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渭的笑意不禁有些冷,“怎麽,老太太還虧待了燕羽不曾!太太,你嫁我之時就知我是庶子,怎麽今日卻嫌棄起我不是老太太親生?”
趙氏一看梁渭生氣了,心裏慌張卻強自鎮定。
她想起上次朱道婆來府中與她閑聊,說起許多大戶人家並不管庶出女兒的幸福,隻要對家族有利,並不考察男方人品,就胡亂嫁了,送與人作妾的也大有人在。不禁心下淒苦。
燕羽的身份也與庶出的女兒差不多,而梁渭一味隻知孝順,無論什麽事都聽老太太的,不禁為女兒發起愁來。
此時隻得硬著頭皮說下去,“老爺,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擔心孩子,我們家燕羽與靈羽隻差半歲,如若有好的人家來提親,必定是說給靈羽的,我們燕羽隻能撿人家不要的。”
梁渭聽了更氣了,指著趙氏說,“那你的意思,是先給燕羽挑,靈羽倒要撿剩下的了?”
趙氏急得搖手,“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梁渭沉著臉問,“那太太是什麽意思?”
趙氏一狠心,說道,“我…我想著,我們要是分家出去單過,燕羽的婚事也好挑選餘地更大一些。”
梁渭啪地一拍桌子,“你想也別想!”說完穿好鞋,一甩袖子竟走了。
等燕羽收拾停當帶著二喜進了淺雲居正屋,看見隻有母親一人在。趙氏免不了又是一翻落淚,而燕羽也紅了眼圈。
燕羽怕母親悲哀太多傷了身。於是起了話頭,“弟弟幾時迴家?”
說起兒子梁文昊,趙氏收了悲戚之心,“後日就迴了。”
“弟弟長高了許多吧?”
趙氏麵目溫柔,“比你走時高了不少,可是我看那橫塘書苑頗為清苦,文昊瘦了不少。”
燕羽不禁想起文昊胖乎乎的樣子,於是笑道,“現在弟弟長身體,是會瘦些的。等弟弟迴來,母親為他多補補就是了。”
趙氏麵帶愁容,“你弟弟每兩月才迴來一次,一次隻住五日,怎麽夠補身子的。都怪你父親狠心,把你們一個個都送出去。”
燕羽少不得勸說,那橫塘書苑如何知名!如何能結交名人雅士!其實心裏清楚,老爹如此,一來是為了文昊多學些本事,二來也是為了避嫌,早早斷了文昊經商的路子,讓大房放心而矣。
等到丫鬟來問,午膳擺以哪裏?趙氏不禁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去請梁渭。如請了不來,在女兒麵前豈不是丟了顏麵。
燕羽看了,有些明白。
今天自己第一天迴家,老爹又心懷愧疚,應該也在淺雲居等她才對。
現在又看趙氏神色尷尬,就知道兩個吵架了。於是對那丫鬟說,“還是擺正屋吧,你去請老爺來用膳。”那丫鬟看趙氏並無異議,應聲去了。
趙氏不自在,燕羽也不好點破。好在梁渭很快來了,燕羽給父親見過禮。因為講究“食不言、寢不語”,梁渭又與趙氏口角過,氣氛並不熱烈,很快就用過了午膳,三人又迴了西梢間用茶。
燕羽親手沏了茶奉予爹娘,又訴說了一番自己不能在雙親身邊盡孝大為惶恐的場麵話。
梁渭安慰了幾句,教她要日日勤勉,孝順長輩。就要起身出府,仿佛躲著誰一樣。
燕羽忙道,“父親留步!”
梁渭麵露疑惑,瞟了趙氏一眼。難道趙氏與燕羽說了分家的想法,叫燕羽前來勸說?不由得沉了臉,語氣冷談,“什麽事?”
燕羽斂神答道,“父親剛剛提起孝訓長輩,燕羽剛剛想,三個月後就是祖母的千秋,祖母虔心佛法,燕羽想繡部《心經》的鬥篷送給祖母。”
梁渭詫異,《心經》雖說是最短的佛經,可也有兩百多字,這一筆一筆地繡出,頗為功夫。燕羽小小年紀,如何受得了如此繁重功夫,思索片刻,問道,“你不是還給老太太抄著《金剛經》嗎?”
燕羽低頭答道,“正是,可這《金剛經》還有幾日就能抄好了。”
梁渭奇道,“怎麽剛抄好經書,又要繡《心經》?你年紀還小,整日裏這樣清心寡欲怎使得?還是多到園子裏走動走動,與姐妹們說說話!”
