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如縱深布署、內外線態勢、機動作戰、攻擊/防禦重點……等理論及實務帶入國軍訓練中,讓封建閉鎖的中國軍隊首度接觸到完整的西方現代軍事科學,這個刺激與啟發無疑是極其重大的。另外德國顧問也協助中國政府規劃兵役製度、軍令軍政的權責執掌、國防工事建構、全國整體防禦體係,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
為從基層幹部建立起德製陸軍的基礎,自中央軍校第七期起(1931年),各種兵科的德國顧問來到中國軍校擔任教官,當時中央軍校是培養國軍基層幹部的搖籃,學生們多懷有救國建國的理想,在此熱切地接受德國教官的認真指導,很快就建立起新的理念思維;法肯豪森對此頗為稱許,曾讚譽南京中央軍校的學生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學生”。
1934年大量的德製裝備開始運到中國,在一批價值一千五百萬銀元的軍火中,包含24門15公分野戰重炮(即德軍fh-18型),20門37公厘戰防炮(即德軍pak35/36型),數千支毛瑟二四型步槍,數千支捷克造輕機槍((zb-26),與瑞士奧利根(orelinkon)公司的20公厘機關炮,此外西門子的通訊器材、蔡司望遠鏡、德製輕戰車,架橋器材,防空探照燈等各種裝備,開始進入了中國的部隊服役。1936年德國運交中國二千三百萬馬克軍火,1937年德國運交中國八千二百萬馬克軍火,其中有15公分要塞大炮(用於長江江防),高射炮、步槍、機槍、迫擊炮、重機槍、大批各式彈藥,鋼盔,以及魚雷240枚、快艇若幹通信器材,還有製鋼、煉焦、化工、兵工生產機具等設備。
透過這些努力與建設,國民政府在不到十年間,於長江流域初步整建起國防工業與新式陸軍,為日後爆發的中日大戰奠下了一個能持久抗戰的軍事基礎。
德製國軍投入淞滬會戰
在國民政府的建軍規劃中,陸軍是采用德製裝備與訓練,另一個重要的軍種――空軍,卻沒有走德製的路線,各型飛機多是向美國采購的,但這個在全世界都屬最年輕的軍種也是成長進步最快的軍種,新型戰機不斷的推出,必須要快速的換裝才能不至落伍,所以中國對外采購軍火的另一類巨大開支,即是在於作戰飛機與零件彈藥,不過主要輸入國並非德國。1937年7月7日爆發“蘆溝橋事變”,原先日軍是想按照以前的技倆,把這次衝突搞成一場“局部事件”,然後再交涉停火壓迫中國退讓,日本又可輕易地占領一塊中國領土,這種“蠶食”策略
已成功過很多次。但這次日本盤算錯誤,中國全國抗日唿聲高漲,絕不容忍日本軍事力量深入中國關內,這是攸關中國存亡的生死大事,國民政府也決心不惜與日軍大戰也要保衛國土。但是在華北地區日軍占有地利優勢,它的重武器與車輛在華北平原行動自如,國民政府的有力軍事設施也不在華北,並且日本已在京津地區集結優勢兵力,準備等待國軍北上馳援,以逸待勞來場決定性會戰,一舉摧毀中國軍主力。蔣介石等將領深明此種態勢對國軍不利,於是決定在上海地區開辟戰場,如此日軍的優勢在華中水網丘陵地形內將會降低,駐華中地區的中國新式陸軍也可迅速調集到上海參戰,並且利用上海列為國際都市的便利性,能使中國抗日戰爭的努力傳揚世界,以此能引起各國的關切與支持,避免在華北作戰被視“地方性局部衝突”,遭到國際視聽的忽略,這就是1937年“8·13淞滬會戰”的背景。
“8·13淞滬會戰”曆時三個月,這是中國近代首次海陸空三軍大規模會戰,也是全中國軍事力量的大動員,它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1)圍攻期(8/13-8/22)
