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ps:剛迴來,明天開始更新恢複正常
“燒毀浮橋!”
這道命令讓齊軍傳令官愣了半響,隻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可國夏目光堅定,不容置疑,一點也不想開玩笑的樣子。
國夏抵達汶水時,浮橋已經建了一半,另一半還需要兩個時辰才能造好,齊人將近三萬五千大軍在岸邊巴巴地等著,可他們身後,趙氏主力不到一個時辰便將抵達了。
他陰著臉看了半刻後,最後咬著牙做出毀僑的決定。
“國子,這是何意!”不出國夏所料,這道命令在師帥中間掀起了軒然大波,沒過多久,負責踵軍的齊國公子陽生第一個來抗議,他將胄抱在胸前,滿頭大汗,怒氣衝衝。
國夏對陽生的舉動皺起了眉,解釋道:“趙軍就要到了,我軍來不及渡河,汶水南岸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陽生眼中閃過強烈的求生**,他殷切地說道:“趙軍也是長途行軍後才抵達的,必然極其疲憊,讓後軍擋住趙無恤,我去前麵讓人加速搭建,大軍完全可以走脫……”
“誰來斷後?高子,還是公子?”國夏掃視了一眼來探他口氣的眾將,冷笑道:“先前一萬大軍斷後,已被趙氏偏師騷擾得不成建製,任何一支偏師與趙氏主力交戰,必然潰不成軍。到時候,我大軍暴露在趙氏兵鋒之下,便是半渡而擊的局麵,必敗無疑,而且是場慘敗!”
“可,可也用不著燒了浮橋啊,這可是眾人唯一的生路!”
“本將就是要把眾人唯一的生路堵死!”國夏在心裏輕輕說道,但出口時卻換了說法。
“晉楚邲之戰的教訓汝等都忘記了?晉軍小小失利後,為了搶奪渡過大河的船隻,晉人在楚軍抵達前就相互殘殺,舟上的人將岸上的人推下水,為了爭奪一個上船的位置,袍澤鄉黨大打出手,以至於舟中被砍下的手指數都數不清!”
國夏很清楚,就算他和陽生等人能逃迴齊國,可若大軍失陷在這裏,齊國就完了!出於為主帥的責任感,為了國高二氏的未來,也為了薑姓公室長存,他絕不會苟全偷生。
“既然如此,還不如燒毀浮橋,讓眾人覺得已陷入死地,而吾將示之以不活,這樣才能困獸猶鬥,擊退趙軍,從容渡河!”
國夏在軍中的權威是無人敢違抗的,眾師帥訥訥稱是,國夏讓公子陽生迴到自己的職位上,又派傳車手持他的號令,在見浮橋起火後引發一陣小慌亂的齊軍中大聲疾唿:“趙軍奸細燒了浮橋,齊人若想歸鄉者,迴頭列陣,擊敗趙軍後,軍將帶汝等迴家!”一個人頭隨著喊話被高高懸起,這所謂的“趙軍奸細”,其實是個不停號令,想要擅自渡河的軍吏……
“歸鄉!迴家!”死一人而三軍震,聲浪在略微停滯後響了起來,這些天的你追我趕中,齊兵們也或多或少意識到後方有危險,他們丟棄了大部分在魯國搶掠的戰利品,隻剩下一條性命必須帶迴故鄉。如今希望突然被人掐斷,有人恐懼,有人彷徨,可大多數人,卻被國夏激起了血性和怒氣。
既然被逼到這份上,那隻有打了!趙軍有什麽了不起的,他們齊國人可不是懦弱無能的衛國人能比的!
國夏看著在師帥們指揮下陸續轉身列陣的齊卒,滿意地點了點頭。二十年了,司馬穰苴之法雖然已經荒廢了許多,但那位兵家留給齊人的驕傲和勇氣卻仍然存在,這是齊侯求霸的勇氣來源,也是國夏敢於與趙無恤一戰的本錢!
