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鸞便把目光挪到了他身上,聲音難掩驚訝:“爹爹還和你說過這些?”


    墨寅認真點頭:“當然了,我是主人的靈寵,除了家人,便數我最親近,他當然什麽都會告訴我。”


    風鸞多問了句:“那他為什麽和你說洛卿澤?”


    墨寅坦然道:“因為他說,你大師兄和二師姐就是從他那裏截胡搶來的,讓我以後遇到長得特別好看的人就躲遠點,免得被他報複。”


    風鸞:……


    哦。


    而另一邊,洛卿澤一邊從懷中取出錦盒一邊道:“莫要著急,我剛剛去海底龍宮,就是想要為你換來此物,讓你在結契大典上佩戴,總要試試看喜不喜歡才好。”


    換成尋常女子,得知情郎遠去龍宮隻為了取一樣東西討自己歡心,怕是不管對方取來什麽都要說喜歡的。


    但是攸寧卻一下子嚴肅起來,開口道:“那你趕緊拿出來吧,正巧風鸞在,讓她幫我瞧瞧。”


    說罷,她便眉眼流轉,偏頭看了過來。


    風鸞明顯聽到了身邊的墨寅再次倒吸一口冷氣。


    顯然它也沒有留心過摘掉麵紗後的神女姿容有多絕世傾城。


    隻能說對於當時餓了千年的黑虎而言,吃喝顯然是第一要務。


    說起吃喝,自己此番帶著墨寅到北海神島,其中一項目的就是要讓它多吃些,好好飽一下肚子,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到結契大典。


    不然真的怕這兇獸餓極了去抓其他靈獸做燒烤。


    風鸞大抵是此時心思平緩,輕鬆自在,想的事情也頗為隨意。


    不過她麵上不顯,輕輕邁步走上了台階,站到了攸寧身邊。


    隻見攸寧手上正捏著一朵紫花,看起來剛剛便是用這個簪發的。


    麵前便是拿著錦盒的洛卿澤,雖然不知道裏麵裝的具體是何物,但光從上麵的靈氣波動上就能感覺到其中必不是凡品,便道:“既然是洛教主特地尋來,想必是合適的。”


    攸寧卻搖頭:“不一定,當初我們還不相熟的時候,他也送過我不少物件。”


    係統很好奇:【難道送的不好嗎?】


    攸寧自然聽不到係統所言,但她已經接著道:“都是上好珍品,但我佩戴不上。”


    風鸞不解:“這是為何?”


    攸寧麵無表情:“你見過將珊瑚礁放在頭上的嗎?或者比頭還大的貝殼?”


    風鸞:……


    係統:突然覺得神女能和洛教主在一起,必然是真愛。


    而洛卿澤對這些的記憶仍然有些模糊,心中卻覺得那些東西沒什麽不好的。


    在他看來,攸寧是他見過的最美的人,無論如何都是美的,佩戴什麽都無損她的美貌。


    隻不過那些在係統看來明顯帶著後現代審美風格的裝飾並不符合神女的喜好,洛卿澤也就識趣的沒有給自己辯解,隻管將手上的錦盒打開。


    瞬間,便有純白光芒閃耀而出。


    風鸞下意識地眯了下眼睛,然後才朝裏麵細瞧,隻見其中是一支步搖。


    作用的材質非金非玉,上麵有著精美雕刻,想來是洛卿澤從海中尋來的,瞧著通透明亮,攸寧拿起來時,上麵如同流銀一般的光華竟是蔓延開來,纏繞上了攸寧的指尖,看著甚是瑰麗。


    但最引人注目的並非是這些,而是垂下來的珍珠流蘇。


    每一刻珍珠都格外圓潤,大小分毫不差,白的格外純粹,在陽光照射下,微微搖晃時反射出的光亮好似星光一般。


    最難得的是流蘇比起尋常的步搖長了許多,但卻不會隨便亂擺。


    當洛卿澤親手將它簪入攸寧鬢間時,長發竟是自動挽起,露出了神女的容顏,在珠光的映襯下,恍如天女下凡。


    饒是對穿戴不甚講究的風鸞,此時眼中也難掩驚豔:“這個看起來很襯你。”


    攸寧輕撫,點頭道:“倒是方便,以後就不用自己梳頭發了。”


    風鸞著實沒想到這層,下意識地挽了一下自己耳邊碎發,想著,或許找個日子自己也可以下海瞧瞧,弄個梳子,以後能省下不少事情。


    而洛卿澤已經取出了玄空寶鏡,捧在手上,溫柔地送到了攸寧麵前。


    雖然這寶鏡是神器,同時也是洛教主的本命法器,可在此時此刻,它就像是一個尋常鏡子,拿來讓心上人攬鏡自照。


    攸寧也不客氣,坦然端詳著鏡中的自己,然後就露出了笑容。


    她沒有說謝,也沒有點頭,而是伸出手,用柔軟的指尖輕輕地在洛卿澤的手背點了點。


    下一秒,洛教主便手腕翻轉,將神女的指尖包裹其中。


    風鸞對次並沒什麽反應,依然在琢磨著要不要去做梳子。


    倒是一直單相思中的墨寅像是受不了刺激,默默將爪子轉移下來捂住眼睛,希望這樣可以遮擋住一些來自於戀愛的耀眼光芒。


    也因此露出了自己額上被雷劈出來的小坑。


    攸寧恰巧瞥見,神情微愣,而後驚訝道:“它怎會如此?”


