經驗也依然和其他農作物不同,也沒有足夠的人手去每畝土地上關注。


    但是,即便是這樣,也會在秋天的時候收獲八億多斤的糧食。


    重要的是,稻穀這種作物不再是北方很多窮人一輩子都吃不上的糧食了。


    更別說在稻田裏養魚,會給這些農戶帶來多少的附加收入了。


    顧芯語此時站在桃源山莊的土豆試驗田裏,天公作美,在土豆種下的第三天,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春雨。


    因為土豆的數量不多,堪堪種了一畝地。


    這一畝地,如今是顧芯語的大寶貝之一,她選擇的這塊地是最適合種植土豆的。


    開溝起畦,施足底肥,在種植的時候,顧芯語是全程跟蹤,沒辦法,這一百斤土豆種子太珍貴了。


    土豆切成塊狀後,經過催芽,上麵都是芽眼。


    然後將這些芽眼朝上種下,顧芯語為了保險起見,將這些土豆種子都是用靈露稀釋的水催出芽的。


    這樣就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成活率和高產。


    如果沒有意外,相信在秋天的時候,這一畝的土豆就會收獲將近五千斤。


    不是顧芯語誇張,就算沒有靈露這個作弊神器,假如土壤好,田間管理也好,畝產三千斤也不是不能達到的。


    更何況,顧芯語的土豆是加了料的。


    低頭看去,現在地麵很平靜,但是很快就會拱出希望的綠苗。


    “小天,你去將我的馬牽來。”顧芯語歪頭吩咐小天,這片土豆試驗田距離山莊不遠,不到三百米,不過,她還要去看看那片玉米。


    那裏距離這裏雖然不遠,但是沒有青石路,剛下過雨,有些泥濘。


    小天動作很快,將顧芯語的小白馬牽來,顧芯語翻身上馬向著西麵的玉米地行去。


    抬頭看去,這片天空藍的透徹,有絲絲縷縷的白雲在飄蕩,那對其秋鳥也如約飛了迴來,它們最愛做的事就是跟著顧芯語飛來飛去。


    其秋鳥的叫聲很悅耳動聽,細聽之下,好像還帶著某種不能言說的韻律。


    於是,顧芯語感覺自己好像隨身帶了一個mp3。


    馬蹄噠噠的行進在一段青石路上,過了這段路,就是一條可以通過一輛馬車的沙泥路。


    顧芯語一邊和路邊的雇工打著招唿,一邊心裏在暗暗想著。


    也許因為是平行時空的原因,這裏和曆史上該有的軌跡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


    不過,顧芯語的曆史學的不是太好,她有些汗顏,自己竟然推算不出現在另一個時空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約莫大概是宋代?


    顧芯語很快就拋開了這個問題,管他哪個朝代呢,她現在想的是不是應該讓自己的商隊出國轉轉呢。


    畢竟像這些馬鈴薯,紅薯,西紅柿等作物可都是從國外引進的。


    很快,還沒等顧芯語想個一二三來,玉米地到了。


    如今這裏還是按照試驗田的規格來對待,是顧芯語的另一個寶貝。


    顧芯語本來答應給周慕寒八百斤的,不過她說話不算話,反悔了。


    隻給了軍營二百斤,自己留下了八百斤。


    因為顧芯語自己的土地多了十倍不止,還有一個考量是,顧芯語覺得這玉米今年打下來的,還是要作為種子,那麽倒不如放在一處,統一管理。


    給軍營的二百斤大約能種八十畝,顧芯語也是想看看,秋天的時候會打多少斤糧食。


    畢竟那裏不是自己在管理,總是有著細微的差別的。


    而且,既然是留作種子,顧芯語在發芽的時候,還是稍稍的加了一點靈露。


    這樣,顧芯語今年的玉米種植麵積是三百畝,如無意外,按照去年的產量,今年秋天可收獲玉米三十三萬斤!


    顧芯語想想都興奮,三十三萬斤呐,不但做種子足夠,還可以用來做主食。


    當然,顧芯語所說的種子,並不包括周朝的所有土地。


    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不是顧芯語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


    所以,她會提供給朝廷一半做種子,至於種植和推廣,就讓朝廷那些官員去操心吧,她顧芯語也沒那麽的精力去操心全國的事不是......


    想到這裏的她,吐了一下舌頭,好吧,感覺自己口氣有點大。


    除了這些,剩下的就自己支配了。


    不過,即便如此,相信在三年以後,這周朝的百姓絕對都會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


    更何況,自己現在的土地也是越來越多。


    相應的,種子也會越來越多的。


    她想將這北方打造成種子基地,不過任重道運,還是讓那些窮人先吃飽飯再說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將軍請下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莉莉蘇安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莉莉蘇安娜並收藏將軍請下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