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何鹹而言,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接連吞下白波降卒,西涼張濟軍之後,南陽軍的兵力大增,地盤也擴大了一倍有餘,但實際上,糧草輜重方麵卻出現了極為緊缺的狀態。毫不誇張地說,何鹹已經打不起一場五萬級別以上的戰役。如果強行開戰,南陽的經濟就要受到極大的重創,這將帶來更為深層次的問題。所以,對於何鹹與南陽軍而言,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和平與穩定,悶頭發展經濟,囤積糧草,才是重中之重。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漢帝的車駕順利抵達南陽宛城。宛城百姓自發湧上街頭,熱烈歡迎自己的皇帝陛下到此暫住。何鹹並沒有遷都,而是以洛陽重修為由,請漢帝到宛城暫住。郭嘉早已命人將南陽郡守府改成了皇帝的行宮,雖然麵積較小,但是純青磚紅瓦的建築結構,到也顯得別具一格。


    漢帝劉協入城之後,明顯發現宛城的百姓與洛陽、長安的百姓不同。這裏的百姓臉上都洋溢著自信和幸福的笑容,這是長安、洛陽百姓所不具有的。宛城,自中平元年的黃巾之亂後,便再無戰事襲擾,承平已有八年之久。在何氏的治理之下,盜匪絕跡,經濟繁榮,物資充沛,百姓們隻要你能勞動,幾乎不存在餓肚子的情況。莫說是劉協,就連一路黑著臉的司徒王允,在見到了宛城的盛況之後,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了解這個城市,了解南陽這些年是怎麽發展起來的。


    “想當初,老夫奉先帝之命,前來南陽平定蛾賊的時候,宛城已經被糟蹋地不成樣子。土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當時老夫心中就在想,這好好的南陽想要再恢複起來,恐怕得需要百八十年的功夫。真是沒有想到,不過短短八年的功夫,忠信不但恢複了南陽生氣,而且繁榮更勝一籌。若對外鄉人說這是長安,恐怕也是有人相信啊!”太尉朱儁發自肺腑感慨道。


    何鹹謙虛道:“太尉大人過譽了!當初若不是您網開一麵,饒了那些投降的黃巾賊眾,宛城豈有今天,南陽豈有今天?”


    ”宛城都是那些賊寇建設起來的嗎?“劉協聽到何鹹和朱儁,異常驚訝。


    何鹹迴到:“陛下,這麽說雖然有些偏頗,但他們確實貢獻了非常大的力量。想當初,南陽郡乃黃巾亂賊肆虐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不管是自願還是被強迫,將近一半以上的南陽百姓,或多或少於黃巾賊扯上了一些瓜葛。若是嚴格按照大漢律,從賊者死的規定,南陽之地恐怕已經成為鬼蜮。”


    劉協聞言,唏噓不已:“如此說來,南陽能有今天,太尉功不可沒啊!”


    朱儁擺擺手道:“陛下莫要聽著小子胡扯!想當初,老夫也是年輕氣盛,對於這些亂臣賊子,是堅決支持就地斬首的!還不是這小子,軟磨硬泡,硬是與我打賭,引了賭注,才得到了這些降卒的處置權!”


    ”驃騎將軍怎會有先見之明,知道這些亂賊,不會複反呢?“劉協好奇問何鹹道。


    ”微臣那會兒年幼,哪有什麽先見之明!隻不過,微臣一直以來相信一點,這些反賊曾經都是大漢的百姓,陛下的子民。哪個百姓不想安安穩穩、快快樂樂地過日子?他們之所以要反,是因為負責管理他們的官員盡到自己的職責,沒有帶領好他們,導致他們沒有吃,沒有穿,沒有安居樂業的基礎。所以,罪不在百姓,而在乎管理百姓的人。“


    什麽是管理百姓的人?當然是上至皇帝,下到縣令的大小統治者。何鹹可以抨擊官員,卻不可直接說皇帝,所以隻能用”管理百姓的人“來替代。如果劉協足夠聰慧,自然能夠體會其中的含義。


    ”聽聞驃騎將軍一言,朕深感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敢問將軍,若是朕想要前往潁川書院學習,可否?“劉協問。


    ”這有何不可?潁川書院乃陛下的書院,陛下若是願意前往,書院上下歡迎還來不及。隻不過,為了不必要的麻煩,陛下的身份可能需要隱藏一下!“何鹹道。


    ‘太傅!”劉協轉向馬日磾:“朕冒充一下太傅的子侄輩,可否?”


    馬日磾躬身道:”此乃扶風馬氏之榮幸!“


    ”那就此說定!朕以馬協的名義,入學就讀吧!“劉協很開心道。


    ”太尉,司馬,兩位大人皆我大漢之名將,若是能在書院開一門軍事戰陣課,傳授沙場征戰的經驗,想必一定會收到學子們的熱烈歡迎!“何鹹趁機在旁邊慫恿朱儁和皇甫嵩加入潁川書院的教授隊伍。


    朱儁與皇甫嵩對視一眼,問道:”我倆可以嗎?“


    ”當然!兩位大人若是願意,我可說服司馬夫子,單獨開辟一個軍事學院,專門培訓書院學子和大漢的中級將領。不出數年,兩位大人必將桃李滿天下!“


    朱儁與皇甫嵩皆過了”知天命“的年歲,在大漢,已然不算短壽。何鹹掌權之後,雖然對他倆尊崇有加,但畢竟不可能再讓他們領兵出征。授課講學,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不能直接被你小子給蒙了!“朱儁道:”老夫與義真兄要親自去潁川書院看看之後,再來迴複你的提議!“


    ”沒問題!隻要您二老高興就好!“何鹹道。隻要兩人感興趣,何鹹相信,潁川書院百家爭鳴的氛圍,最終會成為這兩位名將的歸宿。


    劉協隨後去拜見了太後何瑩,又去探望了皇兄劉辯。劉辯經過張機幾年的診治,始終不見好轉,基本上可以宣告治療失敗。劉辯再想恢複到神智清醒,概率已經微乎其微。何太後已經看透,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神智不清,對於劉辯而言,未必不是好事。起碼,他與其他人都沒有了利害的衝突。憑借著身份,在哪裏都能夠平平安安活到死為止。而一位精神失常的廢帝,對於劉協而言,也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皇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屠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服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服君並收藏漢末屠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