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日在內侍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紫禁城深處。
這條路他不熟悉,卻也算不上陌生。
現代社會,故宮麵向社會開放,每天都有大量的遊人爭相湧入古老的皇城參觀,陳旭日自然不會錯過。
休說現在行走的偏右的側路,就中間那條路,中央比兩側略高、隻允許帝王天子獨行的路線,他也走過。
況且關於清宮的辮子戲充斥熒屏,影視畫麵裏這紫禁城的風景經常出現。跟現在比雖略有出入,大概格局總歸是一樣的。
隻是陳旭日心裏終究有些感慨。
幾百年前,他和一群穿著現代服飾的遊人走過的地方,如今卻是單獨一個被拋進這久遠的時空;幾百年前,他可以在故宮大聲的說說笑笑,走累了隨意歇一歇,如今卻為了一個兇險莫測的理由,不是以一個自由人的身分,而是以矮人一頭的平民去麵見位高權重掌天下人生殺大權的皇帝陛下。
他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在這個時空更好的生活,他究竟要做些什麽,才能讓自己堂堂正正的活著?要活的有尊嚴,活的像個男人,難道要卑躬屈膝奴顏事人,像所有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一樣?
“小民陳旭日恭請皇上聖安!”
雖則心裏念頭千轉,陳旭日卻不得不雙膝跪地給人家請安。來前安親王嶽樂已經指點過,若得皇帝宣見,該如何行禮一事。
安親王嶽樂小聲提醒道:“陳旭日,給皇太後請安。”
陳日旭日略頓了頓,重新拜倒道:“小民陳旭日恭請皇太後聖安!”
“起身吧。”孝莊太後親手扶他起來。
“你名叫旭日?好名字。大薩滿對皇帝和哀家解釋過,誇讚你這名字起的好,旭日,十個太陽……哀家這會兒親自見了,果然是個有靈性的好孩子,配上十個太陽,命格主貴,難怪會被天神選中做四阿哥的守護神。”
十個太陽?陳旭日真想撇嘴。
還命格主貴呢,十個太陽湊一塊還有好事?其中九個就被後羿給射了下來。
一聽就知道,這名字陽盛陰衰,按中國古老相傳的陰陽相偕的觀點看,這人命中不安穩,恐有天劫倒是真的。
“皇帝因為四阿哥,這些天憂心忡忡,處理國家大事都沒有精神。孩子,你既然奉了上天的旨意救治四阿哥,望你一定人到病除,讓四阿哥盡早恢複健康,哀家也希望早日看到四阿哥活潑潑的樣子。”
陳旭日飛快的瞅她一眼,心中一凜。
老實說,比起皇帝,他更忌憚這位被譽為清朝國母的孝莊太後。
順治雖為帝王之尊,到底不過是一位剛滿二十的青年,比較起來,這位太後才真正是一位富有政治才華、手腕高明之至的人物。
皇太極死後,能在諸王爭位中把年僅六歲的兒子捧上皇座,那麽想自己做皇帝的多爾袞,南下揮兵攻入北京,占了這紫禁城,卻沒有稱帝自立,反而把孤兒寡母千裏迢迢迎進這座皇宮,這裏麵她居功至偉。其後數年,她周旋於多爾袞和眾位滿蒙親貴間,平衡雙方勢力,過去、現在和以後,縱然同多爾袞的關係傳的沸沸揚揚,不留罵名,反傳美名,能做到這一點的女性,焉能讓人不讚個服字?
這份魄力,陳旭日自認自己拍馬也趕不上。
能親眼看到這位傳說中的人物,他滿足,卻有間雜著一絲不安:史書上說,這位孝莊太後非常喜歡玄燁,也就是後來被稱做千古一帝的康熙,並親自負起教養康熙之責。倘若因為他的意外出現,救得順治最為疼愛欲立為儲君的皇四子不死,日後曆史的發展,勢必要偏離他記憶裏的曆史軌跡,到時候……唔,老天保佑,我絕對沒有跟她做對的意思!
陳旭日正胡思亂想間,順治帝已經迫不及待示意他走近些,著他仰起頭來,仔細端詳片刻,“陳旭日,你真的有法子救朕的四阿哥?當著朕和皇太後的麵,你老實說,到底有幾分把握?”
事到如今,斷然沒有喊停的餘地。陳旭日毫不猶豫道:“是,迴皇上,小民得到——神的指點,小民有信心救得四阿哥。”
說這話時,他眼角餘光看似不經意觀察孝莊太後。
但見她麵上平靜如常,眉頭卻是極輕微的攏了攏。
“你可知道,欺君是重罪,倘若你信口開河,危害到四阿哥,獲罪的不僅是你,也包括你的家人!”
順治寒起臉來,頗有帝王之尊,一旁的孝莊太後亦肅著一張臉,大殿內溫度好似立刻冷了幾分。
陳旭日腦中飛快轉過陳浩的話。
他早已經尋思過千百遍,父親說四阿哥中的秘毒使血液慢慢凝結最後致人於死地,少量不足以致命,那麽以他多年從醫的經驗和直覺來看,放出一部分毒血,輸進一部分新血,稀釋毒素,|qi+shu+wǎng|若無意外,定能救得那位史上早夭的皇子。
遂斬釘截鐵道:“小民有把握
救得四阿哥!”
他頓了頓,直言要求道:“小民有一個條件,不論小民如何做,大家能不能理解,希望皇上能配合、不要幹擾小民的救人方式。”
順治對上他看過來的目光。
這少年眼神清朗,臉上透著自信,渾不見一絲惶恐不安。
順治心中不由多了幾分希望。連朝中許多重臣,尚且不敢這般無畏無懼的與他直視,這少年果真與眾不同,看來,他的四阿哥果真是天縱之子,連上天都降下神跡。
“換血療法,換血療法……”
順治喃喃重複幾遍。雖不解具體該如何操做,隻這名字聽著,就知道必是兇險的緊。他再仔細打量陳旭日片刻,決然頜首應道:“好,朕答應你,不管你如何做,隻要你能救迴朕的四阿哥,朕一定配合!”
