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哈德跟著隱士進入骨塔的某一層,那裏可以挑選亡靈戰士。這層骨塔裏到處都是狹小的單間骨牢,不知有多少亡靈被關在此處。哈德從屍骨荒原裏一路走來,從沒想過會有如此多的亡靈聚集在一起。通常在屍骨荒原裏走上一天都不一定能遇到一個亡靈,即使偶爾遇到,也已經是失去了理智,成為真正的行屍走肉。但骨塔裏關押的亡靈,每一個看起來都保留了自己的理智。他們或是憤怒,或是懊喪,或是瘋狂,或是冷靜,個個表現不同。而且這些亡靈的種類千奇百怪,哈德能夠認出來的僅僅是一小部分。
隱士沒有催促哈德的意思。他走在哈德身邊,甚至沒有刻意去領路。哈德在骨牢中四處走動,看過一個又一個亡靈,但始終沒有挑選出要和自己戰鬥的三個戰士。如此將整個骨牢差不多逛遍,花費了差不多三天的工夫。
第四天哈德選出了三個亡靈——身披破甲的骷髏戰士、手握鐵錘的喪屍、身形胖大的腐肉屠夫。他們在第一層平原都很常見。哈德並不想與自己不熟悉的對手戰鬥。
交戰的場所在骨塔的另一層,那是一個麵積寬廣的角鬥場。幾個身披鬥篷的隱士出現在觀眾席上,不過他們的人數太少,不仔細看都難以發現新出現的隱士們。
哈德和三個亡靈戰士一起進入角鬥場中央。第一位與哈德戰鬥的是身形胖大的腐肉屠夫。腐肉屠夫喜歡吃肉,是亡靈中少見的保留了食欲的種類。一見到高大強壯的哈德,腐肉屠夫滿嘴流出口水。他地動山搖般地朝哈德衝過去,張嘴就咬。這家夥口中都是齲齒,發出陣陣腐臭。哈德知道腐肉屠夫的弱點,稍稍後退後起跑,正麵迎了上去。雙方越跑越近,眼看就要撞上,哈德奮力一跳,一下子從腐肉屠夫頭上躍了過去。腐肉屠夫過於笨重,衝跑過頭後刹不住腳。哈德調轉迴來,直撲腐肉屠夫後腦勺,給出重重一擊。“撲通”一聲,腦袋受到重擊的腐肉屠夫跪倒在地,搖晃著肥胖的身軀轟然撲倒。
隱士伸手指向腐肉屠夫,綠色的火焰掉落在他身上,很快燒成一片火海。但是火焰熄滅後,地上什麽也沒有留下。隱士說這不是勇士之間戰鬥,是食欲與詭計的較量。
第二位出場的是身披破甲的骷髏戰士。骷髏戰士是最常見且數量最多的亡靈,在亡者之島的各層平原裏都能遇到。他們防禦力弱,但比較靈活。不過高階骷髏戰士能克服與生俱來的弱點,通過各種方式增強自己的防禦力,比如披甲。能夠披甲的骷髏戰士擁有不俗的智力,戰鬥中不僅更為靈活,而且能學習武技。哈德麵對骷髏戰士時要比麵對腐肉屠夫鄭重得多,可惜被選中的這個骷髏戰士根本不想戰鬥。他說無意義的戰鬥他沒有興趣,除非獲勝後能夠離開骨塔。隱士說囚徒沒有權力提要求。骷髏戰士說他有權力不戰鬥。哈德出手襲擊了這個骷髏戰士,得到的隻是一條骨頭手臂。骷髏戰士信守諾言,一點還擊的姿態都沒有擺出。
隱士伸手指向骷髏戰士,綠色的火焰掉落在他身上,很快燒成一片火海。骷髏戰士在站立中化為灰燼,地上留下了他身披的破甲。隱士說這是一個勇士,但他不願在無謂的戰鬥中倒下,隨後收起骷髏戰士的破甲。
第三位出場的是手握鐵錘的喪屍。很多喪屍保留了生前的記憶和性格,這使得喪屍表現出更為豐富的情感。因此他們特別喜歡說話,經常喋喋不休地向其他亡靈講述他們生前的事跡以及遭遇。哈德麵對的喪屍也不例外。
