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爺爺,”小九和蒙泰從山上一迴來就急匆匆地來到喀隆族長的帳篷內,“我們剛才到山上采藥,看到棧道上來了大批的中原人,看他們都拿著刀劍,很不一般。”。老族長看了看一邊的“先知”,“他們來的可真快!我們恐怕來不及撤迴勒倫山了。”

    龍添等一行人正在狹窄的棧道上行進。這個時候雖然已經入秋,但蜀中一帶仍舊酷熱難耐,再加上山路難行,所以有些弟子就不禁竊竊私語。“這是什麽鬼地方,我就不信一個大肚婆能到這裏來,這不是找死嗎?",一個弟子說。另一個馬上隨聲附和道,“就是,就是,任憑她武功再高,總是個女人,難道不要命了嗎?”。“行了,行了,”第三個看了一眼身後不遠處的龍添,努了努嘴,“我看你們兩個才不要命了呢,當心禍從口出。”。那兩個弟子看到龍添也都不敢再說些什麽了。

    龍添和他的親信羅平在整個隊伍的最後,他們一麵走一麵觀察著四周的動靜,留意著任何一點能夠幫他們找到姚雁的蛛絲馬跡。“少爺,”羅平看著這一帶險要的地勢,感受著這裏潮熱的氣候,心裏越來越覺得他們這次是不是來錯了,“您說姚雁真的會走這條路嗎?”。龍添思慮片刻,突然,他發現山坡上有些不同尋常,於是立即上前仔細觀瞧,“羅叔,我現在可以迴答你了。”。“少爺,您發現了什麽?”,羅平趕緊跟上龍添。“這裏?”,龍添的頭腦中假想著當時的情況,“你看這裏,”,他指著山坡上折斷的雜草和枯枝,“如果我沒有猜錯,這裏曾經有人摔下去過,而且還不隻一個人。這一帶地勢險要,十天半個月也未必有人經過,很有可能就是他們。”。羅平還是很懷疑,“少爺,您何以如此肯定?”。“這裏地勢雖險,但卻是這一帶最好走的地方,對當地人根本就算不了什麽。如果是外來人,誰又會挑在這個季節入蜀。更何況最難走的地方都沒事,好走的地方卻出了事情,想想也隻有老人,孩子和象姚雁這樣的孕婦才會如此。”。“少爺,我們掉隊了。”,羅平注意到前麵的人馬已經走出去很遠了。龍添揮手向他們示意先走,自己隨後自會追上。龍添和羅平順著山崖下去,發覺這裏雖然不高,但是若是以姚雁現在的情況掉下來肯定要受傷,他們沿著山崖下走了很遠都沒有見到半個人影或者是有人療傷的痕跡,無奈隻得又迴到棧道上。他們向前走了沒有多遠就來到了馬蹄穀。

    馬蹄穀是進入巴蜀腹地的必經之路,穀內瘴氣極大,而無憂城的人對此卻沒有半點了解,所以,前麵的人就隨著地尊毫無顧忌的進入了馬蹄穀,他們甚至還在穀中休息,同時等待著龍添趕上來與他們會合。而喀隆族的先知一早就在穀內進行了布置,使得這裏的瘴氣比平日加多了三倍,同時她還招來了喀隆族的圖騰——成百上千隻被賦予了神力的大雁。恐怕此時身在中原的聶玄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得力手下——地尊以及這些曾經為自己出生入死的殺將就這樣葬身在這蠻荒之地。

    看到現在同樣身陷在馬蹄穀裏的龍添,再看看一旁的小飛,姚雁的心中似有一絲顧忌,“如果他真是?”。卓穎見到姚雁的神情,“大嫂,你在想什麽,才死了幾個人,你就心軟了嗎?”。“我,小穎你不明白。”,想到這裏,姚雁對一旁的喀隆族長說,“老族長,剛才已經死了那麽多人,能不能留下這個少年,我有話問他。”。盡管姚雁的要求看起來非常不可理喻,但是老族長仍然答應了他。他之所以這麽做,除了因為自己多年的閱曆告訴他雁兒這麽做定然有理由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他覺得姚雁和他們喀隆族的圖騰很是有緣。

    當被押到姚雁麵前的時候,龍添明白自己今日在劫難逃,他強自壓抑住內心的感覺,“姚大小姐,昆侖山一別已近一年,我們又見麵了。”。“你見過這個嗎?”,姚雁拿出了一直貼身攜帶的那塊小飛母親留下的六角形玉佩。看到這塊玉佩,龍添這才注意到姚雁身邊坐著一個年紀不過六歲的小男孩子,樣貌與自己頗為相似。與此同時,卓穎見到這塊玉佩似乎才剛剛明白了雁兒的用心,她看了看小飛,再看看龍添,而後一下子注意到他脖子上的絨繩,隨即一把扯了出來,正是一塊和姚雁手上一模一樣的玉佩。“真的是你!”,姚雁雖然早有所料,但仍然覺得不可思議。其實,當初龍添在西域看到雁兒身上的玉佩之時又何嚐沒有預想到今天,可是那畢竟和親眼見到截然不同,加上如今的情勢,他不願意讓別人,尤其是姚雁覺得自己貪生怕死,希望利用和小飛的關係逃得一命,於是他硬起心腸說,“那是我撿迴來的。”。姚雁又怎麽會不了解他的心態呢,“放了他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鳳在江湖續集-孤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wu mi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wu ming並收藏鳳在江湖續集-孤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