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在杜家村報名人數卻是最多的,因為他們也最了解這裏麵的利潤的,本來想著要等一年呢,結果,冬天還沒到,好事就來了,所以全村一共二百三十戶人家,共有二百一十戶要建暖房......


    鄭氏現在雖然是管事,但是卻讓丈夫報了名,杜鐵華人雖然老實窩囊,可鄭氏知道,他很喜歡種地,就那幾畝薄田,他都能種的有滋有味,每日在地裏不到太陽落山,都不迴家,所以,鄭氏買了兩畝肥田,專門用來建暖房......


    相信以杜鐵華的勤勞能幹,肯定不會差的......


    顧芯語看著報上來的數據,很開心,八百戶也不少了,就算是一家一畝,那也有八百畝暖房蔬菜可以種植。


    更別提附近的杜家村的傾力支持,每家最少報了兩畝,而且有兩百多家呢,看來,主要力量還在杜家村吧,因為其他鄉鎮有的村子一戶都不敢報,有的也就僅僅有一戶人家......


    按照比例來講,這杜家村也是占了近二分之一呢......


    而且離得近,管理指導起來會方便很多......


    還有這莫大的支持也讓顧芯語很激動,看來自己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王伯依然做大總管,負責聯係燒製青磚和大缸一事,因為王伯經常和這些人打交道,人也都混的很熟,所以,在質量和銀子上都是有保證的。


    然後這如火如荼的建造暖房工作順利的進行了,有專門的師傅進行指導。這些師傅都是曾經在山莊幫忙建過暖房的師傅,還有一些是李師傅手下的徒弟,這些人跟著官衙的孫大人,坐上專屬的司農衙門馬車,那個興奮啊,要知道,這可是為官家做事啊。


    尤其看見那些農人羨慕敬仰的目光。每個人都很激動。指導起來也是不遺餘力。


    在北方的雪花飄下來前,八百戶暖房已經建好了......


    而培訓班和參觀團也結束了這趟蓉城之旅,信心百倍的領取了蔬菜種子。奔向自家那片土地,那片溫暖的猶如春天般的土地上的暖房裏......


    而顧芯語在經過一個月的奔波後,也暫時可以休憩一下,京都那邊已經傳來密信。趕赴京都的那幫人馬順利安全的抵達。


    當然沿路也是兇險萬分,截殺之人一批跟著一批。這裏有真正的土匪,還有某些人派出的死士。


    再一次的見證了蓉城軍營鐵血將士的殺傷力與戰鬥力,就連傅殊都是熱血沸騰,心裏沒有一點恐慌。屬於年輕人的那點熱血徹底被激發出來。


    看將士們下手又狠又準的盡頭,有些死士都退了後,更別說有的時候。還會蹦出來一群狼或者幾頭熊了......


    一開始大家都嚇一跳,看這又有敵兵又有野獸的也是很讓人心驚。沒想到,這些野獸很有靈性。


    先是站著觀察一會,然後就迅速的衝向圍著傅殊這幫人馬的死士或者土匪,就是一頓狂撕亂咬......


    而且還很聰明,打不過就跑,打得過就留......


    時間長了,就連顧瑾瑜都看出一些門道了,心裏暗暗驚歎,自家閨女把這雪狼馴服的,都能遙控指揮百裏之外的野獸了......


    傅殊嘴角微微翹起,不由自主的遙看蓉城的方向,隨即,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今夕何夕,不知道何日能再見到那如陽光般明媚的女子.....


    一路下來,死士死傷無數,而我方僅僅有幾名軍士受了輕傷,早有隨行的大夫處理好,而這一次次的勝利,也成功的點燃了鐵血營將士們的激情!


    最值得一提的是,還順便清理了幾股土匪,有的乘勝追擊,還繳了老巢......


    而附近深受土匪禍害的百姓,更是敲鑼打鼓的歡送這支隊伍......


    顧瑾瑜眼珠一轉,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與傅殊商量過後,就將此行人是大皇子從蓉城返迴京都的消息,暗暗的透露出去......


    這讓這群人,還沒到京都就聲名遠播了,很多老百姓暗自傳播,說這從蓉城養病迴來的大皇子,有天神護佑......


    每當遇到危險,就有通靈性的動物舍命相救,因為大皇子乃是帝星轉世,有漫天神佛看著呢......


    更有誇張的說法是,大皇子迴京,群狼開路,老虎當坐騎,山熊做護衛......


    傳到建元帝的耳朵裏,他開心的重賞了這名上奏的範禦史,雖然這名禦史是別有用心,被人指使,暗示大皇子聲名如此熾盛,恐對當今聖上不好......


    可是聖心最是難測啊......


    顯然這名禦史沒有摸準聖上的脈搏,還有就是不了解這朝堂風雲詭變的局勢......


    建元帝冷冷的掃了一眼王丞相,然後又如沐春風的笑了......


    就著上天的相助,建元帝成功的訂下了金科主考官與出題人......


    大周朝當今大皇子傅殊!


    顧瑾瑜任命為皇子太傅,輔助傅殊完成金科應試......


    對於顧瑾瑜的任命,到是無人持反對意見,因為他的才華,以及他的為人,都讓很多人提不出反對的理由。


    很多朝臣人家的子孫,對於顧瑾瑜那是相當的崇拜,而當年欽點探花,並不是因為他的才華與狀元郎有差距,是因為那名狀元郎是王丞相的門生,當時很多人私下都是議論紛紛,就連王丞相的追隨者也有對此不屑一顧的,何況那名狀元郎才華平平,毫無建樹......


    這也成了王丞相在天下文人心中的一個梗,但是那些沽名釣譽之輩到是蜂擁而來......


    因為不一定有才華就能中狀元的喔.....


    所以王丞相門下的文人多是沽名釣譽華而不實之輩,那些真正有風骨和有才華的文人,是不屑與之為伍的......


    可想而知,如果被文人知道主管金科應試之人是傅殊以及顧瑾瑜後,會是如何的心情激動,備考更加刻苦,想著早日見到心目中的探花郎......


    後來更是用事實證明了,這批金科應試學子的水平之高!


    更有皇叔和周天俊鼎立支持,還有安國公不停的敲邊鼓,這件事就這麽的板上釘釘了......


    建元帝看著低頭不語的王丞相,心內冷笑,好戲剛開鑼,咱們慢慢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將軍請下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莉莉蘇安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莉莉蘇安娜並收藏將軍請下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