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人們總是喜歡見證曆史,正是因為創造曆史的困難,難得一遇,所以曆史誕生的瞬間總是特別珍貴。
比如。
奧運會賽場,見證百米飛人大戰並且刷新世界紀錄的時刻,這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勝負,成為人類挑戰自我挑戰極限乃至於挑戰禁忌的時刻,那種熱血沸騰和慷慨激昂,足以在靈魂深處引爆山唿海嘯的能量。
競技體育的魅力,展露無疑——
“更高,更快,更遠”。
職業網壇,也不例外。
在同一項賽事裏,連續擊敗世界排名前三球員登頂的壯舉,鳳毛麟角;如果是頂級賽事,那就更是屈指可數。
一次。兩次。三次。
公開賽年代裏,男子單打,頂級賽事,如此事件,一共就隻出現了三次。
1994年,斯德哥爾摩大師賽,貝克爾,分別擊敗世界第三邁克爾-施蒂希(michael-stich)、世界第二伊萬尼塞維奇、世界第一桑普拉斯,登頂冠軍。
2007年,蒙特利爾大師賽,德約科維奇,分別擊敗世界第三羅迪克、世界第二納達爾、世界第一費德勒,登頂冠軍。
2020年,年終總決賽,梅德韋傑夫,分別擊敗世界第三蒂姆、世界第二納達爾、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包括小組賽和淘汰賽的全部比賽在內,最後登頂冠軍。
僅僅三次。
當然,具體比賽具體狀況,從場地條件到自身狀態再到傷病影響,原因複雜多樣,但不管從什麽角度來看,在同一項賽事裏,擊敗世界排名前三的球員,這都是一項壯舉,所以曆史長河裏才如此罕見。
同樣。
自費德勒、納達爾先後崛起之後,男子網壇天翻地覆,從群雄逐鹿時代全麵加速進入頂級巨星時代。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同一項賽事裏,擊敗不止一次巨頭也就成為每位球員登頂冠軍必須經曆的考驗。
自2004年以來,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裏,在同一項賽事裏,擊敗三位巨頭的球員,隻有區區四位。
2007年,馬德裏大師賽,當時馬德裏還是室內硬地賽,屬於歐洲室內硬地賽季,後來才改成紅土場地,納爾班迪安,分別擊敗三號種子德約科維奇、二號種子納達爾、一號種子費德勒,登頂冠軍。
而且,非種子球員納爾班迪安,在那一年,首輪擊敗伯蒂奇、次輪擊敗德爾波特羅,奪冠的五場比賽足以封神。
2008年,漢堡大師賽,納達爾,分別擊敗穆雷、德約科維奇、費德勒,登頂冠軍。
2010年,年終總決賽,費德勒,分別擊敗穆雷、德約科維奇、納達爾,登頂冠軍,另外還擊敗了當年的世界第四索德林,也就是說,費德勒分別擊敗了世界第一、第三、第四、第五。
嚴格來說,上述三次,或多或少還是值得商榷。
一來,盡管德約科維奇在2007年世界排名就已經上升到第三,但當時,全然沒有“三巨頭”、“四巨頭”的概念,德約科維奇還沒有完成蛻變,遠遠說不上統治力,一直到2011年,時代才逐漸發生了改變。
二來,穆雷在2008年世界排名也已經來到過第四,但同樣,彼時的穆雷也沒有完成蛻變,起起伏伏還是經曆了一段掙紮時期,一直到2012賽季才突破自我,攜手德約科維奇構建了全新的四巨頭時代。
也就是說,“擊敗三位巨頭”的概念,應該在2012年以後,才具有曆史的重量。
那麽——
2014年,多倫多大師賽,特鬆加,分別擊敗德約科維奇、穆雷、費德勒,登頂冠軍。
這就值得刮目相看了。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能夠在同一項賽事裏,無論是連續擊敗世界排名前三的球員,還是連續擊敗三位巨頭,這都是一項壯舉,甚至稱之為創造曆史也不為過。
職業網球進入公開賽時代將近半個世紀的漫長歲月裏,也就隻有區區七位球員能夠留下自己的名字。
特別是後者。
“四巨頭”,在過去整整十年時間裏,對於男子網壇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也許他們會受傷,也許他們會遭遇爆冷,也許他們會狀態低迷,以至於他們的世界排名無法牢牢包攬前三前四,但他們的統治力卻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位置永遠無法動搖。
其次,大滿貫和大師賽的冠軍堪稱固若金湯。
換而言之,“四巨頭”的概念本身,已經超越了世界排名的震懾力,成為當今男子網壇的一項終極挑戰。
任何一位球員!