蔣介石調動戰力最強的德製第87/88/36三個師,率先投入會戰打響第一槍,主動出擊圍攻日軍在匯山碼頭、公大紗廠、日本租借區等地的據點,國軍配備德國15公分重炮的“炮十團”與輕戰車及戰機都參與攻擊行動,曆經四次總攻,雙方反複巷戰爭奪陣地,敵我傷亡均極重大。德國顧問建議國軍改變以往正麵硬攻方式,改用“突擊群戰術”-即集中兵力對敵進行點突破後持續挺進,再由後續部隊包圍敵人擴大戰果,這乃是一次大戰之後德國軍事思想的精華所在。
但是國軍在實戰時,還是常使用“步兵上刺刀――衝鋒前進”的習慣戰法,沒能有效活用重點穿突、快速挺進的要求;加上後續的增援部隊調度常有不當,未能及時守穩前鋒部隊得手的陣地,反被日軍逆襲奪迴遮斷後路。另外自動武器配合協調度也不夠,20厘機炮/37厘戰防炮不能實時在火線上支持步兵壓製敵火力據點,國軍又習於衝鋒硬攻導致損失慘重。德國顧問又發覺在實戰中,國軍的情報偵察工作不夠確實,對敵兵力布署、對敵企圖之研判也未周延,通訊紊亂與友軍協調不足,雖官兵人人英勇奮戰,但以上諸多不利因素造成國軍在戰鬥中傷亡大、戰果小的結局。
(2)反登陸作戰/守勢作戰期(8/22-10/27)
8月23日,敵軍增援部隊自吳淞
口、寶山一帶登陸,國軍也北調應戰,戰局從市區街道移轉到野戰,除了第87/88/36三個師外,並加入“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一部參戰,同時其它接受過德製訓練,頭帶德製鋼盔的第1/2/18/74軍也趕到戰場,國軍在羅店、月浦、師子林等地激戰。但是日軍有海軍艦上巨炮與空中戰機直接火力支持,國軍傷亡漸增攻擊失利,於是改采以陣地戰為主的守勢作戰。
自9月6日起,日軍再增援兵力,國軍退守瀏河鎮-蘊藻濱-洋涇一線,在這長約五十公裏的連續戰線上,國軍配置了來自全國各地七十個師的兵力,中日雙方共有近一百萬的兵力在此進行著慘烈的陣地戰,國軍在戰線上布署數十萬的部隊,構成兵員密度非常高的防禦線,麵對日軍優勢的海空炮火,國軍承受很高的傷亡數字,雙方反複拉鋸爭奪陣地,日軍稱此為“血肉磨坊”,可見戰況慘烈之程度。德國顧問群也親臨前線,協助國軍策劃布署作戰,所以有外國人稱此役為“德國戰爭(thegermanwar)”。
(3)全麵撤退(11/5-11/26)
為突破淞滬戰場的僵局,日軍於11月5日清晨登陸杭州灣金山衛一帶,展開一場大奇襲,計劃直取國軍後背,配合國軍當前的日軍,準備前後合圍一舉來場殲滅戰。國軍雖然立即調動部隊反擊,但當時國軍的裝備、訓練、戰術觀念還無法進行這種“機動性的攻勢作戰”,在反攻無效後,國軍隻得迅速下令全線撤退,以避免被日軍內外包夾。
在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中,中國投入約40%的全國總兵力,新建的德製陸軍精銳盡出投入戰場,消耗損失的程度相當嚴重,中國方麵的傷亡有多種估計數字,大致上是從十八萬到三十萬人不等,但無論何種算法,中國新生的國防力量的確是遭到相當大的折損。此役的評價日後在國共雙方有不同之觀點;有趣的是,在不同的政治時期也有不同的褒貶,要見到更宏觀、更公允的評論,恐怕要留待未來作更進一步的辯論評析了。現引用一段當時外國新聞通訊來見證此戰之一端:“(10/28/1937)倫敦海外通訊社――……(上海)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的榮譽,此乃前所未聞者”。
與此同時,正當“淞滬會戰”在前線進行激戰時,國民政府也盡速將全國重要的工業設施遷移到內地,中德合作的兵工廠當然也包含在其中,日後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又重建起來並擴大產能,基本上已能自立供應爾後國軍所需的輕兵器彈藥,使得中
