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7-258:06:18字數:2589
李俶等人辭別三危寺方丈寬見,快馬加鞭趕迴敦煌。
一行人進入敦煌東門,大街上依舊繁忙熱鬧,沒有任何異樣。
敦煌太守府中,李俶見到敦煌長史吳堅、豆盧軍副使王鈞。吳堅三十多歲,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王鈞四十出頭,身材魁梧,臉色烏黑,麵相兇惡。
李俶將邊境軍情告知兩人,兩人顯得十分震驚。
李俶問:“城中有多少軍民?糧食、箭矢儲備如何?”
王鈞:“豆盧軍有兵士四千五百,戰馬四百。”
吳堅:“敦煌城內有居民一萬,糧食、箭矢儲備充足。”
李俶站起身:“傳我將令,豆盧軍進入戰備狀態,命搜尋佛寶的騎兵立刻返迴。”
王鈞起身抱拳:“末將尊令,請郡王出示魚符。”
“什麽!?”李俶吃驚的看著王鈞。李俶這次來敦煌原本是旅遊攬勝,沒有隨身攜帶河西兵符。
王鈞重複道:“請郡王出示河西兵符。”
吳堅見狀對王鈞說:“王將軍,郡王人在這裏已經足夠了,沒有必要那麽認真。”
王鈞:“軍法如山,不容馬虎。王某與郡王從未謀麵,如果郡王拿不出河西兵符,恕本將不能從命。”
郭旰忍不住喝道:“放肆!你竟敢當麵頂撞郡王!”
李俶示意郭旰少安毋躁,誠懇的對王鈞說:“本王此刻拿不出兵符,軍情緊急,該怎麽做,請王將軍自己決斷。”
李俶暫住於太守府中,吳堅聽命左右。
半日後,郭旰前來稟告:“郡王,太玄迴來了。”
安太玄跟在郭旰身後,上前抱拳道:“郡王,末將有緊急軍情稟告!昨日,一支萬餘人的吐蕃騎兵越過邊境,現正向敦煌襲來。”
李俶對郭旰說:“立刻傳王鈞來見。”
安太玄對身邊一名親兵說:“把人帶進來。”
兩名突騎兵士押來一名吐蕃士兵。
李俶看了看來人,問安太玄:“此人是?”
安太玄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交給李俶。
李俶打開信,看了兩行臉色立刻凝重起來。這封信是吐蕃大將悉諾邏寫給豆盧軍副使王鈞的,信裏說“計劃照舊,明日辰時打開敦煌南門”。李俶麵紅
耳赤,右手緊握著信,對郭旰說:“王鈞入府後立刻將其拿下。”
吳堅勸道:“郡王,時下正是用人之際,請您寬恕王將軍先前冒犯之罪。”
李俶把密信交給吳堅。
吳堅看過信,義憤填膺的說:“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吳某與王鈞共事三年,不想他竟是番邦奸細!”
李俶:“大敵當前,本王正需要吳長史這樣的忠義之士鼎力協助。”
吳堅:“郡王言重,吳某身為大唐子民,食朝廷俸祿,自當身先士卒、死而後已。”
李俶:“天佑大唐,敵人的陰謀已經敗露,隻要我們同心協力、堅守城池,敵人便沒有機會。立刻發布公告,全城進入戰備狀態,郊外百姓全部遷入城中。”
吳堅:“吳某即刻去辦。”
王鈞進入太守府,見郭旰帶著四名河西突騎兵士擋在麵前。
郭旰一聲令下:“給我拿下!”
王鈞還沒反應過來,已被四名突騎兵士綁了個結實。王鈞大喊:“你們這是幹什麽?放開我,我有緊急軍情要稟告郡王!”
郭旰:“你是要說:吐蕃兵臨城下。”
王鈞鬆了口氣:“看來郡王已經知道了。”
郭旰冷笑道:“你是不是要向郡王請命駐守南門?”
王鈞顯得很驚訝:“你怎麽知道?!”
郭旰對身邊兵士說:“押下去!”
王鈞大喊:“我要麵見郡王!”
