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鹹瞬間無語,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然後灰溜溜地離開。
高順讓何鹹看到了什麽事專業軍人,相比而言,何鹹是一個並不合格的將領。但幸運的是,何鹹擁有無與倫比的超常眼光,他可以找到一堆優秀的將領來替自己練兵、領兵。高順如此,魏延、張遼如此,文聘、甘寧、徐晃無不如此!這就是何鹹最大的優勢,也是他最大的驕傲!
”今夜,兩門的巡防之事,就全拜托伯平了!“何鹹道。
”此乃末將使命所在,將軍放心,有高順在,兩門可保無憂!“高順說完,一抱拳,一掀身後的披風,大步出帳而去。
張繡醉倒不能出城,何鹹隻好命何乾派一名隊員,拿著他的親筆信前去報信,避免張濟擔心。
大帳之內,僅剩何鹹、徐庶、鍾繇和趙雲四人,頓時安靜下來。
鍾繇輕抿了一口碗中的白酒,清了清嗓子道:“主公,張濟降的突然,其中是否有詐?”
鍾繇並不知道張繡曾經暗中幫助過南陽軍,有此疑問也屬正常。
何鹹搖搖頭道:“詐降的可能性不大!敵強我弱,本將不可能現在就大開城門,接納張濟軍。等能接納張濟軍的時候,也不可能讓其保持現有陣容,必然會對西涼軍進行繳械和拆分。張濟若是詐降,代價太大,完全沒有必要,倒不如退迴西涼。”
“那張濟所圖為何?”鍾繇接著問。
“所圖者,勢也!”徐庶接過來說道:“如果庶沒有猜錯,南陽援軍已經通過函穀關。西涼軍得到消息之後,自知攻陷長安城無望,要麽撤兵,要麽隻能投降。張濟不比馬騰、韓遂,他早年就跟隨董卓來到洛陽與長安,再迴涼州已經沒有根基,效忠朝廷才是大勢所趨。”
“若是南陽援軍將至,這就說得過去了!”鍾繇點頭道。
“兩個多月都堅持下來了,我們不妨再等幾天,看他們究竟是真退還是假退!”何鹹笑道。
……
“司徒大人,馬騰軍、韓遂軍撤了!”
三日後,呂布攜劉表登門,給王允帶來了這個重磅消息。
“西涼賊軍撤退這是個大喜訊啊,為何兩位卻麵色不悅呢?”王允很奇怪地問兩人。
“因為張濟軍並沒有撤退,反而跑去了何鹹鎮守的東、南兩門。”呂布答。
“這是為何?”王允更加奇怪了。照理說,西涼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既然決定放棄圍攻了,那必然是一同撤退啊?沒道理走一半,留一半啊!難道說…
“張濟欲降!”
“張濟莫不是要降往何鹹?”王允驚訝道。
“正是!”呂布憤怒道:“張濟不知道發什麽瘋,竟然領著六萬餘兵馬欲降何鹹六七千人馬,簡直不可思議!”
“張濟作為董卓麾下西涼四將之一,不可能做無用之舉!他最終舍棄我等,而選擇何鹹,必然是因為降何鹹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王允冷靜分析道。
劉表點點頭,順著說道:“再結合馬騰、韓遂軍匆匆撤退,也就是說關東諸侯的援軍應該將至!”
“來援的軍隊不是南陽軍,就是南陽軍的友軍,所以張濟才會有降何的舉動!”
王允最後的結論讓呂布感到絕望,假如南陽援軍將至,再加上張濟投降的六萬餘西涼軍士,何鹹在長安城的力量一下子超越他們,成為當之無愧的最強者。
“要不然,趁著援軍未至,張濟軍未降的時候,突襲南陽軍,殺死何鹹!”呂布一臉戾氣,提出了一個孤注一擲的方法。這個辦法,與除去董卓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允和劉表暫時沉默,不吱聲。董卓都被他倆設計殺了,再殺一個何鹹,兩人並無所謂,但關鍵的問題是:呂布能夠殺得了何鹹嗎?
“要不,還是以皇帝的名義召何鹹過來麵聖?然後…”劉表以手作刀狀,想要套用殺董卓的方法,故技重施。找個何鹹沒有防備的時候,將其斬殺。
“不妥!”呂布否定道:“何鹹武藝高出董卓不少,且其親衛統領趙雲,與其練就了一套攻防一體的槍法,十分難纏。就算是我,也沒有把握在短時間內斬殺兩人!”
