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府就是蘇州。老百姓就叫蘇州或者姑蘇,不叫平江府。
漢時稱“吳郡”,晉時號“吳國”,自南朝複稱“吳郡”後又改稱“吳州”。隋始,改“吳州”為“蘇州”,再改為“吳郡”,唐時再改迴“蘇州”。再後來宋太祖又敕升蘇州為“平江府”。再後來……
蘇州的名字太多了,多得讓人記不住。
改朝換代了。趕走了舊主人,新主人也總要把地名換一換。
就像是男人的處女情結。沒有人敢獻給君王一位不是處女的處女。
一座城當然不是處女,但是換了一個新的名字,就如同變成了一個處女一般。
男人總是喜歡處女。可處女隻留給“有的男人”。另外一種“有的男人”卻不在乎,可能他一輩子也得不到享用處女的機會。
多數的老百姓都是第二種“有的男人”。
所以,不管是“姑蘇”還是“吳中”,不管是“平江”還是“吳門”,不管又換了誰來收賦。這地方,老百姓隻叫它“姑蘇”。
至少,姑蘇城西南的姑蘇山,一直都叫做“姑蘇山”。姑蘇山在姑蘇城還叫做“吳郡”或者還沒有名字的時候,姑蘇山就叫做姑蘇山。
姑蘇山當然不是女人。所以她很幸運,她沒有被包裝成處女。她一直叫做姑蘇山。
一座山或者一條河總是能孕育很多的生命,所以姑蘇山不是“它”,而是“她”。
姑蘇台有很多傳說,很淒美的傳說。可是現在姑蘇台已經不美了。當一件“美”被用生命作為代價的時候,美就變成了恐怖。
姑蘇台就很恐怖。因為姑蘇台是要命的姑蘇台。不管是誰,隻要去了姑蘇台,都會沒命。
張君寶和小妖來到姑蘇的時候,沒有人談論姑蘇台的恐怖。因為人們的印象中,姑蘇台本就是恐怖的。談論與不談論,也改變不了姑蘇台的恐怖。這便是習以為常。
張君寶和小妖連問了三家客棧的店小二,都沒有打聽到燕府。再來到第四家的時候,小妖卻沒有問,而是叫來了老掌櫃。
向店小二打聽準沒錯。但是如果三家店的店小二都不知道,那麽你打聽的這件事兒肯定不是近些年的事兒,打聽的地名也肯定不是近些年的地名。
因為店小二都年輕。
店小二不是一般的人。“瞭高兒”、“跑堂兒”沒有幾年的功夫是做不來的。腿快、手勤、嘴靈、眼尖。所以店小二一般都不會超過三十歲。
人越是老了,一些舊時的事兒記得就越發地清晰。老掌櫃的就是這樣的人。
“你們不如去西南邊的‘鬼祟台’去瞧瞧,或還能瞧見門匾。”老掌櫃使勁地睜圓了一雙空洞的眼睛,像是要看清楚、要看明白、要記住這對去“鬼祟台”的男女。
可是他越是睜圓了眼睛,也越是瞧覷不清楚。他不清楚的是:為什麽還有人要去送死。他聽得出來張君寶和小妖是外地口音,也瞧得出這對男女風塵仆仆,也看見了這對男女幹癟的嘴唇。就算不來一壺“半月泉”,也總要叫上一份“響油鱔糊”的。
若是來到蘇州不吃上一份“響油鱔糊”,那還能叫來過蘇州麽?
