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名南陽軍連弩兵帶著手盾和連弩,分別攀上了兩架井欄,他們的任務隻有一個,盡可能壓製夾石城上的揚州軍,減輕南陽輕步利用雲梯攀城時候的壓力。
南陽輕步一校、二校共計四千人,分成了20個梯隊,每個梯隊都以一架雲梯為中心,氣勢洶洶地撲向了夾石城牆。
經過前麵半天的三輪戰鬥,何鹹基本耗盡了揚州軍的弓箭手,但是守城的武器很多,弓箭隻是其中威脅較大的一項而已。除了弓箭,對攀城威脅很大的,還有檑木、滾石、金汁等等的手段。
張史準備很充分,儲備了很多檑木和滾石,甚至連煮金汁的大鍋都特意打造了一隻。但悲催的是,因為井欄以及那上千名連弩手的存在,揚州軍在城牆之上舉步維艱。夾石城的青壯根本不敢將這些守城物資往城頭上搬,誰上誰死。那口特製的大鍋隻能孤零零地待在城牆之上的空地,夾石城的軍民連把它架起來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拿它來熬製金汁了。南陽軍以不要錢的頻率發射著弩箭,壓製著夾石城上一切活動著的人。戰爭,果然比得是誰財大氣粗!
南陽軍的二十架雲梯齊齊靠到城牆之上,要開始攀城了!
張史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於是在親衛的簇擁之下,親自走出掩體指揮戰鬥。揚州軍卒在張史的激勵之下,頂著飛來的弩箭,開始搬運那些檑木等物往城牆下砸去。
南陽軍的傷亡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狹窄的雲梯之上很難閃躲,對於大部分士兵而言,這就是一個概率問題。或許,盡可能快速地攀上城頭,就可以扭轉這種極為被動的狀態。但是城頭之上,有數千名敵人在磨刀霍霍。戰場之上,根本沒有什麽安全的地方。唯有奮勇向前,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擊潰敵人,結束戰鬥,方能迎來真正的安全。
南陽軍在拚命,揚州軍也在拚命。守城守到如此憋屈,張史縱觀古今,當真是聞所未聞。揚州軍每一次的攻擊都要以付出生命為代價,這對於士氣而言,是最致命的打擊。這樣的反擊,絕不可能持久。張史知道,縣尉也清楚。唯一的辦法,隻能等南陽軍攻上城牆之上,利用混戰的機會,讓弩箭失去發威的餘地。隻是,那樣的話,揚州軍也就失去了城牆最大的優勢。剩下的,就是真刀真槍的肉搏戰。揚州兵能夠在短兵之戰中將南陽兵趕落城牆嗎?
“主公,揚州軍在城頭抵抗非常激烈,末將願領親衛登城!”
南陽軍在此前幾輪戰鬥中勢如破竹,打得揚州軍幾乎沒有招架之力,但在登城這一最後的環節,終於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趙雲見城頭之上,南陽輕步的兩校人馬遲遲打不開局麵,心中有些焦急,便主動請戰道。
“子龍莫急!夾石這樣的小城,還輪不到你這樣的大將出馬!適當的流血和犧牲,對於我軍而言,也是好事,可以增強我軍抗挫折的能力。天下堅城無數,可不是所有的城池都如同夾石城這麽好攻克的!”何鹹口中寬慰著趙雲,心中卻一點都不輕鬆。袁術雖然如預料中那般不堪,但揚州軍卻比想象中要有韌性的多。或者說,南陽軍並沒有強大到讓揚州軍一觸即潰的狀態。對於何鹹而言,這也是一種警示。
袁術揚州軍能有如此戰力,統兵能力更強的曹操,麾下的青州兵又該戰力如何?占據冀、並兩州的袁紹麾下的冀州兵和並州兵,戰力又該是何種的水平呢?這幾年來,何鹹在發展,在變強,其他的諸侯們也沒有閑著啊!
“攻城車出動!城破之後,重步兵跟進!”何鹹下達了夾石攻防戰的第五條軍令,也是最後一條軍令!