此戰結果是好是壞,國夏已經孤注一擲了!他隻希望自己的反撲能讓趙無恤知難而退,讓大軍拖到齊國那邊的援兵來接應……
……
“可曾探明,趙軍主力人數幾何?”一刻後,國夏指著僅存的傳車斥候如此問道。
“稟國子,約莫兩萬餘,離此八裏。”
“兩萬?其中都有誰的旗號,你可看清楚了?”
“小人看得真切,有趙氏的炎日玄鳥旗,宋國的白底玄鳥旗,還有其餘師一級的旗號,什麽奔馬騎士、劍盾、鬥馬雞,不一而足。”
國夏站在戎車上微微皺眉,在齊軍迴頭背水列陣後,趙軍也已經逼近了,不過人數與他預料的卻不太一致。
據更早的消息,趙軍在圍困帝丘時大概就有兩萬,出發東進差不多也這個數。與此同時,曹國之變時又有情報稱,一支規模不小的宋軍正途徑陶丘北上,在曹國耽擱了一段時間。若這支宋軍與趙無恤軍合流,國夏將麵對的至少是三萬人才對,加上那些騎兵、輕兵和曲阜魯卒,人數當不亞於齊軍。
等趙軍大部進入國夏視野後,他粗略地估量了下明麵上的敵人兵力,的確隻有兩萬左右,那憑空消失的一萬人,到哪裏去了呢?
“會不會是在沿途與大軍脫節了?”高無邳提出了這個可能,據他們所知,趙兵之所以會這麽快追上自己,一定是沒日沒夜地急行軍,沿途掉隊萬把人也是尋常事,他們在行進途中,不也時時刻刻有人走不動留在後麵麽?
事到如今,國夏隻能這麽想了,如此一來,至少在滯後的趙兵趕上來前,齊軍對趙軍是有人數優勢的。
雖然決定了要打,但怎麽打還是個問題。作為一個頭腦清晰的齊將,國夏心裏很清楚,論軍陣之堅,兵道之詭,他是遠遠比不上有長矛方陣和輕騎兵的趙無恤的,所以隻能以齊人之長,攻敵人之短。
齊軍的長處是什麽?在國夏想來,一是戰車,二是弓箭,尤其是戰車,他手頭至少有**百乘,都是上好的戎車!
“車者,軍之羽翼也,所以陷堅陳,破強敵,遮走北也,敗步騎,當用戰車!”
也有被趙氏騎兵禍害慘的公子陽生提出異議,趙軍中有大量輕騎,戰車恐怕不能敵騎兵。
國夏卻有點不信邪,這幾年間,趙氏騎兵雖然名聲響亮,幾乎戰而不勝,但就國夏所知,他們並沒有在大的會戰裏正麵擊敗戰車的經曆。宋之亂裏的孟諸之戰,鄭軍的魚麗之陣被趙氏打得滿地找牙,可那靠的主要是步卒方陣和弩箭。
所以國夏很希望自己的戰車在趙軍剛到立足未穩時一口氣衝鋒出去,挫挫趙無恤的銳氣,再將他們擊退。
齊國戰車的置吏之法,以五車有一個車長,十車有一個車吏,五十車有一車率,百車有一車將,國夏便點了九名大夫或公孫去擔任車將。一時間,國夏的中軍處令旗招展,各師得令後,開始將各自所統屬的戰車集中起來。
然而或許是國夏這一舉動的意圖太過明顯,也許是對麵的趙無恤也知道己方和齊軍的優勢所在,趙軍那邊在齊人出手前,便有了應對舉措……
……
趙軍中的確平白蒸發了近一萬人,但那些人做什麽用途去了,趙無恤和主要將吏心知肚明,為了最終的勝利,他完全願意承擔以兩萬部隊攻三萬五千人的風險。
趙無恤有許多斥候,國夏也有派斥候出來,雖然大部分都被輕騎剿殺,可還是有幾個漏網之魚跑了迴去。所以國夏已知趙無恤追上來了,他原本是準備渡河,這會兒匆匆地燒毀了浮橋,改成在河邊背水列陣備戰。
無恤便傳下令去,命穆夏、田賁諸將各自陳列本部,做好進攻的準備。他則在河岸高處騎馬遠望,觀看齊人的軍陣。
“子僖覺得,齊陣如何?”趙無恤考校似地問了在拖延齊人過程中智謀大放異彩的石乞。
石乞話不多,他觀望片刻便揚鞭指點,對趙無恤說道:“小人以前隻是個楚軍小吏,不太懂戰陣,但也能看得出,齊軍正在集中戰車,戰車恐怕就是齊將最為仰仗的東西。”
趙無恤點頭讚同,說道:“不錯,敵之軍陣,戰車最堅。”
如此數量的戰車對己方還是能造成威脅的,他的突騎數量不多,多數還是騎射和騷擾用的弓騎兵,數萬大軍交戰,戰線能拉開數裏,若交戰後齊人的千乘戰車集中衝擊一處,也是有可能被連破數座軍陣的,不可不防。於是趙無恤偏頭尋找道:“子有何在?”
