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大獲全勝
布特愣住,然後咆哮道:“是你殺了她?”
湯予不願多做解釋,忍住心中的傷悲,淡淡的說道:“不錯,她是因我而死。”
布特眼睛赤紅,罵了一句突厥語裏最難聽的話。他剛才被湯予打下戰馬已受了內傷,然而新仇舊恨加在一起,顧不得許多,隻要湯予能死,讓他幹什麽他都願意。布特重新舉起刀朝湯予衝來。
湯予扔掉斷成兩截的陌刀,自背後取下橫刀。此刻他武學已臻化境,就算是枯枝敗木在手中皆可成為殺人的利器。但湯予浸淫劍道半生,血液中流淌的都是出神入化的劍法,還是握著劍最為舒服痛快。長劍在手,他手腕一抖,一朵劍花迎著布特刺去。
那邊的巴加圖爾方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斷了湯予的陌刀,剛想乘勝追擊,卻被布特喝止。聽二人之言,似乎之前就有舊怨,可巴加圖爾對二人的恩怨根本不感興趣,眼看布特又和湯予動起了手,他唯恐自己馬上要到手的功勞被布特搶走,連忙催動坐騎加入戰團。三人走馬燈般的戰在一處。
論力量,湯予即使強過布特和巴加圖爾二人,也不會太多。但若比招式的精妙,即使十個巴加圖爾,加上二十個布特也不是湯予的對手。這一番拚鬥與之前大相徑庭,方才湯予以硬碰硬,刀對刀,刀對錘沒有半點退讓。可現在布特、巴加圖爾使盡渾身解數,連橫刀的影子都碰不到。
三人鬥了七八招,布特彎刀疾掃,一擊不中,反而被湯予在肋下刺了一劍,鮮血直流。他忙退了兩步,湯予劍風虎虎,乘勢反手一劍朝巴加圖爾的坐騎削去。劍尖不偏不倚正劃中戰馬的左眼。馬兒吃痛,尥起蹶子來,登時將巴加圖爾掀下馬背。巴加圖爾一骨碌爬起,哇哇怪叫,不要命般的衝湯予連砸四錘,錘中隱隱有風雷之聲。湯予橫劍當胸退了四步,先避過鋒芒,待巴加圖爾四錘砸完,氣力未繼之時,他的橫刀閃電般出手。巴加圖爾就見一道光芒射向自己的額頭,他想舉錘招架已然不及,想要後退,劍光早到了眼前。
橫刀紮入巴加圖爾眉心二寸,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等湯予拔出刀時,鮮血自傷口處飛濺而出,接著巴加圖爾雙目凸起,向後栽倒。
布特和巴加圖爾水火不容,然而畢竟是兄弟,親眼目睹自己的兄弟死於非命,布特痛徹心扉。他雖明知道根本不是湯予的對手,但布特眼中除了仇恨和湯予,再容不下別的東西。他像一隻發了瘋的野獸,嘶吼著,不顧一切的朝湯予劈出一刀。
湯予並不討厭布特,相反甚至覺得布特很可愛,是個英雄豪傑。他的本意不想殺他,不過湯予出陣時,薛仁貴叮囑他,此戰關乎大唐數萬官兵的安危,還有尼壤城中的阿秀和無辜的百姓。為了他們,湯予不能心慈手軟……
劍光如練,布特的亞特坎距湯予尚有一尺,橫刀已後發先至、悄無聲息的刺中布特的咽喉……
不可一世的,突厥的最強勇士,布特和巴加圖爾兩兄弟雙雙殞命。戰場上一片寂靜,尤其是突厥的士兵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就在這時金鼓齊鳴,薛仁貴率領著唐軍衝了上來。突厥士卒連稍加抵抗的勇氣都消失殆盡,爭先恐後的四散奔逃。唐軍隨後掩殺,像餓狼追趕著一群肥羊,沒有一點憐憫同情。鮮血染紅了整片大地,死屍堆的比山還要高……
湯予沒有追擊,他拾起地上的麵具,將它帶好,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他和阿秀聽了郭敬之的主意來到邊關塞外,本想遠離紛爭,安靜度日。豈料他去了哪裏,哪裏就有暴力和血腥。難道這是他的命運?湯予甚至開始懷疑自己該不該來到尼壤,但有些事他已身不由己……