“這麽厲害?”劉表沒有想到,呂布竟然能給何鹹這麽高的評價。在劉表的印象中,呂布在武藝一道非常自負,很少服人。
“想要殺何鹹,必須引軍,利用兵力優勢,集中掩殺,方是正道!”
呂布正說著,忽聽得又有急報而來。
“射聲校尉文聘領著南陽援軍出現在長安城東十裏之外!”
“來得這麽快?”王允失聲驚唿,“人數幾何?”
“號稱十萬!實際應該在五萬左右!”
“五萬人?那這內戰就沒法打了……”呂布低聲喃語道。
劉表聞言也是臉色煞白。何鹹不一定會殺了他們,但是想要繼續身處高位,執掌朝政,恐怕就是癡心妄想。好不容易過了幾天當政的癮,讓他們繼續迴到從前聽任擺布的日子……劉表真心不想。於是,他的腦子裏冒出來一個大膽的想法!
“子師,不如我等攜帝投奔關東?袁術、袁紹與我等皆為黨人,厲害相關。想必一定會願意與我等共享權力!”
呂布一聽,眼睛發光道:“好主意!關東諸侯,除了何鹹,皆土雞瓦狗也,無敢戰之人。本將若去關東,必能護得兩位大人的周全!”
王允沉思了一會兒,最終卻是搖搖頭道:“何鹹不惜傾巢出動,救援長安,所圖者不過陛下也。我等若是攜天子而走,何鹹必會全力以赴,追擊到底。到時候,恐怕還未來得及與關東其他諸侯見麵,便被南陽軍擊潰……”
王允所言,也不無道理。呂布與劉表同時陷入了沉默狀態。
王允歎了口氣,繼續道:“你們要走,老夫不阻攔。但為了天下社稷,老夫不會離開陛下。董卓那老賊都除掉了,老夫難道還怕何鹹這個小賊嗎?”
呂布與劉表對視一眼,知道王允心意已定,便聯袂告辭,離開了司徒府。
高順讓何鹹看到了什麽事專業軍人,相比而言,何鹹是一個並不合格的將領。但幸運的是,何鹹擁有無與倫比的超常眼光,他可以找到一堆優秀的將領來替自己練兵、領兵。高順如此,魏延、張遼如此,文聘、甘寧、徐晃無不如此!這就是何鹹最大的優勢,也是他最大的驕傲!
”今夜,兩門的巡防之事,就全拜托伯平了!“何鹹道。
”此乃末將使命所在,將軍放心,有高順在,兩門可保無憂!“高順說完,一抱拳,一掀身後的披風,大步出帳而去。
張繡醉倒不能出城,何鹹隻好命何乾派一名隊員,拿著他的親筆信前去報信,避免張濟擔心。
大帳之內,僅剩何鹹、徐庶、鍾繇和趙雲四人,頓時安靜下來。
鍾繇輕抿了一口碗中的白酒,清了清嗓子道:“主公,張濟降的突然,其中是否有詐?”
鍾繇並不知道張繡曾經暗中幫助過南陽軍,有此疑問也屬正常。
何鹹搖搖頭道:“詐降的可能性不大!敵強我弱,本將不可能現在就大開城門,接納張濟軍。等能接納張濟軍的時候,也不可能讓其保持現有陣容,必然會對西涼軍進行繳械和拆分。張濟若是詐降,代價太大,完全沒有必要,倒不如退迴西涼。”
“那張濟所圖為何?”鍾繇接著問。
“所圖者,勢也!”徐庶接過來說道:“如果庶沒有猜錯,南陽援軍已經通過函穀關。西涼軍得到消息之後,自知攻陷長安城無望,要麽撤兵,要麽隻能投降。張濟不比馬騰、韓遂,他早年就跟隨董卓來到洛陽與長安,再迴涼州已經沒有根基,效忠朝廷才是大勢所趨。”
“若是南陽援軍將至,這就說得過去了!”鍾繇點頭道。
“兩個多月都堅持下來了,我們不妨再等幾天,看他們究竟是真退還是假退!”何鹹笑道。
……
“司徒大人,馬騰軍、韓遂軍撤了!”
