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最後一年
從零開始的修仙家族崛起記 作者:下午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鼎山主峰峰頂,金鼎堂內堂。
留著山羊胡子的金鼎門掌門王尋誌坐於堂中最上首,雙手抱胸微皺著眉頭,於他身邊兩旁,分別是彭玉龍、沈南生等幾名金鼎門長老,其中坐於最下首處的,正是金鼎門掌門首徒,已經晉階築基期的淩銘。
短短六年時間,此時的他已經是築基二層接近三層的修士了,其也因掌門首徒的身份而成為了金鼎門的內門長老,並被允許參與到金鼎門的最高決策機關,金鼎堂內堂當中。
“都說說吧,如今兩個甲子的期限將至,我門該如何舉措?”
王尋誌率先開口,為本次金鼎堂內堂會議定下基調。
所謂兩個甲子的期限,指的就是東夷五大宗定下的一百二十年止戈禁令,其不僅是東夷勢力之間不許相爭的禁令,更是五大宗門對於東夷修仙勢力的保護期限。
在這段期限之內,東夷修士一致對外,隻要是東夷的修仙勢力受到東夷以外勢力的進攻,其所屬的上宗便會出手相助,保護其的安全,反之,若是超出這個期限,五大上宗便不再負有此義務。
而今年,就是兩個甲子保護期限的最後一年,在這之後,東夷宗門便不再受五大上宗的庇護,需要獨自麵對內部和外部勢力的進攻。
聽了王尋誌的話,廣聞堂堂主盧世剛第一個開口:“掌門,根據我廣聞堂的消息,近年似乎有大量鎮南修士北上,據我門早些年的推測,暫定認為是獅鬃山秘境的原因,同時,我堂的探子還報,玄天劍宗正在從秘境中撤迴力量,經討論,我廣聞堂認為,此兩件事定有聯係。”
眾人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自獅鬃山秘境被發現後,他們就討論推測會有一部分南方修士被吸引至此,但根據玄天劍宗的反應來看,此番鎮南修士北上的規模,恐怕比他們預估中的還要大得多。
“把北上修士的規模和實力暫定在能威脅到五大上宗的程度。”王尋誌沉著臉思慮片刻,拍了拍椅邊的扶手:“以此為基,說說我門該如何應對。”
“掌門師兄,”坐於王尋誌左手邊的沈南生開口說話:“依此假定的話,北上修士將由元嬰勢力、結丹以下勢力以及散修組成,以我門實力來看,需防範的是結丹勢力以及散修流寇等等,我建議暗結北方禦鬼門,明交東北的半月山石家,同時,若是有信得過的結丹期散修,不妨許之以利,以客卿長老或外門長老之位為籌,換取其加入我宗,以增保障。”
“可以,客卿一事我會去問與太上長老。”王尋誌點點頭,看向彭玉龍,吩咐道:“玉龍,石家那邊你派人去辦了,禦鬼門的話,你自己跑一趟。”
“好。”彭玉龍點頭,沉聲答應下來。
“掌門,”沈南生身邊的老者,金鼎堂右外閣閣主曹吉龍開口道:“值此關頭,老夫認為應該團結我門的附屬勢力,可以多拿出些金鼎山坊市的利益來,讓他們為我門賣力,共同清剿可能出現的散修流寇,最大程度保留我門勢力;此外,若是遇見外來的築基勢力,也可斟酌著收留一部分為我門屏障,至於收留不了的,我看不妨暗中與他們些支持,讓他們往西邊的齊衛門或是東南的五道門去,一舉兩得。”
“此法可行。”王尋誌捋了捋胡子,沉吟片刻後,對末位的淩銘吩咐道:“銘兒,你派人去各家通知,我門將在今年十月的登仙大典後於金鼎山舉行合議,讓他們前來參加。”
其實這話本應該是對劍堂的堂主郭遠說的,不過郭遠是榮方山那一脈的人,幾年前淩銘築基的時候,其就被王尋誌派了個看守金鼎山坊市大門的任務,去年第三次秘境大開拓的時候,其也被派進秘境中去,現在雖然逃得一命歸來,不過身受重傷,白白掛著一個劍堂堂主的名頭,卻完全沒有再和淩銘相爭的能力了。
淩銘點頭答應,他現在是金鼎門劍堂的副堂主,擁有派發任務的權力。
“掌門,提到此事,我還有一事要報。”