燕羽聽著垂了頭,小聲道,“隻是我今日對大伯母多有得罪,大姐姐雖說不與我計較,可我心裏總是害怕。還是能不碰麵就不碰麵的好,以防有所衝突,叫父親為難。”
梁渭心中一痛,燕羽竟這樣為他考慮。為了避免與眉羽衝突讓父親為難,寧願委屈自己費盡心血繡出整部《心經》。
也不知為何,眉羽與燕羽湊到一塊,總有事情發生,難道是兩個孩子八字不合?唉!少碰麵也好。梁渭心中不忍,撫了撫燕羽額發,安慰道,“為父考慮考慮,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可好?”
燕羽臉上漾著笑意,歡快地福了一禮,“多謝父親!”
看來燕羽還是依賴自己的!梁渭心情舒暢地出府去了。
趙氏拉著燕羽在臨窗榻上閑聊,拉著女兒怎麽也看不夠,感慨道,“前幾年還是個嘰嘰喳喳的小丫頭,轉眼間就這麽大了。”
也是奇怪,燕羽與趙氏非常親近,全無隔閡。拉著趙氏的手撒嬌,“我雖長大了,娘親卻還是那麽年輕!”
趙氏笑著點點燕羽的額頭,“你啊,就會哄娘開心。這半年可吃了不少苦…”說著又要落淚。
燕羽忙又安慰。
趙氏突然想起一事,“燕羽可記得你二舅舅家的表哥廣笙?”
趙家並不是大戶人家,說好聽點是書香門第,實則隻是普通殷實之家。外祖父考中秀才之後一直不能再中舉人,一生鬱鬱不得誌,去世之時還是個秀才。
大舅舅早年夭折,趙家的親戚如今隻剩二舅舅一家。
二舅舅也算子承父業,有個秀才功名,在城中書院教書,勉強維持一家生計。二舅母楚氏是商人之女,有兩間鋪子做嫁妝,因此手頭比二舅舅還寬裕許多。隻是這位二舅母十分勢利,富貴雍容的上趕著巴結,貧苦困頓的便以白眼相待。
前些年,趙氏與二哥一家走的很近。楚氏見梁家鋪子開遍半壁江山,家業興旺錦衣玉食,時常巴結奉承趙氏,也沒少到梁府打秋風。後來聽說梁家的產業都是大房的,梁渭雖然管著偌大一個臻寶軒,也不過是代管,至多算個高級掌櫃,因此對趙氏態度大變。
趙氏也不是傻的,又有梁渭不喜楚氏太過功利,勸趙氏少與娘家走動。趙氏這才與二哥一家疏遠了。
這怎麽突然提起二舅舅家的表哥了?
趙氏一看梁渭生氣了,心裏慌張卻強自鎮定。
她想起上次朱道婆來府中與她閑聊,說起許多大戶人家並不管庶出女兒的幸福,隻要對家族有利,並不考察男方人品,就胡亂嫁了,送與人作妾的也大有人在。不禁心下淒苦。
燕羽的身份也與庶出的女兒差不多,而梁渭一味隻知孝順,無論什麽事都聽老太太的,不禁為女兒發起愁來。
此時隻得硬著頭皮說下去,“老爺,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擔心孩子,我們家燕羽與靈羽隻差半歲,如若有好的人家來提親,必定是說給靈羽的,我們燕羽隻能撿人家不要的。”
梁渭聽了更氣了,指著趙氏說,“那你的意思,是先給燕羽挑,靈羽倒要撿剩下的了?”
趙氏急得搖手,“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梁渭沉著臉問,“那太太是什麽意思?”
趙氏一狠心,說道,“我…我想著,我們要是分家出去單過,燕羽的婚事也好挑選餘地更大一些。”
梁渭啪地一拍桌子,“你想也別想!”說完穿好鞋,一甩袖子竟走了。
等燕羽收拾停當帶著二喜進了淺雲居正屋,看見隻有母親一人在。趙氏免不了又是一翻落淚,而燕羽也紅了眼圈。
燕羽怕母親悲哀太多傷了身。於是起了話頭,“弟弟幾時迴家?”
說起兒子梁文昊,趙氏收了悲戚之心,“後日就迴了。”
“弟弟長高了許多吧?”