“仆臣在此。”冉求從身後冒了出來,和石乞一樣,他也因為果斷帶著曲阜魯人出擊得到了趙無恤褒獎,與田賁、石乞並列首功,而虞喜、樊遲居次功,他們這追擊數百裏的五人還被戲稱為趙氏“五犬”,意為趙無恤乃獵手,五人則是助獵人尋敵、滯敵的獵狗。
“子有鎮守魯邦,你覺得呢?”
與齊人交戰多次的冉求靠近建議道:“將軍離開魯國前曾交代過我,齊人乃魯之大敵,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求查遍國史裏對齊軍戰法的記載,結合與齊人多次交戰的經驗,方知齊人無論哪個將帥,慣用的戰法一貫是技擊、強弓和戰車同時使用。我看那國夏的戰法,應該是想將強弓布於兩旁,射我左右,車兵再衝擊我左右,技擊也乘機攻入,造成我兩翼大亂。“
“無論如何,齊人的戰法核心都是戰車啊……”趙無恤笑了笑,心中有了主意。
“既然如此,讓齊人這優勢用不了不就行了?”
他當即下令道:“揮旗,讓虞喜持續襲擾,而我大軍開始靠攏,從行軍隊列變為作戰隊列,進入敵前兩裏後也不要停,一直前進,前進,直到進入半裏外方能停止!”
……
“國子,趙軍沒有停下!”
正在指揮大軍集中戰車,準備與敵人交戰的國夏聞言一驚,迴一看趙軍動作,心中不由咯噔一下。他隨即自嘲地笑道:“也是,趙無恤並不打算與我堂堂正正擺陣會戰,他想學鄢陵之戰裏的楚軍,趁我軍倉促迴頭,便突然迫近我軍營壘布陣,如此一來,後有大河,前有敵軍,戰車便施展不開了……”
齊軍的車戰之法自成一套體係,不同於鄭國人的步車協同“魚麗之陣”,齊人喜歡把戰車集中使用,其中以五車為列,相去四十步,左右十步,隊間六十步,這是遇到較弱敵人時的戰法,戰車陣列較鬆散。至於遇到強敵的險戰之法,戰車便以十車為聚,二十車為屯,前後相去二十步,左右六步,隊間三十六步。
即便是以險戰之法來算,千乘戰車,也得排開縱橫二裏的範圍,國夏本以為趙軍長途跋涉而來,趙無恤若謹慎起見,肯定會在數裏外休息一下,誰料對方似是一眼看透了自己的戰法,竟步步緊逼!