尼壤城中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劫後餘生,人們才能真正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貴,也學會了更加珍惜當下,感激每一份來之不易的幸福。不過要說最熱鬧的地方還要屬薛仁貴的帥府。他是快七十歲的人了,本應功成名就,頤養天年,但三年前朝廷派他來到邊關,統管毗沙都護府。薛仁貴的家眷都在京城,他有五個兒子,大公子薛訥、二公子薛慎惑、三公子薛楚卿、四公子薛楚珍和最小的兒子薛楚玉。其中隻有二公子薛慎惑自幼不願習武,卻頗通文墨。本來西域的氣候不同於中原,而且又是多戰之地,並不適合他。可薛仁貴在五個兒子中最喜歡二公子薛慎惑,遇到事情也最願意和他商量探討,所以便把薛慎惑帶在了身邊。薛仁貴喜歡安靜,薛慎惑平日更是隻與經典為伴,府上像今日這般高朋滿座,鼓樂喧天,三年來還是第一次。原因很簡單,在薛仁貴的率領下,唐軍以少勝多大敗突厥,尼壤之戰以唐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薛仁貴心中高興,自然要在府上舉行慶功宴,犒勞眾位將士。
酒席擺好,薛仁貴邀眾人入席,今日能來薛府參加慶功宴的皆是軍中五品以上的武官。唯有一人例外,湯予!
薛仁貴坐在主席的位置,次席上坐的是毗沙都護府的副帥,裴真。而裴真的右側便是湯予的座位。一個流軍,居然能和都護府的副帥平起平坐,足見薛仁貴對湯予的器重。
眾位將官早聽說軍中來了一位奇人,叫做公孫予。他先是鍛造出了適於近戰的橫刀,接著又鍛造出對付騎兵的陌刀,而且薛仁貴還破天荒的交給他一百名士卒,跟他學習陌刀的刀法。眾將雖聞其人卻未見其麵,但前日兩場大戰,公孫予先是率陌刀隊阻住突厥鐵騎潮水般的攻擊,再在陣前擊殺突厥太子布特和六皇子巴加圖爾兩位勇士,眾將對他無不佩服的五體投地,更對公孫予的身世來曆產生了興趣。
布特愣住,然後咆哮道:“是你殺了她?”
湯予不願多做解釋,忍住心中的傷悲,淡淡的說道:“不錯,她是因我而死。”
布特眼睛赤紅,罵了一句突厥語裏最難聽的話。他剛才被湯予打下戰馬已受了內傷,然而新仇舊恨加在一起,顧不得許多,隻要湯予能死,讓他幹什麽他都願意。布特重新舉起刀朝湯予衝來。
湯予扔掉斷成兩截的陌刀,自背後取下橫刀。此刻他武學已臻化境,就算是枯枝敗木在手中皆可成為殺人的利器。但湯予浸淫劍道半生,血液中流淌的都是出神入化的劍法,還是握著劍最為舒服痛快。長劍在手,他手腕一抖,一朵劍花迎著布特刺去。
那邊的巴加圖爾方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斷了湯予的陌刀,剛想乘勝追擊,卻被布特喝止。聽二人之言,似乎之前就有舊怨,可巴加圖爾對二人的恩怨根本不感興趣,眼看布特又和湯予動起了手,他唯恐自己馬上要到手的功勞被布特搶走,連忙催動坐騎加入戰團。三人走馬燈般的戰在一處。
論力量,湯予即使強過布特和巴加圖爾二人,也不會太多。但若比招式的精妙,即使十個巴加圖爾,加上二十個布特也不是湯予的對手。這一番拚鬥與之前大相徑庭,方才湯予以硬碰硬,刀對刀,刀對錘沒有半點退讓。可現在布特、巴加圖爾使盡渾身解數,連橫刀的影子都碰不到。
三人鬥了七八招,布特彎刀疾掃,一擊不中,反而被湯予在肋下刺了一劍,鮮血直流。他忙退了兩步,湯予劍風虎虎,乘勢反手一劍朝巴加圖爾的坐騎削去。劍尖不偏不倚正劃中戰馬的左眼。馬兒吃痛,尥起蹶子來,登時將巴加圖爾掀下馬背。巴加圖爾一骨碌爬起,哇哇怪叫,不要命般的衝湯予連砸四錘,錘中隱隱有風雷之聲。湯予橫劍當胸退了四步,先避過鋒芒,待巴加圖爾四錘砸完,氣力未繼之時,他的橫刀閃電般出手。巴加圖爾就見一道光芒射向自己的額頭,他想舉錘招架已然不及,想要後退,劍光早到了眼前。