李俶命郭旰、哥舒曜接管豆盧軍,與吳堅、安太玄、敦煌縣令安敬仁一起部署城防。吳堅主動請命鎮守西門,安太玄守東門,哥舒曜和安敬仁守北門,李俶、郭旰守南門。
一切安排妥當已經是半夜子時,李俶站在南門城樓上眺望遠方,夜幕籠罩下的大地顯得異常寧靜,空中群星璀璨、銀河低垂。李俶不禁自言自語道:“多麽美麗的夜空啊!”
“看來郡王是成竹在胸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李俶迴頭一看,笑道:“是明山啊,本王可是差點被你給結果了。”
賀拔楚嶽單膝跪地,抱拳道:“請郡王降罪。”
李俶扶起賀拔楚嶽:“此事不能怪你,怎麽樣,身體好些沒有?”
賀拔楚嶽:“多謝郡王關心,楚嶽已恢複如初,特來向郡王請命,明日上陣殺敵。”
李俶
笑著說:“放心,打戰的事怎能少了明山你。對了,仲輝怎麽樣?”
賀拔楚嶽:“仲輝已無大礙,協助郭旰巡查城防去了。”
李俶:“有你們在,敦煌可保無虞。”
賀拔楚嶽:“看郡王如此胸有成竹,想必已有破敵之策?”
李俶把王鈞的事告訴賀拔楚嶽:“既然敵人打算從南門入城,咱們就在南門設下伏兵,守株待兔。”
賀拔楚嶽突然問:“敢問郡王,進攻敦煌的敵軍有多少人?”
李俶:“騎兵一萬有餘。”
賀拔楚嶽:“郡王是否審問過王鈞?”
李俶:“軍情緊急,尚未審問。”
賀拔楚嶽:“郡王不覺得此事可疑?”
“哦!?”李俶心中一驚。
賀拔楚嶽:“敦煌是河西重鎮,城池堅固,守軍近五千,周邊有陽關、玉門關、墨離軍、玉門軍等駐軍,兵力超過兩萬。吐蕃僅有一萬餘騎兵,要拿下城池必有內應。”
李俶點了點頭:“明山分析得對,王鈞就是內應。”
賀拔楚嶽:“如此重要的密信,悉諾邏竟然讓手下身著吐蕃騎兵衣裝隻身前往敦煌,還在信上直言不諱的落下王鈞的名字。他就不怕萬一信使被我們發現,事情泄露。”
李俶有所頓悟:“開始我也覺得此信有些怪異,不僅輕易暴露了內奸的真實身份,而且既然前麵寫了‘計劃照舊’,那麽後麵的‘明日辰時打開敦煌南門’似乎有些多餘。”
賀拔楚嶽:“郡王您想,誰最希望王鈞被抓?”
李俶愕然:“難道王鈞是被冤枉的!敵人以無中生有之計,讓我們自亂陣腳?”
賀拔楚嶽:“依楚嶽看,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偷梁換柱。”
李俶:“偷梁換柱!”
賀拔楚嶽:“前麵的‘計劃照舊’應該是通知真正的內奸。”
李俶急切的問:“誰是真正的內奸?”
賀拔楚嶽平靜的迴答:“一個能看到這封信的人。”
李俶:“看過這封信的人,除了我,隻有二郎和太玄,難道是吳堅!”
賀拔楚嶽:“郡王明鑒。”
李俶恍然大悟:“幸有明山及時提醒,俶差點中了敵人的奸計。你立刻派人嚴密監視吳堅,勿要打草驚蛇。”
賀拔楚嶽:“末將領命!
”
次日清晨,李俶登上南門城樓,見城下聚集了數千吐蕃騎兵。吐蕃騎兵沒有攜帶攻城器械,除去幾次騎兵齊射,沒有發起有威脅的進攻。
臨近正午,吳堅對守衛西門的兵士說:“陽關援軍趕到,立刻打開城門。”
“且慢!”一個聲音打斷吳堅的話。
吳堅迴頭一看,驚訝地說:“你!你怎麽在這裏?”
王鈞手持橫刀喊道:“奸賊,拿命來!”