“卑鄙!”也不知是哪位齊人師帥罵了一句,引發一片讚同,這不是兩位卿士會戰該有的做法,這趙無恤果然是賤庶子,一點也不大度。
“夠了,戰場之上無對錯,隻要能嬴便好……輸家,沒有理由說勝者如何。”國夏歎了口氣,同時也更加謹慎起來。
“鄢陵之戰時晉軍被楚人所逼,處於不利地位。晉軍最後采納範宣子的計謀,在軍營內填井平灶,擴大空間,就地列陣,既擺脫不能出營布陣的困境,又隱蔽自己的部署調整……”
國夏看了看占據了河岸製高點的趙軍,搖了搖頭,他們注定無法複製晉軍的正確做法,既然趙軍堵死了他們主動進攻的可能性,那就隻能選擇守了……
……
“我聽聞中原諸侯交戰,一向喜歡擺開陣仗,等待對方擂鼓,再一同前進,可自從來到趙氏營中後,卻從未見將軍如此用兵。”
石乞旁觀了趙無恤的調動指揮,見還未交手前趙軍就贏了一手先機,他突然問了這麽一句話。
趙無恤微微一愣,有點不好迴答,卻是旁邊的項橐搶著答道:“那是幾百年前的古軍禮了,除了宋襄公,誰還遵守?行軍作戰可不能一板一眼,早在當年長勺之戰時,麵對強勢的齊軍,曹劌也用了計策。他不管什麽堂堂會戰,隻讓魯軍一動不動,等齊人擂鼓三次,戰車也衝了三次,氣勢已泄後才進攻,魯人以一敵十,打敗了齊國,事後隻有誇讚曹劌有急智,誰會說他不守規矩?反倒被奉為英雄。”
趙無恤也點頭道:“不錯,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這可是事關數萬人性命的較量,我不會礙於死的禮樂製度,而讓活著的兵卒白白多出傷亡……“
他看著像螞蟻一樣得令後緩緩前進的趙軍,說道:”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戰爭勝利,這才是為將者追求的目標!”
就在這時,一直在觀察齊人動向的冉求大聲說道:“將軍!齊人變陣了!”
無恤等人連忙定睛一看,他不由嘖嘖稱奇道:“不愧是齊國名帥,國夏反應很快,他見無法讓戰車突擊,便改而在原地以車設壘了……”(未完待續。)
ps:剛迴來,明天開始更新恢複正常
“燒毀浮橋!”
這道命令讓齊軍傳令官愣了半響,隻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可國夏目光堅定,不容置疑,一點也不想開玩笑的樣子。
國夏抵達汶水時,浮橋已經建了一半,另一半還需要兩個時辰才能造好,齊人將近三萬五千大軍在岸邊巴巴地等著,可他們身後,趙氏主力不到一個時辰便將抵達了。
他陰著臉看了半刻後,最後咬著牙做出毀僑的決定。
“國子,這是何意!”不出國夏所料,這道命令在師帥中間掀起了軒然大波,沒過多久,負責踵軍的齊國公子陽生第一個來抗議,他將胄抱在胸前,滿頭大汗,怒氣衝衝。
國夏對陽生的舉動皺起了眉,解釋道:“趙軍就要到了,我軍來不及渡河,汶水南岸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陽生眼中閃過強烈的求生**,他殷切地說道:“趙軍也是長途行軍後才抵達的,必然極其疲憊,讓後軍擋住趙無恤,我去前麵讓人加速搭建,大軍完全可以走脫……”
“誰來斷後?高子,還是公子?”國夏掃視了一眼來探他口氣的眾將,冷笑道:“先前一萬大軍斷後,已被趙氏偏師騷擾得不成建製,任何一支偏師與趙氏主力交戰,必然潰不成軍。到時候,我大軍暴露在趙氏兵鋒之下,便是半渡而擊的局麵,必敗無疑,而且是場慘敗!”
“可,可也用不著燒了浮橋啊,這可是眾人唯一的生路!”
“本將就是要把眾人唯一的生路堵死!”國夏在心裏輕輕說道,但出口時卻換了說法。
“晉楚邲之戰的教訓汝等都忘記了?晉軍小小失利後,為了搶奪渡過大河的船隻,晉人在楚軍抵達前就相互殘殺,舟上的人將岸上的人推下水,為了爭奪一個上船的位置,袍澤鄉黨大打出手,以至於舟中被砍下的手指數都數不清!”
