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卡瑟琳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在夢的開始,她陷入一片永恆的黑暗,不知等待了多少時間,終於獲得了自由。然而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彷徨,她猶豫、恐懼,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她見到了另一個自己;她進入了奇怪的戰場;她成為了世界的主宰;她遭遇了難以理解的敵人;她在奮戰中倒下。
“也許我曾經死去了,現在卻又複活了。”女法師冒出這樣一個念頭來,她不禁打了個冷顫。
“怎麽會呢?我一直都活得好好的,我是在做夢,一定是在做夢。”卡瑟琳安慰著自己,然後捧住腦袋用力搖了搖,似乎隻有那樣做,才能將模糊不清的奇怪夢境,從頭腦裏驅逐出去。
但是她立刻發覺左手上傳來異樣的感覺。女法師攤開手掌,那上麵有一顆滾圓的眼珠嵌在中央。眼珠子瞪著卡瑟琳,隔個幾秒鍾便會眨動一下。
卡瑟琳微微張開嘴,倒吸了一口冷氣。她伸出右手,試探著緩緩接近眼珠。女法師確定眼珠並不會做出什麽特殊反應,才小心謹慎地輕輕觸摸眼球的表麵。球體略感堅硬,就像手掌上長出的厚繭。
這顆眼球有大半個已經完全埋進了手掌裏,球體和手掌結合的邊緣也看不出任何不協調,仿佛它與身俱來就是長在卡瑟琳的掌心上。
卡瑟琳試著握了握拳頭,又舒展手掌動彈手指,還好並沒有什麽不妥。雖然她的記憶中沒有任何關於這顆古怪眼珠的印象,但似乎目前看來,它至少不會影響自己左手的基本功能。
女法師提起的心放了下來。“一個奇特的寄生生物。”女法師作出了簡單的判斷。
一個冒險者會在旅途中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被某種寄生生物侵襲當然也屬此列,雖然並不常見。至少庫爾傭兵團幾年的冒險生涯中,還沒有一個隊員有過這類經曆。
通常來說,常見的寄生生物,在經驗豐富的冒險者眼裏,都無法構成什麽威脅。各種各樣對付寄生生物的方法,早就不再是那些早期探險家或者特殊職業者們的獨家秘訣。這要歸功於傭兵團——這樣一種從事各種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特殊工作團體的蓬勃發展。
自十王年代時期,頻繁的王國間戰亂,使得以戰鬥為生的雇傭兵職業慢慢興起,並逐漸誕生出類似於現在的傭兵團式的小型準軍事組織。
最早的傭兵團或許該叫做戰鬥小分隊吧。他們隻是一些雇傭兵,為了在戰爭**同去完成某些特定的軍事任務,而臨時集合在一起。在實踐過程中,有些雇傭兵間形成了默契,並能通過合作,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便組成了固定的合作團隊。
十王年代後留存下來的傭兵團,基本上都是以戰鬥功能為主的小型隊伍。那時他們的工作,具有戰亂時期的特征。比如參與貴族領地上的小規模私人“戰爭”,這類所謂的私人戰爭,很大一部分都是鎮壓民變或者圍剿強盜團夥;又如在王國邊境,接受一些王**隊不適合直接從事的軍事任務,像進入敵國領地刺探軍事情報,甚至包括刺殺活動。
隨著大陸進入和平時期後,傭兵團原本的戰爭特性沒有了用武之地。一些傭兵團不得不解散,而另一些則開始尋找其它工作,並試圖繼續發揮他們的戰鬥特長。比如擔當貴族和富商們的強力護衛;或者參與消滅一些對人類聚集區產生威脅的怪物、肆虐的猛獸等;更有甚者,幹脆加入了抓捕異族奴隸的危險工作。但直到那段時期,傭兵團的團隊主體人員,還是以近戰為主的戰士構成。…
