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7-720:48:40字數:2102
城外難民、城內百姓的吃飯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一日,李俶正在和劉晏商議賑濟災民的事,楊元壽前來稟告:“下官接到番和縣上報,當地災民聚眾鬧事,砸毀粥棚,毆打縣衙差役,現已抓獲暴民三十餘人,番和縣請示如何處置?”
李俶看了看楊元壽:“楊長史認為應該如何處置?”
楊元壽迴答:“楊某以為當從輕發落。”
李俶點了點頭:“就這樣吧。”
楊元壽走後,李俶帶著郭旰、劉德順前往番和縣調查災民聚眾鬧事的原因。在番和縣城內的粥棚,李俶看到難民們喝的稀粥除了水隻有幾粒米。詢問縣衙差役得知,最近幾日難民數量倍增,郡裏下發的賑濟糧有限,他們也是迫不得已。
李俶剛迴到武威,正準備設法籌集更多糧食,赤水軍副使安興槐前來稟告:“軍中存糧僅夠維持五日,這樣下去軍心浮動,恐生變故。”李俶心裏清楚,三萬大軍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李俶對安興槐說:“將軍暫且迴去,五日之內,軍糧定然運到。”
安興槐:“安某告退。”
安興槐走後,劉晏問李俶:“莫非郡王已有辦法?”
李俶苦笑道:“我能有什麽辦法,如今隻能期望戶部的糧草按時到達。”
劉晏:“眼下形勢急迫,郡王不可一味等待!”
李俶:“士安可有辦法?”
劉晏:“在下聽聞郡王與隴右節度使王忠嗣有交,隴右與河西接壤,何不向其借糧,以解燃眉之急。”
李俶恍然開悟:“這倒是個好辦法,俶即刻修書一封,派快馬送往西平。”
救災行動屢屢受挫,李俶隱約感覺到有股力量在暗中破壞。李俶首先排除了劉晏,以及遠在邊地的郭子儀和裴遵慶,剩下四個人:赤水軍副使安興槐,大鬥軍使夏勇睿,武威長史楊元壽,司馬韓無疾。安興槐是世襲罔替的侯爵,平時安分守己。夏勇睿治軍嚴謹,行為方直。楊元壽奉公執法,勤政愛民。韓無疾為人低調,行事謹慎。到底誰是幕後黑手?李俶腦子裏一團亂麻,毫無頭緒。就在李俶感到焦頭爛額的時候,得知災情的郭子儀和裴遵慶連夜趕迴武威。
四日後,臨洮軍副使安重璋押運一萬五千石糧食到達武威。
李俶喜出望外,親自前往南門迎接。盡管
隴右多個州縣同樣遭受蝗災襲擊,王忠嗣還是雪中送炭,從隴右存糧中擠出一部分,運往武威。一萬五千石糧食可供赤水、大鬥兩軍,以及城中百姓、難民半月之用。李俶如釋重負,心中十分感激王忠嗣,請安重璋迴去轉達謝意。
幾日後,涼州都督府來了一位客人,長安大糧商趙遂良。
李俶請趙遂良入坐,客氣的問:“趙兄為何突然來到武威?”
趙遂良迴答:“趙某聽聞近來武威糧價飛漲,故而趕來。”
李俶苦笑道:“趙兄不愧是長安有名的大糧商。”
趙遂良連忙站起身,恭敬的說:“恩公取笑趙某了。昔日趙某和賤內蒙恩公救命之恩,未曾報答。如今恩公遇到困難,趙某願傾力相助。”
李俶:“願聞其詳。”
趙遂良:“趙某已在長安備齊三萬石糧食,不日運往河西。趙某計劃在武威開設分店,按長安市價敞開賣糧。”
李俶起身拱手致謝:“俶代表河西百姓,感謝趙兄。不過如此一來,趙兄的損失恐怕很大。”
趙遂良:“趙某世代經商,這點錢還拿得出。能為郡王分憂,趙某義不容辭。”
李俶再次拱手致謝:“趙兄深明大義,俶銘記在心。”
李俶讓楊元壽負責接收糧食,不料第一批運糧商隊在昌鬆縣境內遭遇不明身份的歹徒劫持,十幾名押運者全部被殺,一萬石糧食不翼而飛。裴遵慶前往昌鬆調查案情,李俶派郭晞同行協助。
裴遵慶僅用三天時間就抓到了搶劫糧隊的主犯,找迴被劫的一萬石糧食。郭晞從主犯身上搜到一封密信,密信中說:河西之事原本進行得非常順利,眼看武威民怨沸騰,赤水兵變隻在旦夕,李俶小兒窮途末路。不料一貫與相公作對的王忠嗣,還有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長安糧商趙遂良跳出來壞事,功虧一簣。密信末尾落款:西河。
李俶看完密信,拍案而起,神情嚴峻的問裴遵慶:“誰是西河?”