一道寒光掠過,吳堅的人頭噴湧著鮮血滾落到地上。
悉諾邏在西門外等到太陽西陲,仍不見城門打開。李俶本想在西門設伏痛擊悉諾邏,可惜時間匆忙,來不及部署。
第二日午後,皇甫敬率領河西突騎右軍趕到。悉諾邏見唐軍來得如此之快,不敢久留,引軍向南遁去。
李俶等人辭別三危寺方丈寬見,快馬加鞭趕迴敦煌。
一行人進入敦煌東門,大街上依舊繁忙熱鬧,沒有任何異樣。
敦煌太守府中,李俶見到敦煌長史吳堅、豆盧軍副使王鈞。吳堅三十多歲,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王鈞四十出頭,身材魁梧,臉色烏黑,麵相兇惡。
李俶將邊境軍情告知兩人,兩人顯得十分震驚。
李俶問:“城中有多少軍民?糧食、箭矢儲備如何?”
王鈞:“豆盧軍有兵士四千五百,戰馬四百。”
吳堅:“敦煌城內有居民一萬,糧食、箭矢儲備充足。”
李俶站起身:“傳我將令,豆盧軍進入戰備狀態,命搜尋佛寶的騎兵立刻返迴。”
王鈞起身抱拳:“末將尊令,請郡王出示魚符。”
“什麽!?”李俶吃驚的看著王鈞。李俶這次來敦煌原本是旅遊攬勝,沒有隨身攜帶河西兵符。
王鈞重複道:“請郡王出示河西兵符。”
吳堅見狀對王鈞說:“王將軍,郡王人在這裏已經足夠了,沒有必要那麽認真。”
王鈞:“軍法如山,不容馬虎。王某與郡王從未謀麵,如果郡王拿不出河西兵符,恕本將不能從命。”
郭旰忍不住喝道:“放肆!你竟敢當麵頂撞郡王!”
李俶示意郭旰少安毋躁,誠懇的對王鈞說:“本王此刻拿不出兵符,軍情緊急,該怎麽做,請王將軍自己決斷。”
李俶暫住於太守府中,吳堅聽命左右。
半日後,郭旰前來稟告:“郡王,太玄迴來了。”
安太玄跟在郭旰身後,上前抱拳道:“郡王,末將有緊急軍情稟告!昨日,一支萬餘人的吐蕃騎兵越過邊境,現正向敦煌襲來。”
李俶對郭旰說:“立刻傳王鈞來見。”
安太玄對身邊一名親兵說:“把人帶進來。”
兩名突騎兵士押來一名吐蕃士兵。
李俶看了看來人,問安太玄:“此人是?”
安太玄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交給李俶。
李俶打開信,看了兩行臉色立刻凝重起來。這封信是吐蕃大將悉諾邏寫給豆盧軍副使王鈞的,信裏說“計劃照舊,明日辰時打開敦煌南門”。李俶麵紅
耳赤,右手緊握著信,對郭旰說:“王鈞入府後立刻將其拿下。”
吳堅勸道:“郡王,時下正是用人之際,請您寬恕王將軍先前冒犯之罪。”
李俶把密信交給吳堅。
吳堅看過信,義憤填膺的說:“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吳某與王鈞共事三年,不想他竟是番邦奸細!”
李俶:“大敵當前,本王正需要吳長史這樣的忠義之士鼎力協助。”
吳堅:“郡王言重,吳某身為大唐子民,食朝廷俸祿,自當身先士卒、死而後已。”
李俶:“天佑大唐,敵人的陰謀已經敗露,隻要我們同心協力、堅守城池,敵人便沒有機會。立刻發布公告,全城進入戰備狀態,郊外百姓全部遷入城中。”
吳堅:“吳某即刻去辦。”
王鈞進入太守府,見郭旰帶著四名河西突騎兵士擋在麵前。
郭旰一聲令下:“給我拿下!”
王鈞還沒反應過來,已被四名突騎兵士綁了個結實。王鈞大喊:“你們這是幹什麽?放開我,我有緊急軍情要稟告郡王!”
郭旰:“你是要說:吐蕃兵臨城下。”
王鈞鬆了口氣:“看來郡王已經知道了。”
郭旰冷笑道:“你是不是要向郡王請命駐守南門?”
王鈞顯得很驚訝:“你怎麽知道?!”
郭旰對身邊兵士說:“押下去!”
王鈞大喊:“我要麵見郡王!”