一行人,包括皇帝皇太後,一道去了四阿哥的寢宮。
四阿哥的房間很暖和,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中藥味。
幾個太醫圍在床邊,憑著望聞問切等種種手段判斷病情,一邊小聲商討著什麽。
順治和孝莊太後進來,太醫們沒有行叩拜大禮,隻簡單躬身為敬,想是事先得到叮囑,一切以四皇子治病為重。
他們分作兩批人,一半人繼續治療工作,一半人過來匯報進展情況。
順治揮揮手道:“若是老一套,那就用不著迴稟了。朕隻問一句:四阿哥情況可有好轉?”
一位胡子一大把的老太醫顫微微開口道:“臣等無能,請皇上再容臣等一點時間……”
“罷了罷了,這些話朕都聽出繭子來了。你們治了這許多天,朕的四阿哥不僅沒有半點好轉,情況反倒是越來越嚴重……都給朕讓開!”
順治帝領著陳旭日走到床前。
陳旭日仔細觀察皇四子。倒是一個極漂亮的孩子,雖在病中,那眉眼鼻口,仍是俊秀異常,卻與尋常嬰孩子白胖胖模樣不同,瘦的下巴頜都尖了。雙唇青白,顏色頗不自然。
陳旭日小心揭開被子,把那小嬰兒的胳膊腿兒一一看過,連身上也不放過。
最後仍舊把黃綾被子原樣蓋好,迴頭正色道:“我要幾根中空的銀針,粗的細的都要,多煮些熱水,多找些白色的棉軟布來預備著……”
第一卷眼花繚亂的世界--第二卷禁宮水深第十四章換血(一)
陳浩正在與同僚商量用藥。
他心裏明白真相,卻是有口難言,隻得盡人事,聽天命,默默等那個宣判命運的最後時刻到來。
昏迷中的四皇子隻是三個半月大小的嬰兒,進食不宜,身體已經是非常虛弱。職責所在,陳浩和同僚一直沒有停止努力,隻是用藥須得加上十二分的小心。
順治一日數遭遣人來問。貴妃娘娘前日剛侍疾迴宮,一天裏倒有大半時間守在四皇子床邊默默垂淚,稍早時甚至昏厥過去。這床上躺著一個,另一個眼瞅著也要病倒,偏生這母子倆俱是皇上的心頭肉,太醫們的壓力非常大。
順治和孝莊太後進來時,因為有負所托,所有的太醫自感慚愧,一時間俱是低眉順眼目不斜視。
因此,當陳浩聽到陳旭日的聲音,一時間他都懷疑自己幻聽了。
自家兒子的聲音,別人不熟悉,他哪有聽不出來的?
偷眼一瞅,這下巴差點驚到地上去:可不就是他那寶貝兒子嘛!
換了一身齊整的新衣,整個人顯得很精神,這時正給四皇子做最基本的檢查,瞧那駕勢竟是有模有樣,麵上一派沉著,全不見半點少年的跳脫之氣。
陳旭日進入到工作狀態,全副精神被手頭的工作牽係住,整體給人的感覺都變的不一樣了。他不假思索報出一連串自己需要的物件,聲音清朗,而且沉穩。
陳浩瞪大眼睛,看到皇帝陛下在旁邊連連頜首,兒子每句話、每個要求,都被隨侍一邊的宮人認真記下,然後飛快的去執行命令。
一時間,陳浩撐目結舌,一個字也吐不出來了。
陳旭日這時間也顧不上尋到父親,給他打聲招唿,一心一意盤算現下的狀況。
四皇子的脈像又細又緩。他不會把脈,這方麵跟專精此道的太醫更不能比。隻是眼下沒有儀器給出具體數據,他隻好用最原始的辦法自己測了。
心跳緩慢。翻看眼瞼,三棱針在耳側紮了一記,擠出兩三滴血來。
陳旭日據此判斷,這嬰兒體內的血液的確比較稠,心髒迴血緩慢。情況不妙,必須立刻加以救治。
不長的時間裏,他所要求的一切便都準備妥當。
陳旭日一邊通過水煮和酒精法給所有要用到的器具進行消毒,一邊在一間特意騰出來的麵積不大、打掃幹淨的屋子裏,指揮著兩個幫忙打下手的內侍,在屋裏四周全部蒙上纖塵不染的白布。
他可沒有辦法在
這時候搞出一間無菌室,而時間也不容許他在這方麵動腦筋,隻能在現有條件上盡量加以改善。
選出可用的針具,接下來便是尋找“血源”。
“用我的血吧。”
在陳旭日專注於忙碌中時,順治身邊多了一位旗裝少婦。她主動站出來道:“我是母親,請用我的血救我的兒子。”
母親?陳旭日怔了一下,才反映過來——這位就是後人聞名已久的董鄂妃?後人常把順治看做一個情種,他因為最愛的女人董鄂妃的紅顏早逝而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留下自殺不成、轉而出家的傳聞。
果然是一位佳人!
這是陳旭日第一個念頭。
長相漂亮自不待言,關於這點,其實陳旭日反而不太在意。拜現代的影視作品和網絡等發達傳媒所賜,漂亮的臉蛋他看的多了。
吸引他看了一眼,忍不住又去看第二眼的原因是她氣質非常幹淨,幹淨清爽中透著落落大方,卻又不失女性的溫柔,給人的感覺很舒服。
她的美,既不屬於那種咄咄逼人的張揚,也不是小家碧玉的婉約;既不是孤芳自賞的冷豔孤傲,也不是珠圓玉潤的雍容富貴。
陳旭日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形容這個女人,唯一的感覺,真的是就覺得她長的讓人看了還想再看。唔,就是第一眼看上去,覺得這女孩不錯,看了第二眼,覺得她真不錯,再看兩眼,感覺非常不錯……有種越看越舒服,越舒服越想看,越看越覺得養眼的味道。
說是女人,其實算做女孩更合適,她現在還不滿二十歲吧?
