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朔坡的大夫姓孟,他剛剛從帝都迴來,在屋中擺弄自己剛得到的藥方,忽然聽到有人敲門,簡單的迴了一聲,“進來。”目光依舊停留在自己的藥方上麵。
壽光候推門進來,開口道:“孟大夫,我恐怕是染上惡疾了,麻煩你瞧瞧我的右腿。”說罷,便將自己膝蓋出的瘡露出來,他從外麵進到屋子內,感覺沒有了陽光照射,又癢了幾分。
孟大夫這時才將目光從藥方轉到壽光候的腿上,他站起身,來到壽光候的身邊,輕輕的按了按壽光候的傷口,道:“小侯啊,怎麽弄的啊,這樣疼麽?”
“不疼,但是一碰特別癢,之前劃了一個小口,我沒注意,可能是感染了吧。”
孟大夫又摸了摸壽光候的脈象,奇怪的說道:“你的脈象不僅沒有什麽問題,而且還比普通人更加的健康啊。”
孟大夫迴頭抓了幾味藥,包好遞給壽光候,說道:“這是治療傷口疥瘡的藥,你迴去熬一下吃,看看有沒有什麽效果,你的傷口,我行醫多年卻從來沒見過,這樣奇怪的病恕我學藝不精,如果我給你的藥沒什麽效果的話,聽說帝都裏麵有兩個算卦的高人,可能會遊曆到我們安朔坡,這二人每日隻占三卦,你可以去問問他們,或許他們會知道。”
壽光候聽後點點頭,接過藥,付給了孟大夫藥錢,轉身一瘸一拐的離開了。壽光候迴到家中,將藥煎上,按時服用,不過並沒有什麽效果,反而他覺得右腿一天不如一天了。有時候他練功的時候,右膝就奇癢無比,這幾日他的精神力不增反減,身體日漸消瘦了下來。
這一日,壽光候忍著右腿的酥癢在練功,他聽到門外人聲鼎沸,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收了心法,起身走到了門外,推開門,他發現有兩名老者站立在自己家的門外,旁邊跟著幾位平日裏都見不到的鄉紳,不遠處許多鄉民在對著自己指指點點,還不時的嘀咕兩句。
壽光候十分不解,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還沒等他開口詢問,這時其中的一位老者開口道:“就是這家。”壽光候看了看幾位鄉紳,又望向說話的那位老者,壽光候隻覺得這位老者身上散發著一種虛無縹緲的氣質,讓人不敢直視。
這兩位老者正是“恰巧路過”這裏的段元章和玄成子二人,二人因為在帝都已經有些名氣了,剛來到安朔坡,有幾位鄉紳就慕名前來找他們二人為自己占卜。
鄉紳們無非都是想問問自己的前程,家中的財富,或是自己的後代之類。
段元章告訴他們,原本此處風水非常的好,整個鄉裏左麵有山坡,有高崗,視為青龍之勢,前麵有道小河,視為朱雀之勢,雖不是最為尊貴,也算是比較不錯的一個地形。
不過地方雖好,卻有一致命的缺點,就是地勢偏低,根本藏不住地氣,氣息外漏,容易吸引各種各樣的鬼怪前來。
眾鄉紳一聽這話,立馬緊張了起來,連聲問道:“大師,我們這現在有什麽妖魔麽?該怎麽破解?”
其實段元章並沒有騙他們,安朔坡這個地勢確實藏不住地氣,這裏也確實存在著一些專心修煉的鬼怪,不過這些凡人如果不去惹他們,這些鬼怪根本不會理會他們。
段元章擺起羅盤,推算了一下,說道:“恐怕你們這裏已經有一些邪祟外道在此了。”說罷,按照推算的結果來找,找到了壽光候的家裏。
在壽光候打量著段元章的時候,段元章同時也在看著壽光候,段元章看到他的右膝蓋的瘡,笑了笑,道:“這位少年,可是壽光候?”
壽光候還不知道他們來自己家的目的,隻道是鄉紳他們告訴老者自己的名字,應道:“沒錯,我就是壽光候,不知老人家來此有何貴幹?”
鄉紳們卻十分驚訝,第一次見麵也沒有人說,便知道對方的姓名,這二老果然有些道行。段元章開口道:“我們二人之前在帝都擺一小攤,替人占卜吉兇,以此謀生。遊曆至此,我觀你右膝,似乎不是普通的疾瘡吧。”
段元章的話說到壽光候的心眼裏去了,這些日子他都在為自己的腿上苦惱。聽完段元章的話,他想起了孟大夫的話,便想起了二人的身份,知道這兩位高人來幫助自己的,試探性的問道:“大師可懂醫術?”
