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魏軍崩潰得很突然。
秦鄭二師身處異國,秦人是因為長期以來的驍勇不願投降,鄭人則是因為趙氏在洛水的屠俘而不得不死戰,與之相比,反倒是主場作戰的河東魏軍士氣最為低落。前些天便有上千人在夜晚偷偷跑出營地投敵,趙氏也充分利用這些人,讓他們迴到魏營前宣傳趙氏的政策:降者免死,甚至不必擔心淪為奴隸。
可畢竟盜蹠屠戮俘虜的事件導致趙氏公信力大大下降,不是所有魏卒都願意相信,可他們對自己的主帥,也漸漸信不過了
魏駒征召他們,號稱要帶他們走向勝利,許諾了很多賞賜,然而現在眾人的老家卻全丟了,家人提前去了河西的人還好,親朋皆在河東的卻滿腹牢騷。
力分者弱,心疑者背,這是用兵大忌。
在前路被封鎖,無處可去的時候,這些魏氏兵卒們隻能與秦人互保。然而在這關鍵的戰局裏,因為秦人衝擊趙無恤帥旗所在之處,導致東麵和東南麵的兩支趙軍開始朝中路靠攏,他們所守的河岸頓時出現了一個一裏寬的空隙。
就好像一個長期被困在密室裏的人猛地看到外麵的陽光,一時間喜極而泣又像是在籠子裏被關得太久的野獸一下子瞧見逃生的路後,便情不自禁地朝那兒狂奔。
魏軍一下子崩潰了。
他們沒有遵從魏駒的命令,去阻止河內、上黨兩支趙軍對中路的包抄,而是成群結隊地撂了挑子,自發地往東方的缺口湧去
普通兵卒是看不懂戰局的,他們關心更多還是自己的性命,反正他們的主帥魏駒在長平一戰裏做過表率,臨陣倒戈和臨陣潰逃相比,還是前者更無恥一點吧?這種印象讓魏軍不擅長死戰,尤其是還有一線生機的時候。他們對幫助秦軍與趙軍拚命興致缺缺,加上知道魏邑還沒陷落,敵陣的大缺口仿佛是在引誘他們逃生一般。
隻要能到魏邑,就不必承受與趙軍野戰的恐懼了。
至少有一半魏卒加入了潰逃,魏駒大驚,不斷擊鼓傳令試圖挽迴。但眼看生路在前,魏卒們都紅了眼,誰阻止他們誰就是敵人,一名試圖阻止潰逃的魏氏將吏隻來得及砍了兩個逃兵腦袋,便直接被後來的兵卒們推倒,踩在腳下一命嗚唿。
類似的事情在整個魏軍裏重複出現,像是突然崩塌的樓閣,潰逃愈演愈烈,全軍的方向都被帶歪了。最後連號稱“忠勇”的魏武卒也加入其中,他們索性裹挾著魏駒的車馬,朝東方逃去
魏駒感到了一種無力感,曾經指揮大軍如揮臂的感覺沒了,他的戎車如同駭浪裏的一葉扁舟,身處洪流之中,任何舉止都無濟於事,隻能被動地在他們裹挾下一同向東奔去。
“如此也好”絕望之下,魏駒迴頭看了一眼秦軍,想必子虎一定在破口大罵自己吧,但他已經來不及去給子虎示警,說趙氏正麵的引誘或許隻是個圈套,真正的殺招在於圍攏過來的精銳
“魏駒小兒!”
子虎發出憤怒的吼聲,卻無法追上去斬其頭顱泄憤,他們已經進退維穀,隻能力戰不休。
在東麵的魏軍突然崩潰,自行奔逃而去後,秦軍的側翼頓時門戶大開,趙氏的河內郡兵、上黨郡兵乘機掩殺過來,這兩萬人直接撞到了正在調動的秦軍身上,將他們的攻勢瓦解,並把前鋒和後陣截為兩段。
心懷被出賣的憤怒,秦將子虎依舊指揮著萬餘秦人奮力向前,鄴城兵的陣列在秦人的打擊下逐漸變得稀薄,而在他們背後,就是趙無恤帥旗所在!
身後是漸漸朝這邊蠶食過來的河內、上黨部,西麵的鄭軍也在趙氏騎兵、太原郡兵的打擊下岌岌可危,現在是戰局的關鍵時刻,秦鄭的覆敗已成定局,唯一的希望就是擒拿或斬殺趙無恤
“隨我衝陣!”