年輕的母親,操心的母親,也是一位傷心的小母親——陳旭日注意到董鄂妃眼圈上的陰影,以及她明顯帶了點病態的臉色,搖頭拒絕道:“貴妃娘娘看上去身體虛弱,似乎也沒有休息好,您現在的身體不適合失血。”
順治上前一步,扶著她的胳膊勸道:“你看,你現在自己還是個病人,快別為這個操心……這麽多人在,皇兒會好起來的。朕的身體好,要救皇兒,由朕來就好。”
他轉頭跟陳旭日揚眉道:“朕是父親,用父親的血救兒子理所應當。朕貴為天子,朕的血一定可以救迴四阿哥!”
陳旭日皺了眉頭,還沒來得開口,旁邊的孝莊太後已經沉聲駁斥道:“皇帝不可任性!皇帝不僅僅是四阿哥的父親,還是咱們大清國的皇上,每天要處理那麽多國家大事,怎麽能親自涉險,拿自己的身體健康開玩笑?
”
她如此這般一說,屋子裏唿啦啦立刻跪了一地人,紛紛請命道:“請皇上保重龍體,奴才(臣)願獻血救四阿哥!”
順治還待再說,孝莊太後揮手製止。緩緩前行幾步,站近了詢問陳旭日道:“這換血療法……哀家想知道,用誰的血有什麽講究嗎?一定要用生身父母的?”
陳旭日搖了搖頭。
這血液一事,說簡單也極簡單,父母的血未必合適輸給兒女,旁人的血未必就不合適,關鍵是看血型合不合。
隻是這道理跟古人卻說不通。這時他手邊又沒有足夠的檢驗工具,若是血型相合,原是親生父母來獻血最合適不過。
不過,董鄂妃麵帶病容,顯見是憂心兒子以致抱恙在身,略青且紅腫的眼圈,約摸著夜裏豈止是休息不好,必是以淚洗麵。熬夜等於熬血,陳旭日可不想救一個害一個,若因此害得董鄂妃大病一場,隻怕他便是成功救了四皇子,最後也討不了什麽好。
而順治貴為一國之君,誰個真敢讓他以身犯險?
“迴皇太後的話,這換血療法,不必非要是親身父母的血才合用,有血緣關係、小民的意思是,跟四阿哥有親戚關係的人,隻要血液相合就可以了。”愛新覺羅是個大家族,從中找到合適的人選再容易不過了。
安親王嶽樂單膝跪下,態度堅決道:“奴才願意獻血,請皇上和皇太後恩準!”
孝莊太後猶豫片刻,“嶽樂,你肩上的擔子也不輕,皇上平日裏對你多有仰仗……哀家的意思是,哀家命人多找幾位族裏的年輕人,由他們為四皇子獻血為好。”
嶽樂叩了個頭,堅持道:“奴才想為皇上、為太後分憂,奴才和皇上份屬堂兄弟,奴才的血一定可以救迴四阿哥,求太後成全!”
第一卷眼花繚亂的世界--第二卷禁宮水深第十五章換血(二)
醫生做的久了,就有一種職業本能。陳旭日一旦踏上手術台,心思便會專注於治病救人,旁的人旁的事一律成為背景中的一部分。
安親王嶽樂的血與待救治的四皇子相融,陳旭日判斷,這兩人應該屬同一血型。
小心把嬰兒移到臨時準備的“手術室”,請了兩位善長針灸的太醫做助手。
陳旭日決定用中空經過消毒的銀針做注射器。他記得注射器最開始被應用到臨床上,醫生用的好像是竹管。不過那種東西會增大病人感染的機率,今次接受換
血的兩位主人公,一者是親王貴胄,一者是最受寵的皇子,哪個出了差池陳旭日都吃不消嚴重的後果,是以摒棄不用。
萬般小心下,換血手術開始。
說白了,這隻是一個小手術,一點都不複雜,卻是缺少儀器讓陳旭日不得不另尋法子。
他借助中醫的針灸,控製出血量和輸血量。每次換血量二十毫升左右,然後再由太醫施針,促進輸入的新血參與到小嬰兒的全身循環中去,並通過把脈等方式確保嬰兒情況保持在一個比較正常的狀態。如此這般,接連數次,陳旭日估摸著給小嬰兒換了大約二百毫升左右的血,立刻停手。
人的血液相當於體重的百分之八,四皇子重約六公斤左右,全身血液加一塊,至多不超過五百毫升。
陳旭日揣摸著,既是秘藥,用的量肯定不大,否則這麽小的嬰兒,早就迴天乏術,不致於耽擱數日輪到他來施救了。
一部分毒素隨著血液一道流出,剩下的又被新加入進來的血液衝淡,此時四皇子體內殘存的毒素不足以致命。
蓋因全身換血太過冒險,陳旭日沒有急於求成。剩下的餘毒,隨著四皇子慢慢長大,自然會逐漸被稀釋化解,況且皇宮大內,什麽樣的珍奇藥物都有,吃的多了,總會慢慢見效的,不必急於一時。
此番施治,四皇子病情穩定下來,並逐漸好轉。
兩天後,即手術後的第三天,下半晌,小小的嬰兒昏迷數日,第一次睜開了眼睛。
“皇上,四阿哥醒了,您看到了嗎,我們的兒子沒事了,他醒過來了!”