而傭兵團的職能範圍出現進一步擴展,是發生在魔法師們開始加入到這個繁雜的行業中來。魔法師們之所以會加入具有軍事性質的傭兵團,有一種說法是基於他們豐富的學識。雖然人類在三千年中迅速崛起於東大陸,和魔法大發現有著直接的關係,但長久以來,魔法師們一直並不以戰鬥者的麵貌出現在人們麵前。
曆史上確實不乏個人戰力強悍的大魔法師,傳說中他們舉手投足間就能毀滅城市。特別是在人類第一個千年時期,在與巨龍的戰爭中,湧現過數位能與巨龍一較高下的人類強者。他們中魔法師的數量占到了近三分之一,其中更有一位有著“龍之禁忌”這樣的稱號的人類超級強者——塔布大魔法師,曾經在以一敵三的情況下,重傷兩頭巨龍後從容而退。
不過有趣的是,據說塔布大魔法師一生中,沒有真正殺死過任何一頭巨龍。與他交戰的巨龍,但凡記載下來的無不幸存。所以後來塔布能成為與巨龍談判的重要代表,並接受邀請前往龍城,又安然迴歸。這既是因為他的超強實力,也是因為他與巨龍們並沒有結下生死大仇。
不論魔法師們是不是擁有著強悍的戰力,但實際上他們的第一身份,通常是一位學者。比如塔布大魔法師就是一位語言學家,他規範了現在大陸通用語的文字基礎;又如古精靈語學家馬斯特,本身也是一位不入流的魔法師;包括他那位成為龍考派曆史學大師的學生德拉赫,則是出身北塞卡聯盟學院的魔法學徒。
當然每個魔法師研究的領域不同,他們中有些人專研魔法學以及魔法理論,像是著名的“元素之三傑”,這些人可以稱作為純粹的魔法師;有些人如塔布,還有如今的皇家學院院長吉斯林,他們在魔法領域有著很高的造詣,同時又在一些其它學術領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則可以稱作為學者法師;至於剩下的像馬斯特和德拉赫這樣的,在學術領域的成就遠遠高於他們的魔法造詣,則不妨稱作為弱法學者。
傭兵團的職能再次發生變化,就是由於弱法學者們的活躍推動的。終結十王年代的法伏特大帝,在步入晚年後重用了著名的弱法學者埃克龐茲出任宰相。
因為王國經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國力達到了法伏特大帝統治時期的巔峰。作為博物學家的埃克龐茲宰相,以法伏特大帝的傲世武勳以及王國龐大的國力為背景,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無人區擴張原則”。
無人區擴張原則簡單說,就是鼓勵人類(王國的居民)前往一些大陸的無人區進行開發和定居。一旦無人區的開發和定居被王國認同,那麽開發地區將成為開發者的私人領地。在條件成熟時,開發者有受封成為王國貴族的可能。而王國的疆界也會基於新晉貴族的領地,重新界定。
實際上,無人區擴張原則隻是一個學者靈機一動的想法。它鼓勵民間人士自發地為王國實現對外擴張,而從國家層麵卻不給於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僅僅許諾一個貴族的虛銜。
這條原則推出後,最先受益的居然是森林中的獵人,草原上的牧民,以及海島上的漁夫。那時冒出了一大批,諸如“黑森林”、“土山”、“群馬”、“萬牛”、“露岩島”、“鯨魚石”之類的古怪稱號的貴族,就是遵循這條原則產生的。…
但其實獵人依舊打著獵,牧民依舊放著羊,漁夫依舊捕著魚。有了貴族稱號的貧民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在王城的檔案室裏已經變成了貴族。王城禮賓司更是借法伏特大帝生日之際,向大陸各國發出邀請函。在邀請函中,不合常規地附上了,所有出席大帝生日晚宴的王國貴族賓客名單,其中就有新晉的無人區貴族。
當各國首腦們後知後覺地發現,王國突然間新增了幾十個古怪的新貴族,而且這些新貴族的領地都在自己國家的周邊。王國的疆域不僅在一夜之間膨脹起來,更是將一些十王年代後劃定的中立緩衝區,吞並肢解。這立刻引發了一輪備戰恐慌,“達斯特的利劍”難道要再次飲血嗎?