這時候還能鼓起勇氣與子虎一起衝鋒的,都是秦軍中最為兇悍的勇士。縱然被敵人分割了陣型,但他們還是下意識地跟在子虎身後向敵陣進發,起初是小步的慢跑,後來速度漸漸加快。在跑動中,他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尖端的錐形,隨著秦人的縱聲狂吼,整隊人仿佛一柄巨大無比的鐵椎,向著趙氏鄴城軍的陣列轟然撞去。
首先迎接他們的是趙軍密集的箭矢,和秦人這邊射出的零零散散不同,趙軍材官使用的是他們賴以成名的三段射。在河東連月鏖戰,導致秦軍甲胄兵器損耗嚴重,這些跟著子虎的秦人幾乎都沒有披掛甲胄,對箭矢的防禦能力接近於零,故而箭矢落下,頓時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但他們仍然悍不畏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敵箭,讓身後的袍澤前赴後繼。
其次依然是密集的長矛,對於趙氏的這種戰法,子虎真是厭惡至極,但他也想到了破解之法。他令秦軍中的勇士揮動長鈹、長斧斬斷矛杆,隨即後麵的秦人飛身撲前,試圖將拉鋸戰變成白刃戰。
子虎也縱馬衝鋒在前,有一根長矛從他的額角掠過,將胄帽整個掀了下來,矛尖劃破了額畔皮膚,大量鮮血將他的視野染成了赤紅色,好在他的馬一腳踢碎了那個趙卒的下顎,子虎才沒被戳下馬來。
秦人傷亡慘重,但這是值得的,在子虎赤紅色的視野下,眼前堅持了近半個時辰的趙軍終於撐不住了,他們自發地朝兩側退去,看得出來,這次不是佯敗,而是真正的撤退。
然而當甕蓋被掀開,甕中囚徒看到的卻不是他所希望的陽光,而是更加深沉的黑暗
眼前是一片慘烈的戰場,之前衝入趙陣的秦國車兵無一幸免,人仰馬翻,車輛的殘骸到處都是,有的車輪子還在緩緩轉動。
至於武車士們,也盡數戰死,或掛在趙卒的矛尖,或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子虎來遲一步,而且讓他更加絕望的是,甕之外仍是甕。
雖然鄴城趙軍被擊穿了,但他們身後,還有數支甲胄精良,蓄勢待發的趙軍,近萬人結成偃月形的堅陣,牢牢守護著趙無恤的中軍。
趙氏玄鳥旗,安如磐石!
“果然是陷阱”不僅是普通秦國兵卒陷入絕望,子虎也沒了衝勁。
環視戰場,雖然還能聽到喊殺,但身後已經完全看不到其他秦軍的身影,僅剩他們這數千人孤軍奮戰,鄭國人也徹底敗下陣來,這導致子虎被幾支趙軍團團包圍。
司馬穰苴兵法上說:凡戰,以力久,以氣勝。意思是,一般作戰的道理,凡是兵力充實則能持久,士氣旺盛則能取勝。而此刻的秦人,兵力上既無優勢,士氣也已沮喪絕望。他們的勇氣仿佛被烈日曝曬的積雪,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融化。
此時有錦衣持旗的趙使過來唿喊道:“大勢已去,左庶長何苦讓秦人死絕,何不投降,上卿承諾的降者免死,仍然有效。”
一時間,連堅韌的秦人也心緒動搖。
戰事大局已定,縱使秦人性格格勇悍,又在子虎的鼓舞下個個抱著死戰的念頭,但他們已經精疲力竭,而且很多人已經負傷,武器也缺損嚴重,在這種被團團包圍的情況下麵對著以逸待勞、而且武裝到牙齒的趙軍主力,絕無勝算。
子虎垂下了頭,做出了他這一生最為艱難的決定。
“三軍將士,向趙上卿投降”
一片沉默之下,子虎扔掉了武器,扔掉了帶給他榮耀又給予他恥辱的佩劍,劍插在混雜著血漿的泥土裏,搖搖晃晃,劍柄上光滑的虎頭倒映著子虎不甘的目光。
秦人也有樣學樣,開始放下武器,等待趙軍收繳捆綁。
接下來子虎解開了厚厚的甲衣,上麵像是被鮮血染過一遍似的,從黝黑變為漆紅,解甲的過程裏牽動傷口,鑽心的疼。
等他解下發髻,全身累贅已去,子虎感覺到一身輕鬆,他溫柔地摸著坐騎的鬃毛,目光則繼續盯著趙無恤的玄鳥大旗。
女修吞卵,而生嬴姓,這是秦趙共同的傳說,然而今日兩位玄鳥子嗣卻在此刀兵相見,一決生死,終究是秦人敗了
但敗得憋屈!