李俶命郭旰、哥舒曜接管豆盧軍,與吳堅、安太玄、敦煌縣令安敬仁一起部署城防。吳堅主動請命鎮守西門,安太玄守東門,哥舒曜和安敬仁守北門,李俶、郭旰守南門。
一切安排妥當已經是半夜子時,李俶站在南門城樓上眺望遠方,夜幕籠罩下的大地顯得異常寧靜,空中群星璀璨、銀河低垂。李俶不禁自言自語道:“多麽美麗的夜空啊!”
“看來郡王是成竹在胸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李俶迴頭一看,笑道:“是明山啊,本王可是差點被你給結果了。”
賀拔楚嶽單膝跪地,抱拳道:“請郡王降罪。”
李俶扶起賀拔楚嶽:“此事不能怪你,怎麽樣,身體好些沒有?”
賀拔楚嶽:“多謝郡王關心,楚嶽已恢複如初,特來向郡王請命,明日上陣殺敵。”
李俶
笑著說:“放心,打戰的事怎能少了明山你。對了,仲輝怎麽樣?”
賀拔楚嶽:“仲輝已無大礙,協助郭旰巡查城防去了。”
李俶:“有你們在,敦煌可保無虞。”
賀拔楚嶽:“看郡王如此胸有成竹,想必已有破敵之策?”
李俶把王鈞的事告訴賀拔楚嶽:“既然敵人打算從南門入城,咱們就在南門設下伏兵,守株待兔。”
賀拔楚嶽突然問:“敢問郡王,進攻敦煌的敵軍有多少人?”
李俶:“騎兵一萬有餘。”
賀拔楚嶽:“郡王是否審問過王鈞?”
李俶:“軍情緊急,尚未審問。”
賀拔楚嶽:“郡王不覺得此事可疑?”
“哦!?”李俶心中一驚。
賀拔楚嶽:“敦煌是河西重鎮,城池堅固,守軍近五千,周邊有陽關、玉門關、墨離軍、玉門軍等駐軍,兵力超過兩萬。吐蕃僅有一萬餘騎兵,要拿下城池必有內應。”
李俶點了點頭:“明山分析得對,王鈞就是內應。”
賀拔楚嶽:“如此重要的密信,悉諾邏竟然讓手下身著吐蕃騎兵衣裝隻身前往敦煌,還在信上直言不諱的落下王鈞的名字。他就不怕萬一信使被我們發現,事情泄露。”
李俶有所頓悟:“開始我也覺得此信有些怪異,不僅輕易暴露了內奸的真實身份,而且既然前麵寫了‘計劃照舊’,那麽後麵的‘明日辰時打開敦煌南門’似乎有些多餘。”
賀拔楚嶽:“郡王您想,誰最希望王鈞被抓?”
李俶愕然:“難道王鈞是被冤枉的!敵人以無中生有之計,讓我們自亂陣腳?”
賀拔楚嶽:“依楚嶽看,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偷梁換柱。”
李俶:“偷梁換柱!”
賀拔楚嶽:“前麵的‘計劃照舊’應該是通知真正的內奸。”
李俶急切的問:“誰是真正的內奸?”
賀拔楚嶽平靜的迴答:“一個能看到這封信的人。”
李俶:“看過這封信的人,除了我,隻有二郎和太玄,難道是吳堅!”
賀拔楚嶽:“郡王明鑒。”
李俶恍然大悟:“幸有明山及時提醒,俶差點中了敵人的奸計。你立刻派人嚴密監視吳堅,勿要打草驚蛇。”
賀拔楚嶽:“末將領命!
”
次日清晨,李俶登上南門城樓,見城下聚集了數千吐蕃騎兵。吐蕃騎兵沒有攜帶攻城器械,除去幾次騎兵齊射,沒有發起有威脅的進攻。
臨近正午,吳堅對守衛西門的兵士說:“陽關援軍趕到,立刻打開城門。”
“且慢!”一個聲音打斷吳堅的話。
吳堅迴頭一看,驚訝地說:“你!你怎麽在這裏?”
王鈞手持橫刀喊道:“奸賊,拿命來!”
一道寒光掠過,吳堅的人頭噴湧著鮮血滾落到地上。
悉諾邏在西門外等到太陽西陲,仍不見城門打開。李俶本想在西門設伏痛擊悉諾邏,可惜時間匆忙,來不及部署。
第二日午後,皇甫敬率領河西突騎右軍趕到。悉諾邏見唐軍來得如此之快,不敢久留,引軍向南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