這其中反應最強烈的,是當時大陸西部的威斯德聯合公國。這個由過去西部三國合並而來的國家,是當時東大陸上國力僅次於王國達斯特的大國。
威斯德大公立刻致函達斯特,要求王國對這些莫名其妙的新晉貴族進行解釋。同時派出自己的部隊前往邊境,對那裏新誕生的兩位“山中貴族”進行調查。
調查的結果卻是發現,位於威斯德公國與王國之間的兩座深山老林裏的所謂貴族,都是來自於威斯德的山民。這兩戶山民在十多年前,遷入山區成為獵人,他們的家族總共都不到十個人。而且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貴族,並作為出席法伏特大帝生日晚宴的賓客。
獲悉調查結果的威斯德大公勃然大怒,有種被愚弄的感覺。他不僅向大陸各王國公布了調查結果,並且采用了最強硬的外交辭令,擺出一幅誓不罷休的姿態,喝問達斯特有什麽資格分封他們公國的子民。
大陸的其它國家在威斯德大公的帶動下,紛紛發出自己的聲音,或硬或軟地一起要求達斯特對於那些無人區貴族的由來作出解釋。
埃克龐茲宰相這時才姍姍來遲,向東大陸的所有王國提出了他的“無人區擴張原則”,並聲稱這應該作為今後大陸上所有王國,對外擴張時都適用的一條基本原則。
三年後,由東大陸五大國簽定的《達斯特公約》,確認“無人區擴張原則”為國與國之間解決疆界糾紛的一條基本準則。隨後越來越多的人類王國先後承認《達斯特公約》,並共同簽署了《達斯特附約》。
時至今日,無人區擴張原則的具體描述,各國的解釋各不相同,但它確實成為了一條大陸國家間的公共原則。而埃克龐茲主導的“第一次無人區擴張”,最終隻保留下六位貴族及其封地,並得到了大陸各國的承認。其中就包括今天赫赫有名的巴爾家族,而西凡亞行省中巴爾大公爵領的中心區域,就是那時候保留下來的一小片丘陵。
《戰爭的前後》對於這段時期的大陸外交形勢,作出過一個客觀的評價。書中寫道:威斯德大公的外交策略,標誌著整個東大陸從戰爭時期的武力外交,正式進入相對和平時期的國力外交。而王國宰相埃克龐茲的外交手法,則是詮釋了在國力外交中,“國力決定成果”的基本準則。
不過在西大陸出版的一本名為《動蕩的東大陸》的書中,對於“無人區擴張原則”有過一個不同角度的評價:
“這條原則的通行,標誌著人類對於東大陸上其他種族的壓製性侵略的開始。”…
不管西大陸人是怎麽理解東大陸的國家對外原則,在當時埃克龐茲無人區政策的推動下,學術界基於此掀起了一股探險與考古的熱潮。
弱法學者中,一部分從事野外生物以及考古研究的學者,他們以雇主身份雇傭了一些傭兵團,並且親自率領傭兵團,前往深山老林或者人跡罕至的地方,進行探險和考古活動。
這些探險家和考古學家不僅擁有不弱的野外生存能力,而且對於大陸的地理、風俗、方言等方麵都比較熟悉。而且作為魔法師的他們,在戰鬥中依靠自己的頭腦,往往能讓一些小魔法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這股熱潮過後,有些聰明的傭兵團,開始主動招募一些魔法師進入團隊,以期為傭兵團增添新的工作潛力。
於是遠途押送貴重物品或重要信件,尋找丟失的寶藏,探索鮮為人知的地域,等等新的工作內容出現在傭兵團的挑選範圍內,傭兵團的業務半徑自此大大地增加。
不過由於願意加入傭兵團混口飯吃的魔法師,通常無論是在“法”方麵,還是“學”方麵都不怎麽樣,和那些學者法師甚至弱法學者都無法相比。因此實際上為傭兵團帶來的利益很有限。
但他們至少為傭兵團這個行業注入了新的血液,而且再弱的魔法師包括魔法學徒也好,總比一般的戰士受過更好的教育,懂得更多的知識,學習和總結能力都非常強。比如他們中一位沒有留下姓名的魔法學徒,就專門寫了一本《常見寄生生物處理方法》的小冊子;又有一位無名老魔法師寫出了《飲用水鑒別五法》。這些常識性小冊子後來被編輯成冊,就有了今天的《傭兵團常識手冊》。