國得以進行持久抗戰。
為補充“淞滬會戰”後國軍武力損失,國民政府於1938年初派專人在香港與德方議定緊急采購武器,內容包括:步槍三十萬支(每支配彈一千發)手槍三萬支(每支配彈一千發)機槍兩萬挺(每支配彈一萬發)37厘戰防炮五百門(每門配彈一千發)迫擊炮五百門(每門配彈二千發)同年三月,蔣介石電再令駐德專員在采購武器一批:迫擊炮三百門(每門配彈三千發)駁殼槍二萬支(每支配彈二千發)高射機關炮三百門(每門配彈五千發)15公分重炮彈六千發各式炮彈一萬八千發步、機槍彈三千七百萬發水雷一批
不久後,大部份訂購的德製軍火,經由德籍貨船陸續運到香港,隨即交付給國民政府配發到部隊;依據戰史推斷,以上這些采購的德製武器應是重整國軍軍備,在當年稍後發生的“武漢會戰”中發揮了重要的效果。
希特勒對華政策的改變
前述德國對華軍售與顧問指導,都獲得德國政府的核準與支持,尤其是1933-1938年這五年,中德雙方的往來達到高峰,這與當時德國執政的希特勒有極大的關係。
希特勒於1933年一月當選德國總理取得政權,旋即撕毀凡爾賽合約,開始重整軍備擴充軍力,對於鎢礦砂的輸入非常迫切,而德國軍火出口對德國經濟也甚有幫助,這與中國抗日建軍的需要剛好契合,所以中德很快就建立軍事/經濟合作的關係,德國的國防部、外交部、工業界也都非常支持;基本上,希特勒當時對中國、日本分別保持等距的外交關係,尚未因日本而影響對中國的往來。1937年希特勒進軍萊茵河沿岸,與英法兩國衝突的態勢已現,歐洲的局勢開始緊張。同年中日開戰,德國希望中日爭端能和平解決,故令駐華大使陶德曼調解中日衝突,但斡旋並未成功,德國內閣對是否調整對華政策也有爭論,不過還是以讚成繼續軍售的一方占上風,德國武器仍然供應中國,軍事顧問也繼續在華服務。
1937年十一月德意日三國簽立反共協議,結合成三國軸心的政治聯盟,希特勒的態度已明顯轉變,為實現其侵略計劃,決定犧牲與中國的關係改采“聯日政策”,期使日本牽製蘇俄在遠東的力量,以利德國將來在歐洲戰線打擊蘇俄。1938年二月,德國內閣改組,原先對華友善的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去職,新任外交部長李賓特甫(joachimvonribbentrop)為親日派,外交政策也隨之修改不利於中國。
193
8年二月,希特勒宣布承認東北的偽“滿州國”,並停止中國學生赴德接受相關軍事訓練,戈林元帥並指示禁止武器銷往中國。不過實際上,盡管官方宣布禁售政策,德方還是暗中運交了許多武器、原料、兵工生產機具給中國,有些武器以分解方式出口到中國再行組裝,或假稱輸往第三國再轉運至中國交貨等方式,繼續進行著對華軍火銷售。後德國政府嚴令在華軍事顧問一律返國,否則視同抗命叛國,法肯豪森等顧問於六月底離華,行前向蔣介石表示絕不泄露所知的中國國防事務,中德間的軍事關係至此結束。1939年九月,希特勒揮軍波蘭,歐洲大戰一觸即發。1940年九月,德意日三國締結為期十年的軍事經濟同盟,德國承認日本在亞洲建立勢力範圍的領導地位,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結合在全球進行侵略戰爭。1941年七月一日,德國承認南京“汪精衛偽政權”,中國宣布與德國斷決邦交。1941年底,中美英蘇聯合對軸心國宣戰,中德成為敵對國家直至二戰結束。
結語
1936年底,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陳誠將軍,對當時新建的德製陸軍有下列評語:“抗日戰爭越晚爆發對中國就越有利,因我方可以有更多的準備時間……如果目前發動,我方一定是處於被動局麵,如再遲一年,最低限度我方可有半主動的機會,如遲兩年爆發,則我方可以完全掌握主動局麵……”。