開口的是廣聞堂堂主盧世剛,見王尋誌轉頭看去,他便繼續開口道:“前幾日,我堂弟子傳來消息,月盤山李家的家主李清峰現已築基,並將在今年六月舉辦築基大典,請柬已經送至,不過,其曾於秘境當中與榮長老之徒柳雲舒同行過很長一段時間,還與柳雲舒送去了一份私人請柬,現報與掌門所知。”
聽到李清峰的名字,坐於下首的淩銘微微頓了一下,眸子中閃過些許精光。
“月盤山李家?與柳雲舒同行?”聽到這話,王尋誌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手指在扶手上輕點,微微沉吟。
見他沉吟,曹吉龍捋了捋胡子開口道:“掌門,值此關頭,老夫以為門中對出新派的打壓應該暫時放緩,以團結人心;這個李家是近十年冒出來的,對我門中種種多半不甚了解,其家主既能築基,便有利用價值,而且月盤山一帶無甚修仙勢力,若是其倒向禦鬼門,對我門便是損失,我看還是以撫為主,恩威並施為上。”
“唔……”
聽了曹吉龍的話,王尋誌微微點頭,曹吉龍今年一百八十餘歲,是金鼎門的元老級人物,屬於維穩派,於門中威望極高,他說的話,即使是王尋誌也不能不重視。
見王尋誌點頭,一旁的沈南生開口提議道:“掌門師兄,若是要放緩打壓,不若就派柳雲舒前去,再請他們十月前來金鼎山參與合議,一來正式把名分定下,二來對出新派也是個示好,這李家畢竟是東夷勢力,總比外來人忠心,到時候再略加施威,我想可行。”
“好罷,便依曹長老所說。”沉吟片刻過後,王尋誌撫著自己的山羊胡子,心中已有了主意,看向曹吉龍道:“曹長老,此事不妨交與你閣中的陳長老去辦,讓他去備份禮。”
陳長老是金鼎門右外閣中的出新派長老,平時都被架空並無實權,王尋誌不是什麽優柔寡斷的人,既然決定了要暫緩對出新派的打壓,那這事交與他便最為合適。
“好,老夫會去安排。”曹吉龍頷首答應。
接著,王尋誌轉向沈南生:“南生,你迴去擬一份合議條陳出來,還有坊市利益分配等等,也一應擬出,擬完後呈上來,我們再議一議。”
“明白。”
最後,王尋誌又看向盧世剛:“盧長老,廣聞堂那邊還得你多多用心,若是探到其他幾大上宗的消息或是北上修士的消息,就最好不過。”
“沒問題,掌門放心。”盧世剛撫須點頭,答應下來。
留著山羊胡子的金鼎門掌門王尋誌坐於堂中最上首,雙手抱胸微皺著眉頭,於他身邊兩旁,分別是彭玉龍、沈南生等幾名金鼎門長老,其中坐於最下首處的,正是金鼎門掌門首徒,已經晉階築基期的淩銘。
短短六年時間,此時的他已經是築基二層接近三層的修士了,其也因掌門首徒的身份而成為了金鼎門的內門長老,並被允許參與到金鼎門的最高決策機關,金鼎堂內堂當中。
“都說說吧,如今兩個甲子的期限將至,我門該如何舉措?”
王尋誌率先開口,為本次金鼎堂內堂會議定下基調。
所謂兩個甲子的期限,指的就是東夷五大宗定下的一百二十年止戈禁令,其不僅是東夷勢力之間不許相爭的禁令,更是五大宗門對於東夷修仙勢力的保護期限。
在這段期限之內,東夷修士一致對外,隻要是東夷的修仙勢力受到東夷以外勢力的進攻,其所屬的上宗便會出手相助,保護其的安全,反之,若是超出這個期限,五大上宗便不再負有此義務。
而今年,就是兩個甲子保護期限的最後一年,在這之後,東夷宗門便不再受五大上宗的庇護,需要獨自麵對內部和外部勢力的進攻。
聽了王尋誌的話,廣聞堂堂主盧世剛第一個開口:“掌門,根據我廣聞堂的消息,近年似乎有大量鎮南修士北上,據我門早些年的推測,暫定認為是獅鬃山秘境的原因,同時,我堂的探子還報,玄天劍宗正在從秘境中撤迴力量,經討論,我廣聞堂認為,此兩件事定有聯係。”
眾人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自獅鬃山秘境被發現後,他們就討論推測會有一部分南方修士被吸引至此,但根據玄天劍宗的反應來看,此番鎮南修士北上的規模,恐怕比他們預估中的還要大得多。
“把北上修士的規模和實力暫定在能威脅到五大上宗的程度。”王尋誌沉著臉思慮片刻,拍了拍椅邊的扶手:“以此為基,說說我門該如何應對。”