南陽軍的攻城車為純實木構造,前後共計六個輪子驅動。總體結構就像一個尖頂木屋形,異常堅固。尖頂的頂棚,可以用來保護攻城車中的士兵,避免來自城牆之上的箭矢、檑木、滾石和金汁等物的攻擊。頂棚的外側則蒙著一層牛皮,上麵澆灌濕泥土,用來防備敵人的火攻。攻城車的正中間是一根粗大的圓木,用鐵鏈懸掛在橫梁上。圓木的後端有金屬帽,前端有金屬頭。金屬頭製做成了羊頭的形狀,稱為攻城槌。攻城時,依靠攻城車中的士兵合力抓住攻城槌向後運動後猛烈撞向城門,依靠慣性和動能來破壞城門或者門後的門閂結構。
何鹹本來的計劃之中,並不準備出動攻城車。他覺得負土車加上井欄足夠拿下夾石這座小城池。事實證明,何鹹還是小看了夾石城的決心。或者說,是小看了縣令張史的決心。
張史看到攻城車來襲,將城頭之上的指揮權交給了縣尉,親自領著一千揚州精銳下城,揮舞著刀槍強行命令夾石城的青壯運來檑木和滾石封堵城門,企圖徹底堵死通道。
“咚~咚~咚~”攻城槌三次猛烈的撞擊之後,夾石城門閂率領承受不住巨力,破碎而斷。城門的後麵,張史還沒有完成封堵,攻城槌繼續發力,撞擊城門之後強行打開了一條能容雙人行進的通道。
”南陽重步!斬!斬!斬!“攻城車完成使命之後,迅速後撤,所有的空間都讓給了後續跟進的重步兵們。重步兵們穿過門洞之後,揮舞斬馬劍和揚州軍展開了血戰。
夾石城的青壯在見識到南陽重步的斬馬劍,隻一劍就將一名青壯攔腰斬斷之後,不約而同選擇了轉身逃跑。就算張史指揮著揚州軍士對他們刀槍相加,也抵擋不住他們潰逃的決心。就算是死,他們也不想被那柄巨劍腰斬。張史短暫阻擋之後,覺得這些青壯已經無可救藥,拔出腰間的佩劍,指揮著揚州軍湧入門洞,和南陽重步決戰。門洞狹窄,並不利於斬馬劍發揮全部的威力。重步兵們就將斬馬劍當做長槍使用,挑、刺、橫掃,縣令張史在混亂之中,被斬馬劍的劍鋒掃中,腦袋被削去了一般,紅的血,白的腦漿,流淌了一地。
南陽輕步一校、二校共計四千人,分成了20個梯隊,每個梯隊都以一架雲梯為中心,氣勢洶洶地撲向了夾石城牆。
經過前麵半天的三輪戰鬥,何鹹基本耗盡了揚州軍的弓箭手,但是守城的武器很多,弓箭隻是其中威脅較大的一項而已。除了弓箭,對攀城威脅很大的,還有檑木、滾石、金汁等等的手段。
張史準備很充分,儲備了很多檑木和滾石,甚至連煮金汁的大鍋都特意打造了一隻。但悲催的是,因為井欄以及那上千名連弩手的存在,揚州軍在城牆之上舉步維艱。夾石城的青壯根本不敢將這些守城物資往城頭上搬,誰上誰死。那口特製的大鍋隻能孤零零地待在城牆之上的空地,夾石城的軍民連把它架起來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拿它來熬製金汁了。南陽軍以不要錢的頻率發射著弩箭,壓製著夾石城上一切活動著的人。戰爭,果然比得是誰財大氣粗!
南陽軍的二十架雲梯齊齊靠到城牆之上,要開始攀城了!
張史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於是在親衛的簇擁之下,親自走出掩體指揮戰鬥。揚州軍卒在張史的激勵之下,頂著飛來的弩箭,開始搬運那些檑木等物往城牆下砸去。
南陽軍的傷亡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狹窄的雲梯之上很難閃躲,對於大部分士兵而言,這就是一個概率問題。或許,盡可能快速地攀上城頭,就可以扭轉這種極為被動的狀態。但是城頭之上,有數千名敵人在磨刀霍霍。戰場之上,根本沒有什麽安全的地方。唯有奮勇向前,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擊潰敵人,結束戰鬥,方能迎來真正的安全。
南陽軍在拚命,揚州軍也在拚命。守城守到如此憋屈,張史縱觀古今,當真是聞所未聞。揚州軍每一次的攻擊都要以付出生命為代價,這對於士氣而言,是最致命的打擊。這樣的反擊,絕不可能持久。張史知道,縣尉也清楚。唯一的辦法,隻能等南陽軍攻上城牆之上,利用混戰的機會,讓弩箭失去發威的餘地。隻是,那樣的話,揚州軍也就失去了城牆最大的優勢。剩下的,就是真刀真槍的肉搏戰。揚州兵能夠在短兵之戰中將南陽兵趕落城牆嗎?