小皇子虛弱的近似於哼哼的哭聲,不但引得伴在一旁的董鄂妃喜極而泣,聞訊趕過來的順治也濕了眼角。
“朕知道,朕看到了。朕的第一子,大清最尊貴的皇子,他是普天下最最尊貴的孩子,上天也不忍讓他出事,特意派了守護神來佑護他……”
陳旭日妙手施術救人的時候,遠道而來的愛新覺羅·恰克莫大薩滿也沒閑著。
她支起祭壇,擊鼓甩鈴,焚香祈禱,用滿語吟唱神歌……
就在昨天,雖然四皇子還沒有真正醒轉,但太醫們麵上神色卻是輕鬆許多:他們已經可以斷定,四皇子情況正在變好,清醒隻是時間問題。
隻是為人父母的,哪怕貴為天子和貴妃也一樣,總是懸著一顆心。順治就親自到大薩滿祭壇的地方,等到她焚香祈禱完畢,向她垂詢,問天神有沒有
新的意思下達。
恰克莫大薩滿告訴他:經過艱苦的努力,她從天神那兒得知,陳旭日是四阿哥的守護神,得到指點前來救治四阿哥,四阿哥一定會化險為夷,平安長大。
順治想到這個,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盛,忍不住握緊董鄂妃的手道:“咱們的四阿哥是天佑之子,他會順利成長為一代明君,承前啟後,帶領大清國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話裏卻是透露出要立他為儲君的意思和決心。
董鄂妃並未動容。她現在的心情一點都不在乎這些,她隻要兒子活著,健康的快樂的活在她身邊,當皇帝忙於處理國家大事時,這個鮮活的小生命可以陪著她,陪著她一起生活在這座又深又大的後宮裏,被她所愛,也愛著她。
“我的兒子,我的小阿哥——”
董鄂妃小心把兒子抱進懷裏,輕輕哄著,輕輕搖著,輕輕拍撫著,用自己的臉頰貼在兒子柔嫩的小臉上。
這一刻,她心裏隻有感激,無窮無盡的感激。
這個小生命對她來說太重要了,她曾經那麽滿懷喜悅和憧憬的盼望他的到來,他的降生,於她深宮的生活來說猶如一道絢麗的陽光,給她帶來了太多的快樂——那麽單純的付出,付出也是一種享受;那麽單純的快樂,快樂的情緒裏毫無一絲陰影和雜質。
“皇上,臣妾什麽也不求,臣妾隻希望皇兒能健健康康的陪在臣妾身邊,讓臣妾看到他一點點長大,聽他叫一聲阿碼和額娘,扶著他學走路,教他讀書習字……臣妾隻要他活的開心,活的快樂,長大後做他自己想做的事。”
若他不想困於深宮中,不要勉強他;若他向往宮外邊的世界,她這做額娘的,也希望可以給兒子一雙能飛的翅膀。
隻是這些,她說不出口。看到皇帝因展望未來而滿臉興奮的表情,她說不出口。
順治帝麵上多了幾分堅定道:“朕不能立你為後,這將是朕畢生的遺憾,朕枉稱天子,說什麽天子至尊,富有四海,卻連立心愛的女人為中宮之主都做不到。珊瑚,朕向你保證,將來,朕一定會讓咱們的兒子做這天下的主人,讓天下人臣服在他腳下,讓你做名正言順的皇太後。朕要勵精圖治,推行改革,關注民生,交給皇兒一個海宴河清的大清國!”
陳旭日打進宮來一直沒有休息好。
順治下旨,著他寸步不離守著四皇子。
諸多太醫俱是大人,其中更有胡發皆霜的老太醫。
然而不論是誰,順治令所有人一律聽從他的調遣行事。
當天手術後,陳旭日得了神跡指示救四皇子的說法便在宮內迅速流傳開來。佐以他那手聞所未聞、匪夷所思的救人方式,大家已經信了七八成,隻待四皇子如期醒轉做進一步證實了。
陳浩自然聽到了這個傳聞。
他心裏焦急,且百思不解。他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兒子好端端怎麽突然就得到了什麽神跡,他究竟哪裏學到的莫名奇術,竟然救下了讓所有太醫束手無策的四皇子?就算他得到了神跡,他又是怎麽能在那麽短的時間內進到宮裏來?即將臨盆的夫人,怎麽可能由著他小小年紀冒險進宮給皇子治病呢?
眼看著兒子就在觸目所及處,偏偏陳浩憋了一肚皮疑問沒辦法跟兒子解惑。
直到現在,四皇子在大家的殷切盼望裏終於醒了過來,太醫檢查後,宣布小阿哥現下最大的問題是身體虛弱,日後隻需好生調養即可。
一時間,四皇子寢宮內外,所有人臉上俱是一片喜氣洋洋。
大家識趣的退出門外,給皇帝和貴妃娘娘留下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
趁這工夫,陳浩趕緊拽了兒子出去,尋思說幾句體已話。
陳浩固然是一肚子疑問,然而此處不是詳細追究原因的地方。陳旭日揀著大家都知道的說了幾句。縱然是車軲轆話來迴說,從別個嘴裏聽到,和從兒子嘴裏聽說,陳浩的感覺卻是不同。
咦?
陳旭日眼睛不經意和另一雙眼睛對上了。
那雙眼睛裏透著一股淩厲和怨毒,讓他心驚。
“怎麽了?”
說著說著話,兒子突然起身,急步趕到微微敞開的邊門處,探頭向外打量。陳浩不解,學著他探出頭——外麵清清淨淨的,沒有人在。
“剛才這裏……”陳旭日想了想,搖頭道:“不,沒什麽。”
他明明看到一個女人,轉眼人就不見了,難道他眼花看走眼了?
不,不對,剛剛這裏一定站了個女人——陳旭日鼻中嗅到一股淡淡的熏香。
那雙眼睛透露出來那樣明顯的不善之意,以致於他一時間隻注意到眼睛了,反而對麵孔沒有留下印象。
會是誰呢?