“如果中日戰爭晚兩年爆發,國軍就能取得主動地位”-這種論點或許有些過度樂觀,但經由德國顧問的指導與德製武器的換裝,再經兩年的充實,中國軍隊的戰力將會更強大,這一點絕對是毫無疑問的。
從另一角度而言,如果沒有戰前德國的軍事指導與協助,很可能發生的狀況是:
1937年“淞滬會戰”沒有新式德製陸軍的投入,這場戰爭可能不到三個月中國就戰敗了,國軍軍力損失也會更嚴重;日軍的損失會較少,所以乘勝沿長江西進追擊的速度會更快,將加速對內地省份的攻勢。
沒有德國在1937年持續供應中國軍火,“淞滬會戰”時國軍無法保持足夠旺盛的火力與日軍對抗三個月,此戰後如無德國在1938年繼續向中國運補武器,以中國自產的軍火量(受兵工廠向內地遷移等因素影響),是不足以支應當年戰爭消耗的。
如無德國在戰前協助中國建立軍火生產體製、提供貸款、進口機具、建立新型兵工廠與產能,中國將無法自立生產足夠的輕兵器與彈藥,抗戰也就無法堅持八年之久;
缺少自產的基本彈藥供應,中國的抗戰事業很快就無以為繼了。如果中國在1941年底前戰敗,被迫與日本和談,失去了“苦撐待變”的機會,那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也不會與美?英?蘇並肩作戰,也不會獲得二戰最後的勝利,進而戰後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會受到不利影響。中國當時處境艱難社會貧弱,麵臨必不可免的反侵略戰,隻能忍辱負重建設國家、爭取時間培養國力,多少戰士以血肉之軀抵擋敵人優勢炮火,犧牲在戰場殺戮之中,而中國之所以能建立八年持久抗戰的軍事基礎,德國有不可磨滅的貢獻。迴憶這段七十年前的曆史,再對照今天的世界,可以發現-“無科技力即無經濟力,無經濟力即無國力,無國力就無國家安全”;憶古思今,令人欷噓也當為吾人之警惕。
幽u書擝uutxt荃蚊字板粵牘
為從基層幹部建立起德製陸軍的基礎,自中央軍校第七期起(1931年),各種兵科的德國顧問來到中國軍校擔任教官,當時中央軍校是培養國軍基層幹部的搖籃,學生們多懷有救國建國的理想,在此熱切地接受德國教官的認真指導,很快就建立起新的理念思維;法肯豪森對此頗為稱許,曾讚譽南京中央軍校的學生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學生”。
1934年大量的德製裝備開始運到中國,在一批價值一千五百萬銀元的軍火中,包含24門15公分野戰重炮(即德軍fh-18型),20門37公厘戰防炮(即德軍pak35/36型),數千支毛瑟二四型步槍,數千支捷克造輕機槍((zb-26),與瑞士奧利根(orelinkon)公司的20公厘機關炮,此外西門子的通訊器材、蔡司望遠鏡、德製輕戰車,架橋器材,防空探照燈等各種裝備,開始進入了中國的部隊服役。1936年德國運交中國二千三百萬馬克軍火,1937年德國運交中國八千二百萬馬克軍火,其中有15公分要塞大炮(用於長江江防),高射炮、步槍、機槍、迫擊炮、重機槍、大批各式彈藥,鋼盔,以及魚雷240枚、快艇若幹通信器材,還有製鋼、煉焦、化工、兵工生產機具等設備。
透過這些努力與建設,國民政府在不到十年間,於長江流域初步整建起國防工業與新式陸軍,為日後爆發的中日大戰奠下了一個能持久抗戰的軍事基礎。
德製國軍投入淞滬會戰
