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就在睢州駐紮一晚吧,咱們行軍隊伍太長了,停一段時間,也好讓掉隊的士兵追上來。”
考慮到行軍的路上可能會有因為各種各樣情況而掉隊的士兵,比如有的人有點小疾病,滯留在後方讓軍醫治病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運輸物資的士兵車子壞了,或者牲畜病了,因為古代路況很差,不走官道的話就和越野沒分別,所以這種情況很常見。
因此張勇覺得還是在睢州休息一晚上比較好,反正現在時間充裕,朱慈烺也沒有規定什麽時間前必須到達開封府。
目前在睢州駐紮的隻有許定國一部兵馬,許定國在明末算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將領了。
從萬曆四十六年開始效力於遼東巡撫楊鎬麾下開始,曆經泰昌、天啟、崇禎四朝,他差不多為大明征戰將近三十年了。
人生能有幾個三十年?不要說醫療手段落後的古代,就是科技發達,人均壽命七八十以上的現代,三十年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等於小半輩子了。
可惜許定國到了最後不能堅持對於大明的忠誠,在弘光元年,他誘殺高傑,把史可法北伐的企圖破滅,而後加入清軍,做了蟎人的奴才。
“許總兵,朝廷的大軍馬上就要來睢州了,你說會不會對我們動手啊?”說話的人是睢州南五寨首領李際遇。
許定國初來睢州時,手中隻有殘兵數十人,後來用官爵勾引李際遇這些地方實力派才有能力掌控整個睢州。
“應該不會,老夫不過劫掠些許州縣,朝廷有何好問罪於我等。”許定國自信滿滿地說。
“當兵打仗那有不劫掠的,那樣豈不是白當兵了,再說了,咱們守禦一地,還有功哩。”許定國不愧是個老兵油子,儼然已經將劫掠當做了家常便飯。
不過這也是大環境如此,怪不得他,那些手握重兵的軍頭,那一個不這樣做,否則怎有錢財養兵,怎能讓自己過上奢侈的生活呢?
對此,其實朝廷也是一直默許的,隻要不惹得天怒人怨,就算皇帝知道了,也可以當做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崇禎末年時的左良玉就是這樣,在河南一戰即潰,沿途劫掠,一直跑到武昌,又在那裏刮地三尺。
崇禎不聞不問,反而給左良玉加官進爵,讓他做了寧南伯。
真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大人說的是,現在正值亂世,朝廷正值用人之際,肯定不敢把咱們怎麽樣,少不得來日作戰,還要靠熟悉地形的咱們出力呢。”李際遇對於許定國的話深以為然。
“少說廢話,你快去將城外土地清理清理,給大軍駐紮騰出地方,我聽聞高傑和那個勞什子定遠大將軍張勇帶了七八萬人呢。”許定國說。
“乖乖,竟然這麽多人,看來朝廷是下血本了。”李際遇驚訝於張勇這一路兵馬的龐大數量。
別看七八萬人說起來不多,可要是擺在人麵前,那就是真正的如山如海,幾萬人隨便齊聲喊一句什麽,都會讓人有種山崩地裂的感覺。
“何止啊,這還隻是先頭部隊呢,另外三鎮兵馬都在後麵,除此之外,小皇帝也帶了幾萬人在揚州駐守。”許定國雖然遠在河南睢州,可是對於朝廷的情況卻很清楚。
畢竟是在大明混了幾十年的老將,人脈很廣,自然消息靈通。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朱慈烺對這些信息沒有保密,否則許定國不可能知道的這麽清楚。
“那這麽說,朝廷平定流寇,重整河山就在眼前了?”李際遇本是睢州強人,李闖橫行河南的時候,睢州結寨自保,才被推舉為首領,他對於大局其實沒有什麽見識。
“那有這麽容易,剿賊,剿賊,單是李闖這一夥就剿了十幾年,蟎人更是從我剛從軍之前就成了氣候。”