“主公,揚州軍在城頭抵抗非常激烈,末將願領親衛登城!”
南陽軍在此前幾輪戰鬥中勢如破竹,打得揚州軍幾乎沒有招架之力,但在登城這一最後的環節,終於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趙雲見城頭之上,南陽輕步的兩校人馬遲遲打不開局麵,心中有些焦急,便主動請戰道。
“子龍莫急!夾石這樣的小城,還輪不到你這樣的大將出馬!適當的流血和犧牲,對於我軍而言,也是好事,可以增強我軍抗挫折的能力。天下堅城無數,可不是所有的城池都如同夾石城這麽好攻克的!”何鹹口中寬慰著趙雲,心中卻一點都不輕鬆。袁術雖然如預料中那般不堪,但揚州軍卻比想象中要有韌性的多。或者說,南陽軍並沒有強大到讓揚州軍一觸即潰的狀態。對於何鹹而言,這也是一種警示。
袁術揚州軍能有如此戰力,統兵能力更強的曹操,麾下的青州兵又該戰力如何?占據冀、並兩州的袁紹麾下的冀州兵和並州兵,戰力又該是何種的水平呢?這幾年來,何鹹在發展,在變強,其他的諸侯們也沒有閑著啊!
“攻城車出動!城破之後,重步兵跟進!”何鹹下達了夾石攻防戰的第五條軍令,也是最後一條軍令!
南陽軍的攻城車為純實木構造,前後共計六個輪子驅動。總體結構就像一個尖頂木屋形,異常堅固。尖頂的頂棚,可以用來保護攻城車中的士兵,避免來自城牆之上的箭矢、檑木、滾石和金汁等物的攻擊。頂棚的外側則蒙著一層牛皮,上麵澆灌濕泥土,用來防備敵人的火攻。攻城車的正中間是一根粗大的圓木,用鐵鏈懸掛在橫梁上。圓木的後端有金屬帽,前端有金屬頭。金屬頭製做成了羊頭的形狀,稱為攻城槌。攻城時,依靠攻城車中的士兵合力抓住攻城槌向後運動後猛烈撞向城門,依靠慣性和動能來破壞城門或者門後的門閂結構。
何鹹本來的計劃之中,並不準備出動攻城車。他覺得負土車加上井欄足夠拿下夾石這座小城池。事實證明,何鹹還是小看了夾石城的決心。或者說,是小看了縣令張史的決心。
張史看到攻城車來襲,將城頭之上的指揮權交給了縣尉,親自領著一千揚州精銳下城,揮舞著刀槍強行命令夾石城的青壯運來檑木和滾石封堵城門,企圖徹底堵死通道。
“咚~咚~咚~”攻城槌三次猛烈的撞擊之後,夾石城門閂率領承受不住巨力,破碎而斷。城門的後麵,張史還沒有完成封堵,攻城槌繼續發力,撞擊城門之後強行打開了一條能容雙人行進的通道。
”南陽重步!斬!斬!斬!“攻城車完成使命之後,迅速後撤,所有的空間都讓給了後續跟進的重步兵們。重步兵們穿過門洞之後,揮舞斬馬劍和揚州軍展開了血戰。
夾石城的青壯在見識到南陽重步的斬馬劍,隻一劍就將一名青壯攔腰斬斷之後,不約而同選擇了轉身逃跑。就算張史指揮著揚州軍士對他們刀槍相加,也抵擋不住他們潰逃的決心。就算是死,他們也不想被那柄巨劍腰斬。張史短暫阻擋之後,覺得這些青壯已經無可救藥,拔出腰間的佩劍,指揮著揚州軍湧入門洞,和南陽重步決戰。門洞狹窄,並不利於斬馬劍發揮全部的威力。重步兵們就將斬馬劍當做長槍使用,挑、刺、橫掃,縣令張史在混亂之中,被斬馬劍的劍鋒掃中,腦袋被削去了一般,紅的血,白的腦漿,流淌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