喪屍說他過去是一個鐵匠,每天就是揮舞鐵錘打鐵。有一天一群土匪來到他謀生的鎮子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鐵匠的妻子外出買菜,被數個土匪當街糟蹋至死。鐵匠聞訊後前去報仇,用鐵錘砸死了一個落單的土匪,然後被其餘土匪活捉後吊死在鎮門口。鐵匠死後靈魂不願離開自己的身軀,漸漸成為了一個怨靈。土匪們肆虐過的鎮子死去了數百人,就此敗落成為一座死鎮。一個亡靈巫師找到鎮子,試圖通過亡靈魔法召喚出鎮子裏的死者作為他的奴仆。但是召喚魔法失敗,亡靈巫師死於非命,而鐵匠則不知為何來到了亡者之島。隱士是鐵匠來到亡者之島後見到的第一個亡靈,所以他成為了隱士的奴仆。
哈德聽完喪屍的故事,向隱士發問,喪屍作為奴仆是否算是一個勇士。隱士說喪屍嚴格來講連一個戰士都不算,距離勇士的標準差得更多。哈德又問接下戰鬥沒有必要了,那該如何獲得勇士頭骨。這時看台上的一位隱士閃現過來,與場中的隱士耳語片刻。場中的隱士說他的朋友有一塊勇士頭骨收藏,哈德可以換取,條件是為隱士們聯絡骷髏皇帝的護衛。哈德表示同意。隱士告訴哈德隻需他下次來尋求幫助時,在屍骨荒原的邊緣找到骸骨巨龍海,並從海那裏獲得一枚進入屍骨荒原的護身符就算完成任務。隱士似乎並不擔心哈德就此一去不複返,而是料定他還會再次來尋求幫助。
哈德迴想著過往的那次經曆,發現自己正如隱士預料的再次進入了屍骨荒原。這一刻他忽然看到前方有一座高大的骸骨構建的大門。這座骸骨大門高達四五米,突兀地冒出來,好像之前藏在地下一般。骸骨大門邊一位隱士身披鬥篷站在一旁,他朝哈德招招手,仿佛已經等待很久了。
哈德走上前,骸骨大門徐徐打開,一陣陰風從裏麵吹出來。大門裏是深不見底的黑色,根本不知道它會通往何處。
隱士說:“你終於來了,海的信使。我們在荒原裏建造了八座骸骨之門,就是為了等待你的出現。”
哈德說:“我不是信使,我隻是來尋求幫助。”
哈德跟著隱士進入骨塔的某一層,那裏可以挑選亡靈戰士。這層骨塔裏到處都是狹小的單間骨牢,不知有多少亡靈被關在此處。哈德從屍骨荒原裏一路走來,從沒想過會有如此多的亡靈聚集在一起。通常在屍骨荒原裏走上一天都不一定能遇到一個亡靈,即使偶爾遇到,也已經是失去了理智,成為真正的行屍走肉。但骨塔裏關押的亡靈,每一個看起來都保留了自己的理智。他們或是憤怒,或是懊喪,或是瘋狂,或是冷靜,個個表現不同。而且這些亡靈的種類千奇百怪,哈德能夠認出來的僅僅是一小部分。
隱士沒有催促哈德的意思。他走在哈德身邊,甚至沒有刻意去領路。哈德在骨牢中四處走動,看過一個又一個亡靈,但始終沒有挑選出要和自己戰鬥的三個戰士。如此將整個骨牢差不多逛遍,花費了差不多三天的工夫。
第四天哈德選出了三個亡靈——身披破甲的骷髏戰士、手握鐵錘的喪屍、身形胖大的腐肉屠夫。他們在第一層平原都很常見。哈德並不想與自己不熟悉的對手戰鬥。
交戰的場所在骨塔的另一層,那是一個麵積寬廣的角鬥場。幾個身披鬥篷的隱士出現在觀眾席上,不過他們的人數太少,不仔細看都難以發現新出現的隱士們。
哈德和三個亡靈戰士一起進入角鬥場中央。第一位與哈德戰鬥的是身形胖大的腐肉屠夫。腐肉屠夫喜歡吃肉,是亡靈中少見的保留了食欲的種類。一見到高大強壯的哈德,腐肉屠夫滿嘴流出口水。他地動山搖般地朝哈德衝過去,張嘴就咬。這家夥口中都是齲齒,發出陣陣腐臭。哈德知道腐肉屠夫的弱點,稍稍後退後起跑,正麵迎了上去。雙方越跑越近,眼看就要撞上,哈德奮力一跳,一下子從腐肉屠夫頭上躍了過去。腐肉屠夫過於笨重,衝跑過頭後刹不住腳。哈德調轉迴來,直撲腐肉屠夫後腦勺,給出重重一擊。“撲通”一聲,腦袋受到重擊的腐肉屠夫跪倒在地,搖晃著肥胖的身軀轟然撲倒。