而且直到現在,每個參加傭兵團的魔法師都會遵守一條約定俗成的規矩,義務為《傭兵團常識手冊》添加一條至少基本常識。
所以卡瑟琳看著手上的牛眼惡魔,已經想到了處理方法。;
卡瑟琳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在夢的開始,她陷入一片永恆的黑暗,不知等待了多少時間,終於獲得了自由。然而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彷徨,她猶豫、恐懼,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她見到了另一個自己;她進入了奇怪的戰場;她成為了世界的主宰;她遭遇了難以理解的敵人;她在奮戰中倒下。
“也許我曾經死去了,現在卻又複活了。”女法師冒出這樣一個念頭來,她不禁打了個冷顫。
“怎麽會呢?我一直都活得好好的,我是在做夢,一定是在做夢。”卡瑟琳安慰著自己,然後捧住腦袋用力搖了搖,似乎隻有那樣做,才能將模糊不清的奇怪夢境,從頭腦裏驅逐出去。
但是她立刻發覺左手上傳來異樣的感覺。女法師攤開手掌,那上麵有一顆滾圓的眼珠嵌在中央。眼珠子瞪著卡瑟琳,隔個幾秒鍾便會眨動一下。
卡瑟琳微微張開嘴,倒吸了一口冷氣。她伸出右手,試探著緩緩接近眼珠。女法師確定眼珠並不會做出什麽特殊反應,才小心謹慎地輕輕觸摸眼球的表麵。球體略感堅硬,就像手掌上長出的厚繭。
這顆眼球有大半個已經完全埋進了手掌裏,球體和手掌結合的邊緣也看不出任何不協調,仿佛它與身俱來就是長在卡瑟琳的掌心上。
卡瑟琳試著握了握拳頭,又舒展手掌動彈手指,還好並沒有什麽不妥。雖然她的記憶中沒有任何關於這顆古怪眼珠的印象,但似乎目前看來,它至少不會影響自己左手的基本功能。
女法師提起的心放了下來。“一個奇特的寄生生物。”女法師作出了簡單的判斷。
一個冒險者會在旅途中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被某種寄生生物侵襲當然也屬此列,雖然並不常見。至少庫爾傭兵團幾年的冒險生涯中,還沒有一個隊員有過這類經曆。
通常來說,常見的寄生生物,在經驗豐富的冒險者眼裏,都無法構成什麽威脅。各種各樣對付寄生生物的方法,早就不再是那些早期探險家或者特殊職業者們的獨家秘訣。這要歸功於傭兵團——這樣一種從事各種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特殊工作團體的蓬勃發展。
自十王年代時期,頻繁的王國間戰亂,使得以戰鬥為生的雇傭兵職業慢慢興起,並逐漸誕生出類似於現在的傭兵團式的小型準軍事組織。
最早的傭兵團或許該叫做戰鬥小分隊吧。他們隻是一些雇傭兵,為了在戰爭**同去完成某些特定的軍事任務,而臨時集合在一起。在實踐過程中,有些雇傭兵間形成了默契,並能通過合作,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便組成了固定的合作團隊。
十王年代後留存下來的傭兵團,基本上都是以戰鬥功能為主的小型隊伍。那時他們的工作,具有戰亂時期的特征。比如參與貴族領地上的小規模私人“戰爭”,這類所謂的私人戰爭,很大一部分都是鎮壓民變或者圍剿強盜團夥;又如在王國邊境,接受一些王**隊不適合直接從事的軍事任務,像進入敵國領地刺探軍事情報,甚至包括刺殺活動。
隨著大陸進入和平時期後,傭兵團原本的戰爭特性沒有了用武之地。一些傭兵團不得不解散,而另一些則開始尋找其它工作,並試圖繼續發揮他們的戰鬥特長。比如擔當貴族和富商們的強力護衛;或者參與消滅一些對人類聚集區產生威脅的怪物、肆虐的猛獸等;更有甚者,幹脆加入了抓捕異族奴隸的危險工作。但直到那段時期,傭兵團的團隊主體人員,還是以近戰為主的戰士構成。…