子虎迴頭地看了已經坐地放棄抵抗的秦卒們最後一眼,然後腳上一踢,在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時刻,朝趙陣發起衝鋒。
“二三子不應當再為我送命,但秦國子虎,義不再辱!”
他徑直朝密密麻麻的趙軍陣列衝去,一頭亂發迎風飛舞,秦人們驚詫地再度起身,但已經太遲。
趙氏材官下意識地瞄準了一人一馬,一把弩機“砰”地發射,接著是另一把,無數把。如此近的距離,子虎又已經卸甲,他精壯的肉身猶如單薄的紙張,箭矢釘在他肩膀上、大腿上,以及坐騎身上,然而那匹身上釘滿了弩箭的高頭大馬仍在向前衝,向前,踉踉蹌蹌地在趙軍矛陣前一躍而起!
弩箭飛射,長矛攢刺,等眾人再細看時,鞍上已空空如也,僅剩下子虎的坐騎轟然倒地
“秦伯盤三年夏四月三十日,左庶長子虎帥鄭師、魏師與趙軍戰於風陵渡,魏師先奔,庶長陷陣不果,令眾人降,又曰:義不再辱,遂卸甲入趙陣而死
君子曰:昔箕之戰,先軫言匹夫逞誌於君而無討,敢不自討乎?免胄入狄師而死。今子虎敗軍於外,秦伯不能討之,遂行自討之事,卸甲殉國,雖無智,卻有勇有禮,詩言赳赳武夫,國之幹城,有武夫如此,秦之未亡可知矣。反觀魏師棄軍先奔,力戰,儀也,不棄袍澤,禮也,詩言,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可知魏氏之絕滅也宜哉!”
:晚上還有一章未完待續。
魏軍崩潰得很突然。
秦鄭二師身處異國,秦人是因為長期以來的驍勇不願投降,鄭人則是因為趙氏在洛水的屠俘而不得不死戰,與之相比,反倒是主場作戰的河東魏軍士氣最為低落。前些天便有上千人在夜晚偷偷跑出營地投敵,趙氏也充分利用這些人,讓他們迴到魏營前宣傳趙氏的政策:降者免死,甚至不必擔心淪為奴隸。
可畢竟盜蹠屠戮俘虜的事件導致趙氏公信力大大下降,不是所有魏卒都願意相信,可他們對自己的主帥,也漸漸信不過了
魏駒征召他們,號稱要帶他們走向勝利,許諾了很多賞賜,然而現在眾人的老家卻全丟了,家人提前去了河西的人還好,親朋皆在河東的卻滿腹牢騷。
力分者弱,心疑者背,這是用兵大忌。
在前路被封鎖,無處可去的時候,這些魏氏兵卒們隻能與秦人互保。然而在這關鍵的戰局裏,因為秦人衝擊趙無恤帥旗所在之處,導致東麵和東南麵的兩支趙軍開始朝中路靠攏,他們所守的河岸頓時出現了一個一裏寬的空隙。
就好像一個長期被困在密室裏的人猛地看到外麵的陽光,一時間喜極而泣又像是在籠子裏被關得太久的野獸一下子瞧見逃生的路後,便情不自禁地朝那兒狂奔。
魏軍一下子崩潰了。
他們沒有遵從魏駒的命令,去阻止河內、上黨兩支趙軍對中路的包抄,而是成群結隊地撂了挑子,自發地往東方的缺口湧去
普通兵卒是看不懂戰局的,他們關心更多還是自己的性命,反正他們的主帥魏駒在長平一戰裏做過表率,臨陣倒戈和臨陣潰逃相比,還是前者更無恥一點吧?這種印象讓魏軍不擅長死戰,尤其是還有一線生機的時候。他們對幫助秦軍與趙軍拚命興致缺缺,加上知道魏邑還沒陷落,敵陣的大缺口仿佛是在引誘他們逃生一般。
隻要能到魏邑,就不必承受與趙軍野戰的恐懼了。
至少有一半魏卒加入了潰逃,魏駒大驚,不斷擊鼓傳令試圖挽迴。但眼看生路在前,魏卒們都紅了眼,誰阻止他們誰就是敵人,一名試圖阻止潰逃的魏氏將吏隻來得及砍了兩個逃兵腦袋,便直接被後來的兵卒們推倒,踩在腳下一命嗚唿。
類似的事情在整個魏軍裏重複出現,像是突然崩塌的樓閣,潰逃愈演愈烈,全軍的方向都被帶歪了。最後連號稱“忠勇”的魏武卒也加入其中,他們索性裹挾著魏駒的車馬,朝東方逃去
魏駒感到了一種無力感,曾經指揮大軍如揮臂的感覺沒了,他的戎車如同駭浪裏的一葉扁舟,身處洪流之中,任何舉止都無濟於事,隻能被動地在他們裹挾下一同向東奔去。
“如此也好”絕望之下,魏駒迴頭看了一眼秦軍,想必子虎一定在破口大罵自己吧,但他已經來不及去給子虎示警,說趙氏正麵的引誘或許隻是個圈套,真正的殺招在於圍攏過來的精銳
“魏駒小兒!”