段元章笑了笑,道:“略知一二,不過你這瘡,並不是普通的醫術就可以治好的,而我恰好擅長的便是治療這種疾病。”說罷,段元章掐指算了一下,道:“你這瘡容易治療。你去準備稻糠色的黃毛狗一條,好馬兩匹。”
壽光候家中幸好還存有一些銀子,他直接去別人家中買來段元章說的幾樣牲畜,牽來遞與段元章。段元章用繩索套住了狗脖子,讓馬拉著狗跑,馬疲憊了就換另外一匹,馬跑了三十多裏路,狗跑不動了,又自己拖著狗走,段元章內力充足,自己拖著這條狗來來迴迴足足走了二十多裏,也不覺得累,共走了五十多裏,段元章來到壽光候的身前,用內力點了他的昏睡穴,壽光候隻覺得眼前一黑,不省人事。
段元章緊接著用一把大刀,切開狗肚靠後腳的前麵位置,把切開的地方對著瘡口,讓它在距離瘡口二三寸的地方停下來。
過了一會,有一條像蛇一樣的東西從瘡中出來,段元章將內力灌注雙指,直接橫穿蛇頭。蛇在壽光候的皮肉裏麵擺動掙紮了好久,突然不動了,段元章這才將蛇從瘡口出拉出來。有三尺來長,隻有眼窩卻沒有眼珠,鱗片又是倒著生的。
周圍圍觀的鄉紳都震驚了,他們親眼見從壽光候的膝蓋出竟然有這麽長的蛇,人人都開始自危。
眾人問道:“大師,這就是那個邪魅嗎?”段元章嗯了一聲,用自己的內力一掌拍出,那條蛇屍化成一道黑煙隨風飄散了。
有一鄉紳想了想,上前道:“大師,這種鬼魅根本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可以擋得住的,你說的什麽地氣泄露,可有解救的方法,您走之後如果來有一些鬼魅邪蟲來,我們可都治不好了。多少銀子都不是問題,隻要你開口,我們大家一定給你湊出來。”
聽聞此言,其他的鄉紳也紛紛附和道:“是啊是啊,大師,您可要救救我們呀。”
正在這時,壽光候已經慢慢的醒了,雖然他被點了昏睡穴,但他的第二心智在他的靈魂中將他拉進來,壽光候將整個過程都看到了。
醒來後直接跪倒在地,道:“多謝大師,壽光候感激不盡。”
段元章手一拂,壽光候便覺得一股柔和的力量將自己拖起來,段元章轉身對那些鄉紳說道:“你們在山腳下種下五棵柳樹,在刻一個重300斤的石碑,然後把這張符貼在上麵,沉入河中,這樣的話就會將地氣藏起來,就不會在有邪魅來犯了。”說完,伸手入懷,掏出一張黃符來,遞給其中的一個鄉紳。
眾鄉紳連忙道謝,不多時,有幾個下人拖著一個盤子來到近前,接過符的鄉紳拿起盤子,走到段元章身前,道:“我代表我們安朔坡的鄉親們感謝大師的救命之恩,這盤金子作為路上的盤纏,希望大師不要客氣。”
段元章接過,和鄉紳寒暄了幾句,眾人便迴去找人刻碑去了。段元章見眾人都離開,轉身對壽光候說:“我有一事要和你商量,我們借一步說話。”壽光候受寵若驚的道:“大師嚴重了,有什麽事盡管開口,隻要我能做的,我一定會盡全力幫助大師。”說話間,將二人引到自己的屋子,壽光候問道:“大師有什麽事,盡管說。”
段元章歎了一口氣,道:“我實話和你說了吧,我想收你做弟子,不知你意下如何?”壽光候聽後十分的吃驚,道:“我何德何能承蒙大師看得起,我恐怕自己愚笨,不配當您的弟子。”
“我在為你治傷的時候,感覺到你正在練一種功法,這種功法十分奇特,我闖蕩江湖這麽多年,從沒見過如此心法,不過這種心法你在修煉的時候會吸引許多邪魅會不由自主的過來吸取你的修煉成果,修煉這種心法的人的精神力對它們來說是大補。我的真實身份是武當派的掌門,我希望你可以隨我一起迴到武當,在武當山沒有什麽邪魅會敢來幹擾你,我也會給你許多修煉道路上的幫助。”
壽光候聞言,恍然大悟,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麽修煉精神力不增反降,遲遲不能突破第一層。
緊接著,段元章又將自己推算出來的結果很隱晦的說出來,希望壽光候可以加入武當,在以後的劫難之中為武當謀取出路。
三人在屋中談了一下午,壽光候最後決定,拜段元章為師,加入武當門下。旁邊的玄成子撇了撇嘴,這麽一個青澀的少年,輩分一下子和自己同輩了。三人在壽光候家中住了一晚,第二天壽光候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行李,便隨著二人前往武當山靜心修煉。
壽光候推門進來,開口道:“孟大夫,我恐怕是染上惡疾了,麻煩你瞧瞧我的右腿。”說罷,便將自己膝蓋出的瘡露出來,他從外麵進到屋子內,感覺沒有了陽光照射,又癢了幾分。
孟大夫這時才將目光從藥方轉到壽光候的腿上,他站起身,來到壽光候的身邊,輕輕的按了按壽光候的傷口,道:“小侯啊,怎麽弄的啊,這樣疼麽?”
