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迪臉色大變:“老爺不可能吧,沒有聽說那朱三的明軍,對百姓們動手啊?”
南陽離這裏才多遠呢!
不過隻有一百多裏罷了,南陽那邊,可沒有聽說朱慈炯壓榨百姓啊!
輕徭薄稅的法律,倒是下發到了他們這裏……
一百多裏之外的府城,對於小百姓來講,可能是一輩子都不會去一次的,但是,他們家是老百姓嗎?
他家可是豪門!
老老爺做到了一地布政使,這可是一省最高文官!
可以這麽說,彭而述還被朝廷使用的時候,管家都比當地知州有麵子。
雖然後來南明平定,彭而述也被找了由頭罷官,彭家沒落了,但是,畢竟官場的情麵還在,彭家依舊是這鄧州的大家族。
新明朝廷不屠城,不虐待士紳的消息,早已傳遍了整個南陽全郡。
作為彭府的大管家,彭迪自然知道新明的政策!
彭始桐苦笑一聲。
衙役就在門口,他還能作假不成?
彭迪不信邪,徑直朝著院門走了過去。
“吱呀!”
沉重的木門打開,彭迪看了一眼,果然見到那壯班班主白牛,正帶著幾十個衙役,堵住了彭家大門。
見到白牛看來,彭迪一臉傲氣的走了出去。
“站住!”
哪知道之前他隻需要遞了條子,就會撲上來幫他做事的衙役領班白牛,竟然翻臉不認人了。
“官府有令,彭家眾人在罰金沒有結算清楚之前,不能離開!”白牛用帶鞘的腰刀,攔住了彭迪。
“你敢攔我?”彭迪大怒:“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了,這裏是彭府!你所在的地方叫彭橋,這是雲南左布政使彭老爺的家!”
白牛嗬嗬一笑:“我說大管家啊,別怪我不提醒您,俺們南陽的皇帝,可姓朱!”
他伸手抓著彭迪的衣領:“看看你身上的打扮,看看我們的衣衫!
你彭家是布政使不錯,但是!
一來那是前任了,況且人也死了。
二來,你家老爺投靠的是韃子,可不是我們大明!”
白牛冷笑一聲:“你們的官場,可管不到我!”
他抓著衣領,一把將彭迪摜在牆上,冷笑著說出了這個殘酷的事實,卻又輕輕撫平了被他抓出的皺褶。
白牛伸手拍了拍老管家煞白的臉:“還有一件事情,你怕是沒有搞清楚吧?”
“你家那死得快的彭而述,可是追殺我大明皇帝,背主棄義的叛徒!
我家皇帝雖然是烈宗之後,但是卻承認了永曆朝的君臣,甚至還給永曆皇帝上了諡號為‘哀’,入我大明宗廟,是為先皇哀宗!”
“你們背叛國家,追殺先皇,我家陛下不殺了你們就是仁慈的了,你們還敢拖欠罰金!”白牛嗬嗬一笑:“你說說,這一次你們能討得了好?”
永曆被朱慈炯上的諡號為——貞天端定閔懷蕩靖伐夷庇純簡定正莊勤崇哀皇帝,是為明哀宗。
這個諡號,並非是好諡,但是卻也不是惡諡。
哀乃是中性中帶著一絲同情的意思。
諡號代表著人的一生,屬於蓋棺定論的總結。
諡號用字總共隻有兩百一十個字,每一個字的用法都是有講究的,朱慈炯給永曆上的這個諡號,首先就是肯定了他的付出,將永曆帝延續大明的法統性做了進一步的肯定。
而定為哀皇帝,卻是對這位有名的“逃跑”皇帝,表示了一定的不滿。
(作者惡補了一番知識,這個諡號也不知道排的合適不……)
……
聽到衙役壯班班主白牛的話語,彭迪隻覺得渾身的力氣都沒了。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返迴的宅子內,而原本還抱著一絲絲幻想的彭始桐,見到老管家如此沮喪,一顆期待心瞬間也涼了。
“彭迪啊,咱們彭家完了啊!”彭始桐癱在太師椅內,渾身的力氣都沒了。
“老爺,不能這麽坐以待斃啊!”
