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節可一點兒不暖和,讓雨澆一澆就夠勁兒了,村長光著腳插著泥來給他凍夠嗆,進屋坐在灶坑前烤半天才緩過來。
等他緩過來盒子也差不多烙好,第一個就拿給他吃。
村長還虛頭巴腦的擺手說不吃,後來看春陽和知恩一人捧一個燙的嘶嘶哈哈左手挪右手倒騰著吃起來又饞的直吧唧嘴,挺不好意思的跟曹佩瑜要了一個吃。
烙不少呢,哪能就給一個。曹佩瑜碼了一盤子放他跟前兒,讓他隨便吃,不夠吃再給他拿。
要奔著飽吃的話一盤子還真不夠,過過嘴癮就得了村長哪好意思再要啊。
吃完盒子一抹嘴,村長才說他為啥冒雨過來。
“這雨下的不能下地幹活兒,我一早上就去了鄉裏一趟,正好早前給咱學校捐過笛子的辛然打電話給鄉裏問幾所學校還缺啥,她要等六一親自送過來!”村長樂嗬嗬的說道。
然而郭家人的反應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樣,就沒有一個跟著他樂的,隻什麽都不知道的李冬梅搭了一句:“缺啥都送?那她咋這麽有錢呢?”
“可不唄,我一開始也尋思她這也太大方了,得花多少錢。後來鄉裏的人才跟我說不是所有學校都有,就三所學校,初中一個,她插隊住過的村子的小學一個,還有一個啊,就是咱們東山村小學。人家說了,咱東山村小學是新蓋的肯定缺不少東西,她能多幫就多幫一些。哎呀,看來咱這學校是蓋對了,要不都沒這好事兒呢。”村長咂巴著嘴兒笑著說道。
知恩隻靜靜聽著不說話,曹佩瑜忙忙活活的收拾東西也不說話,春陽便輕咳一聲問道:“村長,她要給咱學校捐東西你往這兒跑幹啥?你剛來那一出我們還當有啥大事兒急事兒呢。”
村長也怪不好意思的,摸出煙袋子一邊卷煙絲一邊解釋道:“我這不是太高興了嗎,跟老劉和小申老師說完就尋思也過來跟你說一聲,你也是老師,趕緊琢磨琢磨咱學校都缺啥,寫下來也行,迴頭我去鄉裏跟上邊匯報。”
看出來他是真高興了,這麽點兒事真不至於冒雨趕過來。
如果不是有知恩這層關係在裏頭春陽也得挺高興,可是現在,她完全高興不起來,還挺替知恩和曹佩瑜擔心。
晚上一家人燭光下嘮嗑,曹佩瑜就問知恩咋想的,知恩還是原先的態度,說道:“都是瞎猜,到底猜沒猜中還得再看,咱們都別瞎尋思。”
這話其實說等於沒說,閑著沒事兒幹不瞎尋思還能幹啥,沒事兒都能尋思出事兒來更何況不傻的人都能看出來這裏麵確實有事兒呢。
好在他們也隻就空閑兩天,第二天烏雲散去太陽出來,地曬一天就不那麽粘了,周一就可以下地幹活兒,忙起來累的要死哪還有心思琢磨這些啊。
春陽在課間的時候跟劉校長他們湊一塊兒商量學校缺啥,平常能對付就對付也不覺得怎麽樣,現在特意想一想,他們才發現學校缺的東西還真不少呢。
教學方麵,除了粉筆和黑板擦是一樣教具都沒有,在黑板上畫個圓都得拿繩子抻著轉一圈這麽畫,圓規這玩意隻在教材上見過,三個老師全都沒用過!