趙氏麵目溫柔,“比你走時高了不少,可是我看那橫塘書苑頗為清苦,文昊瘦了不少。”
燕羽不禁想起文昊胖乎乎的樣子,於是笑道,“現在弟弟長身體,是會瘦些的。等弟弟迴來,母親為他多補補就是了。”
趙氏麵帶愁容,“你弟弟每兩月才迴來一次,一次隻住五日,怎麽夠補身子的。都怪你父親狠心,把你們一個個都送出去。”
燕羽少不得勸說,那橫塘書苑如何知名!如何能結交名人雅士!其實心裏清楚,老爹如此,一來是為了文昊多學些本事,二來也是為了避嫌,早早斷了文昊經商的路子,讓大房放心而矣。
等到丫鬟來問,午膳擺以哪裏?趙氏不禁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去請梁渭。如請了不來,在女兒麵前豈不是丟了顏麵。
燕羽看了,有些明白。
今天自己第一天迴家,老爹又心懷愧疚,應該也在淺雲居等她才對。
現在又看趙氏神色尷尬,就知道兩個吵架了。於是對那丫鬟說,“還是擺正屋吧,你去請老爺來用膳。”那丫鬟看趙氏並無異議,應聲去了。
趙氏不自在,燕羽也不好點破。好在梁渭很快來了,燕羽給父親見過禮。因為講究“食不言、寢不語”,梁渭又與趙氏口角過,氣氛並不熱烈,很快就用過了午膳,三人又迴了西梢間用茶。
燕羽親手沏了茶奉予爹娘,又訴說了一番自己不能在雙親身邊盡孝大為惶恐的場麵話。
梁渭安慰了幾句,教她要日日勤勉,孝順長輩。就要起身出府,仿佛躲著誰一樣。
燕羽忙道,“父親留步!”
梁渭麵露疑惑,瞟了趙氏一眼。難道趙氏與燕羽說了分家的想法,叫燕羽前來勸說?不由得沉了臉,語氣冷談,“什麽事?”
燕羽斂神答道,“父親剛剛提起孝訓長輩,燕羽剛剛想,三個月後就是祖母的千秋,祖母虔心佛法,燕羽想繡部《心經》的鬥篷送給祖母。”
梁渭詫異,《心經》雖說是最短的佛經,可也有兩百多字,這一筆一筆地繡出,頗為功夫。燕羽小小年紀,如何受得了如此繁重功夫,思索片刻,問道,“你不是還給老太太抄著《金剛經》嗎?”
燕羽低頭答道,“正是,可這《金剛經》還有幾日就能抄好了。”
梁渭奇道,“怎麽剛抄好經書,又要繡《心經》?你年紀還小,整日裏這樣清心寡欲怎使得?還是多到園子裏走動走動,與姐妹們說說話!”
燕羽聽著垂了頭,小聲道,“隻是我今日對大伯母多有得罪,大姐姐雖說不與我計較,可我心裏總是害怕。還是能不碰麵就不碰麵的好,以防有所衝突,叫父親為難。”
梁渭心中一痛,燕羽竟這樣為他考慮。為了避免與眉羽衝突讓父親為難,寧願委屈自己費盡心血繡出整部《心經》。
也不知為何,眉羽與燕羽湊到一塊,總有事情發生,難道是兩個孩子八字不合?唉!少碰麵也好。梁渭心中不忍,撫了撫燕羽額發,安慰道,“為父考慮考慮,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可好?”
燕羽臉上漾著笑意,歡快地福了一禮,“多謝父親!”
看來燕羽還是依賴自己的!梁渭心情舒暢地出府去了。
趙氏拉著燕羽在臨窗榻上閑聊,拉著女兒怎麽也看不夠,感慨道,“前幾年還是個嘰嘰喳喳的小丫頭,轉眼間就這麽大了。”
也是奇怪,燕羽與趙氏非常親近,全無隔閡。拉著趙氏的手撒嬌,“我雖長大了,娘親卻還是那麽年輕!”
趙氏笑著點點燕羽的額頭,“你啊,就會哄娘開心。這半年可吃了不少苦…”說著又要落淚。
燕羽忙又安慰。
趙氏突然想起一事,“燕羽可記得你二舅舅家的表哥廣笙?”
趙家並不是大戶人家,說好聽點是書香門第,實則隻是普通殷實之家。外祖父考中秀才之後一直不能再中舉人,一生鬱鬱不得誌,去世之時還是個秀才。
大舅舅早年夭折,趙家的親戚如今隻剩二舅舅一家。
二舅舅也算子承父業,有個秀才功名,在城中書院教書,勉強維持一家生計。二舅母楚氏是商人之女,有兩間鋪子做嫁妝,因此手頭比二舅舅還寬裕許多。隻是這位二舅母十分勢利,富貴雍容的上趕著巴結,貧苦困頓的便以白眼相待。
前些年,趙氏與二哥一家走的很近。楚氏見梁家鋪子開遍半壁江山,家業興旺錦衣玉食,時常巴結奉承趙氏,也沒少到梁府打秋風。後來聽說梁家的產業都是大房的,梁渭雖然管著偌大一個臻寶軒,也不過是代管,至多算個高級掌櫃,因此對趙氏態度大變。
趙氏也不是傻的,又有梁渭不喜楚氏太過功利,勸趙氏少與娘家走動。趙氏這才與二哥一家疏遠了。
這怎麽突然提起二舅舅家的表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