如果能夠在大滿貫賽場擊敗一位巨頭,那麽毫無疑問就能夠登上頭版頭條;如果能夠在同一項大滿貫賽事裏連續擊敗兩位巨頭,那麽絕對是值得大的成就,看看德爾波特羅和瓦林卡就知道了。
那麽,連續擊敗三位巨頭呢?
聞所未聞。
正如記者所說,因為四巨頭的統治力著實太過強悍,往往擊敗一位巨頭之後就已經消耗所有能量,結果就止步於第二位巨頭麵前,目前為止能夠連續擊敗兩位巨頭的球員,基本就已經鎖定冠軍了。
三位?
難於登天。
而且,還是在五盤三勝製的大滿貫?
白日做夢。
甚至於,沒有球員擁有這樣的機會,在連續擊敗兩位巨頭之後,站在第三位巨頭麵前,一個都沒有。
一直到今天,高文,出現了。
先後擊敗納達爾和穆雷,從今年澳網的死亡下半區殺出一條血路,高文終於贏得了當今男子職業網壇終極挑戰的入場券。
僅僅隻是這一時刻,僅僅隻是這一次機會,就值得載入史冊了。
更何況,事情還遠遠不止如此。
高文還將挑戰另外一項曆史紀錄,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在首次登頂大滿貫之後就能夠背靠背奪冠的男子單打球員。
如此重要如此特別的一場比賽,高文又即將麵對第三位巨頭,一切的一切,就這樣碰撞出了化學反應。
驚天動地!
沒有人能夠拒絕,字麵意義上的,沒有人!
所以,當高文今晚拿下賽點的那一刻,記者們的腦子就集體爆炸放煙花,一個兩個都亢奮得即將昏厥。
此時此刻,他們又怎麽可能輕易放過高文呢?
看著眼前的高文,就好像看到獵物的狼群一般,幽幽發光的眼睛根本無法隱藏自己的迫切與渴望。
視線,一道兩道三道地全部疊加在高文身上,濃烈的緊張和期待塞滿所有氧氣因子,滾燙到令人窒息,不需要火苗也足以將空氣點燃。
一點點火星子?
那麽整個現場就即將引爆,麵對如此曆史時刻,血液已經開始燃燒。
70
比如。
奧運會賽場,見證百米飛人大戰並且刷新世界紀錄的時刻,這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勝負,成為人類挑戰自我挑戰極限乃至於挑戰禁忌的時刻,那種熱血沸騰和慷慨激昂,足以在靈魂深處引爆山唿海嘯的能量。
競技體育的魅力,展露無疑——
“更高,更快,更遠”。
職業網壇,也不例外。
在同一項賽事裏,連續擊敗世界排名前三球員登頂的壯舉,鳳毛麟角;如果是頂級賽事,那就更是屈指可數。
一次。兩次。三次。
公開賽年代裏,男子單打,頂級賽事,如此事件,一共就隻出現了三次。
1994年,斯德哥爾摩大師賽,貝克爾,分別擊敗世界第三邁克爾-施蒂希(michael-stich)、世界第二伊萬尼塞維奇、世界第一桑普拉斯,登頂冠軍。
2007年,蒙特利爾大師賽,德約科維奇,分別擊敗世界第三羅迪克、世界第二納達爾、世界第一費德勒,登頂冠軍。
2020年,年終總決賽,梅德韋傑夫,分別擊敗世界第三蒂姆、世界第二納達爾、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包括小組賽和淘汰賽的全部比賽在內,最後登頂冠軍。
僅僅三次。
當然,具體比賽具體狀況,從場地條件到自身狀態再到傷病影響,原因複雜多樣,但不管從什麽角度來看,在同一項賽事裏,擊敗世界排名前三的球員,這都是一項壯舉,所以曆史長河裏才如此罕見。
同樣。
自費德勒、納達爾先後崛起之後,男子網壇天翻地覆,從群雄逐鹿時代全麵加速進入頂級巨星時代。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同一項賽事裏,擊敗不止一次巨頭也就成為每位球員登頂冠軍必須經曆的考驗。
自2004年以來,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裏,在同一項賽事裏,擊敗三位巨頭的球員,隻有區區四位。
2007年,馬德裏大師賽,當時馬德裏還是室內硬地賽,屬於歐洲室內硬地賽季,後來才改成紅土場地,納爾班迪安,分別擊敗三號種子德約科維奇、二號種子納達爾、一號種子費德勒,登頂冠軍。