隱士伸手指向腐肉屠夫,綠色的火焰掉落在他身上,很快燒成一片火海。但是火焰熄滅後,地上什麽也沒有留下。隱士說這不是勇士之間戰鬥,是食欲與詭計的較量。
第二位出場的是身披破甲的骷髏戰士。骷髏戰士是最常見且數量最多的亡靈,在亡者之島的各層平原裏都能遇到。他們防禦力弱,但比較靈活。不過高階骷髏戰士能克服與生俱來的弱點,通過各種方式增強自己的防禦力,比如披甲。能夠披甲的骷髏戰士擁有不俗的智力,戰鬥中不僅更為靈活,而且能學習武技。哈德麵對骷髏戰士時要比麵對腐肉屠夫鄭重得多,可惜被選中的這個骷髏戰士根本不想戰鬥。他說無意義的戰鬥他沒有興趣,除非獲勝後能夠離開骨塔。隱士說囚徒沒有權力提要求。骷髏戰士說他有權力不戰鬥。哈德出手襲擊了這個骷髏戰士,得到的隻是一條骨頭手臂。骷髏戰士信守諾言,一點還擊的姿態都沒有擺出。
隱士伸手指向骷髏戰士,綠色的火焰掉落在他身上,很快燒成一片火海。骷髏戰士在站立中化為灰燼,地上留下了他身披的破甲。隱士說這是一個勇士,但他不願在無謂的戰鬥中倒下,隨後收起骷髏戰士的破甲。
第三位出場的是手握鐵錘的喪屍。很多喪屍保留了生前的記憶和性格,這使得喪屍表現出更為豐富的情感。因此他們特別喜歡說話,經常喋喋不休地向其他亡靈講述他們生前的事跡以及遭遇。哈德麵對的喪屍也不例外。
喪屍說他過去是一個鐵匠,每天就是揮舞鐵錘打鐵。有一天一群土匪來到他謀生的鎮子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鐵匠的妻子外出買菜,被數個土匪當街糟蹋至死。鐵匠聞訊後前去報仇,用鐵錘砸死了一個落單的土匪,然後被其餘土匪活捉後吊死在鎮門口。鐵匠死後靈魂不願離開自己的身軀,漸漸成為了一個怨靈。土匪們肆虐過的鎮子死去了數百人,就此敗落成為一座死鎮。一個亡靈巫師找到鎮子,試圖通過亡靈魔法召喚出鎮子裏的死者作為他的奴仆。但是召喚魔法失敗,亡靈巫師死於非命,而鐵匠則不知為何來到了亡者之島。隱士是鐵匠來到亡者之島後見到的第一個亡靈,所以他成為了隱士的奴仆。
哈德聽完喪屍的故事,向隱士發問,喪屍作為奴仆是否算是一個勇士。隱士說喪屍嚴格來講連一個戰士都不算,距離勇士的標準差得更多。哈德又問接下戰鬥沒有必要了,那該如何獲得勇士頭骨。這時看台上的一位隱士閃現過來,與場中的隱士耳語片刻。場中的隱士說他的朋友有一塊勇士頭骨收藏,哈德可以換取,條件是為隱士們聯絡骷髏皇帝的護衛。哈德表示同意。隱士告訴哈德隻需他下次來尋求幫助時,在屍骨荒原的邊緣找到骸骨巨龍海,並從海那裏獲得一枚進入屍骨荒原的護身符就算完成任務。隱士似乎並不擔心哈德就此一去不複返,而是料定他還會再次來尋求幫助。
哈德迴想著過往的那次經曆,發現自己正如隱士預料的再次進入了屍骨荒原。這一刻他忽然看到前方有一座高大的骸骨構建的大門。這座骸骨大門高達四五米,突兀地冒出來,好像之前藏在地下一般。骸骨大門邊一位隱士身披鬥篷站在一旁,他朝哈德招招手,仿佛已經等待很久了。
哈德走上前,骸骨大門徐徐打開,一陣陰風從裏麵吹出來。大門裏是深不見底的黑色,根本不知道它會通往何處。
隱士說:“你終於來了,海的信使。我們在荒原裏建造了八座骸骨之門,就是為了等待你的出現。”
哈德說:“我不是信使,我隻是來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