可惜張君寶和小妖沒有叫一份“響油鱔糊”。
小妖的父親是窩闊台的義子,府裏的人都稱她為郡主。郡主是瞧不上“響油鱔糊”的。少林寺裏總比吃糠咽菜要好得多了,但也瞧不見“響油鱔糊”的。
一個是瞧不上,一個是瞧不見。可他們還是到了蘇州。
“鬼祟台就是姑蘇台。蘇州西南三裏地。”店小二眼睛睜得大大的,若不是老掌櫃的給指的道,他一定能把這兩位客人給勸下來,來上一份“響油鱔糊”,斟上一壺錢義興的“半月泉”,乃是人間少有的享受。
若是這兩位堅持要去“鬼祟台”,那就更要來一份“響油鱔糊”和一壺“半月泉”了。那“鬼祟台”乃是少有的兇險之地,怕是吃了一次,再也沒有下次了。
正是飯點,店裏麵“響油鱔糊”的香味濃鬱。
小妖拋來一塊銀子。店小二更加納悶了,這塊銀子夠買好多“響油鱔糊”的了。既然這麽有錢,為什麽不來嚐一嚐“響油鱔糊”,卻趕去“鬼祟台”尋死,怪事。
小妖掏出隨身攜帶的點心,隻吃了一塊。店小二便明白了,因為店小二瞧見了小妖吃的點心。這種點心怕是整個蘇州城都沒有人能做的出來。豈止是精致。
張君寶買了一摞胡餅,還有一包糖炒栗子。
胡餅卷著糖炒栗子也是美味。
被稱作“鬼祟台”的姑蘇台。
山上的樹木掩映著樓閣。
日頭尚高,姑蘇台的閣樓裏卻點了一盞燈。白日點燈。
閣樓裏也隻不過稍暗些而已。那燈卻是十五支連盞,如同一株茂盛的大樹,鳥鳴枝頭,群猴嬉戲,空中有夔龍,樹下有孔雀。單單那隻孔雀,佇立做鴻雁迴首銜魚狀,冠繪紅彩,身施翠綠,墨線勾勒的翎羽,栩栩如生。
這燈比太陽還要亮三分。
燈畔是一位僧人,觀看一幅畫。畫上題著字:“秋山問道”。
僧人卻要“問道”,真是可笑。
那僧人道:“山峰石少土多,氣勢溫厚重。與北方畫派的石體堅硬、氣勢雄強的畫風不同,趣味也自然是完全不同。
這畫中,山間穀地的密林之中有茅屋數間。一條蜿蜒的小路,繞過柴門,通往深穀。茅屋中依稀可見一人坐於蒲團之上,右邊一人側身對坐,大約就是問道者。山高密林,寂然無聲。正是談禪論道,修身養性的極佳妙境。這畫的下段,坡岸曲折,樹木偃仰多姿,水邊蒲草,被微風吹得輕輕搖擺,不論多少卻體現了秋爽的感覺。
山用淡墨長披麻皴,畫出土多石少的渾厚的質感。山頭轉折處重疊了塊塊卵石,不加皴筆,隻用水墨烘染。然後,以破筆焦墨點苔,點得非常沉著利落,使整個大山氣勢更加空靈。這山水畫中點苔,便如畫龍點睛一般,使得整幅畫器宇軒昂,美不勝收。皴筆密中“透氣”,若虛映實,乃上品也。
觀此圖,雖主峰聳立,卻無堅凝、雄強之勢,但見柔婉;曲山抱合處,密林叢叢,三二茅舍坐於其中,柴門洞開,引小徑迴旋,折入深穀;坡岸逶迤,有樹木偃仰,碎石臨流,蒲草迎風。令人幽情思遠,如睹異境。嵐氣清潤,明潤鬱蔥,巨然山水,平淡奇絕。單單這苔點飛落,用筆草草,近視之不類物象,遠視則景物粲然,陡顯氣勢空靈,生機流蕩。”
僧人長篇大論,時而頓住,時而思索,旁邊站了一幹人,卻無人出言打擾。
僧人講話很慢,這一番長論,足足講了一柱半香。
僧人依舊餘興未盡,僧人又從頭將這幅《秋山問道》看了一遍。適才的那篇長論自然是又講了一遍。還是那麽不疾不徐,饒有興趣。
又是一柱半香。
僧人身旁有一位老者,神情矍鑠,依舊微笑。
老者身後的幾個年輕漢子卻站不住了。任誰一動不動地站了三炷香,聽一個和尚絮絮叨叨了三炷香,總是會不耐煩的。