而傭兵團的職能範圍出現進一步擴展,是發生在魔法師們開始加入到這個繁雜的行業中來。魔法師們之所以會加入具有軍事性質的傭兵團,有一種說法是基於他們豐富的學識。雖然人類在三千年中迅速崛起於東大陸,和魔法大發現有著直接的關係,但長久以來,魔法師們一直並不以戰鬥者的麵貌出現在人們麵前。
曆史上確實不乏個人戰力強悍的大魔法師,傳說中他們舉手投足間就能毀滅城市。特別是在人類第一個千年時期,在與巨龍的戰爭中,湧現過數位能與巨龍一較高下的人類強者。他們中魔法師的數量占到了近三分之一,其中更有一位有著“龍之禁忌”這樣的稱號的人類超級強者——塔布大魔法師,曾經在以一敵三的情況下,重傷兩頭巨龍後從容而退。
不過有趣的是,據說塔布大魔法師一生中,沒有真正殺死過任何一頭巨龍。與他交戰的巨龍,但凡記載下來的無不幸存。所以後來塔布能成為與巨龍談判的重要代表,並接受邀請前往龍城,又安然迴歸。這既是因為他的超強實力,也是因為他與巨龍們並沒有結下生死大仇。
不論魔法師們是不是擁有著強悍的戰力,但實際上他們的第一身份,通常是一位學者。比如塔布大魔法師就是一位語言學家,他規範了現在大陸通用語的文字基礎;又如古精靈語學家馬斯特,本身也是一位不入流的魔法師;包括他那位成為龍考派曆史學大師的學生德拉赫,則是出身北塞卡聯盟學院的魔法學徒。
當然每個魔法師研究的領域不同,他們中有些人專研魔法學以及魔法理論,像是著名的“元素之三傑”,這些人可以稱作為純粹的魔法師;有些人如塔布,還有如今的皇家學院院長吉斯林,他們在魔法領域有著很高的造詣,同時又在一些其它學術領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則可以稱作為學者法師;至於剩下的像馬斯特和德拉赫這樣的,在學術領域的成就遠遠高於他們的魔法造詣,則不妨稱作為弱法學者。
傭兵團的職能再次發生變化,就是由於弱法學者們的活躍推動的。終結十王年代的法伏特大帝,在步入晚年後重用了著名的弱法學者埃克龐茲出任宰相。
因為王國經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國力達到了法伏特大帝統治時期的巔峰。作為博物學家的埃克龐茲宰相,以法伏特大帝的傲世武勳以及王國龐大的國力為背景,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無人區擴張原則”。
無人區擴張原則簡單說,就是鼓勵人類(王國的居民)前往一些大陸的無人區進行開發和定居。一旦無人區的開發和定居被王國認同,那麽開發地區將成為開發者的私人領地。在條件成熟時,開發者有受封成為王國貴族的可能。而王國的疆界也會基於新晉貴族的領地,重新界定。
實際上,無人區擴張原則隻是一個學者靈機一動的想法。它鼓勵民間人士自發地為王國實現對外擴張,而從國家層麵卻不給於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僅僅許諾一個貴族的虛銜。
這條原則推出後,最先受益的居然是森林中的獵人,草原上的牧民,以及海島上的漁夫。那時冒出了一大批,諸如“黑森林”、“土山”、“群馬”、“萬牛”、“露岩島”、“鯨魚石”之類的古怪稱號的貴族,就是遵循這條原則產生的。…
但其實獵人依舊打著獵,牧民依舊放著羊,漁夫依舊捕著魚。有了貴族稱號的貧民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在王城的檔案室裏已經變成了貴族。王城禮賓司更是借法伏特大帝生日之際,向大陸各國發出邀請函。在邀請函中,不合常規地附上了,所有出席大帝生日晚宴的王國貴族賓客名單,其中就有新晉的無人區貴族。
當各國首腦們後知後覺地發現,王國突然間新增了幾十個古怪的新貴族,而且這些新貴族的領地都在自己國家的周邊。王國的疆域不僅在一夜之間膨脹起來,更是將一些十王年代後劃定的中立緩衝區,吞並肢解。這立刻引發了一輪備戰恐慌,“達斯特的利劍”難道要再次飲血嗎?