“掌門師兄,”坐於王尋誌左手邊的沈南生開口說話:“依此假定的話,北上修士將由元嬰勢力、結丹以下勢力以及散修組成,以我門實力來看,需防範的是結丹勢力以及散修流寇等等,我建議暗結北方禦鬼門,明交東北的半月山石家,同時,若是有信得過的結丹期散修,不妨許之以利,以客卿長老或外門長老之位為籌,換取其加入我宗,以增保障。”
“可以,客卿一事我會去問與太上長老。”王尋誌點點頭,看向彭玉龍,吩咐道:“玉龍,石家那邊你派人去辦了,禦鬼門的話,你自己跑一趟。”
“好。”彭玉龍點頭,沉聲答應下來。
“掌門,”沈南生身邊的老者,金鼎堂右外閣閣主曹吉龍開口道:“值此關頭,老夫認為應該團結我門的附屬勢力,可以多拿出些金鼎山坊市的利益來,讓他們為我門賣力,共同清剿可能出現的散修流寇,最大程度保留我門勢力;此外,若是遇見外來的築基勢力,也可斟酌著收留一部分為我門屏障,至於收留不了的,我看不妨暗中與他們些支持,讓他們往西邊的齊衛門或是東南的五道門去,一舉兩得。”
“此法可行。”王尋誌捋了捋胡子,沉吟片刻後,對末位的淩銘吩咐道:“銘兒,你派人去各家通知,我門將在今年十月的登仙大典後於金鼎山舉行合議,讓他們前來參加。”
其實這話本應該是對劍堂的堂主郭遠說的,不過郭遠是榮方山那一脈的人,幾年前淩銘築基的時候,其就被王尋誌派了個看守金鼎山坊市大門的任務,去年第三次秘境大開拓的時候,其也被派進秘境中去,現在雖然逃得一命歸來,不過身受重傷,白白掛著一個劍堂堂主的名頭,卻完全沒有再和淩銘相爭的能力了。
淩銘點頭答應,他現在是金鼎門劍堂的副堂主,擁有派發任務的權力。
“掌門,提到此事,我還有一事要報。”
開口的是廣聞堂堂主盧世剛,見王尋誌轉頭看去,他便繼續開口道:“前幾日,我堂弟子傳來消息,月盤山李家的家主李清峰現已築基,並將在今年六月舉辦築基大典,請柬已經送至,不過,其曾於秘境當中與榮長老之徒柳雲舒同行過很長一段時間,還與柳雲舒送去了一份私人請柬,現報與掌門所知。”
聽到李清峰的名字,坐於下首的淩銘微微頓了一下,眸子中閃過些許精光。
“月盤山李家?與柳雲舒同行?”聽到這話,王尋誌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手指在扶手上輕點,微微沉吟。
見他沉吟,曹吉龍捋了捋胡子開口道:“掌門,值此關頭,老夫以為門中對出新派的打壓應該暫時放緩,以團結人心;這個李家是近十年冒出來的,對我門中種種多半不甚了解,其家主既能築基,便有利用價值,而且月盤山一帶無甚修仙勢力,若是其倒向禦鬼門,對我門便是損失,我看還是以撫為主,恩威並施為上。”
“唔……”
聽了曹吉龍的話,王尋誌微微點頭,曹吉龍今年一百八十餘歲,是金鼎門的元老級人物,屬於維穩派,於門中威望極高,他說的話,即使是王尋誌也不能不重視。
見王尋誌點頭,一旁的沈南生開口提議道:“掌門師兄,若是要放緩打壓,不若就派柳雲舒前去,再請他們十月前來金鼎山參與合議,一來正式把名分定下,二來對出新派也是個示好,這李家畢竟是東夷勢力,總比外來人忠心,到時候再略加施威,我想可行。”
“好罷,便依曹長老所說。”沉吟片刻過後,王尋誌撫著自己的山羊胡子,心中已有了主意,看向曹吉龍道:“曹長老,此事不妨交與你閣中的陳長老去辦,讓他去備份禮。”
陳長老是金鼎門右外閣中的出新派長老,平時都被架空並無實權,王尋誌不是什麽優柔寡斷的人,既然決定了要暫緩對出新派的打壓,那這事交與他便最為合適。
“好,老夫會去安排。”曹吉龍頷首答應。
接著,王尋誌轉向沈南生:“南生,你迴去擬一份合議條陳出來,還有坊市利益分配等等,也一應擬出,擬完後呈上來,我們再議一議。”
“明白。”
最後,王尋誌又看向盧世剛:“盧長老,廣聞堂那邊還得你多多用心,若是探到其他幾大上宗的消息或是北上修士的消息,就最好不過。”
“沒問題,掌門放心。”盧世剛撫須點頭,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