陳浩拉著有些出神的兒子往迴走,嘴裏絮叨著:“這幾天你加起來統共也沒睡幾個時辰,人都熬的瘦了……這下便好了,四阿
這條路他不熟悉,卻也算不上陌生。
現代社會,故宮麵向社會開放,每天都有大量的遊人爭相湧入古老的皇城參觀,陳旭日自然不會錯過。
休說現在行走的偏右的側路,就中間那條路,中央比兩側略高、隻允許帝王天子獨行的路線,他也走過。
況且關於清宮的辮子戲充斥熒屏,影視畫麵裏這紫禁城的風景經常出現。跟現在比雖略有出入,大概格局總歸是一樣的。
隻是陳旭日心裏終究有些感慨。
幾百年前,他和一群穿著現代服飾的遊人走過的地方,如今卻是單獨一個被拋進這久遠的時空;幾百年前,他可以在故宮大聲的說說笑笑,走累了隨意歇一歇,如今卻為了一個兇險莫測的理由,不是以一個自由人的身分,而是以矮人一頭的平民去麵見位高權重掌天下人生殺大權的皇帝陛下。
他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在這個時空更好的生活,他究竟要做些什麽,才能讓自己堂堂正正的活著?要活的有尊嚴,活的像個男人,難道要卑躬屈膝奴顏事人,像所有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一樣?
“小民陳旭日恭請皇上聖安!”
雖則心裏念頭千轉,陳旭日卻不得不雙膝跪地給人家請安。來前安親王嶽樂已經指點過,若得皇帝宣見,該如何行禮一事。
安親王嶽樂小聲提醒道:“陳旭日,給皇太後請安。”
陳日旭日略頓了頓,重新拜倒道:“小民陳旭日恭請皇太後聖安!”
“起身吧。”孝莊太後親手扶他起來。
“你名叫旭日?好名字。大薩滿對皇帝和哀家解釋過,誇讚你這名字起的好,旭日,十個太陽……哀家這會兒親自見了,果然是個有靈性的好孩子,配上十個太陽,命格主貴,難怪會被天神選中做四阿哥的守護神。”
十個太陽?陳旭日真想撇嘴。
還命格主貴呢,十個太陽湊一塊還有好事?其中九個就被後羿給射了下來。
一聽就知道,這名字陽盛陰衰,按中國古老相傳的陰陽相偕的觀點看,這人命中不安穩,恐有天劫倒是真的。
“皇帝因為四阿哥,這些天憂心忡忡,處理國家大事都沒有精神。孩子,你既然奉了上天的旨意救治四阿哥,望你一定人到病除,讓四阿哥盡早恢複健康,哀家也希望早日看到四阿哥活潑潑的樣子。”
陳旭日飛快的瞅她一眼,心中一凜。
老實說,比起皇帝,他更忌憚這位被譽為清朝國母的孝莊太後。
順治雖為帝王之尊,到底不過是一位剛滿二十的青年,比較起來,這位太後才真正是一位富有政治才華、手腕高明之至的人物。
皇太極死後,能在諸王爭位中把年僅六歲的兒子捧上皇座,那麽想自己做皇帝的多爾袞,南下揮兵攻入北京,占了這紫禁城,卻沒有稱帝自立,反而把孤兒寡母千裏迢迢迎進這座皇宮,這裏麵她居功至偉。其後數年,她周旋於多爾袞和眾位滿蒙親貴間,平衡雙方勢力,過去、現在和以後,縱然同多爾袞的關係傳的沸沸揚揚,不留罵名,反傳美名,能做到這一點的女性,焉能讓人不讚個服字?
這份魄力,陳旭日自認自己拍馬也趕不上。
能親眼看到這位傳說中的人物,他滿足,卻有間雜著一絲不安:史書上說,這位孝莊太後非常喜歡玄燁,也就是後來被稱做千古一帝的康熙,並親自負起教養康熙之責。倘若因為他的意外出現,救得順治最為疼愛欲立為儲君的皇四子不死,日後曆史的發展,勢必要偏離他記憶裏的曆史軌跡,到時候……唔,老天保佑,我絕對沒有跟她做對的意思!
陳旭日正胡思亂想間,順治帝已經迫不及待示意他走近些,著他仰起頭來,仔細端詳片刻,“陳旭日,你真的有法子救朕的四阿哥?當著朕和皇太後的麵,你老實說,到底有幾分把握?”
事到如今,斷然沒有喊停的餘地。陳旭日毫不猶豫道:“是,迴皇上,小民得到——神的指點,小民有信心救得四阿哥。”
說這話時,他眼角餘光看似不經意觀察孝莊太後。
但見她麵上平靜如常,眉頭卻是極輕微的攏了攏。
“你可知道,欺君是重罪,倘若你信口開河,危害到四阿哥,獲罪的不僅是你,也包括你的家人!”
順治寒起臉來,頗有帝王之尊,一旁的孝莊太後亦肅著一張臉,大殿內溫度好似立刻冷了幾分。
陳旭日腦中飛快轉過陳浩的話。
他早已經尋思過千百遍,父親說四阿哥中的秘毒使血液慢慢凝結最後致人於死地,少量不足以致命,那麽以他多年從醫的經驗和直覺來看,放出一部分毒血,輸進一部分新血,稀釋毒素,|qi+shu+wǎng|若無意外,定能救得那位史上早夭的皇子。
遂斬釘截鐵道:“小民有把握
救得四阿哥!”
他頓了頓,直言要求道:“小民有一個條件,不論小民如何做,大家能不能理解,希望皇上能配合、不要幹擾小民的救人方式。”
順治對上他看過來的目光。
這少年眼神清朗,臉上透著自信,渾不見一絲惶恐不安。
順治心中不由多了幾分希望。連朝中許多重臣,尚且不敢這般無畏無懼的與他直視,這少年果真與眾不同,看來,他的四阿哥果真是天縱之子,連上天都降下神跡。
“換血療法,換血療法……”
順治喃喃重複幾遍。雖不解具體該如何操做,隻這名字聽著,就知道必是兇險的緊。他再仔細打量陳旭日片刻,決然頜首應道:“好,朕答應你,不管你如何做,隻要你能救迴朕的四阿哥,朕一定配合!”