橫刀紮入巴加圖爾眉心二寸,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等湯予拔出刀時,鮮血自傷口處飛濺而出,接著巴加圖爾雙目凸起,向後栽倒。
布特和巴加圖爾水火不容,然而畢竟是兄弟,親眼目睹自己的兄弟死於非命,布特痛徹心扉。他雖明知道根本不是湯予的對手,但布特眼中除了仇恨和湯予,再容不下別的東西。他像一隻發了瘋的野獸,嘶吼著,不顧一切的朝湯予劈出一刀。
湯予並不討厭布特,相反甚至覺得布特很可愛,是個英雄豪傑。他的本意不想殺他,不過湯予出陣時,薛仁貴叮囑他,此戰關乎大唐數萬官兵的安危,還有尼壤城中的阿秀和無辜的百姓。為了他們,湯予不能心慈手軟……
劍光如練,布特的亞特坎距湯予尚有一尺,橫刀已後發先至、悄無聲息的刺中布特的咽喉……
不可一世的,突厥的最強勇士,布特和巴加圖爾兩兄弟雙雙殞命。戰場上一片寂靜,尤其是突厥的士兵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就在這時金鼓齊鳴,薛仁貴率領著唐軍衝了上來。突厥士卒連稍加抵抗的勇氣都消失殆盡,爭先恐後的四散奔逃。唐軍隨後掩殺,像餓狼追趕著一群肥羊,沒有一點憐憫同情。鮮血染紅了整片大地,死屍堆的比山還要高……
湯予沒有追擊,他拾起地上的麵具,將它帶好,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他和阿秀聽了郭敬之的主意來到邊關塞外,本想遠離紛爭,安靜度日。豈料他去了哪裏,哪裏就有暴力和血腥。難道這是他的命運?湯予甚至開始懷疑自己該不該來到尼壤,但有些事他已身不由己……
尼壤城中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劫後餘生,人們才能真正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貴,也學會了更加珍惜當下,感激每一份來之不易的幸福。不過要說最熱鬧的地方還要屬薛仁貴的帥府。他是快七十歲的人了,本應功成名就,頤養天年,但三年前朝廷派他來到邊關,統管毗沙都護府。薛仁貴的家眷都在京城,他有五個兒子,大公子薛訥、二公子薛慎惑、三公子薛楚卿、四公子薛楚珍和最小的兒子薛楚玉。其中隻有二公子薛慎惑自幼不願習武,卻頗通文墨。本來西域的氣候不同於中原,而且又是多戰之地,並不適合他。可薛仁貴在五個兒子中最喜歡二公子薛慎惑,遇到事情也最願意和他商量探討,所以便把薛慎惑帶在了身邊。薛仁貴喜歡安靜,薛慎惑平日更是隻與經典為伴,府上像今日這般高朋滿座,鼓樂喧天,三年來還是第一次。原因很簡單,在薛仁貴的率領下,唐軍以少勝多大敗突厥,尼壤之戰以唐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薛仁貴心中高興,自然要在府上舉行慶功宴,犒勞眾位將士。
酒席擺好,薛仁貴邀眾人入席,今日能來薛府參加慶功宴的皆是軍中五品以上的武官。唯有一人例外,湯予!
薛仁貴坐在主席的位置,次席上坐的是毗沙都護府的副帥,裴真。而裴真的右側便是湯予的座位。一個流軍,居然能和都護府的副帥平起平坐,足見薛仁貴對湯予的器重。
眾位將官早聽說軍中來了一位奇人,叫做公孫予。他先是鍛造出了適於近戰的橫刀,接著又鍛造出對付騎兵的陌刀,而且薛仁貴還破天荒的交給他一百名士卒,跟他學習陌刀的刀法。眾將雖聞其人卻未見其麵,但前日兩場大戰,公孫予先是率陌刀隊阻住突厥鐵騎潮水般的攻擊,再在陣前擊殺突厥太子布特和六皇子巴加圖爾兩位勇士,眾將對他無不佩服的五體投地,更對公孫予的身世來曆產生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