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麵麵相覷。


    龍之事,卻是無有定論,世間百姓,總有言之鑿鑿說是見過真龍騰飛的。


    但是,這東西究竟有沒有,卻是一樁疑案。攫欝攫


    若說沒有,各地總是不絕史書,每每些許年,總有一二有緣者,得以一見。


    若說有,這個天下,卻是不曾有過一隻能讓人擺在眼前的真龍。


    況且華夏自喻龍的傳人,這可是凝聚百姓向心力的所在,朝臣都不是傻子,又如何會否定了這個呢?


    群臣正在思索,吳偉業卻是站了出來:


    “陛下,祥瑞啊!”


    他彎腰拜下:“陛下恢複天下,讓我大明旗幟重立世間,這真龍之卵,便重現人間,這是祥瑞啊!”


    “臣懇請陛下,當修建祥龍館,供奉此物,以為天下賀!”


    “臣張思源附議!”


    張思源當即站了出來。


    不管這東西究竟是不是龍蛋,大明卻是需要它!


    便算是一個石頭,陛下說他是龍蛋,那麽這東西就是貨真價實的龍蛋!


    “陛下恢複蒼生社稷,祥龍出世,臣懇請陛下大赦天下,以為天下賀,以為陛下賀,以為大明賀!”


    李挺然也站了出來。


    兩個實權派,兩個勳貴派,都站了出來,朝臣紛紛彎腰拜下,大聲吆喝著這是祥瑞……


    朱慈炯苦笑不得。


    不過這正是他需要的!


    當即,朱慈炯開口道:“著禮部替朕撰文,明告天下,複漢二年夏六月,內鄉、淅川一代龍蛋出土,是為祥瑞也!”


    他為這件事定下了基調,群臣更是連聲祝賀。


    實際上這些時日,群臣早就有人在商量著要拿出祥瑞來了。


    甚至,還有人私下裏聘請獵戶,搜尋白鹿、白鶴等吉祥物,為陛下獻上祥瑞呢!


    卻不想陛下去了一趟內鄉,竟然將這龍蛋拿了出來。


    退朝之後,朱慈炯留下幾個大臣。


    華夏殿。


    群臣再次與換了衣衫的朱慈炯見禮,然後各自坐下。


    朱慈炯開口道:“冒辟疆,你為禮部主事,當繪製此物圖形,然後製作書刊,傳行天下,將這龍蛋之事,定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古文物,任何衙門和個人,不得私自開挖、毀壞此物,若有為非作歹者,以每毀壞、盜走一物,處以量刑十年之重罪!”


    “臣遵旨!”冒辟疆當即應了下來。


    能夠親手刊發這祥瑞的消息,他冒辟疆可是要流傳青史啊!


    ……


    船隊在成都上了岸。


    李二牛也不知道為什麽官府不讓他們在靠近湖北的那三個州府安家,反倒是將他們送到了剛剛打下來的成都。


    “李二牛,你們這十船百姓,前往綿州德陽定居,這是官府的定居文書,持有此書,等你們到了地方之後,按時耕作完田地,就能辦理戶籍!”


    有軍將將一本文書,遞給了李二牛。


    因為一路上堅韌不拔的表現,李二牛被提拔為一船民兵的頭領。


    到了地方之後,隻要他不出偏差,應該就會被命為村正的。


    “多謝將軍!”


    李二牛喜滋滋的接過了大紅色封皮的文書。


    軍將給十艘船上的村正都發了文書,然後開口道:


    “德陽距離此處隻有百十裏道路,那邊早已被征西將軍拿下了,這一路,應該會有少量清兵流竄,你們民兵團,可要肩負起護衛百姓的責任!”


    李二牛等人大驚:“將軍,你們不護送我們了嗎?”


    那軍將擺擺手:“征西將軍正要聚集兵力,拿下保寧府,一舉將四川清軍全部趕出去,我奉命調往潼川府,卻是與你們不能一起了!”


    他拍了拍李二牛的肩膀:


    “到了地方之後,先是去縣衙,聽從縣令的安排,記住了,可要好好的過日子,為了將你們送來四川,陛下花費了數百萬白銀,這份情,大家還是要記住的!”


    老百姓們紛紛跪在碼頭上,朝著東方拜謝。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為了將他們送來四川,陛下打造船隻,還給他們分發火槍,甚至就連口糧,也是陛下一力承擔的,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如何不感激陛下呢!


    軍將吹響了口哨,五百護送軍卒,紛紛集合起來,朝著來時的方向而去。


    潼川府在成都的東北方向,而綿州卻是在成都的正北方,軍卒們需要順著長江,先行折返百十裏,然後再行北上,距離才最近的。巘戅奇書網戅


    他們將李二牛這些老百姓,送到成都府,隻需要北上穿過廣漢,就是德陽了。


    可以這麽說,兵丁們已經多走了一百多裏地呢!


    “集合了,集合了,咱們趕緊北上,我倒是期待著趕到地方,像官府報備之後,盡快獲得屬於自己的田地了!”


    有村正笑眯眯的開口道。


    李二牛微微皺眉:“大山叔,還不能輕舉妄動,你剛才也聽到了,這一路上不太平,咱們民兵,還是要戒備起來的!”


    “這是自然!”


    劉大山笑了笑:“不說那些清狗了,就算是這沿路的豺狼虎豹,都需要咱們小心謹慎了!”


    民兵們拿起火槍,排成兩隊,將老百姓夾在中間,而男人們則挑著糧食,一頭坐著走不動的孩童,婦人們牽著婆婆,七八歲的幼童蹦蹦跳跳的朝著北方行進。


    還是陛下好啊!


    李二牛抽到了殿後的差事。


    他帶著自己那一部的五十名民兵,一邊尾隨在隊伍的後方,一邊感慨。


    實際上走四川求食這件事,他早就有了聽聞了。


    隻是,傳來的下場,可都不大好……


    之前的時候,有清廷官員,買賣了五百戶人家,送到四川自己治下,以求開墾足夠的田地,獲得清廷的嘉獎……


    清廷在四川持續了近二十年的打仗,早已以川人家財為誘餌,使得清軍殺光了四川人。


    劉二牛閑暇時,可是聽聞軍爺說了,據說朝廷奪迴四川之後,進行了人口大普查。


    除了現在還在清軍手上的兩個府之外,川人竟然隻剩下了三十多萬人,十萬餘丁口。


    要知道這四川,可是素來與中原河南省,人口相當,都為天下人煙最稠密的地方啊!


    近千萬川人,竟然隻剩下十來萬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鋤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中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中狐並收藏鋤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