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轟轟轟轟!”


    一發發炮彈,從船隻上射向了城頭。


    望江城頭上,清軍城守尉馬佳布爾早已心慌不堪。


    天啊,他麵前的明軍竟然有這麽多戰船?


    當初接到九江失守的消息後,馬佳布爾還以為是郭琇的托詞,卻不想當自己見到這龐大的戰艦之後,腿腳都軟了。


    該死!


    朝廷的探子都是吃屎的!


    為何那叛賊朱三製造了這麽龐大的戰艦船隊,朝廷竟然絲毫都不知道?


    他哪裏知道,因為朱慈炯善待受傷士兵,將這些受傷後衣食無著的士兵,全部安排去了基層。


    使得鄉裏的村正、鄉老等曆來朝廷看不上的不入流小吏,都心向大明,心向朱慈炯呢!


    “趕緊求援啊,向周邊的宿鬆、太湖、東流、安慶等地,都派人去求援啊!”


    馬佳布爾已經慌了手腳。


    城頭上隻有三門紅衣大炮,十幾門佛郎機,剛剛開戰就炸了一門……


    相比於明軍的百炮齊發,望江的這點火力,算個屁喲!


    求援的使者一波接著一波的派了出去,而明軍依舊不緩不疾的,慢悠悠的炮轟城頭。


    ……


    九江失守的詳細戰報,傳到了勒爾錦手上。


    看著因為兩江總督處派人搶奪九江防禦,而造成的九江失守,勒爾錦的臉上,很是精彩。


    更換轄下防守主將,將不靠譜的漢臣調離前線,是勒爾錦的主張。


    卻不想,竟然因為這個舉動,使得朝廷丟掉了一處雄關……


    在與周功培商量勸說郭琇轉正無果之後,周功培又給勒爾錦生出了一個計策!


    “王爺,逆賊朱三全巢出動,湖北、南陽境內已經空虛,不若我們派軍一麵與朱三周旋,暗中卻是派遣大軍,直達朱三腹心!”


    “朱三偽明的重心,正是南陽一地,隻要我們拿下了這裏,朱三就是無根之木了!”


    “別看這時候他軍威無雙,然而隻要丟了南陽之後,此時的他有多麽風光,到時候就有多麽狼狽!”


    周功培眨眨眼睛,跪在地上對勒爾錦獻出了一條毒計。


    之前勒爾錦還是郡王的時候,周功培倒是時不時還會被賞賜彎著腰說話。


    然而當孝莊為了對付鼇拜,而使得滿清勳貴全部官升一級之後,成為了親王的勒爾錦,就再也不讓周功培站著說話了。


    麵對主子爺,讓你跪著迴答都是恩賜了……


    “你的意思是本王派人攻打葉縣,直插南陽?”


    勒爾錦眼睛一亮,轉而搖頭道:


    “卓布泰也是一個有能力的,更何況還有隆科多輔佐他,他在葉縣與朱三打了那麽久,埡口那邊,卻是不好打開啊!”


    這個計策有些晚了,若是早在卓布泰沒有與朱三拉鋸之前,倒是一個好辦法!


    勒爾錦哪裏知道,卓布泰上報朝廷的戰功,不過是一場文字遊戲罷了。


    他所謂的拉鋸,實則早已龜縮在城內,被動挨打了。


    至於匯報的戰功……


    老百姓的腦袋還能少了不成?


    明軍在今春以前,全部兵力也不過隻有兩萬人,卓布泰一個人就消滅了一萬七八千人,哪裏還剩下能夠拿得起鋼槍的兵丁喲!


    “王爺,正所謂兵法當奇正結合,我們走葉縣的大軍乃是明麵上的,暗地裏卻挑選一部精銳,走淮河而上,然後折轉向北,經過桐柏直插南陽腹心!”


    “如此奇正結合,才是破敵良策啊!”


    周功培的話語,讓勒爾錦眼睛大亮,他破天荒的讓周功培起了身:


    “周先生之策妙極!”


    “大善,大善!”


    勒爾錦親手將周功培扶了起來,並讓親兵搬來小錦凳,讓跪的雙膝發麻的周功培坐下。


    兩人仔細商量一陣,這才喚來眾將,開始吩咐起來。


    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兵力與朱慈炯周旋的,周功培當即領命,自己帶人前往長江一線,迷惑朱慈炯的眼睛。


    做臣子的,尤其是當了奴隸臣子的,若是沒有罪過自己背,好處主子占的覺悟,豈能在官場上走的更遠?


    這長江一線,就是壯士斷腕的那條手腕,是要受罪的,而奇兵那裏必然是一場大功,除了主子爺們,還有誰敢承擔呢?


    這個道理,不說周功培了,就連當年入關之後攻打明廷的那些綠營將領都是知道的呢!


    苦活、累活、難打的城池都是綠營幹了,而一錘定音的勝利之時,卻全部有旗丁老爺破了……


    隻有將一頂頂大帽子蓋在主子的頭上,他們才能有了湯水喝啊!


    若是按照後世的地圖,是很難看懂清兵為何在徐州駐紮的。


    此地正在南直隸的最北方,又處在運河中腰,不管是西進河南,還是南下長江,都正好是處在了中心點上。


    勒爾錦一聲令下,當即無數大旗朝著南方而來。


    他們分成了兩部分,一部走陸路直插鳳陽府,一部分卻是乘著漕運船隻,朝著揚州而去。


    周功培帶領的這一部分,正是走的陸路!


    ,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策動陝西提督王輔臣在北方反叛唿應。在耿精忠、王輔臣先後發動叛變後,吳三桂曾試圖應援、打通與耿、王的聯絡,使叛亂地區聯成一片,迅速壓縮對清軍的包圍圈。康熙帝看清了吳三桂的戰略意圖,派出署兵部事的東閣大學士黃錫袞。與周培公一道毫不遲緩地調遣大軍,從江西、浙江、陝西、甘肅等地阻擊吳軍,圍剿耿、王叛軍。當時的西部戰場—陝甘地區,為西北邊防重地,又近京師;而對朝廷構成直接威脅的主要是王輔臣的叛軍,因此,康熙帝把注意力集中放在西部戰場,以恩威並用、剿撫結合的手段,力圖盡快撲滅王輔臣的叛亂。[2]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圖海為大將軍,統轄陝甘征討大軍。王輔臣擁兵自重,以驍勇善戰聞名,清將都有點怕他,不敢輕易進兵,他也沒把清兵放在眼裏,對10萬清軍圍困毫無懼色,目空一切。圖海一到平涼,諸將勇氣頓增,紛紛請命攻城。周培公向圖海上取平涼策,被召為幕僚,他認真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陝西關中地區是天下脊梁,吳三桂這次造反不及時從雲南取道四川進取陝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鋤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中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中狐並收藏鋤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