在國民政府的建軍規劃中,陸軍是采用德製裝備與訓練,另一個重要的軍種――空軍,卻沒有走德製的路線,各型飛機多是向美國采購的,但這個在全世界都屬最年輕的軍種也是成長進步最快的軍種,新型戰機不斷的推出,必須要快速的換裝才能不至落伍,所以中國對外采購軍火的另一類巨大開支,即是在於作戰飛機與零件彈藥,不過主要輸入國並非德國。1937年7月7日爆發“蘆溝橋事變”,原先日軍是想按照以前的技倆,把這次衝突搞成一場“局部事件”,然後再交涉停火壓迫中國退讓,日本又可輕易地占領一塊中國領土,這種“蠶食”策略
已成功過很多次。但這次日本盤算錯誤,中國全國抗日唿聲高漲,絕不容忍日本軍事力量深入中國關內,這是攸關中國存亡的生死大事,國民政府也決心不惜與日軍大戰也要保衛國土。但是在華北地區日軍占有地利優勢,它的重武器與車輛在華北平原行動自如,國民政府的有力軍事設施也不在華北,並且日本已在京津地區集結優勢兵力,準備等待國軍北上馳援,以逸待勞來場決定性會戰,一舉摧毀中國軍主力。蔣介石等將領深明此種態勢對國軍不利,於是決定在上海地區開辟戰場,如此日軍的優勢在華中水網丘陵地形內將會降低,駐華中地區的中國新式陸軍也可迅速調集到上海參戰,並且利用上海列為國際都市的便利性,能使中國抗日戰爭的努力傳揚世界,以此能引起各國的關切與支持,避免在華北作戰被視“地方性局部衝突”,遭到國際視聽的忽略,這就是1937年“8·13淞滬會戰”的背景。
“8·13淞滬會戰”曆時三個月,這是中國近代首次海陸空三軍大規模會戰,也是全中國軍事力量的大動員,它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1)圍攻期(8/13-8/22)
蔣介石調動戰力最強的德製第87/88/36三個師,率先投入會戰打響第一槍,主動出擊圍攻日軍在匯山碼頭、公大紗廠、日本租借區等地的據點,國軍配備德國15公分重炮的“炮十團”與輕戰車及戰機都參與攻擊行動,曆經四次總攻,雙方反複巷戰爭奪陣地,敵我傷亡均極重大。德國顧問建議國軍改變以往正麵硬攻方式,改用“突擊群戰術”-即集中兵力對敵進行點突破後持續挺進,再由後續部隊包圍敵人擴大戰果,這乃是一次大戰之後德國軍事思想的精華所在。
但是國軍在實戰時,還是常使用“步兵上刺刀――衝鋒前進”的習慣戰法,沒能有效活用重點穿突、快速挺進的要求;加上後續的增援部隊調度常有不當,未能及時守穩前鋒部隊得手的陣地,反被日軍逆襲奪迴遮斷後路。另外自動武器配合協調度也不夠,20厘機炮/37厘戰防炮不能實時在火線上支持步兵壓製敵火力據點,國軍又習於衝鋒硬攻導致損失慘重。德國顧問又發覺在實戰中,國軍的情報偵察工作不夠確實,對敵兵力布署、對敵企圖之研判也未周延,通訊紊亂與友軍協調不足,雖官兵人人英勇奮戰,但以上諸多不利因素造成國軍在戰鬥中傷亡大、戰果小的結局。
(2)反登陸作戰/守勢作戰期(8/22-10/27)
8月23日,敵軍增援部隊自吳淞
口、寶山一帶登陸,國軍也北調應戰,戰局從市區街道移轉到野戰,除了第87/88/36三個師外,並加入“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一部參戰,同時其它接受過德製訓練,頭帶德製鋼盔的第1/2/18/74軍也趕到戰場,國軍在羅店、月浦、師子林等地激戰。但是日軍有海軍艦上巨炮與空中戰機直接火力支持,國軍傷亡漸增攻擊失利,於是改采以陣地戰為主的守勢作戰。
自9月6日起,日軍再增援兵力,國軍退守瀏河鎮-蘊藻濱-洋涇一線,在這長約五十公裏的連續戰線上,國軍配置了來自全國各地七十個師的兵力,中日雙方共有近一百萬的兵力在此進行著慘烈的陣地戰,國軍在戰線上布署數十萬的部隊,構成兵員密度非常高的防禦線,麵對日軍優勢的海空炮火,國軍承受很高的傷亡數字,雙方反複拉鋸爭奪陣地,日軍稱此為“血肉磨坊”,可見戰況慘烈之程度。德國顧問群也親臨前線,協助國軍策劃布署作戰,所以有外國人稱此役為“德國戰爭(thegermanwar)”。