一行人,包括皇帝皇太後,一道去了四阿哥的寢宮。
四阿哥的房間很暖和,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中藥味。
幾個太醫圍在床邊,憑著望聞問切等種種手段判斷病情,一邊小聲商討著什麽。
順治和孝莊太後進來,太醫們沒有行叩拜大禮,隻簡單躬身為敬,想是事先得到叮囑,一切以四皇子治病為重。
他們分作兩批人,一半人繼續治療工作,一半人過來匯報進展情況。
順治揮揮手道:“若是老一套,那就用不著迴稟了。朕隻問一句:四阿哥情況可有好轉?”
一位胡子一大把的老太醫顫微微開口道:“臣等無能,請皇上再容臣等一點時間……”
“罷了罷了,這些話朕都聽出繭子來了。你們治了這許多天,朕的四阿哥不僅沒有半點好轉,情況反倒是越來越嚴重……都給朕讓開!”
順治帝領著陳旭日走到床前。
陳旭日仔細觀察皇四子。倒是一個極漂亮的孩子,雖在病中,那眉眼鼻口,仍是俊秀異常,卻與尋常嬰孩子白胖胖模樣不同,瘦的下巴頜都尖了。雙唇青白,顏色頗不自然。
陳旭日小心揭開被子,把那小嬰兒的胳膊腿兒一一看過,連身上也不放過。
最後仍舊把黃綾被子原樣蓋好,迴頭正色道:“我要幾根中空的銀針,粗的細的都要,多煮些熱水,多找些白色的棉軟布來預備著……”
第一卷眼花繚亂的世界--第二卷禁宮水深第十四章換血(一)
陳浩正在與同僚商量用藥。
他心裏明白真相,卻是有口難言,隻得盡人事,聽天命,默默等那個宣判命運的最後時刻到來。
昏迷中的四皇子隻是三個半月大小的嬰兒,進食不宜,身體已經是非常虛弱。職責所在,陳浩和同僚一直沒有停止努力,隻是用藥須得加上十二分的小心。
順治一日數遭遣人來問。貴妃娘娘前日剛侍疾迴宮,一天裏倒有大半時間守在四皇子床邊默默垂淚,稍早時甚至昏厥過去。這床上躺著一個,另一個眼瞅著也要病倒,偏生這母子倆俱是皇上的心頭肉,太醫們的壓力非常大。
順治和孝莊太後進來時,因為有負所托,所有的太醫自感慚愧,一時間俱是低眉順眼目不斜視。
因此,當陳浩聽到陳旭日的聲音,一時間他都懷疑自己幻聽了。
自家兒子的聲音,別人不熟悉,他哪有聽不出來的?
偷眼一瞅,這下巴差點驚到地上去:可不就是他那寶貝兒子嘛!
換了一身齊整的新衣,整個人顯得很精神,這時正給四皇子做最基本的檢查,瞧那駕勢竟是有模有樣,麵上一派沉著,全不見半點少年的跳脫之氣。
陳旭日進入到工作狀態,全副精神被手頭的工作牽係住,整體給人的感覺都變的不一樣了。他不假思索報出一連串自己需要的物件,聲音清朗,而且沉穩。
陳浩瞪大眼睛,看到皇帝陛下在旁邊連連頜首,兒子每句話、每個要求,都被隨侍一邊的宮人認真記下,然後飛快的去執行命令。
一時間,陳浩撐目結舌,一個字也吐不出來了。
陳旭日這時間也顧不上尋到父親,給他打聲招唿,一心一意盤算現下的狀況。
四皇子的脈像又細又緩。他不會把脈,這方麵跟專精此道的太醫更不能比。隻是眼下沒有儀器給出具體數據,他隻好用最原始的辦法自己測了。
心跳緩慢。翻看眼瞼,三棱針在耳側紮了一記,擠出兩三滴血來。
陳旭日據此判斷,這嬰兒體內的血液的確比較稠,心髒迴血緩慢。情況不妙,必須立刻加以救治。
不長的時間裏,他所要求的一切便都準備妥當。
陳旭日一邊通過水煮和酒精法給所有要用到的器具進行消毒,一邊在一間特意騰出來的麵積不大、打掃幹淨的屋子裏,指揮著兩個幫忙打下手的內侍,在屋裏四周全部蒙上纖塵不染的白布。
他可沒有辦法在
這時候搞出一間無菌室,而時間也不容許他在這方麵動腦筋,隻能在現有條件上盡量加以改善。
選出可用的針具,接下來便是尋找“血源”。
“用我的血吧。”
在陳旭日專注於忙碌中時,順治身邊多了一位旗裝少婦。她主動站出來道:“我是母親,請用我的血救我的兒子。”
母親?陳旭日怔了一下,才反映過來——這位就是後人聞名已久的董鄂妃?後人常把順治看做一個情種,他因為最愛的女人董鄂妃的紅顏早逝而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留下自殺不成、轉而出家的傳聞。
果然是一位佳人!
這是陳旭日第一個念頭。
長相漂亮自不待言,關於這點,其實陳旭日反而不太在意。拜現代的影視作品和網絡等發達傳媒所賜,漂亮的臉蛋他看的多了。
吸引他看了一眼,忍不住又去看第二眼的原因是她氣質非常幹淨,幹淨清爽中透著落落大方,卻又不失女性的溫柔,給人的感覺很舒服。
她的美,既不屬於那種咄咄逼人的張揚,也不是小家碧玉的婉約;既不是孤芳自賞的冷豔孤傲,也不是珠圓玉潤的雍容富貴。
陳旭日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形容這個女人,唯一的感覺,真的是就覺得她長的讓人看了還想再看。唔,就是第一眼看上去,覺得這女孩不錯,看了第二眼,覺得她真不錯,再看兩眼,感覺非常不錯……有種越看越舒服,越舒服越想看,越看越覺得養眼的味道。
說是女人,其實算做女孩更合適,她現在還不滿二十歲吧?