裴遵慶迴答:“裴某驗過筆跡,此信是武威長史楊元壽所寫。”
“什麽!”李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俶對郭旰說:“立刻持河西節度使旌節,將武威長史楊元壽緝拿歸案。”
涼州都督府大堂上,楊元壽十分囂張,對所做之事毫不隱瞞,主動供認自己與李林甫的關係。原來早在皇甫惟明任節度使時,楊元壽就是李林甫安插在河西的耳目,侵
吞庫糧、煽動災民、搶劫糧隊三件大案的幕後主使都是楊元壽。
李俶一氣之下要將楊元壽梟首示眾。裴遵慶勸李俶不要衝動,將此案交給他處理。裴遵慶將楊元壽的罪行如實上報,其中並沒有涉及李林甫。楊元壽被押送迴京,移交大理寺懲處。裴遵慶派人查抄楊元壽在武威的財產,共計銀錢七萬緡、良田五百畝,全部充公。
趙記糧行在武威的三家分店同時開張,市麵上的糧價從最高時的八百錢迴落到八錢,比蝗災前還便宜,四大糧行也隻得平價售糧。李俶將吳仁圭釋放,從吳記糧行征用的一千五百石糧食作為罰金予以沒收。
王忠嗣向皇帝奏明河西、隴右災情,稱讚李俶行事果斷,處置有方。李俶上疏皇帝,請求表彰義商趙遂良。李隆基得知李俶成功解決了河西災情,非常高興,下旨免除河西、隴右受災六郡兩年賦稅,封趙遂良為從六品檢校戶部員外郎。
李林甫原本準備參劾李俶“搶掠糧商,侵擾百姓。挪用軍糧,引發兵變”,見形勢逆轉,立刻見風使舵,將擬好的奏疏藏入袖中,轉而在李隆基麵前讚揚李俶“臨機應變,睿智果斷”,心中對幫助李俶度過危難的王忠嗣和趙遂良恨之入骨。半年後,李林甫授意京兆法曹吉溫羅織罪名,將趙遂良逮捕入獄,流放黔中。
城外難民、城內百姓的吃飯問題算是暫時解決了。一日,李俶正在和劉晏商議賑濟災民的事,楊元壽前來稟告:“下官接到番和縣上報,當地災民聚眾鬧事,砸毀粥棚,毆打縣衙差役,現已抓獲暴民三十餘人,番和縣請示如何處置?”
李俶看了看楊元壽:“楊長史認為應該如何處置?”
楊元壽迴答:“楊某以為當從輕發落。”
李俶點了點頭:“就這樣吧。”
楊元壽走後,李俶帶著郭旰、劉德順前往番和縣調查災民聚眾鬧事的原因。在番和縣城內的粥棚,李俶看到難民們喝的稀粥除了水隻有幾粒米。詢問縣衙差役得知,最近幾日難民數量倍增,郡裏下發的賑濟糧有限,他們也是迫不得已。
李俶剛迴到武威,正準備設法籌集更多糧食,赤水軍副使安興槐前來稟告:“軍中存糧僅夠維持五日,這樣下去軍心浮動,恐生變故。”李俶心裏清楚,三萬大軍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李俶對安興槐說:“將軍暫且迴去,五日之內,軍糧定然運到。”
安興槐:“安某告退。”
安興槐走後,劉晏問李俶:“莫非郡王已有辦法?”
李俶苦笑道:“我能有什麽辦法,如今隻能期望戶部的糧草按時到達。”
劉晏:“眼下形勢急迫,郡王不可一味等待!”
李俶:“士安可有辦法?”