國夏很清楚,就算他和陽生等人能逃迴齊國,可若大軍失陷在這裏,齊國就完了!出於為主帥的責任感,為了國高二氏的未來,也為了薑姓公室長存,他絕不會苟全偷生。
“既然如此,還不如燒毀浮橋,讓眾人覺得已陷入死地,而吾將示之以不活,這樣才能困獸猶鬥,擊退趙軍,從容渡河!”
國夏在軍中的權威是無人敢違抗的,眾師帥訥訥稱是,國夏讓公子陽生迴到自己的職位上,又派傳車手持他的號令,在見浮橋起火後引發一陣小慌亂的齊軍中大聲疾唿:“趙軍奸細燒了浮橋,齊人若想歸鄉者,迴頭列陣,擊敗趙軍後,軍將帶汝等迴家!”一個人頭隨著喊話被高高懸起,這所謂的“趙軍奸細”,其實是個不停號令,想要擅自渡河的軍吏……
“歸鄉!迴家!”死一人而三軍震,聲浪在略微停滯後響了起來,這些天的你追我趕中,齊兵們也或多或少意識到後方有危險,他們丟棄了大部分在魯國搶掠的戰利品,隻剩下一條性命必須帶迴故鄉。如今希望突然被人掐斷,有人恐懼,有人彷徨,可大多數人,卻被國夏激起了血性和怒氣。
既然被逼到這份上,那隻有打了!趙軍有什麽了不起的,他們齊國人可不是懦弱無能的衛國人能比的!
國夏看著在師帥們指揮下陸續轉身列陣的齊卒,滿意地點了點頭。二十年了,司馬穰苴之法雖然已經荒廢了許多,但那位兵家留給齊人的驕傲和勇氣卻仍然存在,這是齊侯求霸的勇氣來源,也是國夏敢於與趙無恤一戰的本錢!
此戰結果是好是壞,國夏已經孤注一擲了!他隻希望自己的反撲能讓趙無恤知難而退,讓大軍拖到齊國那邊的援兵來接應……
……
“可曾探明,趙軍主力人數幾何?”一刻後,國夏指著僅存的傳車斥候如此問道。
“稟國子,約莫兩萬餘,離此八裏。”
“兩萬?其中都有誰的旗號,你可看清楚了?”
“小人看得真切,有趙氏的炎日玄鳥旗,宋國的白底玄鳥旗,還有其餘師一級的旗號,什麽奔馬騎士、劍盾、鬥馬雞,不一而足。”
國夏站在戎車上微微皺眉,在齊軍迴頭背水列陣後,趙軍也已經逼近了,不過人數與他預料的卻不太一致。
據更早的消息,趙軍在圍困帝丘時大概就有兩萬,出發東進差不多也這個數。與此同時,曹國之變時又有情報稱,一支規模不小的宋軍正途徑陶丘北上,在曹國耽擱了一段時間。若這支宋軍與趙無恤軍合流,國夏將麵對的至少是三萬人才對,加上那些騎兵、輕兵和曲阜魯卒,人數當不亞於齊軍。
等趙軍大部進入國夏視野後,他粗略地估量了下明麵上的敵人兵力,的確隻有兩萬左右,那憑空消失的一萬人,到哪裏去了呢?
“會不會是在沿途與大軍脫節了?”高無邳提出了這個可能,據他們所知,趙兵之所以會這麽快追上自己,一定是沒日沒夜地急行軍,沿途掉隊萬把人也是尋常事,他們在行進途中,不也時時刻刻有人走不動留在後麵麽?
事到如今,國夏隻能這麽想了,如此一來,至少在滯後的趙兵趕上來前,齊軍對趙軍是有人數優勢的。
雖然決定了要打,但怎麽打還是個問題。作為一個頭腦清晰的齊將,國夏心裏很清楚,論軍陣之堅,兵道之詭,他是遠遠比不上有長矛方陣和輕騎兵的趙無恤的,所以隻能以齊人之長,攻敵人之短。
齊軍的長處是什麽?在國夏想來,一是戰車,二是弓箭,尤其是戰車,他手頭至少有**百乘,都是上好的戎車!