彭迪皺著眉頭,還有辦法能破局……
……
家裏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很快消息就傳到了後宅。
後宅的女人們,哭哭戚戚的來到前院,催促大老爺趕緊想個辦法……
讀書人的狠辣再次可見一斑,彭始桐前往襄陽投靠的時候,直接帶走了幾兄弟的正室夫人和幾位寵妾,至於子女,更是以保留祖宗發飾、衣冠為由,全部帶走了。
現今,諾大的彭家,就剩下幾兄弟遺留下來的小妾,和彭始桐了。
甚至,就連彭始桐的嫡子,也被他的親生兄弟帶去了襄陽。
“大哥,快想一個法子啊,咱家不能就這麽算了啊!”
弟媳井氏哭的像一個淚人。
井家本是彭橋這裏的大家族,當彭而述崛起之後,便購買了土地,與井氏比鄰而居。
民間有歌謠,“彭橋集市有兩家,除了彭家便是井。”
彭而述迴來之後,通過互相聯姻以及官場打壓的手段,現在這井家,幾乎就是彭氏的附庸了。
“大哥啊,你的兄弟們為了報效國家,前往襄陽助軍,家裏由你掌舵,你可要拿出來一個主意啊!”
井氏一哭,兄弟們留下來的十來個女人,都跪在地上,抱著大伯子的褲腿,開始嘶嚎起來。
“是啊老爺,弟妹他們說的在理,你要想個辦法啊!”
甚至,就連彭始桐的女人,也一起開始哭喊。
哭聲,瞬間充滿偌大的彭家……
“夠了!”
“嘭!”
彭始桐怒吼一聲,他使勁一拍桌子:“一個個的都當我是一個死人嗎?看看你們自家男人做的事情,這是親兄弟該幹的事情嗎?”
他已經明白了小弟帶走自己嫡子的意思……
這是當做質子了啊!
好你個彭始摶!
都說讀書人最是無情無義,今兒我算是看透了,竟然連親生大哥都使壞水!
“老爺,怕是禍事了!”彭迪皺緊了眉頭。
大管家彭迪是跟著彭而述的老人,當初彭而述幫著朝廷平定了南明,被調入京師做官。
誰知道,最後竟然意外卷入皇室議政大臣之間的爭鬥,加上當時天下基本平定,於是就被“仁慈”的聖皇帝,一腳踢迴了老家。
南陽離這裏才多遠呢!
不過隻有一百多裏罷了,南陽那邊,可沒有聽說朱慈炯壓榨百姓啊!
輕徭薄稅的法律,倒是下發到了他們這裏……
一百多裏之外的府城,對於小百姓來講,可能是一輩子都不會去一次的,但是,他們家是老百姓嗎?
他家可是豪門!
老老爺做到了一地布政使,這可是一省最高文官!
可以這麽說,彭而述還被朝廷使用的時候,管家都比當地知州有麵子。
雖然後來南明平定,彭而述也被找了由頭罷官,彭家沒落了,但是,畢竟官場的情麵還在,彭家依舊是這鄧州的大家族。
新明朝廷不屠城,不虐待士紳的消息,早已傳遍了整個南陽全郡。
作為彭府的大管家,彭迪自然知道新明的政策!
彭始桐苦笑一聲。
衙役就在門口,他還能作假不成?
彭迪不信邪,徑直朝著院門走了過去。
“吱呀!”
沉重的木門打開,彭迪看了一眼,果然見到那壯班班主白牛,正帶著幾十個衙役,堵住了彭家大門。
見到白牛看來,彭迪一臉傲氣的走了出去。
“站住!”
哪知道之前他隻需要遞了條子,就會撲上來幫他做事的衙役領班白牛,竟然翻臉不認人了。
“官府有令,彭家眾人在罰金沒有結算清楚之前,不能離開!”白牛用帶鞘的腰刀,攔住了彭迪。
“你敢攔我?”彭迪大怒:“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了,這裏是彭府!你所在的地方叫彭橋,這是雲南左布政使彭老爺的家!”
白牛嗬嗬一笑:“我說大管家啊,別怪我不提醒您,俺們南陽的皇帝,可姓朱!”
他伸手抓著彭迪的衣領:“看看你身上的打扮,看看我們的衣衫!
你彭家是布政使不錯,但是!
一來那是前任了,況且人也死了。
二來,你家老爺投靠的是韃子,可不是我們大明!”
白牛冷笑一聲:“你們的官場,可管不到我!”