子虎發出憤怒的吼聲,卻無法追上去斬其頭顱泄憤,他們已經進退維穀,隻能力戰不休。
在東麵的魏軍突然崩潰,自行奔逃而去後,秦軍的側翼頓時門戶大開,趙氏的河內郡兵、上黨郡兵乘機掩殺過來,這兩萬人直接撞到了正在調動的秦軍身上,將他們的攻勢瓦解,並把前鋒和後陣截為兩段。
心懷被出賣的憤怒,秦將子虎依舊指揮著萬餘秦人奮力向前,鄴城兵的陣列在秦人的打擊下逐漸變得稀薄,而在他們背後,就是趙無恤帥旗所在!
身後是漸漸朝這邊蠶食過來的河內、上黨部,西麵的鄭軍也在趙氏騎兵、太原郡兵的打擊下岌岌可危,現在是戰局的關鍵時刻,秦鄭的覆敗已成定局,唯一的希望就是擒拿或斬殺趙無恤
“隨我衝陣!”
這時候還能鼓起勇氣與子虎一起衝鋒的,都是秦軍中最為兇悍的勇士。縱然被敵人分割了陣型,但他們還是下意識地跟在子虎身後向敵陣進發,起初是小步的慢跑,後來速度漸漸加快。在跑動中,他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尖端的錐形,隨著秦人的縱聲狂吼,整隊人仿佛一柄巨大無比的鐵椎,向著趙氏鄴城軍的陣列轟然撞去。
首先迎接他們的是趙軍密集的箭矢,和秦人這邊射出的零零散散不同,趙軍材官使用的是他們賴以成名的三段射。在河東連月鏖戰,導致秦軍甲胄兵器損耗嚴重,這些跟著子虎的秦人幾乎都沒有披掛甲胄,對箭矢的防禦能力接近於零,故而箭矢落下,頓時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但他們仍然悍不畏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敵箭,讓身後的袍澤前赴後繼。
其次依然是密集的長矛,對於趙氏的這種戰法,子虎真是厭惡至極,但他也想到了破解之法。他令秦軍中的勇士揮動長鈹、長斧斬斷矛杆,隨即後麵的秦人飛身撲前,試圖將拉鋸戰變成白刃戰。
子虎也縱馬衝鋒在前,有一根長矛從他的額角掠過,將胄帽整個掀了下來,矛尖劃破了額畔皮膚,大量鮮血將他的視野染成了赤紅色,好在他的馬一腳踢碎了那個趙卒的下顎,子虎才沒被戳下馬來。
秦人傷亡慘重,但這是值得的,在子虎赤紅色的視野下,眼前堅持了近半個時辰的趙軍終於撐不住了,他們自發地朝兩側退去,看得出來,這次不是佯敗,而是真正的撤退。
然而當甕蓋被掀開,甕中囚徒看到的卻不是他所希望的陽光,而是更加深沉的黑暗
眼前是一片慘烈的戰場,之前衝入趙陣的秦國車兵無一幸免,人仰馬翻,車輛的殘骸到處都是,有的車輪子還在緩緩轉動。
至於武車士們,也盡數戰死,或掛在趙卒的矛尖,或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子虎來遲一步,而且讓他更加絕望的是,甕之外仍是甕。
雖然鄴城趙軍被擊穿了,但他們身後,還有數支甲胄精良,蓄勢待發的趙軍,近萬人結成偃月形的堅陣,牢牢守護著趙無恤的中軍。
趙氏玄鳥旗,安如磐石!