瞧得出,這幾位年輕人還是有耐心的,雖然他們有的腿在晃了,有的腳在顫了。還有的忍不住打了一個嗬欠。僧人自然也瞧得出。
僧人實在是太喜歡這幅畫了。僧人又忍不住看了第三遍。
這一邊看的更慢,言語得更慢。足足有兩柱香,卻還沒有講完。
老者還是一言不發,笑眼盈盈。
老者身後的一個年輕人終於忍不住輕輕地“哼”了一聲。當然是輕輕地。
老者迴頭,“笑眼”瞬間變成“怒眼”。
那個年輕人的臉憋成醬紫色,額頭開始滲出汗來,汗從毛孔裏鑽出來,團成一個小團。兩個小團碰撞在一起又變成一個大團。大團的汗珠再匯聚在一起,便流了下來。
漢時稱“吳郡”,晉時號“吳國”,自南朝複稱“吳郡”後又改稱“吳州”。隋始,改“吳州”為“蘇州”,再改為“吳郡”,唐時再改迴“蘇州”。再後來宋太祖又敕升蘇州為“平江府”。再後來……
蘇州的名字太多了,多得讓人記不住。
改朝換代了。趕走了舊主人,新主人也總要把地名換一換。
就像是男人的處女情結。沒有人敢獻給君王一位不是處女的處女。
一座城當然不是處女,但是換了一個新的名字,就如同變成了一個處女一般。
男人總是喜歡處女。可處女隻留給“有的男人”。另外一種“有的男人”卻不在乎,可能他一輩子也得不到享用處女的機會。
多數的老百姓都是第二種“有的男人”。
所以,不管是“姑蘇”還是“吳中”,不管是“平江”還是“吳門”,不管又換了誰來收賦。這地方,老百姓隻叫它“姑蘇”。
至少,姑蘇城西南的姑蘇山,一直都叫做“姑蘇山”。姑蘇山在姑蘇城還叫做“吳郡”或者還沒有名字的時候,姑蘇山就叫做姑蘇山。
姑蘇山當然不是女人。所以她很幸運,她沒有被包裝成處女。她一直叫做姑蘇山。
一座山或者一條河總是能孕育很多的生命,所以姑蘇山不是“它”,而是“她”。
姑蘇台有很多傳說,很淒美的傳說。可是現在姑蘇台已經不美了。當一件“美”被用生命作為代價的時候,美就變成了恐怖。
姑蘇台就很恐怖。因為姑蘇台是要命的姑蘇台。不管是誰,隻要去了姑蘇台,都會沒命。
張君寶和小妖來到姑蘇的時候,沒有人談論姑蘇台的恐怖。因為人們的印象中,姑蘇台本就是恐怖的。談論與不談論,也改變不了姑蘇台的恐怖。這便是習以為常。
張君寶和小妖連問了三家客棧的店小二,都沒有打聽到燕府。再來到第四家的時候,小妖卻沒有問,而是叫來了老掌櫃。
向店小二打聽準沒錯。但是如果三家店的店小二都不知道,那麽你打聽的這件事兒肯定不是近些年的事兒,打聽的地名也肯定不是近些年的地名。
因為店小二都年輕。
店小二不是一般的人。“瞭高兒”、“跑堂兒”沒有幾年的功夫是做不來的。腿快、手勤、嘴靈、眼尖。所以店小二一般都不會超過三十歲。
人越是老了,一些舊時的事兒記得就越發地清晰。老掌櫃的就是這樣的人。
“你們不如去西南邊的‘鬼祟台’去瞧瞧,或還能瞧見門匾。”老掌櫃使勁地睜圓了一雙空洞的眼睛,像是要看清楚、要看明白、要記住這對去“鬼祟台”的男女。
可是他越是睜圓了眼睛,也越是瞧覷不清楚。他不清楚的是:為什麽還有人要去送死。他聽得出來張君寶和小妖是外地口音,也瞧得出這對男女風塵仆仆,也看見了這對男女幹癟的嘴唇。就算不來一壺“半月泉”,也總要叫上一份“響油鱔糊”的。
若是來到蘇州不吃上一份“響油鱔糊”,那還能叫來過蘇州麽?
