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搜羅人才
如今大唐三都之中,最常用的便是東都和西都,李世民每年都會在東都洛陽呆上一段時間,長則兩月,短則半月。至於北都太原,則要少上許多。
所以,洛陽城內了除了有皇家行宮之外,也設有各級府衙,三省六部等機構衙門。李世民來洛陽之時,這些衙門便被隨同而來的官員使用,李世民在長安之時,則是留人看守。當然,洛陽城亦有實職,如禦史台、將作監等一些事務部門,在洛陽都設有完整的人員編製,為了和長安的事務部門相區別,往往在前麵冠上“東都”、“東京”或“都”的字樣。如東都將作監,東都禦史台等。
而東都牧作為從二品高官,在某種程度上說,其所理之事,尚不及洛陽府尹,起到的是一個坐鎮洛陽的作用。比如屈突通,便曾經擔任過洛陽牧一職,坐鎮洛陽數載。
李世民讓張允文擔任洛陽牧,是為了讓張允文在洛陽一地試驗一下增加商稅的辦法,怎麽可能讓他擔任一個閑職,所以,李世民將隨身佩劍賜予張允文,並賜下調兵魚符,令洛陽府尹及諸部門,盡歸其節製,河南河北按察使,皆歸其管轄。也就是說,整個都畿道,甚至整個山東,就數張允文的權力最大。
麵對這等權力,張允文卻是心頭一重,這權力越大,自己也就要做出更好的成績來,方能對得起這份權力,對得起李世民的希望。
當張允文即將出任東都牧的消息傳遍長安時,不少人懷疑張允文因為什麽事得罪了李世民,所以才被發配到洛陽去,可是,當李世民在大殿之上賜下張允文佩劍魚符,並且讓整個都畿道和河南河北道按察使皆遵張允文號令之時,那些懷疑的人頓時啞口無言。
接著,李世民又調了一批年輕的官員前往洛陽城,換下來一大批洛陽官吏,包括洛陽府尹、司馬在內。於是,幾乎天下人都知道,李世民將有事於洛陽。
不過張允文此時卻還是在為那官吏之事煩惱著。倒不是他對那些已經赴任的官員不滿意,而是他自己身為東都牧,若是連一個能很好理解自己意思並堅定不移的予以執行的官吏都沒有,恐怕以後在洛陽之時,將會極不順手。
而自己對官吏的要求頗高,在長安恐怕也找不出多少個讓自己滿意的官員來。
首先,若是寒族出身那是最好,若不是寒族出身,也要不對自己加征世家商稅之事有太大抵觸。其次,要是精明能幹的官吏,不要那些碌碌無為,嘴上卻掛著“黃老之治”的官吏。最後,官員最好是年輕人,若不是,也要能夠接受新思想,不受傳統束縛。
所以,雖然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宣布了張允文任洛陽牧的消息,然而,過了近五日,張允文依舊沒有動身的跡象。
在張允文家中,大包小包的行李已經收拾好,隨時可以套上馬車,往洛陽而去了。李宇等人聽到張允文說自己將出任東都牧時,不由個個麵帶興奮之色。畢竟這些女人自從嫁給張允文之後,便很少出長安,最多也是在長安的範圍內打轉。如今要去洛陽,他們心頭自然高興得緊。
此次去洛陽,除了李宇支柔王妍三人之外,還有張琰張徹以及李宇的丫鬟蕊兒。至於梅香,此刻總攬張家內院大小事務,不得不遺憾的留在長安。為此,梅香還悶悶不樂好幾日。
當聽說張允文因為找不到能吏而發愁,故而耽擱行程時,那王妍忽然說道:“相公,我有一遠房堂弟,他自幼聰慧過人,還在長安城搏下了‘神童’的名號,不過後來因其母的關係被逐出長安。前年的時候和母親迴到長安,如今正在千牛衛任職。幾日前,我在爺爺那兒見過他。爺爺對他可是大加讚賞啊!”
張允文卻是搖搖頭:“為夫曾與你們說過,這世家官吏不取。怕的便是這些世家之人在對待世家之時下不了手!你這遠房堂弟也是王家的人吧!”