“不疼,但是一碰特別癢,之前劃了一個小口,我沒注意,可能是感染了吧。”
孟大夫又摸了摸壽光候的脈象,奇怪的說道:“你的脈象不僅沒有什麽問題,而且還比普通人更加的健康啊。”
孟大夫迴頭抓了幾味藥,包好遞給壽光候,說道:“這是治療傷口疥瘡的藥,你迴去熬一下吃,看看有沒有什麽效果,你的傷口,我行醫多年卻從來沒見過,這樣奇怪的病恕我學藝不精,如果我給你的藥沒什麽效果的話,聽說帝都裏麵有兩個算卦的高人,可能會遊曆到我們安朔坡,這二人每日隻占三卦,你可以去問問他們,或許他們會知道。”
壽光候聽後點點頭,接過藥,付給了孟大夫藥錢,轉身一瘸一拐的離開了。壽光候迴到家中,將藥煎上,按時服用,不過並沒有什麽效果,反而他覺得右腿一天不如一天了。有時候他練功的時候,右膝就奇癢無比,這幾日他的精神力不增反減,身體日漸消瘦了下來。
這一日,壽光候忍著右腿的酥癢在練功,他聽到門外人聲鼎沸,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收了心法,起身走到了門外,推開門,他發現有兩名老者站立在自己家的門外,旁邊跟著幾位平日裏都見不到的鄉紳,不遠處許多鄉民在對著自己指指點點,還不時的嘀咕兩句。
壽光候十分不解,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還沒等他開口詢問,這時其中的一位老者開口道:“就是這家。”壽光候看了看幾位鄉紳,又望向說話的那位老者,壽光候隻覺得這位老者身上散發著一種虛無縹緲的氣質,讓人不敢直視。
這兩位老者正是“恰巧路過”這裏的段元章和玄成子二人,二人因為在帝都已經有些名氣了,剛來到安朔坡,有幾位鄉紳就慕名前來找他們二人為自己占卜。
鄉紳們無非都是想問問自己的前程,家中的財富,或是自己的後代之類。
段元章告訴他們,原本此處風水非常的好,整個鄉裏左麵有山坡,有高崗,視為青龍之勢,前麵有道小河,視為朱雀之勢,雖不是最為尊貴,也算是比較不錯的一個地形。
不過地方雖好,卻有一致命的缺點,就是地勢偏低,根本藏不住地氣,氣息外漏,容易吸引各種各樣的鬼怪前來。
眾鄉紳一聽這話,立馬緊張了起來,連聲問道:“大師,我們這現在有什麽妖魔麽?該怎麽破解?”
其實段元章並沒有騙他們,安朔坡這個地勢確實藏不住地氣,這裏也確實存在著一些專心修煉的鬼怪,不過這些凡人如果不去惹他們,這些鬼怪根本不會理會他們。
段元章擺起羅盤,推算了一下,說道:“恐怕你們這裏已經有一些邪祟外道在此了。”說罷,按照推算的結果來找,找到了壽光候的家裏。
在壽光候打量著段元章的時候,段元章同時也在看著壽光候,段元章看到他的右膝蓋的瘡,笑了笑,道:“這位少年,可是壽光候?”
壽光候還不知道他們來自己家的目的,隻道是鄉紳他們告訴老者自己的名字,應道:“沒錯,我就是壽光候,不知老人家來此有何貴幹?”
鄉紳們卻十分驚訝,第一次見麵也沒有人說,便知道對方的姓名,這二老果然有些道行。段元章開口道:“我們二人之前在帝都擺一小攤,替人占卜吉兇,以此謀生。遊曆至此,我觀你右膝,似乎不是普通的疾瘡吧。”
段元章的話說到壽光候的心眼裏去了,這些日子他都在為自己的腿上苦惱。聽完段元章的話,他想起了孟大夫的話,便想起了二人的身份,知道這兩位高人來幫助自己的,試探性的問道:“大師可懂醫術?”