(3)全麵撤退(11/5-11/26)
為突破淞滬戰場的僵局,日軍於11月5日清晨登陸杭州灣金山衛一帶,展開一場大奇襲,計劃直取國軍後背,配合國軍當前的日軍,準備前後合圍一舉來場殲滅戰。國軍雖然立即調動部隊反擊,但當時國軍的裝備、訓練、戰術觀念還無法進行這種“機動性的攻勢作戰”,在反攻無效後,國軍隻得迅速下令全線撤退,以避免被日軍內外包夾。
在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中,中國投入約40%的全國總兵力,新建的德製陸軍精銳盡出投入戰場,消耗損失的程度相當嚴重,中國方麵的傷亡有多種估計數字,大致上是從十八萬到三十萬人不等,但無論何種算法,中國新生的國防力量的確是遭到相當大的折損。此役的評價日後在國共雙方有不同之觀點;有趣的是,在不同的政治時期也有不同的褒貶,要見到更宏觀、更公允的評論,恐怕要留待未來作更進一步的辯論評析了。現引用一段當時外國新聞通訊來見證此戰之一端:“(10/28/1937)倫敦海外通訊社――……(上海)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的榮譽,此乃前所未聞者”。
與此同時,正當“淞滬會戰”在前線進行激戰時,國民政府也盡速將全國重要的工業設施遷移到內地,中德合作的兵工廠當然也包含在其中,日後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又重建起來並擴大產能,基本上已能自立供應爾後國軍所需的輕兵器彈藥,使得中
國得以進行持久抗戰。
為補充“淞滬會戰”後國軍武力損失,國民政府於1938年初派專人在香港與德方議定緊急采購武器,內容包括:步槍三十萬支(每支配彈一千發)手槍三萬支(每支配彈一千發)機槍兩萬挺(每支配彈一萬發)37厘戰防炮五百門(每門配彈一千發)迫擊炮五百門(每門配彈二千發)同年三月,蔣介石電再令駐德專員在采購武器一批:迫擊炮三百門(每門配彈三千發)駁殼槍二萬支(每支配彈二千發)高射機關炮三百門(每門配彈五千發)15公分重炮彈六千發各式炮彈一萬八千發步、機槍彈三千七百萬發水雷一批
不久後,大部份訂購的德製軍火,經由德籍貨船陸續運到香港,隨即交付給國民政府配發到部隊;依據戰史推斷,以上這些采購的德製武器應是重整國軍軍備,在當年稍後發生的“武漢會戰”中發揮了重要的效果。
希特勒對華政策的改變
前述德國對華軍售與顧問指導,都獲得德國政府的核準與支持,尤其是1933-1938年這五年,中德雙方的往來達到高峰,這與當時德國執政的希特勒有極大的關係。
希特勒於1933年一月當選德國總理取得政權,旋即撕毀凡爾賽合約,開始重整軍備擴充軍力,對於鎢礦砂的輸入非常迫切,而德國軍火出口對德國經濟也甚有幫助,這與中國抗日建軍的需要剛好契合,所以中德很快就建立軍事/經濟合作的關係,德國的國防部、外交部、工業界也都非常支持;基本上,希特勒當時對中國、日本分別保持等距的外交關係,尚未因日本而影響對中國的往來。1937年希特勒進軍萊茵河沿岸,與英法兩國衝突的態勢已現,歐洲的局勢開始緊張。同年中日開戰,德國希望中日爭端能和平解決,故令駐華大使陶德曼調解中日衝突,但斡旋並未成功,德國內閣對是否調整對華政策也有爭論,不過還是以讚成繼續軍售的一方占上風,德國武器仍然供應中國,軍事顧問也繼續在華服務。
1937年十一月德意日三國簽立反共協議,結合成三國軸心的政治聯盟,希特勒的態度已明顯轉變,為實現其侵略計劃,決定犧牲與中國的關係改采“聯日政策”,期使日本牽製蘇俄在遠東的力量,以利德國將來在歐洲戰線打擊蘇俄。1938年二月,德國內閣改組,原先對華友善的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去職,新任外交部長李賓特甫(joachimvonribbentrop)為親日派,外交政策也隨之修改不利於中國。