王妍先是點點頭,而後又搖搖頭:“這遠房堂弟可不一樣,雖然他家也是太原王家的一支,可是其父辭世太早,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十餘年,皆是自力更生,與世家牽連不大。與我們更是難得交往一次,這些年來,就聯係的兩三次。若不是這次爺爺生病,我估計他根本就不會來長安!”
聽到這番話,張允文不由微微心動:“呃,你這遠房堂弟叫什麽名字?”
“王方翼!”
張允文一聽這個名字,慢慢迴憶片刻,頓時想起此人為誰。此人乃是高宗時期比較厲害的將領,經營西域,和程務挺、裴行儉等人齊名。看來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
“好,那我倒是要去看看這王方翼是個什麽樣的人物!”張允文笑道。
王妍輕輕一笑:“反正不會讓相公失望的!相公早日找齊能吏,我們也早一日出發,去洛陽看看!”
除了王妍之外,還有不少的朝中同僚向張允文推薦能吏,然而,多不符合張允文的要求,隻好婉言謝絕。但是,張允文還是通過他們,知道了不少現在名氣不顯,但後來是高宗、武周時期著名人物的年輕人,比如李義府,比如裴炎。李義府此人心術不正,為求上位不擇手段,張允文萬萬不會取的。而裴炎,乃是裴家年輕一代中的俊傑,與關隴世家關係極其密切,張允文也不會取的。
所以,張允文還是決定去見見王方翼。
如今隻知道王方翼在千牛衛任職,卻不知其家在何處。張允文便直接來到千牛衛衙門。
左右千牛衛是南衙十六衛中的兩衛。南衙眾衛之中,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這十二衛領府兵,在軍事改製之後,領邊軍。而左右監門衛與左右千牛衛,前者負責衛戍禁宮,後者為李世民身邊侍衛、儀衛,這四衛沒衛人數千人,不領府兵,不掌邊軍。
在左千牛衛衙門,張允文很順利的找到了王方翼。
“你便是王方翼?”張允文看著坐在自己對麵的年輕人說道。
這王方翼年紀不過二十三四歲,身披黑色大氅,腰懸千牛刀,正一臉疑惑的望著張允文。聽張允文問話,他趕緊點點頭。
張允常常出入宮禁,這王方翼身為千牛衛,為皇宮衛士,當然認得張允文。
張允文笑道:“你是王妍的遠房堂弟,我是王妍的夫婿,論起輩分來,你可得叫我一聲姐夫!”
王方翼聽了這話,滿臉不自然的看著張允文。自己不過一個小小的千牛衛,麵前這人可是遼國公,國公爺啊,他主動和自己攀親,難道有什麽圖謀?剛剛想到這裏,他又自嘲似的露出一個笑容來,自己好像沒有什麽可供這為遼國公圖謀的!
張允文對王方翼不自然的臉色視而不見,繼續和王方翼扯著家常。說起王方翼任千牛衛一職時,張允文不由讚歎道:“方翼大才,臨危之際,有冷靜之心,這份鎮定當真不易!”
原來這王方翼當初和母親重返長安,卻沒有謀到什麽差事。然而一次在走夜路的時候,路旁忽然跳出一個高達丈餘的人影來。若是旁人於夜晚行路時,驟然見到這般情形,定會嚇得肝膽欲裂,魂飛魄散。然而這王方翼卻是臨危不懼,搭箭彎弓,對著這丈餘高的身影連發三箭。黑影頓時消失。王方翼上前視之,卻見地上躺著一隻半人高的木偶,上麵插著三支箭。
李世民聽到這事情之後,便將王方翼選進了千牛衛。
聽得張允文讚譽,王方翼連忙謙虛的說道:“不敢當,不敢當!”
經過這一番對話,王方翼對張允文的印象要好上不少。張允文見機,向王方翼詢問種種關於稅收、農業等國家治理方麵的話語。王方翼沉默片刻,看了張允文一眼,終是一一迴答了。
這其中,有些迴答讓張允文十分滿意,有些迴答則是很一般。不過總體說來,這王方翼還算不錯。
最後,張允文站起來,向王方翼道:“我即將赴任東都牧,屬官之下,尚有長史、司馬、錄事參軍各一名,錄事兩名,一共五名空位,不知方翼有沒有興趣擔任司馬一職?”