“車者,軍之羽翼也,所以陷堅陳,破強敵,遮走北也,敗步騎,當用戰車!”
也有被趙氏騎兵禍害慘的公子陽生提出異議,趙軍中有大量輕騎,戰車恐怕不能敵騎兵。
國夏卻有點不信邪,這幾年間,趙氏騎兵雖然名聲響亮,幾乎戰而不勝,但就國夏所知,他們並沒有在大的會戰裏正麵擊敗戰車的經曆。宋之亂裏的孟諸之戰,鄭軍的魚麗之陣被趙氏打得滿地找牙,可那靠的主要是步卒方陣和弩箭。
所以國夏很希望自己的戰車在趙軍剛到立足未穩時一口氣衝鋒出去,挫挫趙無恤的銳氣,再將他們擊退。
齊國戰車的置吏之法,以五車有一個車長,十車有一個車吏,五十車有一車率,百車有一車將,國夏便點了九名大夫或公孫去擔任車將。一時間,國夏的中軍處令旗招展,各師得令後,開始將各自所統屬的戰車集中起來。
然而或許是國夏這一舉動的意圖太過明顯,也許是對麵的趙無恤也知道己方和齊軍的優勢所在,趙軍那邊在齊人出手前,便有了應對舉措……
……
趙軍中的確平白蒸發了近一萬人,但那些人做什麽用途去了,趙無恤和主要將吏心知肚明,為了最終的勝利,他完全願意承擔以兩萬部隊攻三萬五千人的風險。
趙無恤有許多斥候,國夏也有派斥候出來,雖然大部分都被輕騎剿殺,可還是有幾個漏網之魚跑了迴去。所以國夏已知趙無恤追上來了,他原本是準備渡河,這會兒匆匆地燒毀了浮橋,改成在河邊背水列陣備戰。
無恤便傳下令去,命穆夏、田賁諸將各自陳列本部,做好進攻的準備。他則在河岸高處騎馬遠望,觀看齊人的軍陣。
“子僖覺得,齊陣如何?”趙無恤考校似地問了在拖延齊人過程中智謀大放異彩的石乞。
石乞話不多,他觀望片刻便揚鞭指點,對趙無恤說道:“小人以前隻是個楚軍小吏,不太懂戰陣,但也能看得出,齊軍正在集中戰車,戰車恐怕就是齊將最為仰仗的東西。”
趙無恤點頭讚同,說道:“不錯,敵之軍陣,戰車最堅。”
如此數量的戰車對己方還是能造成威脅的,他的突騎數量不多,多數還是騎射和騷擾用的弓騎兵,數萬大軍交戰,戰線能拉開數裏,若交戰後齊人的千乘戰車集中衝擊一處,也是有可能被連破數座軍陣的,不可不防。於是趙無恤偏頭尋找道:“子有何在?”
“仆臣在此。”冉求從身後冒了出來,和石乞一樣,他也因為果斷帶著曲阜魯人出擊得到了趙無恤褒獎,與田賁、石乞並列首功,而虞喜、樊遲居次功,他們這追擊數百裏的五人還被戲稱為趙氏“五犬”,意為趙無恤乃獵手,五人則是助獵人尋敵、滯敵的獵狗。
“子有鎮守魯邦,你覺得呢?”
與齊人交戰多次的冉求靠近建議道:“將軍離開魯國前曾交代過我,齊人乃魯之大敵,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求查遍國史裏對齊軍戰法的記載,結合與齊人多次交戰的經驗,方知齊人無論哪個將帥,慣用的戰法一貫是技擊、強弓和戰車同時使用。我看那國夏的戰法,應該是想將強弓布於兩旁,射我左右,車兵再衝擊我左右,技擊也乘機攻入,造成我兩翼大亂。“
“無論如何,齊人的戰法核心都是戰車啊……”趙無恤笑了笑,心中有了主意。
“既然如此,讓齊人這優勢用不了不就行了?”