年輕的母親,操心的母親,也是一位傷心的小母親——陳旭日注意到董鄂妃眼圈上的陰影,以及她明顯帶了點病態的臉色,搖頭拒絕道:“貴妃娘娘看上去身體虛弱,似乎也沒有休息好,您現在的身體不適合失血。”
順治上前一步,扶著她的胳膊勸道:“你看,你現在自己還是個病人,快別為這個操心……這麽多人在,皇兒會好起來的。朕的身體好,要救皇兒,由朕來就好。”
他轉頭跟陳旭日揚眉道:“朕是父親,用父親的血救兒子理所應當。朕貴為天子,朕的血一定可以救迴四阿哥!”
陳旭日皺了眉頭,還沒來得開口,旁邊的孝莊太後已經沉聲駁斥道:“皇帝不可任性!皇帝不僅僅是四阿哥的父親,還是咱們大清國的皇上,每天要處理那麽多國家大事,怎麽能親自涉險,拿自己的身體健康開玩笑?
”
她如此這般一說,屋子裏唿啦啦立刻跪了一地人,紛紛請命道:“請皇上保重龍體,奴才(臣)願獻血救四阿哥!”
順治還待再說,孝莊太後揮手製止。緩緩前行幾步,站近了詢問陳旭日道:“這換血療法……哀家想知道,用誰的血有什麽講究嗎?一定要用生身父母的?”
陳旭日搖了搖頭。
這血液一事,說簡單也極簡單,父母的血未必合適輸給兒女,旁人的血未必就不合適,關鍵是看血型合不合。
隻是這道理跟古人卻說不通。這時他手邊又沒有足夠的檢驗工具,若是血型相合,原是親生父母來獻血最合適不過。
不過,董鄂妃麵帶病容,顯見是憂心兒子以致抱恙在身,略青且紅腫的眼圈,約摸著夜裏豈止是休息不好,必是以淚洗麵。熬夜等於熬血,陳旭日可不想救一個害一個,若因此害得董鄂妃大病一場,隻怕他便是成功救了四皇子,最後也討不了什麽好。
而順治貴為一國之君,誰個真敢讓他以身犯險?
“迴皇太後的話,這換血療法,不必非要是親身父母的血才合用,有血緣關係、小民的意思是,跟四阿哥有親戚關係的人,隻要血液相合就可以了。”愛新覺羅是個大家族,從中找到合適的人選再容易不過了。
安親王嶽樂單膝跪下,態度堅決道:“奴才願意獻血,請皇上和皇太後恩準!”
孝莊太後猶豫片刻,“嶽樂,你肩上的擔子也不輕,皇上平日裏對你多有仰仗……哀家的意思是,哀家命人多找幾位族裏的年輕人,由他們為四皇子獻血為好。”
嶽樂叩了個頭,堅持道:“奴才想為皇上、為太後分憂,奴才和皇上份屬堂兄弟,奴才的血一定可以救迴四阿哥,求太後成全!”
第一卷眼花繚亂的世界--第二卷禁宮水深第十五章換血(二)
醫生做的久了,就有一種職業本能。陳旭日一旦踏上手術台,心思便會專注於治病救人,旁的人旁的事一律成為背景中的一部分。
安親王嶽樂的血與待救治的四皇子相融,陳旭日判斷,這兩人應該屬同一血型。
小心把嬰兒移到臨時準備的“手術室”,請了兩位善長針灸的太醫做助手。
陳旭日決定用中空經過消毒的銀針做注射器。他記得注射器最開始被應用到臨床上,醫生用的好像是竹管。不過那種東西會增大病人感染的機率,今次接受換
血的兩位主人公,一者是親王貴胄,一者是最受寵的皇子,哪個出了差池陳旭日都吃不消嚴重的後果,是以摒棄不用。
萬般小心下,換血手術開始。
說白了,這隻是一個小手術,一點都不複雜,卻是缺少儀器讓陳旭日不得不另尋法子。
他借助中醫的針灸,控製出血量和輸血量。每次換血量二十毫升左右,然後再由太醫施針,促進輸入的新血參與到小嬰兒的全身循環中去,並通過把脈等方式確保嬰兒情況保持在一個比較正常的狀態。如此這般,接連數次,陳旭日估摸著給小嬰兒換了大約二百毫升左右的血,立刻停手。
人的血液相當於體重的百分之八,四皇子重約六公斤左右,全身血液加一塊,至多不超過五百毫升。
陳旭日揣摸著,既是秘藥,用的量肯定不大,否則這麽小的嬰兒,早就迴天乏術,不致於耽擱數日輪到他來施救了。
一部分毒素隨著血液一道流出,剩下的又被新加入進來的血液衝淡,此時四皇子體內殘存的毒素不足以致命。
蓋因全身換血太過冒險,陳旭日沒有急於求成。剩下的餘毒,隨著四皇子慢慢長大,自然會逐漸被稀釋化解,況且皇宮大內,什麽樣的珍奇藥物都有,吃的多了,總會慢慢見效的,不必急於一時。
此番施治,四皇子病情穩定下來,並逐漸好轉。
兩天後,即手術後的第三天,下半晌,小小的嬰兒昏迷數日,第一次睜開了眼睛。
“皇上,四阿哥醒了,您看到了嗎,我們的兒子沒事了,他醒過來了!”