這其中反應最強烈的,是當時大陸西部的威斯德聯合公國。這個由過去西部三國合並而來的國家,是當時東大陸上國力僅次於王國達斯特的大國。
威斯德大公立刻致函達斯特,要求王國對這些莫名其妙的新晉貴族進行解釋。同時派出自己的部隊前往邊境,對那裏新誕生的兩位“山中貴族”進行調查。
調查的結果卻是發現,位於威斯德公國與王國之間的兩座深山老林裏的所謂貴族,都是來自於威斯德的山民。這兩戶山民在十多年前,遷入山區成為獵人,他們的家族總共都不到十個人。而且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貴族,並作為出席法伏特大帝生日晚宴的賓客。
獲悉調查結果的威斯德大公勃然大怒,有種被愚弄的感覺。他不僅向大陸各王國公布了調查結果,並且采用了最強硬的外交辭令,擺出一幅誓不罷休的姿態,喝問達斯特有什麽資格分封他們公國的子民。
大陸的其它國家在威斯德大公的帶動下,紛紛發出自己的聲音,或硬或軟地一起要求達斯特對於那些無人區貴族的由來作出解釋。
埃克龐茲宰相這時才姍姍來遲,向東大陸的所有王國提出了他的“無人區擴張原則”,並聲稱這應該作為今後大陸上所有王國,對外擴張時都適用的一條基本原則。
三年後,由東大陸五大國簽定的《達斯特公約》,確認“無人區擴張原則”為國與國之間解決疆界糾紛的一條基本準則。隨後越來越多的人類王國先後承認《達斯特公約》,並共同簽署了《達斯特附約》。
時至今日,無人區擴張原則的具體描述,各國的解釋各不相同,但它確實成為了一條大陸國家間的公共原則。而埃克龐茲主導的“第一次無人區擴張”,最終隻保留下六位貴族及其封地,並得到了大陸各國的承認。其中就包括今天赫赫有名的巴爾家族,而西凡亞行省中巴爾大公爵領的中心區域,就是那時候保留下來的一小片丘陵。
《戰爭的前後》對於這段時期的大陸外交形勢,作出過一個客觀的評價。書中寫道:威斯德大公的外交策略,標誌著整個東大陸從戰爭時期的武力外交,正式進入相對和平時期的國力外交。而王國宰相埃克龐茲的外交手法,則是詮釋了在國力外交中,“國力決定成果”的基本準則。
不過在西大陸出版的一本名為《動蕩的東大陸》的書中,對於“無人區擴張原則”有過一個不同角度的評價:
“這條原則的通行,標誌著人類對於東大陸上其他種族的壓製性侵略的開始。”…
不管西大陸人是怎麽理解東大陸的國家對外原則,在當時埃克龐茲無人區政策的推動下,學術界基於此掀起了一股探險與考古的熱潮。
弱法學者中,一部分從事野外生物以及考古研究的學者,他們以雇主身份雇傭了一些傭兵團,並且親自率領傭兵團,前往深山老林或者人跡罕至的地方,進行探險和考古活動。
這些探險家和考古學家不僅擁有不弱的野外生存能力,而且對於大陸的地理、風俗、方言等方麵都比較熟悉。而且作為魔法師的他們,在戰鬥中依靠自己的頭腦,往往能讓一些小魔法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這股熱潮過後,有些聰明的傭兵團,開始主動招募一些魔法師進入團隊,以期為傭兵團增添新的工作潛力。
於是遠途押送貴重物品或重要信件,尋找丟失的寶藏,探索鮮為人知的地域,等等新的工作內容出現在傭兵團的挑選範圍內,傭兵團的業務半徑自此大大地增加。
不過由於願意加入傭兵團混口飯吃的魔法師,通常無論是在“法”方麵,還是“學”方麵都不怎麽樣,和那些學者法師甚至弱法學者都無法相比。因此實際上為傭兵團帶來的利益很有限。
但他們至少為傭兵團這個行業注入了新的血液,而且再弱的魔法師包括魔法學徒也好,總比一般的戰士受過更好的教育,懂得更多的知識,學習和總結能力都非常強。比如他們中一位沒有留下姓名的魔法學徒,就專門寫了一本《常見寄生生物處理方法》的小冊子;又有一位無名老魔法師寫出了《飲用水鑒別五法》。這些常識性小冊子後來被編輯成冊,就有了今天的《傭兵團常識手冊》。
而且直到現在,每個參加傭兵團的魔法師都會遵守一條約定俗成的規矩,義務為《傭兵團常識手冊》添加一條至少基本常識。
所以卡瑟琳看著手上的牛眼惡魔,已經想到了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