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鄭度並沒有繼續再針對這件事情說下去了。


    但同樣,他們也沒有反對這件事情,似乎就讓這件事情“不了了之”了一樣。


    當然,鄭度和諸葛亮既然一同來到了漢中,就不是為了這點事情扯皮的。


    在兩個人的布置之下,在劉備的準許之下,整個大漢境內兵馬都開始了有條不紊的調動。


    因為如今劉禪的舉動,唯一可以對大漢造成威脅的江東被拖在交州的戰場動彈不得,正在上演一場“你追我逃”的遊戲。


    而諸葛亮也趁著這個機會終於可以帶著鄭度清理一下這西川的內部問題了。


    首先就是將各路兵馬調換了一遍。


    讓大將黃權統帥水陸大軍萬人,戰船數百駐守武陵到永安一帶,與陸遜遙遙對峙。


    陸遜的能力的確是遠在黃權之上,但有鄭度清理出來的大片緩衝,加上黃權隻守不攻,倒是讓陸遜也沒有了進攻的欲望。


    隻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南陽和南郡上麵。


    重新整飭這荊州的防線和民生,平息這荊州的瘟疫等等。


    黃權替換了李嚴與陳到,諸葛亮也再次將陳到調入了武關替換馬岱。


    陳到及其麾下的精銳白毦兵,加上諸葛亮給他留下的精銳,這總算是將武關穩定了下來。


    即便是現在武關外麵有曹魏的重兵把守,諸葛亮也不至於太過於擔心的。


    同時李嚴進入上庸,替換魏延守護上庸三郡,劉備同時將這上庸三郡再次合並,並調任蔣琬為上庸郡守。


    李嚴還有其麾下的本部兵馬,加上蔣琬帶著諸葛亮給他選拔出來的一批可用之人,足夠在這個時候穩住上庸了。


    另外,魏延繼續擔任漢中都督,哪怕奪去了武關和上庸,漢中仍然是大漢的門戶之地。


    將這裏交給其他人,劉備和諸葛亮都不是非常放心。


    同時以馬岱為陰平督,雖然現在劉備實在是拿不出來人手去處理武都和陰平兩個地方了。


    但好在這裏勾連隴右,而且還有不少羌胡氐人認可馬超,認可馬家。


    馬超的身份...已經不太適合坐鎮地方了,所以讓他在馬岱背後執掌武都陰平的遷徙,以及對武都陰平背麵的無數羌胡部落持續騷擾和劫掠等等。


    不斷引入羌胡氐人進入漢中等地開始屯田。


    為日後的事情做些準備。


    做好了這些事情之後,諸葛亮也就可以繼續坐鎮中樞,幫助劉備處理政務等等。


    而鄭度...則是在劉備的任命之下,開始了對益州的巡視。


    用鄭度的威望和能力來安撫益州的世家,同時也讓益州的世家拿出更多的東西來換取劉備手中的直百錢。


    用這種辦法去繼續支持劉備,為大漢繼續填補元氣。


    當然了,劉備也不是這等巧取豪奪之人。


    之所以讓鄭度出手,就是因為他出身益州本土,可以幫助這益州的才俊之士進入朝堂,走上仕途。


    這對於益州的世家豪族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這天底下所有的地方都是有蠢人的。


    益州自然也是不意外的,在鄭度巡視益州的時候,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在鄭度的麵子上,收起自己那不安的小心思。


    不過每每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鄭度都非常貼心的將腰間的佩劍拿出來,然後十分自然的放在那為首的家族族老脖頸之上。


    並且帶著滿臉的笑容朝著他們說了起來。


    “老夫是誰你們還是非常清楚的,你們對付朝廷的那些手段,就不要在老夫這裏放肆了。


    你們的姻親故舊和老夫的關係不錯,你們的後路在哪裏,老夫也是心知肚明。


    甚至就連你們和哪座山的山匪熟悉,老夫也不是不知道。


    今日老夫就問伱們一句話,大好頭顱值幾個直百錢?”


    在這種情況下,不敢說益州全部的世家豪族,但成都周邊的幾個郡的所有世家豪族都做出來了正確的選擇。


    畢竟鄭度沿途也告訴了他們所有人,如今這丞相身邊已經有自己的羽翼,當年跟隨陛下的老臣故舊雖然已經逐漸凋零了。


    但還有大量的荊州和東州士人,這一次還遷徙了大大小小數萬戶的百姓,其中不乏一些實力不俗的家族。


    也可以填充到朝堂之中。


    雖然益州的世家豪族知道,到了時候投降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但是他們同樣也知道,若是大漢真的壓製他們個幾十年。


    就算是等到天下有變,這大漢覆滅了,他們的家族也沒有如今的威望了。


    還不如趁著現在有鄭度在中間說和,幹脆一些和劉備和解。


    當年荊州的豪族支持劉備能夠成事,如今益州世家支持劉備也未必就不能!


    眼前的蠅頭小利,如何能夠和這天下真正的帝王霸業,從龍之臣相比?


    即便是那位陛下走不到那一步,若是你們能夠讓那位陛下,讓這大漢再次壯大,再次形成中興之勢。


    就算是日後敗了,你們的家族也少不得富貴傳承。


    就如同那諸葛孔明,現在曹魏和江東,哪個不是開出了厚禮求其前往?


    這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總想著一時之苟且算是什麽?


    不得不說,這本地人就是知道本地人的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


    如今這局麵在鄭度佩劍加良言的說辭之下,這件事情最終還算是完美的結束了...


    益州的不少豪族再次拿出來了自己家族之中能夠拿得出手的弟子和錢帛交到了鄭度的手中,也交到了這大漢朝廷的手中。


    同時他們願意服從諸葛亮的安排,對於諸葛亮的一係列決策以及大漢如今實行的律法都表示了認可。


    在他們的支持之下,諸葛亮終於有了一種闊氣的錯覺。


    一口氣兒在益州成立了一支數萬人的護堰軍,如同當年曹魏的屯田兵一樣,獨立於各個府衙和軍營之外,隻接受皇帝劉玄德和他這個丞相兩個人的命令。


    而這一支數萬人的大軍沒有別的事,就是專心維持這西川第一奇跡——都江堰。


    以及依托於都江堰衍生出來的數十萬頃良田...


    當然,除了這之外,諸葛亮在漢中安置遷徙百姓的時候,同樣根據魏延在漢中的防禦布局。


    對整個漢中進行了一個劃分,數萬百姓和千餘名底層官吏開始對漢中正式開始屯田,修繕諸多水利設施...


    就這兩件事情能夠完成,其中的功勞絕大部分都是從曹魏和江東搶過來的底層官吏和將校們。


    以及那劉備超高的人格魅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興大漢:劉禪不思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煙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煙慕並收藏三興大漢:劉禪不思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