王方翼聽了這話,臉上一驚。雖然他猜到了張允文問自己問題,多是考較自己才華。再聯係最近張允文任東都牧之事,便可猜出這張允文定然會邀請自己前往洛陽。然而,他卻沒有想到,這張允文竟然委任自己以司馬之職!
這時候,張允文笑道:“若是方翼願意,那此事便就此定下!”
王方翼沉默片刻,站起身來,向張允文長長一揖,接收了張允文的邀請。
終於找到了一個人。可是,單單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還得繼續找啊!
從找到王方翼到今,已經過去了三日,然而三日之中,張允文一個滿意的人才都沒有找到。
在朝會散去之後,張允文悶悶不樂的往迴走,思忖著是不是現在就去走馬上任了,到達洛陽之後,再來尋找?
就在他微微走神的時候,忽然聽見後麵有人在喚自己的名字:“允文留步!”
迴頭一瞧,隻見卻是秘書少監、太子右庶子令狐德棻。這令狐德棻在大唐史學界可以稱得上是年高德劭的人物了。唐朝修撰的《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晉書》、《南史》、《北史》共八部正史,或飽含著令狐德棻的大量勞動,或受到他的具體指導,總之,均和他有直接、實際的聯係。
所以,無論朝野,對於這位老大人,都是相當尊敬的。
“原來是令狐老大人!不知老大人喚住小子所謂何事?”張允文見到令狐德棻,十分客氣的說道。
令狐德棻笑答道:“允文啊,老夫聽說你在四處網羅人才同往洛陽赴任。雖然不知陛下與你所做之事,當依老夫猜測,定然不是小事吧!”
張允文點點頭:“是啊,此事卻是不小!”
令狐德棻又笑道:“老夫向你舉薦一個人才,不知允文敢要不敢要?”
張允文笑道:“令狐老大人休要激小子!若是符合小子要求,管他是誰,小子都敢要!”
令狐德棻說道:“國子監律學助教張柬之,少補太學生,涉獵經史,尤精三禮。為人更是聰慧敏黠,長於機變,老夫深重之。今日便將這張柬之推薦於允文,不知允文你敢不敢要啊?”
按照唐律,這國子監律學助教乃是從九品官職。但是,張允文一聽見張柬之三個字的時候,不由一愣。
這張柬之何許人,乃是武周末年光複李唐之關鍵人物。誅張昌宗、張易之,複唐社稷,柬之首發其謀,以功封漢陽郡王。那時候,此人已經八十有餘了,可以稱得上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如此人物,如今不過是在國子監內當一個從九品小官。張允文不由一聲輕歎,說道:“好!既然是令狐大人舉薦,那小子便去拜訪一下這張柬之!”
當張允文從國子監出來的時候,臉上帶著濃濃的微笑。在他身後,跟著一名二十一二歲的青年。此人正是張柬之。
原來這張柬之風聞張允文在長安城中尋找能吏之事,心中動了心思,便托令狐德棻在張允文麵前舉薦自己。他不想冒冒失失的到張允文麵前,卻落得個被拒絕的下場。而那令狐德棻原本就對這張柬之極為賞識,聽他所托,輕歎一聲,還是同意了。
這才有了令狐德棻在散朝之後舉薦張柬之一事。
當張允文過來當麵考察張柬之的時候,後者從容應答,才思敏捷,讓張允文深感滿意,當場便將長史一支給了張柬之。而那張柬之又向張允文舉薦一人。這人確實國子學中的一名叫著魏真宰的太學生。
一聽得張柬之提起這個名字,張允文不由輕笑一聲,真宰,真宰,真正的宰相,看來這魏真宰的誌向還聽遠大的嘛!
不過據張柬之說,這魏真宰精通兵法,看待時局變化的眼光十分敏銳。
於是張允文便與張柬之來到國子學去見見這位魏真宰。
和這魏真宰聊了幾句,張允文便知道此人不凡。觀他年紀不過二十二三歲,卻是敏銳的將張允文此行洛陽的動機分析了個七七八八,讓張允文驚歎不已。
於是張允文當場便將那錄事參軍之職,授予了這魏真宰。
如今,自己麾下屬官已有三人,三人皆不是平常角色,有這三人幫忙,此行洛陽定會輕鬆不少!