“再說這些年,你看朝廷的兵越打越多,可流寇和蟎人也越來越強,去年和今年初的時候,高傑、唐通等人手握幾十萬兵馬,卻連把李自成擋在直隸以外都做不到。”
“唉,這大明啊,我看是不行了。”
許定國對於大明的前途不抱有什麽希望,不僅僅是他,士農工商,抱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再少數,甚至連天子家奴也這樣。
之前李闖攻京城的時候,給他開門當帶路黨的就是幾個太監。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不夠忠誠,實在是大明氣數已盡,百萬大軍全無鬥誌,一見敵兵,未戰擊潰,輕則丟盔棄甲,風聲鶴唳。
重則直接抓獲長官賣主求榮,或者就是一地守將主動獻城投靠。
這也是為什麽李自成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從河南打到陝西,再從陝西渡黃河到山西,然後殺進直隸,攻破京城的緣故。
否則幾千裏的道路上,隨便出一兩個唐末張巡那樣的人物就能把李自成給拖個十天半個月。
“那大人的意思是仍然聯絡北邊?”說著,李際遇伸手指向京城的方向。
“這是自然,做好兩手準備,如此才能保全富貴,綿延香火。”許定國信誓旦旦地說。
表麵上看他是大明的臣子,其實他誰也不忠誠,他唯一忠誠的隻有金錢,隻有高官厚祿。
“那咱們幹嘛還給他們清理場地,讓他們駐紮呢?”李際遇搞不懂許定國為什麽這麽做。
“你真是愚笨啊。”
“我手上隻有睢州一地,兵不滿一萬,如果拒絕他們,不聽他們的調遣,恐怕頃刻間就會被碾為齏粉。”
“再者投靠北麵,咱們也要有些拿地出手的東西才行啊。”
“就這幾萬百姓,一個州城,幾千雜兵,你覺得會有人放在眼裏嗎?”許定國很聰明。
他知道投靠是一門生意,選擇什麽樣的勢力,拿出什麽樣的籌碼,選擇在什麽樣的時間,這都有講究,也難怪後來他能成為蟎清的一等精奇尼哈番了。
就在李際遇聽的雨裏霧裏,可還是要拍許定國的馬屁的時候,突然有傳令兵跑了進來。
“報,總兵大人,城外五裏處看到定遠大將軍和興平伯的偵騎了。”
考慮到行軍的路上可能會有因為各種各樣情況而掉隊的士兵,比如有的人有點小疾病,滯留在後方讓軍醫治病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運輸物資的士兵車子壞了,或者牲畜病了,因為古代路況很差,不走官道的話就和越野沒分別,所以這種情況很常見。
因此張勇覺得還是在睢州休息一晚上比較好,反正現在時間充裕,朱慈烺也沒有規定什麽時間前必須到達開封府。
目前在睢州駐紮的隻有許定國一部兵馬,許定國在明末算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將領了。
從萬曆四十六年開始效力於遼東巡撫楊鎬麾下開始,曆經泰昌、天啟、崇禎四朝,他差不多為大明征戰將近三十年了。
人生能有幾個三十年?不要說醫療手段落後的古代,就是科技發達,人均壽命七八十以上的現代,三十年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等於小半輩子了。
可惜許定國到了最後不能堅持對於大明的忠誠,在弘光元年,他誘殺高傑,把史可法北伐的企圖破滅,而後加入清軍,做了蟎人的奴才。
“許總兵,朝廷的大軍馬上就要來睢州了,你說會不會對我們動手啊?”說話的人是睢州南五寨首領李際遇。
許定國初來睢州時,手中隻有殘兵數十人,後來用官爵勾引李際遇這些地方實力派才有能力掌控整個睢州。
“應該不會,老夫不過劫掠些許州縣,朝廷有何好問罪於我等。”許定國自信滿滿地說。
“當兵打仗那有不劫掠的,那樣豈不是白當兵了,再說了,咱們守禦一地,還有功哩。”許定國不愧是個老兵油子,儼然已經將劫掠當做了家常便飯。
不過這也是大環境如此,怪不得他,那些手握重兵的軍頭,那一個不這樣做,否則怎有錢財養兵,怎能讓自己過上奢侈的生活呢?