    風鸞無奈,雖說得見鳳王的事情並不算秘密,但其中諸多細節一時半會兒也解釋不清,便隻能籠統道:“它說了些話,讓鳳王不太歡喜。”


    神女雖不知內情,但大抵也猜到這是嘴給腦袋惹了禍。


    聽上去像是褻瀆神獸的惡行,可因著黑虎此時的造型過於別致,甚至有些好笑,攸寧便不擔心,甚至隱隱有著笑意,開口寬慰:“不妨事,鳳王應該是同你們開玩笑呢。”


    墨寅抬起虎目,小聲問:“當真?”


    攸寧迴道:“自然,這世上可沒人真見過鳳王生氣。”


    墨寅眨眨眼睛,想說,這可不像,那鳳凰分明有仇就報絕不拖欠。


    可還沒等他開口,就聽神女接著道:“畢竟死人不會開口,真惹到他的怕是連魂靈都留不住。”


    墨寅:……


    那沒事了,它也覺得鳳王是天底下第一大度人!


    大抵是因為黑虎的模樣過於委屈,攸寧不忍,便將原本捏在手上的紫花彈了過去。


    很快,花朵落在了拿出露出的皮肉上,悄然綻放。


    墨寅先是一驚,然後就抬起身子,努力往自己頭頂看,眼睛都快看對眼了,嘴裏道:“這是什麽?”


    一邊說一邊要伸出爪子去扒拉。


    自己一介猛虎兇獸,怎麽能戴花兒!


    可下一秒,就聽攸寧道:“鳳王對你雖然是小懲大誡,但神獸降下來的雷罰可不是輕易能痊愈,若是不管,你這塊怕是用上一年都長不出新的獸毛來,這紫花有治療之功,你帶上幾日也就能好了。”


    ……哦,那沒事了。


    聽了這話,墨寅立刻頓住動作,然後老老實實地重新趴在地上,嘴裏念叨著:“多謝神女,戴就戴,反正這裏沒人認識我,隻要……隻要碧瞳看不到就行了。”


    而攸寧重新加了幾道法術,確定花朵起了效果,這才重新看向了風鸞,笑道:“在我印象裏,鳳王雖然持重,但鮮與人有所接觸,他能與你說那樣久的話,想來是投緣的。”


    風鸞心思微動,便輕聲問道:“鳳王不喜人類?”


    攸寧想了想:“也不算,他其實在對待所有眾生時都沒有兩樣,全都一視同仁。”


    風鸞鬆了口氣:“這便好……”


    話音未落,就聽攸寧道:“他隻是對那些拐走他山中精靈的男男女女頗為不喜,我也挺好奇的,為什麽人總是能把妖帶走?”


    ……


    風鸞沉默片刻,才輕聲道:“我原想要請他幫忙,修複魔界禁製,但現在看來不能成行了。”


    “哦?為何?”


    “我父親就拐……嗯,是邀請母親靈姬同遊。”


    攸寧著實沒想到還有這一層,麵上難掩驚訝,竟是直接鬆開了洛卿澤的手,轉而輕握住了風鸞的手腕,上下打量後道:“原來你是靈姬的孩兒。”


    風鸞也是一驚:“神女知道我娘親?”


    “自然是知道的,靈姬乃是丹穴山的守山娘子,我也是見過的,隻是沒料到你竟是她的孩子。”


    “為何?”


    “你倆長得可一點都不像。”


    對此,風鸞也不否認,畢竟那張畫像中的白衣女子確實與她沒有什麽相似。


    不過攸寧對此並不十分在意,她很快就笑道:“魔界禁製的事情隻管放心,鳳王不入凡塵,這才不沾染俗世,可他並非對什麽都漠不關心,魔界禁製關乎兩界平衡,甚至會波及妖界,為了那些靈獸靈鳥,鳳王大抵也不會拒絕。”


    這話讓風鸞安心不少,眉眼也舒展了些。


    係統卻突然問道:【那個,宿主,咱們宗門的道修比例少,這個你知道吧。】


    風鸞對他從來都是有所迴應,這會兒自然也在心中迴道:“確實如此。”


    【宿主其實也為了我宗人類道修的比例做出了突出貢獻。】


    “嗯,為什麽突然說起這個?”


    【就是,我很好奇,你的娘親是人嗎?】


    這話聽起來有些怪,但卻讓風鸞也是一愣。


    這一刻,她大抵明白了之前長璆在看到自己身上長鱗片時候的心情了。


    當人當久了,突然發現自己可能不是人的時候,難免會有所衝擊。


    於是風鸞便重新看向了神女,斟酌了一下字句,才問道:“我娘親是道修嗎?”


    攸寧毫不猶豫:“不是。”


    風鸞:……


    係統:壞了壞了。


    攸寧又道:“靈姬出身於丹穴山中的世家大族,靠著家傳靈氣世代守護丹穴山,並不需要修煉便可以擁有強大的力量和長久的壽命,想來若不是他跟著你爹爹出了山,怕是一輩子都不會修道,也不會有飛升的機會了。”


    風鸞:……幸好。


    係統:恭喜宿主!咱們宗門的人類比例依然穩定!


    而攸寧並沒有發現風鸞的表情變化,她輕歎道:“其實有一個能夠傳承守護神島的家族是很好的,我原也想著要收徒,隻是時機不對,加上後麵趕上了仙魔大戰,這才耽擱了,最近這些年也在找尋,可終究找不到符合眼緣的好苗子。”


    這會兒心思初定的風鸞便也有了淺笑,溫聲道:“倒也不急,我之前收徒也不是一帆風順,有緣分便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宗皆是萬人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碧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碧蓮並收藏全宗皆是萬人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