如今大唐三都之中,最常用的便是東都和西都,李世民每年都會在東都洛陽呆上一段時間,長則兩月,短則半月。至於北都太原,則要少上許多。
所以,洛陽城內了除了有皇家行宮之外,也設有各級府衙,三省六部等機構衙門。李世民來洛陽之時,這些衙門便被隨同而來的官員使用,李世民在長安之時,則是留人看守。當然,洛陽城亦有實職,如禦史台、將作監等一些事務部門,在洛陽都設有完整的人員編製,為了和長安的事務部門相區別,往往在前麵冠上“東都”、“東京”或“都”的字樣。如東都將作監,東都禦史台等。
而東都牧作為從二品高官,在某種程度上說,其所理之事,尚不及洛陽府尹,起到的是一個坐鎮洛陽的作用。比如屈突通,便曾經擔任過洛陽牧一職,坐鎮洛陽數載。
李世民讓張允文擔任洛陽牧,是為了讓張允文在洛陽一地試驗一下增加商稅的辦法,怎麽可能讓他擔任一個閑職,所以,李世民將隨身佩劍賜予張允文,並賜下調兵魚符,令洛陽府尹及諸部門,盡歸其節製,河南河北按察使,皆歸其管轄。也就是說,整個都畿道,甚至整個山東,就數張允文的權力最大。
麵對這等權力,張允文卻是心頭一重,這權力越大,自己也就要做出更好的成績來,方能對得起這份權力,對得起李世民的希望。
當張允文即將出任東都牧的消息傳遍長安時,不少人懷疑張允文因為什麽事得罪了李世民,所以才被發配到洛陽去,可是,當李世民在大殿之上賜下張允文佩劍魚符,並且讓整個都畿道和河南河北道按察使皆遵張允文號令之時,那些懷疑的人頓時啞口無言。
接著,李世民又調了一批年輕的官員前往洛陽城,換下來一大批洛陽官吏,包括洛陽府尹、司馬在內。於是,幾乎天下人都知道,李世民將有事於洛陽。
不過張允文此時卻還是在為那官吏之事煩惱著。倒不是他對那些已經赴任的官員不滿意,而是他自己身為東都牧,若是連一個能很好理解自己意思並堅定不移的予以執行的官吏都沒有,恐怕以後在洛陽之時,將會極不順手。
而自己對官吏的要求頗高,在長安恐怕也找不出多少個讓自己滿意的官員來。
首先,若是寒族出身那是最好,若不是寒族出身,也要不對自己加征世家商稅之事有太大抵觸。其次,要是精明能幹的官吏,不要那些碌碌無為,嘴上卻掛著“黃老之治”的官吏。最後,官員最好是年輕人,若不是,也要能夠接受新思想,不受傳統束縛。
所以,雖然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宣布了張允文任洛陽牧的消息,然而,過了近五日,張允文依舊沒有動身的跡象。
在張允文家中,大包小包的行李已經收拾好,隨時可以套上馬車,往洛陽而去了。李宇等人聽到張允文說自己將出任東都牧時,不由個個麵帶興奮之色。畢竟這些女人自從嫁給張允文之後,便很少出長安,最多也是在長安的範圍內打轉。如今要去洛陽,他們心頭自然高興得緊。
此次去洛陽,除了李宇支柔王妍三人之外,還有張琰張徹以及李宇的丫鬟蕊兒。至於梅香,此刻總攬張家內院大小事務,不得不遺憾的留在長安。為此,梅香還悶悶不樂好幾日。
當聽說張允文因為找不到能吏而發愁,故而耽擱行程時,那王妍忽然說道:“相公,我有一遠房堂弟,他自幼聰慧過人,還在長安城搏下了‘神童’的名號,不過後來因其母的關係被逐出長安。前年的時候和母親迴到長安,如今正在千牛衛任職。幾日前,我在爺爺那兒見過他。爺爺對他可是大加讚賞啊!”
張允文卻是搖搖頭:“為夫曾與你們說過,這世家官吏不取。怕的便是這些世家之人在對待世家之時下不了手!你這遠房堂弟也是王家的人吧!”