除了各種教具,學生們也缺文具,有的學生一支鉛筆用到兩根手指頭都捏不住,拿糜子杆兒套上堅持用到外麵包的那層木頭都快削沒了才舍得扔。本子也是,一本本子正反兩麵用,邊邊角角能寫字兒的地方保準不空著。
還有更節省的學生,筆和本子隻寫作業用,平常上課隻拿小棍兒在書桌上劃拉,看著都叫人心疼。
學校種地有收成可以給學生買筆買本,也可以給老師買教具,不過那最快也得大半年的時間,而且能給學生的幫助有限,如果能盡快得到辛然的幫助,那對東山村小學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喜事。
劉校長把學校缺的東西一一記錄下來,一張大本子紙竟然沒寫下。
劉校長實誠人,翻過紙打算繼續在背麵寫,申誌蘭猶豫道:“校長,咱寫的是不是太多了!這些東西都買下來給咱們得不少錢吧,萬一給人家嚇到啥都不捐了咋整?再說,這裏頭有些東西跟上頭要就行,也沒必要讓人家捐吧。”
要是能要,關鍵是上麵給不給啊。申請兩盒粉筆都能拖兩三個月,別的更不用說,興許都能拖到猴年馬月。
劉校長撓撓腦袋尋思片刻又刷刷的寫起來,還道:“都寫上,能捐多少捐多少,人家不捐就拉倒,以前咋教以後還咋教唄。”
說完劉校長抬頭看春陽一眼,臨時安排道:“小李老師,下節課你給學生上音樂課吧,把學生歸攏到一起上,人家六一來學校看學生,咱咋的也得有點兒表示吧。”
用辛然捐贈的樂器給她表演一個節目絕對是最好的迴饋,劉校長這想法沒毛病。
有問題的是教笛子的人。
春陽在這方麵沒天分,即便有書可看學起來也賊費勁,就算有知恩手把手的教著,她的進步也不大,一首簡單的曲子吹的不大成樣子。
就算這樣,她還是三個老師裏頭吹的最好的,劉校長單方麵決定學校以後的音樂課都歸春陽來上,都沒給春陽說“不”的機會。
一個半吊子教一群啥都不懂的小孩兒,第一步就是把笛子吹出聲兒來。這個倒是不難,就是折磨人。幾十個孩子一塊兒吹出怪聲怪調來,威力非常之巨大,村子裏就沒有一隻狗不跟著嗷嗷叫的,賊熱鬧。
沒有天賦就勤加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臨近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東山村小學的孩子們聚到一塊兒終於能磕磕絆絆的吹出一首簡單的曲子來。
劉校長和村長都覺得吹的還不夠齊,還得練習,這可苦了春陽和孩子們,原先放學的點兒都要留在學校練笛子,春陽迴家的時間越來越晚。
走慣的路,且天還沒全黑,春陽也不害怕,知恩和李冬梅都要接她她都沒讓。然而這一天,就在這條她走慣的路上,突然冒出一個人來給她嚇一跳。
等他緩過來盒子也差不多烙好,第一個就拿給他吃。
村長還虛頭巴腦的擺手說不吃,後來看春陽和知恩一人捧一個燙的嘶嘶哈哈左手挪右手倒騰著吃起來又饞的直吧唧嘴,挺不好意思的跟曹佩瑜要了一個吃。
烙不少呢,哪能就給一個。曹佩瑜碼了一盤子放他跟前兒,讓他隨便吃,不夠吃再給他拿。
要奔著飽吃的話一盤子還真不夠,過過嘴癮就得了村長哪好意思再要啊。
吃完盒子一抹嘴,村長才說他為啥冒雨過來。
“這雨下的不能下地幹活兒,我一早上就去了鄉裏一趟,正好早前給咱學校捐過笛子的辛然打電話給鄉裏問幾所學校還缺啥,她要等六一親自送過來!”村長樂嗬嗬的說道。
然而郭家人的反應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樣,就沒有一個跟著他樂的,隻什麽都不知道的李冬梅搭了一句:“缺啥都送?那她咋這麽有錢呢?”