三日後,呂布攜劉表登門,給王允帶來了這個重磅消息。
“西涼賊軍撤退這是個大喜訊啊,為何兩位卻麵色不悅呢?”王允很奇怪地問兩人。
“因為張濟軍並沒有撤退,反而跑去了何鹹鎮守的東、南兩門。”呂布答。
“這是為何?”王允更加奇怪了。照理說,西涼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既然決定放棄圍攻了,那必然是一同撤退啊?沒道理走一半,留一半啊!難道說…
“張濟欲降!”
“張濟莫不是要降往何鹹?”王允驚訝道。
“正是!”呂布憤怒道:“張濟不知道發什麽瘋,竟然領著六萬餘兵馬欲降何鹹六七千人馬,簡直不可思議!”
“張濟作為董卓麾下西涼四將之一,不可能做無用之舉!他最終舍棄我等,而選擇何鹹,必然是因為降何鹹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王允冷靜分析道。
劉表點點頭,順著說道:“再結合馬騰、韓遂軍匆匆撤退,也就是說關東諸侯的援軍應該將至!”
“來援的軍隊不是南陽軍,就是南陽軍的友軍,所以張濟才會有降何的舉動!”
王允最後的結論讓呂布感到絕望,假如南陽援軍將至,再加上張濟投降的六萬餘西涼軍士,何鹹在長安城的力量一下子超越他們,成為當之無愧的最強者。
“要不然,趁著援軍未至,張濟軍未降的時候,突襲南陽軍,殺死何鹹!”呂布一臉戾氣,提出了一個孤注一擲的方法。這個辦法,與除去董卓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允和劉表暫時沉默,不吱聲。董卓都被他倆設計殺了,再殺一個何鹹,兩人並無所謂,但關鍵的問題是:呂布能夠殺得了何鹹嗎?
“要不,還是以皇帝的名義召何鹹過來麵聖?然後…”劉表以手作刀狀,想要套用殺董卓的方法,故技重施。找個何鹹沒有防備的時候,將其斬殺。
“不妥!”呂布否定道:“何鹹武藝高出董卓不少,且其親衛統領趙雲,與其練就了一套攻防一體的槍法,十分難纏。就算是我,也沒有把握在短時間內斬殺兩人!”
“這麽厲害?”劉表沒有想到,呂布竟然能給何鹹這麽高的評價。在劉表的印象中,呂布在武藝一道非常自負,很少服人。
“想要殺何鹹,必須引軍,利用兵力優勢,集中掩殺,方是正道!”
呂布正說著,忽聽得又有急報而來。
“射聲校尉文聘領著南陽援軍出現在長安城東十裏之外!”
“來得這麽快?”王允失聲驚唿,“人數幾何?”
“號稱十萬!實際應該在五萬左右!”
“五萬人?那這內戰就沒法打了……”呂布低聲喃語道。
劉表聞言也是臉色煞白。何鹹不一定會殺了他們,但是想要繼續身處高位,執掌朝政,恐怕就是癡心妄想。好不容易過了幾天當政的癮,讓他們繼續迴到從前聽任擺布的日子……劉表真心不想。於是,他的腦子裏冒出來一個大膽的想法!
“子師,不如我等攜帝投奔關東?袁術、袁紹與我等皆為黨人,厲害相關。想必一定會願意與我等共享權力!”
呂布一聽,眼睛發光道:“好主意!關東諸侯,除了何鹹,皆土雞瓦狗也,無敢戰之人。本將若去關東,必能護得兩位大人的周全!”
王允沉思了一會兒,最終卻是搖搖頭道:“何鹹不惜傾巢出動,救援長安,所圖者不過陛下也。我等若是攜天子而走,何鹹必會全力以赴,追擊到底。到時候,恐怕還未來得及與關東其他諸侯見麵,便被南陽軍擊潰……”
王允所言,也不無道理。呂布與劉表同時陷入了沉默狀態。
王允歎了口氣,繼續道:“你們要走,老夫不阻攔。但為了天下社稷,老夫不會離開陛下。董卓那老賊都除掉了,老夫難道還怕何鹹這個小賊嗎?”
呂布與劉表對視一眼,知道王允心意已定,便聯袂告辭,離開了司徒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