段元章笑了笑,道:“略知一二,不過你這瘡,並不是普通的醫術就可以治好的,而我恰好擅長的便是治療這種疾病。”說罷,段元章掐指算了一下,道:“你這瘡容易治療。你去準備稻糠色的黃毛狗一條,好馬兩匹。”
壽光候家中幸好還存有一些銀子,他直接去別人家中買來段元章說的幾樣牲畜,牽來遞與段元章。段元章用繩索套住了狗脖子,讓馬拉著狗跑,馬疲憊了就換另外一匹,馬跑了三十多裏路,狗跑不動了,又自己拖著狗走,段元章內力充足,自己拖著這條狗來來迴迴足足走了二十多裏,也不覺得累,共走了五十多裏,段元章來到壽光候的身前,用內力點了他的昏睡穴,壽光候隻覺得眼前一黑,不省人事。
段元章緊接著用一把大刀,切開狗肚靠後腳的前麵位置,把切開的地方對著瘡口,讓它在距離瘡口二三寸的地方停下來。
過了一會,有一條像蛇一樣的東西從瘡中出來,段元章將內力灌注雙指,直接橫穿蛇頭。蛇在壽光候的皮肉裏麵擺動掙紮了好久,突然不動了,段元章這才將蛇從瘡口出拉出來。有三尺來長,隻有眼窩卻沒有眼珠,鱗片又是倒著生的。
周圍圍觀的鄉紳都震驚了,他們親眼見從壽光候的膝蓋出竟然有這麽長的蛇,人人都開始自危。
眾人問道:“大師,這就是那個邪魅嗎?”段元章嗯了一聲,用自己的內力一掌拍出,那條蛇屍化成一道黑煙隨風飄散了。
有一鄉紳想了想,上前道:“大師,這種鬼魅根本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可以擋得住的,你說的什麽地氣泄露,可有解救的方法,您走之後如果來有一些鬼魅邪蟲來,我們可都治不好了。多少銀子都不是問題,隻要你開口,我們大家一定給你湊出來。”
聽聞此言,其他的鄉紳也紛紛附和道:“是啊是啊,大師,您可要救救我們呀。”
正在這時,壽光候已經慢慢的醒了,雖然他被點了昏睡穴,但他的第二心智在他的靈魂中將他拉進來,壽光候將整個過程都看到了。
醒來後直接跪倒在地,道:“多謝大師,壽光候感激不盡。”
段元章手一拂,壽光候便覺得一股柔和的力量將自己拖起來,段元章轉身對那些鄉紳說道:“你們在山腳下種下五棵柳樹,在刻一個重300斤的石碑,然後把這張符貼在上麵,沉入河中,這樣的話就會將地氣藏起來,就不會在有邪魅來犯了。”說完,伸手入懷,掏出一張黃符來,遞給其中的一個鄉紳。
眾鄉紳連忙道謝,不多時,有幾個下人拖著一個盤子來到近前,接過符的鄉紳拿起盤子,走到段元章身前,道:“我代表我們安朔坡的鄉親們感謝大師的救命之恩,這盤金子作為路上的盤纏,希望大師不要客氣。”
段元章接過,和鄉紳寒暄了幾句,眾人便迴去找人刻碑去了。段元章見眾人都離開,轉身對壽光候說:“我有一事要和你商量,我們借一步說話。”壽光候受寵若驚的道:“大師嚴重了,有什麽事盡管開口,隻要我能做的,我一定會盡全力幫助大師。”說話間,將二人引到自己的屋子,壽光候問道:“大師有什麽事,盡管說。”
段元章歎了一口氣,道:“我實話和你說了吧,我想收你做弟子,不知你意下如何?”壽光候聽後十分的吃驚,道:“我何德何能承蒙大師看得起,我恐怕自己愚笨,不配當您的弟子。”
“我在為你治傷的時候,感覺到你正在練一種功法,這種功法十分奇特,我闖蕩江湖這麽多年,從沒見過如此心法,不過這種心法你在修煉的時候會吸引許多邪魅會不由自主的過來吸取你的修煉成果,修煉這種心法的人的精神力對它們來說是大補。我的真實身份是武當派的掌門,我希望你可以隨我一起迴到武當,在武當山沒有什麽邪魅會敢來幹擾你,我也會給你許多修煉道路上的幫助。”
壽光候聞言,恍然大悟,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麽修煉精神力不增反降,遲遲不能突破第一層。
緊接著,段元章又將自己推算出來的結果很隱晦的說出來,希望壽光候可以加入武當,在以後的劫難之中為武當謀取出路。
三人在屋中談了一下午,壽光候最後決定,拜段元章為師,加入武當門下。旁邊的玄成子撇了撇嘴,這麽一個青澀的少年,輩分一下子和自己同輩了。三人在壽光候家中住了一晚,第二天壽光候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行李,便隨著二人前往武當山靜心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