他抓著衣領,一把將彭迪摜在牆上,冷笑著說出了這個殘酷的事實,卻又輕輕撫平了被他抓出的皺褶。
白牛伸手拍了拍老管家煞白的臉:“還有一件事情,你怕是沒有搞清楚吧?”
“你家那死得快的彭而述,可是追殺我大明皇帝,背主棄義的叛徒!
我家皇帝雖然是烈宗之後,但是卻承認了永曆朝的君臣,甚至還給永曆皇帝上了諡號為‘哀’,入我大明宗廟,是為先皇哀宗!”
“你們背叛國家,追殺先皇,我家陛下不殺了你們就是仁慈的了,你們還敢拖欠罰金!”白牛嗬嗬一笑:“你說說,這一次你們能討得了好?”
永曆被朱慈炯上的諡號為——貞天端定閔懷蕩靖伐夷庇純簡定正莊勤崇哀皇帝,是為明哀宗。
這個諡號,並非是好諡,但是卻也不是惡諡。
哀乃是中性中帶著一絲同情的意思。
諡號代表著人的一生,屬於蓋棺定論的總結。
諡號用字總共隻有兩百一十個字,每一個字的用法都是有講究的,朱慈炯給永曆上的這個諡號,首先就是肯定了他的付出,將永曆帝延續大明的法統性做了進一步的肯定。
而定為哀皇帝,卻是對這位有名的“逃跑”皇帝,表示了一定的不滿。
(作者惡補了一番知識,這個諡號也不知道排的合適不……)
……
聽到衙役壯班班主白牛的話語,彭迪隻覺得渾身的力氣都沒了。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返迴的宅子內,而原本還抱著一絲絲幻想的彭始桐,見到老管家如此沮喪,一顆期待心瞬間也涼了。
“彭迪啊,咱們彭家完了啊!”彭始桐癱在太師椅內,渾身的力氣都沒了。
“老爺,不能這麽坐以待斃啊!”
彭迪皺著眉頭,還有辦法能破局……
……
家裏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很快消息就傳到了後宅。
後宅的女人們,哭哭戚戚的來到前院,催促大老爺趕緊想個辦法……
讀書人的狠辣再次可見一斑,彭始桐前往襄陽投靠的時候,直接帶走了幾兄弟的正室夫人和幾位寵妾,至於子女,更是以保留祖宗發飾、衣冠為由,全部帶走了。
現今,諾大的彭家,就剩下幾兄弟遺留下來的小妾,和彭始桐了。
甚至,就連彭始桐的嫡子,也被他的親生兄弟帶去了襄陽。
“大哥,快想一個法子啊,咱家不能就這麽算了啊!”
弟媳井氏哭的像一個淚人。
井家本是彭橋這裏的大家族,當彭而述崛起之後,便購買了土地,與井氏比鄰而居。
民間有歌謠,“彭橋集市有兩家,除了彭家便是井。”
彭而述迴來之後,通過互相聯姻以及官場打壓的手段,現在這井家,幾乎就是彭氏的附庸了。
“大哥啊,你的兄弟們為了報效國家,前往襄陽助軍,家裏由你掌舵,你可要拿出來一個主意啊!”
井氏一哭,兄弟們留下來的十來個女人,都跪在地上,抱著大伯子的褲腿,開始嘶嚎起來。
“是啊老爺,弟妹他們說的在理,你要想個辦法啊!”
甚至,就連彭始桐的女人,也一起開始哭喊。
哭聲,瞬間充滿偌大的彭家……
“夠了!”
“嘭!”
彭始桐怒吼一聲,他使勁一拍桌子:“一個個的都當我是一個死人嗎?看看你們自家男人做的事情,這是親兄弟該幹的事情嗎?”
他已經明白了小弟帶走自己嫡子的意思……
這是當做質子了啊!
好你個彭始摶!
都說讀書人最是無情無義,今兒我算是看透了,竟然連親生大哥都使壞水!
“老爺,怕是禍事了!”彭迪皺緊了眉頭。
大管家彭迪是跟著彭而述的老人,當初彭而述幫著朝廷平定了南明,被調入京師做官。
誰知道,最後竟然意外卷入皇室議政大臣之間的爭鬥,加上當時天下基本平定,於是就被“仁慈”的聖皇帝,一腳踢迴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