“可不唄,我一開始也尋思她這也太大方了,得花多少錢。後來鄉裏的人才跟我說不是所有學校都有,就三所學校,初中一個,她插隊住過的村子的小學一個,還有一個啊,就是咱們東山村小學。人家說了,咱東山村小學是新蓋的肯定缺不少東西,她能多幫就多幫一些。哎呀,看來咱這學校是蓋對了,要不都沒這好事兒呢。”村長咂巴著嘴兒笑著說道。
知恩隻靜靜聽著不說話,曹佩瑜忙忙活活的收拾東西也不說話,春陽便輕咳一聲問道:“村長,她要給咱學校捐東西你往這兒跑幹啥?你剛來那一出我們還當有啥大事兒急事兒呢。”
村長也怪不好意思的,摸出煙袋子一邊卷煙絲一邊解釋道:“我這不是太高興了嗎,跟老劉和小申老師說完就尋思也過來跟你說一聲,你也是老師,趕緊琢磨琢磨咱學校都缺啥,寫下來也行,迴頭我去鄉裏跟上邊匯報。”
看出來他是真高興了,這麽點兒事真不至於冒雨趕過來。
如果不是有知恩這層關係在裏頭春陽也得挺高興,可是現在,她完全高興不起來,還挺替知恩和曹佩瑜擔心。
晚上一家人燭光下嘮嗑,曹佩瑜就問知恩咋想的,知恩還是原先的態度,說道:“都是瞎猜,到底猜沒猜中還得再看,咱們都別瞎尋思。”
這話其實說等於沒說,閑著沒事兒幹不瞎尋思還能幹啥,沒事兒都能尋思出事兒來更何況不傻的人都能看出來這裏麵確實有事兒呢。
好在他們也隻就空閑兩天,第二天烏雲散去太陽出來,地曬一天就不那麽粘了,周一就可以下地幹活兒,忙起來累的要死哪還有心思琢磨這些啊。
春陽在課間的時候跟劉校長他們湊一塊兒商量學校缺啥,平常能對付就對付也不覺得怎麽樣,現在特意想一想,他們才發現學校缺的東西還真不少呢。
教學方麵,除了粉筆和黑板擦是一樣教具都沒有,在黑板上畫個圓都得拿繩子抻著轉一圈這麽畫,圓規這玩意隻在教材上見過,三個老師全都沒用過!
除了各種教具,學生們也缺文具,有的學生一支鉛筆用到兩根手指頭都捏不住,拿糜子杆兒套上堅持用到外麵包的那層木頭都快削沒了才舍得扔。本子也是,一本本子正反兩麵用,邊邊角角能寫字兒的地方保準不空著。
還有更節省的學生,筆和本子隻寫作業用,平常上課隻拿小棍兒在書桌上劃拉,看著都叫人心疼。
學校種地有收成可以給學生買筆買本,也可以給老師買教具,不過那最快也得大半年的時間,而且能給學生的幫助有限,如果能盡快得到辛然的幫助,那對東山村小學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喜事。
劉校長把學校缺的東西一一記錄下來,一張大本子紙竟然沒寫下。
劉校長實誠人,翻過紙打算繼續在背麵寫,申誌蘭猶豫道:“校長,咱寫的是不是太多了!這些東西都買下來給咱們得不少錢吧,萬一給人家嚇到啥都不捐了咋整?再說,這裏頭有些東西跟上頭要就行,也沒必要讓人家捐吧。”
要是能要,關鍵是上麵給不給啊。申請兩盒粉筆都能拖兩三個月,別的更不用說,興許都能拖到猴年馬月。
劉校長撓撓腦袋尋思片刻又刷刷的寫起來,還道:“都寫上,能捐多少捐多少,人家不捐就拉倒,以前咋教以後還咋教唄。”
說完劉校長抬頭看春陽一眼,臨時安排道:“小李老師,下節課你給學生上音樂課吧,把學生歸攏到一起上,人家六一來學校看學生,咱咋的也得有點兒表示吧。”
用辛然捐贈的樂器給她表演一個節目絕對是最好的迴饋,劉校長這想法沒毛病。
有問題的是教笛子的人。
春陽在這方麵沒天分,即便有書可看學起來也賊費勁,就算有知恩手把手的教著,她的進步也不大,一首簡單的曲子吹的不大成樣子。
就算這樣,她還是三個老師裏頭吹的最好的,劉校長單方麵決定學校以後的音樂課都歸春陽來上,都沒給春陽說“不”的機會。
一個半吊子教一群啥都不懂的小孩兒,第一步就是把笛子吹出聲兒來。這個倒是不難,就是折磨人。幾十個孩子一塊兒吹出怪聲怪調來,威力非常之巨大,村子裏就沒有一隻狗不跟著嗷嗷叫的,賊熱鬧。
沒有天賦就勤加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臨近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東山村小學的孩子們聚到一塊兒終於能磕磕絆絆的吹出一首簡單的曲子來。
劉校長和村長都覺得吹的還不夠齊,還得練習,這可苦了春陽和孩子們,原先放學的點兒都要留在學校練笛子,春陽迴家的時間越來越晚。
走慣的路,且天還沒全黑,春陽也不害怕,知恩和李冬梅都要接她她都沒讓。然而這一天,就在這條她走慣的路上,突然冒出一個人來給她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