小皇子虛弱的近似於哼哼的哭聲,不但引得伴在一旁的董鄂妃喜極而泣,聞訊趕過來的順治也濕了眼角。
“朕知道,朕看到了。朕的第一子,大清最尊貴的皇子,他是普天下最最尊貴的孩子,上天也不忍讓他出事,特意派了守護神來佑護他……”
陳旭日妙手施術救人的時候,遠道而來的愛新覺羅·恰克莫大薩滿也沒閑著。
她支起祭壇,擊鼓甩鈴,焚香祈禱,用滿語吟唱神歌……
就在昨天,雖然四皇子還沒有真正醒轉,但太醫們麵上神色卻是輕鬆許多:他們已經可以斷定,四皇子情況正在變好,清醒隻是時間問題。
隻是為人父母的,哪怕貴為天子和貴妃也一樣,總是懸著一顆心。順治就親自到大薩滿祭壇的地方,等到她焚香祈禱完畢,向她垂詢,問天神有沒有
新的意思下達。
恰克莫大薩滿告訴他:經過艱苦的努力,她從天神那兒得知,陳旭日是四阿哥的守護神,得到指點前來救治四阿哥,四阿哥一定會化險為夷,平安長大。
順治想到這個,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盛,忍不住握緊董鄂妃的手道:“咱們的四阿哥是天佑之子,他會順利成長為一代明君,承前啟後,帶領大清國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話裏卻是透露出要立他為儲君的意思和決心。
董鄂妃並未動容。她現在的心情一點都不在乎這些,她隻要兒子活著,健康的快樂的活在她身邊,當皇帝忙於處理國家大事時,這個鮮活的小生命可以陪著她,陪著她一起生活在這座又深又大的後宮裏,被她所愛,也愛著她。
“我的兒子,我的小阿哥——”
董鄂妃小心把兒子抱進懷裏,輕輕哄著,輕輕搖著,輕輕拍撫著,用自己的臉頰貼在兒子柔嫩的小臉上。
這一刻,她心裏隻有感激,無窮無盡的感激。
這個小生命對她來說太重要了,她曾經那麽滿懷喜悅和憧憬的盼望他的到來,他的降生,於她深宮的生活來說猶如一道絢麗的陽光,給她帶來了太多的快樂——那麽單純的付出,付出也是一種享受;那麽單純的快樂,快樂的情緒裏毫無一絲陰影和雜質。
“皇上,臣妾什麽也不求,臣妾隻希望皇兒能健健康康的陪在臣妾身邊,讓臣妾看到他一點點長大,聽他叫一聲阿碼和額娘,扶著他學走路,教他讀書習字……臣妾隻要他活的開心,活的快樂,長大後做他自己想做的事。”
若他不想困於深宮中,不要勉強他;若他向往宮外邊的世界,她這做額娘的,也希望可以給兒子一雙能飛的翅膀。
隻是這些,她說不出口。看到皇帝因展望未來而滿臉興奮的表情,她說不出口。
順治帝麵上多了幾分堅定道:“朕不能立你為後,這將是朕畢生的遺憾,朕枉稱天子,說什麽天子至尊,富有四海,卻連立心愛的女人為中宮之主都做不到。珊瑚,朕向你保證,將來,朕一定會讓咱們的兒子做這天下的主人,讓天下人臣服在他腳下,讓你做名正言順的皇太後。朕要勵精圖治,推行改革,關注民生,交給皇兒一個海宴河清的大清國!”
陳旭日打進宮來一直沒有休息好。
順治下旨,著他寸步不離守著四皇子。
諸多太醫俱是大人,其中更有胡發皆霜的老太醫。
然而不論是誰,順治令所有人一律聽從他的調遣行事。
當天手術後,陳旭日得了神跡指示救四皇子的說法便在宮內迅速流傳開來。佐以他那手聞所未聞、匪夷所思的救人方式,大家已經信了七八成,隻待四皇子如期醒轉做進一步證實了。
陳浩自然聽到了這個傳聞。
他心裏焦急,且百思不解。他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兒子好端端怎麽突然就得到了什麽神跡,他究竟哪裏學到的莫名奇術,竟然救下了讓所有太醫束手無策的四皇子?就算他得到了神跡,他又是怎麽能在那麽短的時間內進到宮裏來?即將臨盆的夫人,怎麽可能由著他小小年紀冒險進宮給皇子治病呢?
眼看著兒子就在觸目所及處,偏偏陳浩憋了一肚皮疑問沒辦法跟兒子解惑。
直到現在,四皇子在大家的殷切盼望裏終於醒了過來,太醫檢查後,宣布小阿哥現下最大的問題是身體虛弱,日後隻需好生調養即可。
一時間,四皇子寢宮內外,所有人臉上俱是一片喜氣洋洋。
大家識趣的退出門外,給皇帝和貴妃娘娘留下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
趁這工夫,陳浩趕緊拽了兒子出去,尋思說幾句體已話。
陳浩固然是一肚子疑問,然而此處不是詳細追究原因的地方。陳旭日揀著大家都知道的說了幾句。縱然是車軲轆話來迴說,從別個嘴裏聽到,和從兒子嘴裏聽說,陳浩的感覺卻是不同。
咦?
陳旭日眼睛不經意和另一雙眼睛對上了。
那雙眼睛裏透著一股淩厲和怨毒,讓他心驚。
“怎麽了?”
說著說著話,兒子突然起身,急步趕到微微敞開的邊門處,探頭向外打量。陳浩不解,學著他探出頭——外麵清清淨淨的,沒有人在。
“剛才這裏……”陳旭日想了想,搖頭道:“不,沒什麽。”
他明明看到一個女人,轉眼人就不見了,難道他眼花看走眼了?
不,不對,剛剛這裏一定站了個女人——陳旭日鼻中嗅到一股淡淡的熏香。
那雙眼睛透露出來那樣明顯的不善之意,以致於他一時間隻注意到眼睛了,反而對麵孔沒有留下印象。
會是誰呢?
陳浩拉著有些出神的兒子往迴走,嘴裏絮叨著:“這幾天你加起來統共也沒睡幾個時辰,人都熬的瘦了……這下便好了,四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