對此,其實朝廷也是一直默許的,隻要不惹得天怒人怨,就算皇帝知道了,也可以當做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崇禎末年時的左良玉就是這樣,在河南一戰即潰,沿途劫掠,一直跑到武昌,又在那裏刮地三尺。
崇禎不聞不問,反而給左良玉加官進爵,讓他做了寧南伯。
真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大人說的是,現在正值亂世,朝廷正值用人之際,肯定不敢把咱們怎麽樣,少不得來日作戰,還要靠熟悉地形的咱們出力呢。”李際遇對於許定國的話深以為然。
“少說廢話,你快去將城外土地清理清理,給大軍駐紮騰出地方,我聽聞高傑和那個勞什子定遠大將軍張勇帶了七八萬人呢。”許定國說。
“乖乖,竟然這麽多人,看來朝廷是下血本了。”李際遇驚訝於張勇這一路兵馬的龐大數量。
別看七八萬人說起來不多,可要是擺在人麵前,那就是真正的如山如海,幾萬人隨便齊聲喊一句什麽,都會讓人有種山崩地裂的感覺。
“何止啊,這還隻是先頭部隊呢,另外三鎮兵馬都在後麵,除此之外,小皇帝也帶了幾萬人在揚州駐守。”許定國雖然遠在河南睢州,可是對於朝廷的情況卻很清楚。
畢竟是在大明混了幾十年的老將,人脈很廣,自然消息靈通。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朱慈烺對這些信息沒有保密,否則許定國不可能知道的這麽清楚。
“那這麽說,朝廷平定流寇,重整河山就在眼前了?”李際遇本是睢州強人,李闖橫行河南的時候,睢州結寨自保,才被推舉為首領,他對於大局其實沒有什麽見識。
“那有這麽容易,剿賊,剿賊,單是李闖這一夥就剿了十幾年,蟎人更是從我剛從軍之前就成了氣候。”
“再說這些年,你看朝廷的兵越打越多,可流寇和蟎人也越來越強,去年和今年初的時候,高傑、唐通等人手握幾十萬兵馬,卻連把李自成擋在直隸以外都做不到。”
“唉,這大明啊,我看是不行了。”
許定國對於大明的前途不抱有什麽希望,不僅僅是他,士農工商,抱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再少數,甚至連天子家奴也這樣。
之前李闖攻京城的時候,給他開門當帶路黨的就是幾個太監。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不夠忠誠,實在是大明氣數已盡,百萬大軍全無鬥誌,一見敵兵,未戰擊潰,輕則丟盔棄甲,風聲鶴唳。
重則直接抓獲長官賣主求榮,或者就是一地守將主動獻城投靠。
這也是為什麽李自成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從河南打到陝西,再從陝西渡黃河到山西,然後殺進直隸,攻破京城的緣故。
否則幾千裏的道路上,隨便出一兩個唐末張巡那樣的人物就能把李自成給拖個十天半個月。
“那大人的意思是仍然聯絡北邊?”說著,李際遇伸手指向京城的方向。
“這是自然,做好兩手準備,如此才能保全富貴,綿延香火。”許定國信誓旦旦地說。
表麵上看他是大明的臣子,其實他誰也不忠誠,他唯一忠誠的隻有金錢,隻有高官厚祿。
“那咱們幹嘛還給他們清理場地,讓他們駐紮呢?”李際遇搞不懂許定國為什麽這麽做。
“你真是愚笨啊。”
“我手上隻有睢州一地,兵不滿一萬,如果拒絕他們,不聽他們的調遣,恐怕頃刻間就會被碾為齏粉。”
“再者投靠北麵,咱們也要有些拿地出手的東西才行啊。”
“就這幾萬百姓,一個州城,幾千雜兵,你覺得會有人放在眼裏嗎?”許定國很聰明。
他知道投靠是一門生意,選擇什麽樣的勢力,拿出什麽樣的籌碼,選擇在什麽樣的時間,這都有講究,也難怪後來他能成為蟎清的一等精奇尼哈番了。
就在李際遇聽的雨裏霧裏,可還是要拍許定國的馬屁的時候,突然有傳令兵跑了進來。
“報,總兵大人,城外五裏處看到定遠大將軍和興平伯的偵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