而且,非種子球員納爾班迪安,在那一年,首輪擊敗伯蒂奇、次輪擊敗德爾波特羅,奪冠的五場比賽足以封神。
2008年,漢堡大師賽,納達爾,分別擊敗穆雷、德約科維奇、費德勒,登頂冠軍。
2010年,年終總決賽,費德勒,分別擊敗穆雷、德約科維奇、納達爾,登頂冠軍,另外還擊敗了當年的世界第四索德林,也就是說,費德勒分別擊敗了世界第一、第三、第四、第五。
嚴格來說,上述三次,或多或少還是值得商榷。
一來,盡管德約科維奇在2007年世界排名就已經上升到第三,但當時,全然沒有“三巨頭”、“四巨頭”的概念,德約科維奇還沒有完成蛻變,遠遠說不上統治力,一直到2011年,時代才逐漸發生了改變。
二來,穆雷在2008年世界排名也已經來到過第四,但同樣,彼時的穆雷也沒有完成蛻變,起起伏伏還是經曆了一段掙紮時期,一直到2012賽季才突破自我,攜手德約科維奇構建了全新的四巨頭時代。
也就是說,“擊敗三位巨頭”的概念,應該在2012年以後,才具有曆史的重量。
那麽——
2014年,多倫多大師賽,特鬆加,分別擊敗德約科維奇、穆雷、費德勒,登頂冠軍。
這就值得刮目相看了。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能夠在同一項賽事裏,無論是連續擊敗世界排名前三的球員,還是連續擊敗三位巨頭,這都是一項壯舉,甚至稱之為創造曆史也不為過。
職業網球進入公開賽時代將近半個世紀的漫長歲月裏,也就隻有區區七位球員能夠留下自己的名字。
特別是後者。
“四巨頭”,在過去整整十年時間裏,對於男子網壇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也許他們會受傷,也許他們會遭遇爆冷,也許他們會狀態低迷,以至於他們的世界排名無法牢牢包攬前三前四,但他們的統治力卻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位置永遠無法動搖。
其次,大滿貫和大師賽的冠軍堪稱固若金湯。
換而言之,“四巨頭”的概念本身,已經超越了世界排名的震懾力,成為當今男子網壇的一項終極挑戰。
任何一位球員!
如果能夠在大滿貫賽場擊敗一位巨頭,那麽毫無疑問就能夠登上頭版頭條;如果能夠在同一項大滿貫賽事裏連續擊敗兩位巨頭,那麽絕對是值得大的成就,看看德爾波特羅和瓦林卡就知道了。
那麽,連續擊敗三位巨頭呢?
聞所未聞。
正如記者所說,因為四巨頭的統治力著實太過強悍,往往擊敗一位巨頭之後就已經消耗所有能量,結果就止步於第二位巨頭麵前,目前為止能夠連續擊敗兩位巨頭的球員,基本就已經鎖定冠軍了。
三位?
難於登天。
而且,還是在五盤三勝製的大滿貫?
白日做夢。
甚至於,沒有球員擁有這樣的機會,在連續擊敗兩位巨頭之後,站在第三位巨頭麵前,一個都沒有。
一直到今天,高文,出現了。
先後擊敗納達爾和穆雷,從今年澳網的死亡下半區殺出一條血路,高文終於贏得了當今男子職業網壇終極挑戰的入場券。
僅僅隻是這一時刻,僅僅隻是這一次機會,就值得載入史冊了。
更何況,事情還遠遠不止如此。
高文還將挑戰另外一項曆史紀錄,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在首次登頂大滿貫之後就能夠背靠背奪冠的男子單打球員。
如此重要如此特別的一場比賽,高文又即將麵對第三位巨頭,一切的一切,就這樣碰撞出了化學反應。
驚天動地!
沒有人能夠拒絕,字麵意義上的,沒有人!
所以,當高文今晚拿下賽點的那一刻,記者們的腦子就集體爆炸放煙花,一個兩個都亢奮得即將昏厥。
此時此刻,他們又怎麽可能輕易放過高文呢?
看著眼前的高文,就好像看到獵物的狼群一般,幽幽發光的眼睛根本無法隱藏自己的迫切與渴望。
視線,一道兩道三道地全部疊加在高文身上,濃烈的緊張和期待塞滿所有氧氣因子,滾燙到令人窒息,不需要火苗也足以將空氣點燃。
一點點火星子?
那麽整個現場就即將引爆,麵對如此曆史時刻,血液已經開始燃燒。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