王妍先是點點頭,而後又搖搖頭:“這遠房堂弟可不一樣,雖然他家也是太原王家的一支,可是其父辭世太早,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十餘年,皆是自力更生,與世家牽連不大。與我們更是難得交往一次,這些年來,就聯係的兩三次。若不是這次爺爺生病,我估計他根本就不會來長安!”
聽到這番話,張允文不由微微心動:“呃,你這遠房堂弟叫什麽名字?”
“王方翼!”
張允文一聽這個名字,慢慢迴憶片刻,頓時想起此人為誰。此人乃是高宗時期比較厲害的將領,經營西域,和程務挺、裴行儉等人齊名。看來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
“好,那我倒是要去看看這王方翼是個什麽樣的人物!”張允文笑道。
王妍輕輕一笑:“反正不會讓相公失望的!相公早日找齊能吏,我們也早一日出發,去洛陽看看!”
除了王妍之外,還有不少的朝中同僚向張允文推薦能吏,然而,多不符合張允文的要求,隻好婉言謝絕。但是,張允文還是通過他們,知道了不少現在名氣不顯,但後來是高宗、武周時期著名人物的年輕人,比如李義府,比如裴炎。李義府此人心術不正,為求上位不擇手段,張允文萬萬不會取的。而裴炎,乃是裴家年輕一代中的俊傑,與關隴世家關係極其密切,張允文也不會取的。
所以,張允文還是決定去見見王方翼。
如今隻知道王方翼在千牛衛任職,卻不知其家在何處。張允文便直接來到千牛衛衙門。
左右千牛衛是南衙十六衛中的兩衛。南衙眾衛之中,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這十二衛領府兵,在軍事改製之後,領邊軍。而左右監門衛與左右千牛衛,前者負責衛戍禁宮,後者為李世民身邊侍衛、儀衛,這四衛沒衛人數千人,不領府兵,不掌邊軍。
在左千牛衛衙門,張允文很順利的找到了王方翼。
“你便是王方翼?”張允文看著坐在自己對麵的年輕人說道。
這王方翼年紀不過二十三四歲,身披黑色大氅,腰懸千牛刀,正一臉疑惑的望著張允文。聽張允文問話,他趕緊點點頭。
張允常常出入宮禁,這王方翼身為千牛衛,為皇宮衛士,當然認得張允文。
張允文笑道:“你是王妍的遠房堂弟,我是王妍的夫婿,論起輩分來,你可得叫我一聲姐夫!”
王方翼聽了這話,滿臉不自然的看著張允文。自己不過一個小小的千牛衛,麵前這人可是遼國公,國公爺啊,他主動和自己攀親,難道有什麽圖謀?剛剛想到這裏,他又自嘲似的露出一個笑容來,自己好像沒有什麽可供這為遼國公圖謀的!
張允文對王方翼不自然的臉色視而不見,繼續和王方翼扯著家常。說起王方翼任千牛衛一職時,張允文不由讚歎道:“方翼大才,臨危之際,有冷靜之心,這份鎮定當真不易!”
原來這王方翼當初和母親重返長安,卻沒有謀到什麽差事。然而一次在走夜路的時候,路旁忽然跳出一個高達丈餘的人影來。若是旁人於夜晚行路時,驟然見到這般情形,定會嚇得肝膽欲裂,魂飛魄散。然而這王方翼卻是臨危不懼,搭箭彎弓,對著這丈餘高的身影連發三箭。黑影頓時消失。王方翼上前視之,卻見地上躺著一隻半人高的木偶,上麵插著三支箭。
李世民聽到這事情之後,便將王方翼選進了千牛衛。
聽得張允文讚譽,王方翼連忙謙虛的說道:“不敢當,不敢當!”
經過這一番對話,王方翼對張允文的印象要好上不少。張允文見機,向王方翼詢問種種關於稅收、農業等國家治理方麵的話語。王方翼沉默片刻,看了張允文一眼,終是一一迴答了。
這其中,有些迴答讓張允文十分滿意,有些迴答則是很一般。不過總體說來,這王方翼還算不錯。
最後,張允文站起來,向王方翼道:“我即將赴任東都牧,屬官之下,尚有長史、司馬、錄事參軍各一名,錄事兩名,一共五名空位,不知方翼有沒有興趣擔任司馬一職?”