“果然是陷阱”不僅是普通秦國兵卒陷入絕望,子虎也沒了衝勁。
環視戰場,雖然還能聽到喊殺,但身後已經完全看不到其他秦軍的身影,僅剩他們這數千人孤軍奮戰,鄭國人也徹底敗下陣來,這導致子虎被幾支趙軍團團包圍。
司馬穰苴兵法上說:凡戰,以力久,以氣勝。意思是,一般作戰的道理,凡是兵力充實則能持久,士氣旺盛則能取勝。而此刻的秦人,兵力上既無優勢,士氣也已沮喪絕望。他們的勇氣仿佛被烈日曝曬的積雪,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融化。
此時有錦衣持旗的趙使過來唿喊道:“大勢已去,左庶長何苦讓秦人死絕,何不投降,上卿承諾的降者免死,仍然有效。”
一時間,連堅韌的秦人也心緒動搖。
戰事大局已定,縱使秦人性格格勇悍,又在子虎的鼓舞下個個抱著死戰的念頭,但他們已經精疲力竭,而且很多人已經負傷,武器也缺損嚴重,在這種被團團包圍的情況下麵對著以逸待勞、而且武裝到牙齒的趙軍主力,絕無勝算。
子虎垂下了頭,做出了他這一生最為艱難的決定。
“三軍將士,向趙上卿投降”
一片沉默之下,子虎扔掉了武器,扔掉了帶給他榮耀又給予他恥辱的佩劍,劍插在混雜著血漿的泥土裏,搖搖晃晃,劍柄上光滑的虎頭倒映著子虎不甘的目光。
秦人也有樣學樣,開始放下武器,等待趙軍收繳捆綁。
接下來子虎解開了厚厚的甲衣,上麵像是被鮮血染過一遍似的,從黝黑變為漆紅,解甲的過程裏牽動傷口,鑽心的疼。
等他解下發髻,全身累贅已去,子虎感覺到一身輕鬆,他溫柔地摸著坐騎的鬃毛,目光則繼續盯著趙無恤的玄鳥大旗。
女修吞卵,而生嬴姓,這是秦趙共同的傳說,然而今日兩位玄鳥子嗣卻在此刀兵相見,一決生死,終究是秦人敗了
但敗得憋屈!
子虎迴頭地看了已經坐地放棄抵抗的秦卒們最後一眼,然後腳上一踢,在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時刻,朝趙陣發起衝鋒。
“二三子不應當再為我送命,但秦國子虎,義不再辱!”
他徑直朝密密麻麻的趙軍陣列衝去,一頭亂發迎風飛舞,秦人們驚詫地再度起身,但已經太遲。
趙氏材官下意識地瞄準了一人一馬,一把弩機“砰”地發射,接著是另一把,無數把。如此近的距離,子虎又已經卸甲,他精壯的肉身猶如單薄的紙張,箭矢釘在他肩膀上、大腿上,以及坐騎身上,然而那匹身上釘滿了弩箭的高頭大馬仍在向前衝,向前,踉踉蹌蹌地在趙軍矛陣前一躍而起!
弩箭飛射,長矛攢刺,等眾人再細看時,鞍上已空空如也,僅剩下子虎的坐騎轟然倒地
“秦伯盤三年夏四月三十日,左庶長子虎帥鄭師、魏師與趙軍戰於風陵渡,魏師先奔,庶長陷陣不果,令眾人降,又曰:義不再辱,遂卸甲入趙陣而死
君子曰:昔箕之戰,先軫言匹夫逞誌於君而無討,敢不自討乎?免胄入狄師而死。今子虎敗軍於外,秦伯不能討之,遂行自討之事,卸甲殉國,雖無智,卻有勇有禮,詩言赳赳武夫,國之幹城,有武夫如此,秦之未亡可知矣。反觀魏師棄軍先奔,力戰,儀也,不棄袍澤,禮也,詩言,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可知魏氏之絕滅也宜哉!”
:晚上還有一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