193
8年二月,希特勒宣布承認東北的偽“滿州國”,並停止中國學生赴德接受相關軍事訓練,戈林元帥並指示禁止武器銷往中國。不過實際上,盡管官方宣布禁售政策,德方還是暗中運交了許多武器、原料、兵工生產機具給中國,有些武器以分解方式出口到中國再行組裝,或假稱輸往第三國再轉運至中國交貨等方式,繼續進行著對華軍火銷售。後德國政府嚴令在華軍事顧問一律返國,否則視同抗命叛國,法肯豪森等顧問於六月底離華,行前向蔣介石表示絕不泄露所知的中國國防事務,中德間的軍事關係至此結束。1939年九月,希特勒揮軍波蘭,歐洲大戰一觸即發。1940年九月,德意日三國締結為期十年的軍事經濟同盟,德國承認日本在亞洲建立勢力範圍的領導地位,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結合在全球進行侵略戰爭。1941年七月一日,德國承認南京“汪精衛偽政權”,中國宣布與德國斷決邦交。1941年底,中美英蘇聯合對軸心國宣戰,中德成為敵對國家直至二戰結束。
結語
1936年底,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陳誠將軍,對當時新建的德製陸軍有下列評語:“抗日戰爭越晚爆發對中國就越有利,因我方可以有更多的準備時間……如果目前發動,我方一定是處於被動局麵,如再遲一年,最低限度我方可有半主動的機會,如遲兩年爆發,則我方可以完全掌握主動局麵……”。
“如果中日戰爭晚兩年爆發,國軍就能取得主動地位”-這種論點或許有些過度樂觀,但經由德國顧問的指導與德製武器的換裝,再經兩年的充實,中國軍隊的戰力將會更強大,這一點絕對是毫無疑問的。
從另一角度而言,如果沒有戰前德國的軍事指導與協助,很可能發生的狀況是:
1937年“淞滬會戰”沒有新式德製陸軍的投入,這場戰爭可能不到三個月中國就戰敗了,國軍軍力損失也會更嚴重;日軍的損失會較少,所以乘勝沿長江西進追擊的速度會更快,將加速對內地省份的攻勢。
沒有德國在1937年持續供應中國軍火,“淞滬會戰”時國軍無法保持足夠旺盛的火力與日軍對抗三個月,此戰後如無德國在1938年繼續向中國運補武器,以中國自產的軍火量(受兵工廠向內地遷移等因素影響),是不足以支應當年戰爭消耗的。
如無德國在戰前協助中國建立軍火生產體製、提供貸款、進口機具、建立新型兵工廠與產能,中國將無法自立生產足夠的輕兵器與彈藥,抗戰也就無法堅持八年之久;
缺少自產的基本彈藥供應,中國的抗戰事業很快就無以為繼了。如果中國在1941年底前戰敗,被迫與日本和談,失去了“苦撐待變”的機會,那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也不會與美?英?蘇並肩作戰,也不會獲得二戰最後的勝利,進而戰後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會受到不利影響。中國當時處境艱難社會貧弱,麵臨必不可免的反侵略戰,隻能忍辱負重建設國家、爭取時間培養國力,多少戰士以血肉之軀抵擋敵人優勢炮火,犧牲在戰場殺戮之中,而中國之所以能建立八年持久抗戰的軍事基礎,德國有不可磨滅的貢獻。迴憶這段七十年前的曆史,再對照今天的世界,可以發現-“無科技力即無經濟力,無經濟力即無國力,無國力就無國家安全”;憶古思今,令人欷噓也當為吾人之警惕。
幽u書擝uutxt荃蚊字板粵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