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我們也不要打散,隻管按照鎮子分配就成。”


    焦三顯然早已經思考好了這個問題,他解釋道:


    “一個鎮子上有五百火槍兵,配以百姓自發組成的刀盾手,就算是有清兵來攻,也是難以拿下的,更別說是啞巴畜生了!”


    老虎再厲害,還能幹的過火槍隊不成?


    焦三繼續道:


    “陛下可以將土地收歸皇家所有,然後以分配土地的名義,調動百姓們的積極性。”攫欝攫


    “如此一來,我們隻需要派遣一萬兵丁,就足以守牢了四川!”


    他朗聲道:“陛下,這可是天府之國啊!拿下此地,最多隻要三年,就會成為我們的一個財賦重地!”


    “你可有推薦的人選?”朱慈炯顯然心動了。


    “陛下,四川攻略,隻要一個尋常的軍中小將即可完成,對於這樣的地形,陛下再給我們授課的時候,都拿來講解過。”


    “唯一重要的,就是此地地廣人稀,需要派遣一個信得過的大臣坐鎮。”


    有些話,焦三不能說明。


    四川現在稱得上是千裏無人煙!


    甚至,整個縣城之內,都是見不到炊煙的。


    在這樣的地方,若是派遣的文臣貪心太重,怕是輕易就能弄到一個縣的土地!


    焦三卻不知道,在真實的曆史上,莫說是文臣了,最開始遷徙四川的百姓,都有人弄到了幾千畝土地,甚至還有人插著木片占據田地,整整圈了一個鎮!


    朱慈炯心中已經有了合理人選。


    去往四川做布政使的,除了朱方旦這個罪宗之後,還有更適合的人選嗎?


    至於明廷宗室不能做官……


    這是哪裏傳出來的謠言?


    成祖之後,的確將宗室當做豬養,但是,等到明朝中後期,早已經放開限製了。


    朝廷不但允許宗室自謀生路,更是準許宗室參與科考。


    隻不過被文臣把持的科舉,不給宗室出路罷了!


    就好像明朝閉關鎖國……


    實際上這玩意也就存在了一百二三十年而已,相對於明廷近三百年的國祚,根本就不算什麽。


    然而,每當提起了閉關鎖國,鍋底就在了明廷頭上。


    實際上明廷就沒有閉關鎖國這玩意,他實行的是海禁


    而明廷的海禁防範的是誰呢?


    朱家!


    對,沒有看錯!


    明朝海禁主要的防範對象就是皇帝!


    至於士紳、官吏……


    誰家不控製船隊,參與航海貿易啊!


    江南豪紳,前十家族都是參與海貿的,年淨賺千萬兩白銀!


    這麽龐大的利益,憑啥要給被圈在了籠子裏的朱家皇帝平分?


    為了自家利益,窮死大明朝的江南士紳,最後硬生生的被清廷的文字獄活活玩殘了……


    這可真的是富死了!


    ……


    朱慈炯視察了紫荊關新兵營,在士兵麵前漏了漏臉,更是親自給近萬新兵上了兩天課,在士兵心中種下效忠自己才是效忠大明之後,馬不停蹄的朝著七峰山趕去。


    國丈丁偉早已等待多時了。


    馬車上,看著工業園處處,甚至,在七峰山周圍蔓延近百裏的大工地,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


    “這邊現在一共有多少人做事?”


    丁偉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陛下,七峰山周圍,現今有各類作坊五百多家,招募工人近四萬人,其中女工一萬八千虛,剩下的都是男工人。”


    “這裏聚集了這麽多人,安全工作可要做好,此地有著我們太多秘密,若是被清廷探子混進來,對我們卻是麻煩啊!”


    “陛下放心就是!”


    丁偉笑了起來:“真正的核心,是在最內側的,臣按照陛下的指示,將工業區分做數十份,每一份都是有獨立的營頭看守的,尋常之間,各部分工人嚴禁流竄。”


    “如此一來,隻要混入了清廷探子,必然會漏出把柄的。”


    “況且我們使用了不同的工服與腰牌,若是有人串崗,一眼就能看出來。”


    朱慈炯點頭。


    馬車在瀑布邊停了下來。


    朱慈炯抬頭看去,隻見瀑布兩邊依舊修建滿了作坊,周圍更是用圍牆給隔離開。


    一處處哨樓上,能夠清楚的看到荷槍實彈的兵卒。


    “走,聽說你這裏將鍛炮法鼓搗出來了?”


    朱慈炯一邊朝裏麵走,一邊詢問道。


    “也不知道符不符合陛下的要求,我們自己試驗,的確要比鑄造法耐用不少!”


    水力衝床巨大的轟鳴聲,已經清晰的傳來,接過丁偉遞來的棉花,朱慈炯將自己的耳朵塞住,跟著他朝最近的一個鍛造作坊走去。


    這邊正在試驗的是鐵模鑄炮法。


    實際上鐵模鑄炮,是不如沙模鑄炮法的。


    根本原因就是鐵水在凝固的時候,會若是速度慢,則會緩緩將雜誌排出來,從而形成灰口鐵。


    而若是使用鐵模鑄炮,則會因為冷卻速度過快,使得雜質排不出來,從而形成白口鐵。巘戅綜藝文學kanzongy戅


    被神話了的鐵模法,實際上不過是漢朝時候就拿來製作農具的老古董辦法罷了。


    從質量上來講,沙模鍛造的大炮,不是鐵模鍛造的大炮可以比擬的。


    當然,鐵模法也不是不可取,這方法鑄造速度快,完全可以用量取勝。


    當然,若能改進鐵模工藝,則一樣能形成灰口鐵火炮。


    丁偉正在研究的,就是朱慈炯交給他的技術。


    “陛下,按照您的要求,我們鑄造火炮的鐵都是二次熔煉之後的鐵塊,然後用水力製作了一些鼓風機,給熔爐鼓風加溫。


    此外,我們使用了焦炭來作為燃料,製作出來的鐵炮,再次加熱之後,放入鍛造機上捶打,盡量祛除之內的雜質……”


    順著丁偉的手指,朱慈炯見到匠人們正將一個火紅的炮管,連通內裏的鐵模,一起放入鍛造機上捶打。


    而巨大的吊車,則在百十個工人的牽引下,不斷的變換著方向,好讓鍛造機能夠全方位的捶打。


    “可曾測試了性能?”


    朱慈炯詢問道。


    “每一架火炮,我們都是要測試的。”


    丁偉苦笑:“雖然這樣一來,製造火炮的速度大增,但是,對於人力的使用卻是更多了!”


    他搖搖頭:“有匠人提出可以將炮芯的泥模,改成陶模,然後用再次加熱的辦法取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鋤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中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中狐並收藏鋤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