劉晏:“在下聽聞郡王與隴右節度使王忠嗣有交,隴右與河西接壤,何不向其借糧,以解燃眉之急。”
李俶恍然開悟:“這倒是個好辦法,俶即刻修書一封,派快馬送往西平。”
救災行動屢屢受挫,李俶隱約感覺到有股力量在暗中破壞。李俶首先排除了劉晏,以及遠在邊地的郭子儀和裴遵慶,剩下四個人:赤水軍副使安興槐,大鬥軍使夏勇睿,武威長史楊元壽,司馬韓無疾。安興槐是世襲罔替的侯爵,平時安分守己。夏勇睿治軍嚴謹,行為方直。楊元壽奉公執法,勤政愛民。韓無疾為人低調,行事謹慎。到底誰是幕後黑手?李俶腦子裏一團亂麻,毫無頭緒。就在李俶感到焦頭爛額的時候,得知災情的郭子儀和裴遵慶連夜趕迴武威。
四日後,臨洮軍副使安重璋押運一萬五千石糧食到達武威。
李俶喜出望外,親自前往南門迎接。盡管
隴右多個州縣同樣遭受蝗災襲擊,王忠嗣還是雪中送炭,從隴右存糧中擠出一部分,運往武威。一萬五千石糧食可供赤水、大鬥兩軍,以及城中百姓、難民半月之用。李俶如釋重負,心中十分感激王忠嗣,請安重璋迴去轉達謝意。
幾日後,涼州都督府來了一位客人,長安大糧商趙遂良。
李俶請趙遂良入坐,客氣的問:“趙兄為何突然來到武威?”
趙遂良迴答:“趙某聽聞近來武威糧價飛漲,故而趕來。”
李俶苦笑道:“趙兄不愧是長安有名的大糧商。”
趙遂良連忙站起身,恭敬的說:“恩公取笑趙某了。昔日趙某和賤內蒙恩公救命之恩,未曾報答。如今恩公遇到困難,趙某願傾力相助。”
李俶:“願聞其詳。”
趙遂良:“趙某已在長安備齊三萬石糧食,不日運往河西。趙某計劃在武威開設分店,按長安市價敞開賣糧。”
李俶起身拱手致謝:“俶代表河西百姓,感謝趙兄。不過如此一來,趙兄的損失恐怕很大。”
趙遂良:“趙某世代經商,這點錢還拿得出。能為郡王分憂,趙某義不容辭。”
李俶再次拱手致謝:“趙兄深明大義,俶銘記在心。”
李俶讓楊元壽負責接收糧食,不料第一批運糧商隊在昌鬆縣境內遭遇不明身份的歹徒劫持,十幾名押運者全部被殺,一萬石糧食不翼而飛。裴遵慶前往昌鬆調查案情,李俶派郭晞同行協助。
裴遵慶僅用三天時間就抓到了搶劫糧隊的主犯,找迴被劫的一萬石糧食。郭晞從主犯身上搜到一封密信,密信中說:河西之事原本進行得非常順利,眼看武威民怨沸騰,赤水兵變隻在旦夕,李俶小兒窮途末路。不料一貫與相公作對的王忠嗣,還有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長安糧商趙遂良跳出來壞事,功虧一簣。密信末尾落款:西河。
李俶看完密信,拍案而起,神情嚴峻的問裴遵慶:“誰是西河?”
裴遵慶迴答:“裴某驗過筆跡,此信是武威長史楊元壽所寫。”
“什麽!”李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俶對郭旰說:“立刻持河西節度使旌節,將武威長史楊元壽緝拿歸案。”
涼州都督府大堂上,楊元壽十分囂張,對所做之事毫不隱瞞,主動供認自己與李林甫的關係。原來早在皇甫惟明任節度使時,楊元壽就是李林甫安插在河西的耳目,侵
吞庫糧、煽動災民、搶劫糧隊三件大案的幕後主使都是楊元壽。
李俶一氣之下要將楊元壽梟首示眾。裴遵慶勸李俶不要衝動,將此案交給他處理。裴遵慶將楊元壽的罪行如實上報,其中並沒有涉及李林甫。楊元壽被押送迴京,移交大理寺懲處。裴遵慶派人查抄楊元壽在武威的財產,共計銀錢七萬緡、良田五百畝,全部充公。
趙記糧行在武威的三家分店同時開張,市麵上的糧價從最高時的八百錢迴落到八錢,比蝗災前還便宜,四大糧行也隻得平價售糧。李俶將吳仁圭釋放,從吳記糧行征用的一千五百石糧食作為罰金予以沒收。
王忠嗣向皇帝奏明河西、隴右災情,稱讚李俶行事果斷,處置有方。李俶上疏皇帝,請求表彰義商趙遂良。李隆基得知李俶成功解決了河西災情,非常高興,下旨免除河西、隴右受災六郡兩年賦稅,封趙遂良為從六品檢校戶部員外郎。
李林甫原本準備參劾李俶“搶掠糧商,侵擾百姓。挪用軍糧,引發兵變”,見形勢逆轉,立刻見風使舵,將擬好的奏疏藏入袖中,轉而在李隆基麵前讚揚李俶“臨機應變,睿智果斷”,心中對幫助李俶度過危難的王忠嗣和趙遂良恨之入骨。半年後,李林甫授意京兆法曹吉溫羅織罪名,將趙遂良逮捕入獄,流放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