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7-519:58:43字數:2812

    天寶六年春,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李隆基覺得身邊缺少人才,突發奇想,下令廣求天下賢才,凡有一技之長者,不論出生貴賤,皆可入朝為官。李隆基的這一舉措可算是曠古罕見,如果能夠真正得以實行,必然會令朝廷上下為之一新,讓強盛的大唐帝國更上一層樓。此時,身為宰輔的李林甫卻憂心忡忡。李林甫擔心天下賢才匯聚長安,萬一真出個管仲、樂毅之才,威脅自己的地位。

    精明的李林甫趕緊向李隆基進諫:“陛下聖明,召求天下賢才乃國家大事,鄉野之民多卑賤愚聵,恐有俚言汙濁聖聽。”

    李隆基想了想說:“十郎言之有理,朕就將此事交你全權辦理。”(李林甫排行第十)

    李林甫:“臣定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重托。”

    經過李林甫的一番精心安排,李隆基“廣求天下賢才”的政令雖然詔告天下,但選拔方式卻發生了變化,改由各地官員推薦,入京參加由李林甫主持的初試,合格者才能走進含元殿,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各地推薦的所謂人材,十之七八是通過走門路、賄賂當地官員得到的名額,加上李林甫在考試中“秉公執法,嚴格選拔”,結果沒有一人及第。

    折騰了幾個月,總得有個交代,李林甫將選拔結果麵呈李隆基,出口便說:“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李隆基笑著問:“喜從何來?莫非愛卿為朕找到了治國奇才。”

    李林甫鄭重其事的迴答:“迴稟吾皇,臣領命後絲毫不敢怠慢,經過三個月的仔細選拔,最終無一人及第。”

    “什麽?無一人及第!”李隆基臉色突變。

    李林甫鎮定自若地說:“陛下勿急,容臣迴稟。野無遺賢,正好說明各地人才都已齊集於陛下身邊,民間再也選不出可用之材。”

    李隆基沉默片刻,恍然大悟道:“愛卿所言極是。野無遺賢,好!”

    李林甫借機奉承道:“吾皇聖明!如今我大唐人盡其才,悉用其力。天朝盛世,曠古未見。這一切都因陛下禮賢下士、知人善任。”

    李隆基此刻的心情十分舒暢,笑道:“十郎,你這是在阿諛朕啊。”

    李林甫低頭迴稟:“臣不敢,臣不過是實話實說。陛下的文治武功,當彪炳史冊,受萬世敬仰。”

    一日,李俶外出狩獵迴城,大隊人馬飛馳在官道上

    ,路人紛紛避讓。一名布衣書生騎著一匹毛色雜亂的矮馬,行進在道路中間,對身後奔來的馬隊置若罔聞。郭旰帶領幾名親衛快馬趕上布衣書生,一拉韁繩,調轉馬頭,喝斥道:“立刻讓開道路!”

    布衣書生看了看擋在麵前的郭旰和身邊的騎兵,平靜的說:“此處道路寬闊,在下的馬並沒有擋住將軍的路,倒是將軍擋住了在下。”

    郭旰喝道:“大膽!廣平郡王、河西節度使狩獵迴城,閑雜人等立刻迴避!”

    布衣書生從容迴答:“朝廷官員如有儀仗開道,杜某自當迴避。否則,請將軍讓開道路,天色不早,杜某還要趕到武威投宿。”

    郭旰拔劍怒道:“放肆!左右,將此人拿下!”

    “慢!”郭旰和布衣書生對話間隙,李俶和郭晞騎馬趕上。李俶看了看布衣書生,此人三十多歲,氣度不凡。李俶騎在馬上拱手問道:“在下廣平郡王李俶,敢問足下大名?”

    布衣書生也不客氣,騎在馬上拱手迴答:“不敢,在下鞏縣杜甫。”

    “杜子美!”李俶心中大喜,不經意間竟然遇到名揚千古的詩聖杜甫,李俶全然不顧身份,下馬行禮:“俶久聞先生大名,先生即來到武威,請往府中做客。”

    杜甫有些受寵若驚,下馬謝道:“郡王盛情杜某心領了,杜某一介草民,難登郡王高堂。”杜甫對皇親國戚沒有好感,不過李俶的禮賢下士讓杜甫的態度有所改變。杜甫出生於河南鞏縣一個“奉儒守官”的文學世家,二十歲開始遍遊天下。盛唐時期社會安定,百姓富足,不少仁人誌士遊曆四海,李白二十五歲開始“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十多年的巡遊經曆,讓杜甫看到了民間疾苦,與李白天馬行空、狂放不羈的詩詞風格不同,杜甫的詩心係天下,憂國憂民,“安得廣廈千萬間”,“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等詩句千古傳頌。

    李俶見杜甫不應,繼續說:“天色不早,既然先生與俶同路,就請一起入城。”

    杜甫:“恭敬不如從命。”

    李俶邊走邊問:“先生家住何處?”