王方翼聽了這話,臉上一驚。雖然他猜到了張允文問自己問題,多是考較自己才華。再聯係最近張允文任東都牧之事,便可猜出這張允文定然會邀請自己前往洛陽。然而,他卻沒有想到,這張允文竟然委任自己以司馬之職!
這時候,張允文笑道:“若是方翼願意,那此事便就此定下!”
王方翼沉默片刻,站起身來,向張允文長長一揖,接收了張允文的邀請。
終於找到了一個人。可是,單單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還得繼續找啊!
從找到王方翼到今,已經過去了三日,然而三日之中,張允文一個滿意的人才都沒有找到。
在朝會散去之後,張允文悶悶不樂的往迴走,思忖著是不是現在就去走馬上任了,到達洛陽之後,再來尋找?
就在他微微走神的時候,忽然聽見後麵有人在喚自己的名字:“允文留步!”
迴頭一瞧,隻見卻是秘書少監、太子右庶子令狐德棻。這令狐德棻在大唐史學界可以稱得上是年高德劭的人物了。唐朝修撰的《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晉書》、《南史》、《北史》共八部正史,或飽含著令狐德棻的大量勞動,或受到他的具體指導,總之,均和他有直接、實際的聯係。
所以,無論朝野,對於這位老大人,都是相當尊敬的。
“原來是令狐老大人!不知老大人喚住小子所謂何事?”張允文見到令狐德棻,十分客氣的說道。
令狐德棻笑答道:“允文啊,老夫聽說你在四處網羅人才同往洛陽赴任。雖然不知陛下與你所做之事,當依老夫猜測,定然不是小事吧!”
張允文點點頭:“是啊,此事卻是不小!”
令狐德棻又笑道:“老夫向你舉薦一個人才,不知允文敢要不敢要?”
張允文笑道:“令狐老大人休要激小子!若是符合小子要求,管他是誰,小子都敢要!”
令狐德棻說道:“國子監律學助教張柬之,少補太學生,涉獵經史,尤精三禮。為人更是聰慧敏黠,長於機變,老夫深重之。今日便將這張柬之推薦於允文,不知允文你敢不敢要啊?”
按照唐律,這國子監律學助教乃是從九品官職。但是,張允文一聽見張柬之三個字的時候,不由一愣。
這張柬之何許人,乃是武周末年光複李唐之關鍵人物。誅張昌宗、張易之,複唐社稷,柬之首發其謀,以功封漢陽郡王。那時候,此人已經八十有餘了,可以稱得上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如此人物,如今不過是在國子監內當一個從九品小官。張允文不由一聲輕歎,說道:“好!既然是令狐大人舉薦,那小子便去拜訪一下這張柬之!”
當張允文從國子監出來的時候,臉上帶著濃濃的微笑。在他身後,跟著一名二十一二歲的青年。此人正是張柬之。
原來這張柬之風聞張允文在長安城中尋找能吏之事,心中動了心思,便托令狐德棻在張允文麵前舉薦自己。他不想冒冒失失的到張允文麵前,卻落得個被拒絕的下場。而那令狐德棻原本就對這張柬之極為賞識,聽他所托,輕歎一聲,還是同意了。
這才有了令狐德棻在散朝之後舉薦張柬之一事。
當張允文過來當麵考察張柬之的時候,後者從容應答,才思敏捷,讓張允文深感滿意,當場便將長史一支給了張柬之。而那張柬之又向張允文舉薦一人。這人確實國子學中的一名叫著魏真宰的太學生。
一聽得張柬之提起這個名字,張允文不由輕笑一聲,真宰,真宰,真正的宰相,看來這魏真宰的誌向還聽遠大的嘛!
不過據張柬之說,這魏真宰精通兵法,看待時局變化的眼光十分敏銳。
於是張允文便與張柬之來到國子學去見見這位魏真宰。
和這魏真宰聊了幾句,張允文便知道此人不凡。觀他年紀不過二十二三歲,卻是敏銳的將張允文此行洛陽的動機分析了個七七八八,讓張允文驚歎不已。
於是張允文當場便將那錄事參軍之職,授予了這魏真宰。
如今,自己麾下屬官已有三人,三人皆不是平常角色,有這三人幫忙,此行洛陽定會輕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