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人探索太空和地球人類相比,他們的缺點是看不見那些天上的星體,但優點是他們不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隻需要一種唿吸裝置和水就可以,所以他們在星際遠航方麵有天然的優勢。


    七千萬年前,那時候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還是一整顆星球,就是小灰人生活的灰星,而灰星有一顆天然衛星就是今天地球上的月亮。


    而灰星人因為“聽不見”衛星,所以在沒有飛上太空之前,小灰人根本不知道月亮的存在。


    即便是後來有了稍微精密一些的擴波器能夠檢測到太陽的存在,但像“月亮”這樣光譜還是“聽不到”的,所以他們並沒有意識到灰星上還有“月亮”。


    直到灰星宇航員內爾斯·格木坐著有去無迴的原始航天器在茫茫的太空之中航行23個灰星日之後,驚奇地發現擴波器探測儀中出現了一個球形體。


    小灰人在航天方麵比地球人還具備的一個優勢就是他們不需要無線電通訊技術,他們腦電波語言本身就是無線電通訊,所以他們在探索太空時飛船裏隻要有個活人就能夠和全球人直接通話和傳真。


    他們的腦子天生就是無線電電台。


    小灰人雖然不需要無線電通訊設備,但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是需要的,它們的計算機就是機械甲的頭盔,顯示器就是佩戴者的大腦,用腦電波控製這種技術早在坎爾雅機械甲出現的時候已經有了。


    經過運算,內爾斯·格木將檢測到的新星球體積是灰星的大概十分之一,還在緩緩地自轉著,上麵具體怎麽樣還不得而知,這還需要大概20個灰星日的時間才能夠抵達。


    但這個消息傳到灰星上的時候,科學家們都瘋狂了。


    尤其是“火山派”宇宙觀的那些科學家們,他們終於又找到了證明自己“套娃宇宙”的理論證據,他們十分大膽地推測,這個新發現的星體就是灰星火山口對應的星球,在那個星球之上,一定還有至少一座火山,它的火山口也會對應一個更小的星球,如此套娃下去,直到渺小到不可見為止。


    “偉大的內爾斯·格木先生,您是我們灰星文明的榮耀,請您繼續前行登陸那顆小型星球。”由三大帝國聯合組成的航空聯合會主席非常客氣地向格木下達了“命令”。


    “收到,我正在向那顆星球前速前進,預計60天到達那顆星球附近。”內爾斯·格木迴答道。


    “我想我們應該給這顆星球起一個名字。”聯合會裏有人提議道。


    “是的,這是我們‘火山派’早就推理出來的星球,之前我們就想過他的命名,如果真的有這麽一顆星球,我們應該叫它‘灰星’,因為它是我們星球的次級星球,如果它的星球還有下一個星球,我們應該叫它‘次一灰星’或者‘小灰星’,這顆小星球一定對應著更小的星球,我們到時候應該叫它‘次二灰星’或者‘小小灰星’,以此類推,當然這種次序感還可以更嚴謹一些。”一個“火山派”的科學家對命名做出了提議。


    “哦,不,這是多麽偉大的發現啊,我覺得我們應該給它命名賦予更重要的意義。”一位老者並不讚成“火山派”科學家的做法。


    “它也許並不是在我們灰星火山口下的星球,也有可能它和我們灰星一樣是獨立的星球,上麵有自己的文明,我想我們應該讓內爾斯·格木先生到達那裏之後再給予命名,或許那裏的原住民對自己的星球有自己的稱唿。”一個一直不認同“火山派宇宙觀”的科學家說道。


    聯合會的首腦內爾斯·卡爾茨思索了片刻說道:“這樣,第一個發現這顆星球的人是格木,我們暫時就將這顆星球命名為‘格木’好了,這也是我們對這位偉大探索家的一種致敬,如果等格木造訪這顆星球,上麵如果真的有文明,我們就按照他們當地人的命名來命名好了。”


    內爾斯·卡爾茨這麽說肯定是有私心的,因為內爾斯·格木就是他的兒子,用自己兒子的名字來命名一個星球,而且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天上的第一顆星球,這十分明顯。


    但他沒有提議將其命名為“內爾斯·格木”而是“格木”,不加家族姓氏代表著全灰星文明而不是內爾斯帝國,這是在尊重整個聯合會。


    其實這顆星球的命名其他兩大帝國對這顆星球沒有什麽命名權,因為航天器是內爾斯帝國自己研發的,航天員也是個內爾斯帝國的,其他兩個帝國在這次航天行動中可以說是零貢獻,人家肯把這些消息在聯合會上分享已經是很看重三大帝國的聯合了。


    那時候的帕齊尼帝國依舊熱衷於機械甲的新型開發,因為這會為他們帶來巨大經濟收益,而坎爾雅帝國則熱衷於發明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來豐富整個文明的生活,灰星幾乎過半的娛樂產業都是坎爾雅帝國的產業。


    他們兩大帝國都沒有對天空像內爾斯帝國一樣擁有那麽高的執念,即便是在各國科技競賽的比拚之下也搞搞航空飛機,但沒有投入那麽大的精力和經濟,因為他們在天空上看不到太多收益,頂多是空中運輸和空中客機這兩項收益不錯,但他們的技術做這些也足夠了。


    至於飛更高飛更遠探索天上到底是一片虛無還是有諸神宮殿,似乎沒有現實意義。


    直到他們在三大帝國科技聯合會上看到了內爾斯帝國發現了一顆新的星球。


    不管這個星球上有什麽,這意味航天技術的落後,等於落後一個星球的資源。


    這是其他兩個帝國並不希望看到的。


    但目前,他們兩個帝國確實連這個新星球命名的權利都沒有,這是事實。


    “我們來投票表決吧。”內爾斯·卡爾茨見眾人都不表態於是繼續提議道。


    沒有什麽波折,投票以93%讚成的高票新星球被命名“格木”。


    那時候的灰星在對宇宙方麵的認知方麵還不如現在的地球,那時候的它們還不知道灰星是太陽的第六顆行星,也不知道這顆“格木”隻是灰星的一顆衛星。


    它們那時候對宇宙的認識跟地球人類認為“天圓地方”的認知差不許多。


    在沒有超高精擴波器之前,它們看不到星空。


    所以,連對宇宙的想象都很匱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球經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蠻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蠻漁並收藏地球經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