    杜甫迴答:“東都洛陽。”

    李俶:“先生為何來到河西邊地?”

    杜甫歎道:“說來慚愧,陛下敕令廣求天下賢才,杜某赴長安應試,落第後西行隴山,漫遊河西。”

    李俶安慰道:“大丈夫當心懷天下,誌在四方,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杜甫:

    “好個心懷天下!”

    李俶有意邀請杜甫擔任自己的幕僚,切入正題:“不知先生今後有何打算?”

    杜甫欲言又止。

    李俶注意到杜甫的表情,滿懷期望的說:“如蒙先生不棄,俶想請先生入府任職。”

    不料杜甫直言迴絕:“請恕杜某不能從命。”唐代的知識分子當官有幾種途徑,參加科舉考試博取功名是文人們首選的“正道”,從軍邊塞建功立業同樣受人尊敬,相對而言進入王公府邸擔任幕僚被視作投機取巧的方法。

    迴到武威,李俶執意將杜甫請進王府,熱誠款待,希望挽留杜甫。杜甫去意已決,第二天告辭離去。古代文人雅士崇尚氣節,“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杜甫不會因為李俶的幾句好話便寄身籬下。

    沒有求得天下賢才的李隆基再次頒布敕令,將馬球作為騎兵的必備訓練課目之一。

    為了貫徹皇帝的敕令,李俶來到西苑觀看赤水軍的馬球訓練。看著軍士們策馬飛馳,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李俶突然有了一個主意:今後每年搞一次河西馬球聯賽。說幹就幹,李俶出錢兩萬緡,找鼓樓最有名的波斯工匠訂做了一尊純銀鑲嵌紅藍寶石的獎杯,獎給聯賽冠軍持有一年。

    李俶發布命令,舉行第一屆河西馬球聯賽,各軍自願報名參加。獎品除了象征勝利的冠軍獎杯外,前三名另有獎金:冠軍隊每人獎五十緡,亞軍隊每人獎二十緡,季軍隊每人獎十緡。

    李晟從節度使親衛中選出十二名騎士,加上郭旰、郭晞,組成節度使親衛隊。馬球屬於激烈的對抗性運動,對參賽者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稍有不慎很容易受傷。李俶躍躍欲試,找來李晟軟磨硬泡,懇求再三終於如願加入。

    馬球比賽每隊出十人上場,球隊平時訓練則以六人為一組,騎手頭戴襆巾,足登長靴,馬腿綁上紅白兩色的繃帶以示區別。全隊十六名隊員中屬李晟球技最好。李晟出生於隴右李氏,名門望族之後,八歲時便開始打馬球。郭旰、郭晞雖然接觸馬球不久,但得益於紮實的騎術基礎和良好的身體條件,球技進步神速。對騎術並不精通的李俶則處於墊底的位置。

    正式比賽開始,親衛隊連勝三場,成功進入半決賽。李俶坐在替補席,並未上場。一個月後,四支球隊脫穎而出,分別是:親衛隊、赤水虎隊、赤水豹隊、大鬥貳隊。經過抽簽,確定四隊對陣順序,親衛隊對赤水虎隊,大鬥貳隊對赤水豹隊。

    半決賽

    開始,親衛隊對赤水虎隊,二十匹駿馬飛馳在球場上,揚起塵土。一名白衣騎士持鞠仗乘勢奔躍,運鞠於空中,連擊數球而馬馳不止,連連洞穿親衛隊大門。

    “章仇瑾瑜!”坐在替補席的李俶情不自禁站了起來,驚訝的歎道:“想不到此人的騎術和球技竟如此了得!”

    第一局結束,親衛隊以三比五落後於赤水虎隊。

    第二局比賽開始,李晟、郭旰、郭晞竭盡全力,仍然不是章仇瑾瑜和其麾下九名騎士的對手,赤水虎隊最終以十比七獲勝。

    決賽中,章仇瑾瑜率領赤水虎隊十比八戰勝大鬥貳隊,奪得冠軍。李晟率領親衛隊戰勝赤水豹隊獲得季軍。李俶親手將冠軍獎杯交給章仇瑾瑜。赤水虎隊的隊員舉起章仇瑾瑜,慶祝勝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唐群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琅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琅星並收藏中唐群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