可惜張君寶和小妖沒有叫一份“響油鱔糊”。
小妖的父親是窩闊台的義子,府裏的人都稱她為郡主。郡主是瞧不上“響油鱔糊”的。少林寺裏總比吃糠咽菜要好得多了,但也瞧不見“響油鱔糊”的。
一個是瞧不上,一個是瞧不見。可他們還是到了蘇州。
“鬼祟台就是姑蘇台。蘇州西南三裏地。”店小二眼睛睜得大大的,若不是老掌櫃的給指的道,他一定能把這兩位客人給勸下來,來上一份“響油鱔糊”,斟上一壺錢義興的“半月泉”,乃是人間少有的享受。
若是這兩位堅持要去“鬼祟台”,那就更要來一份“響油鱔糊”和一壺“半月泉”了。那“鬼祟台”乃是少有的兇險之地,怕是吃了一次,再也沒有下次了。
正是飯點,店裏麵“響油鱔糊”的香味濃鬱。
小妖拋來一塊銀子。店小二更加納悶了,這塊銀子夠買好多“響油鱔糊”的了。既然這麽有錢,為什麽不來嚐一嚐“響油鱔糊”,卻趕去“鬼祟台”尋死,怪事。
小妖掏出隨身攜帶的點心,隻吃了一塊。店小二便明白了,因為店小二瞧見了小妖吃的點心。這種點心怕是整個蘇州城都沒有人能做的出來。豈止是精致。
張君寶買了一摞胡餅,還有一包糖炒栗子。
胡餅卷著糖炒栗子也是美味。
被稱作“鬼祟台”的姑蘇台。
山上的樹木掩映著樓閣。
日頭尚高,姑蘇台的閣樓裏卻點了一盞燈。白日點燈。
閣樓裏也隻不過稍暗些而已。那燈卻是十五支連盞,如同一株茂盛的大樹,鳥鳴枝頭,群猴嬉戲,空中有夔龍,樹下有孔雀。單單那隻孔雀,佇立做鴻雁迴首銜魚狀,冠繪紅彩,身施翠綠,墨線勾勒的翎羽,栩栩如生。
這燈比太陽還要亮三分。
燈畔是一位僧人,觀看一幅畫。畫上題著字:“秋山問道”。
僧人卻要“問道”,真是可笑。
那僧人道:“山峰石少土多,氣勢溫厚重。與北方畫派的石體堅硬、氣勢雄強的畫風不同,趣味也自然是完全不同。
這畫中,山間穀地的密林之中有茅屋數間。一條蜿蜒的小路,繞過柴門,通往深穀。茅屋中依稀可見一人坐於蒲團之上,右邊一人側身對坐,大約就是問道者。山高密林,寂然無聲。正是談禪論道,修身養性的極佳妙境。這畫的下段,坡岸曲折,樹木偃仰多姿,水邊蒲草,被微風吹得輕輕搖擺,不論多少卻體現了秋爽的感覺。
山用淡墨長披麻皴,畫出土多石少的渾厚的質感。山頭轉折處重疊了塊塊卵石,不加皴筆,隻用水墨烘染。然後,以破筆焦墨點苔,點得非常沉著利落,使整個大山氣勢更加空靈。這山水畫中點苔,便如畫龍點睛一般,使得整幅畫器宇軒昂,美不勝收。皴筆密中“透氣”,若虛映實,乃上品也。
觀此圖,雖主峰聳立,卻無堅凝、雄強之勢,但見柔婉;曲山抱合處,密林叢叢,三二茅舍坐於其中,柴門洞開,引小徑迴旋,折入深穀;坡岸逶迤,有樹木偃仰,碎石臨流,蒲草迎風。令人幽情思遠,如睹異境。嵐氣清潤,明潤鬱蔥,巨然山水,平淡奇絕。單單這苔點飛落,用筆草草,近視之不類物象,遠視則景物粲然,陡顯氣勢空靈,生機流蕩。”
僧人長篇大論,時而頓住,時而思索,旁邊站了一幹人,卻無人出言打擾。
僧人講話很慢,這一番長論,足足講了一柱半香。
僧人依舊餘興未盡,僧人又從頭將這幅《秋山問道》看了一遍。適才的那篇長論自然是又講了一遍。還是那麽不疾不徐,饒有興趣。
又是一柱半香。
僧人身旁有一位老者,神情矍鑠,依舊微笑。
老者身後的幾個年輕漢子卻站不住了。任誰一動不動地站了三炷香,聽一個和尚絮絮叨叨了三炷香,總是會不耐煩的。
瞧得出,這幾位年輕人還是有耐心的,雖然他們有的腿在晃了,有的腳在顫了。還有的忍不住打了一個嗬欠。僧人自然也瞧得出。
僧人實在是太喜歡這幅畫了。僧人又忍不住看了第三遍。
這一邊看的更慢,言語得更慢。足足有兩柱香,卻還沒有講完。
老者還是一言不發,笑眼盈盈。
老者身後的一個年輕人終於忍不住輕輕地“哼”了一聲。當然是輕輕地。
老者迴頭,“笑眼”瞬間變成“怒眼”。
那個年輕人的臉憋成醬紫色,額頭開始滲出汗來,汗從毛孔裏鑽出來,團成一個小團。兩個小團碰撞在一起又變成一個大團。大團的汗珠再匯聚在一起,便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