他當即下令道:“揮旗,讓虞喜持續襲擾,而我大軍開始靠攏,從行軍隊列變為作戰隊列,進入敵前兩裏後也不要停,一直前進,前進,直到進入半裏外方能停止!”
……
“國子,趙軍沒有停下!”
正在指揮大軍集中戰車,準備與敵人交戰的國夏聞言一驚,迴一看趙軍動作,心中不由咯噔一下。他隨即自嘲地笑道:“也是,趙無恤並不打算與我堂堂正正擺陣會戰,他想學鄢陵之戰裏的楚軍,趁我軍倉促迴頭,便突然迫近我軍營壘布陣,如此一來,後有大河,前有敵軍,戰車便施展不開了……”
齊軍的車戰之法自成一套體係,不同於鄭國人的步車協同“魚麗之陣”,齊人喜歡把戰車集中使用,其中以五車為列,相去四十步,左右十步,隊間六十步,這是遇到較弱敵人時的戰法,戰車陣列較鬆散。至於遇到強敵的險戰之法,戰車便以十車為聚,二十車為屯,前後相去二十步,左右六步,隊間三十六步。
即便是以險戰之法來算,千乘戰車,也得排開縱橫二裏的範圍,國夏本以為趙軍長途跋涉而來,趙無恤若謹慎起見,肯定會在數裏外休息一下,誰料對方似是一眼看透了自己的戰法,竟步步緊逼!
“卑鄙!”也不知是哪位齊人師帥罵了一句,引發一片讚同,這不是兩位卿士會戰該有的做法,這趙無恤果然是賤庶子,一點也不大度。
“夠了,戰場之上無對錯,隻要能嬴便好……輸家,沒有理由說勝者如何。”國夏歎了口氣,同時也更加謹慎起來。
“鄢陵之戰時晉軍被楚人所逼,處於不利地位。晉軍最後采納範宣子的計謀,在軍營內填井平灶,擴大空間,就地列陣,既擺脫不能出營布陣的困境,又隱蔽自己的部署調整……”
國夏看了看占據了河岸製高點的趙軍,搖了搖頭,他們注定無法複製晉軍的正確做法,既然趙軍堵死了他們主動進攻的可能性,那就隻能選擇守了……
……
“我聽聞中原諸侯交戰,一向喜歡擺開陣仗,等待對方擂鼓,再一同前進,可自從來到趙氏營中後,卻從未見將軍如此用兵。”
石乞旁觀了趙無恤的調動指揮,見還未交手前趙軍就贏了一手先機,他突然問了這麽一句話。
趙無恤微微一愣,有點不好迴答,卻是旁邊的項橐搶著答道:“那是幾百年前的古軍禮了,除了宋襄公,誰還遵守?行軍作戰可不能一板一眼,早在當年長勺之戰時,麵對強勢的齊軍,曹劌也用了計策。他不管什麽堂堂會戰,隻讓魯軍一動不動,等齊人擂鼓三次,戰車也衝了三次,氣勢已泄後才進攻,魯人以一敵十,打敗了齊國,事後隻有誇讚曹劌有急智,誰會說他不守規矩?反倒被奉為英雄。”
趙無恤也點頭道:“不錯,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這可是事關數萬人性命的較量,我不會礙於死的禮樂製度,而讓活著的兵卒白白多出傷亡……“
他看著像螞蟻一樣得令後緩緩前進的趙軍,說道:”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戰爭勝利,這才是為將者追求的目標!”
就在這時,一直在觀察齊人動向的冉求大聲說道:“將軍!齊人變陣了!”
無恤等人連忙定睛一看,他不由嘖嘖稱奇道:“不愧是齊國名帥,國夏反應很快,他見無法讓戰車突擊,便改而在原地以車設壘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