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天水。
天水城堅牆高,本來就是作為插在隴右的一個堅固要塞而建造起來。
控製力輻射整個西涼,作為大周抵禦西突厥的橋頭堡,又是絲綢之路,出關前的最後一個大型城市,天水又是軍事中心,又是經濟中心,隨處可見的巡邏士兵,官道上往來商人,還有不斷運送糧草的車隊,圍繞著整個天水,忙忙碌碌不得停歇。
而此時在天水城中,百姓們尚且渾然不覺,但但凡是有點門路,耳朵和眼睛稍微能伸長一點,看得到外麵些許情況的,都是有點緊張。
六月末,胡虜南下,取道涼州,奇襲長安。
七月初,天子禦駕親征,於武功山大敗突厥與匈奴聯軍,梟首數千,俘虜近萬,餘下數萬胡虜也被朝廷大軍追趕著四散奔逃。
而後,天子便昭告天下,西巡西涼!
不知道的還以為天子在炫耀自己的武德充沛,但稍微想明白點的都知道,天子是來者不善,直衝西涼王而來啊。
不少依附權貴的富商,也都在考慮到鄉下住幾天了,這天水,怕是要不太平了。
老百姓還是各過各的日子,街頭巷尾,在河邊洗衣裳的婦女,在坊間玩耍的稚童,扛著鋤頭坐在一旁休息的莊稼漢,處處都是生活的氣息。
有一人身材高大,背著包裹,看上去就像是趕路的路人,他穿過熙熙攘攘的天水街道,徑直來到一處民房,見到四下無人注意,隨後便敲了敲門。
“誰?”
民屋裏,有人應了一聲。
“送炭。”
此時七月還是夏尾,秋老虎還要熱一波呢,哪有人會買碳取暖呢,更何況,這平民百姓家裏,也少有專門出去買碳的,大多數都是買柴火,用了之後,順便燒炭,鮮少有人買碳的。
但過了幾秒後,有人打開了大門,那拿著包裹的人走了進去,大門緊跟著又關上了。
進去的路人將鬥笠摘下,一臉路人甲的模樣,但其實真實身份,則是原先長安城中的司隸校尉的一員,如今則是大周新成立的錦衣衛中的一員。
原先是司隸校尉,現在是錦衣衛校尉。
邊上圍過來兩個人,有一人急忙問道:
“情況如何?”
那拿下鬥笠的錦衣衛校尉小聲說道:
“進裏屋說話。”
三人一路走進裏屋,有人給倒了一杯水,那路人甲也不喝,說道:
“這西涼王果然已有反心,他將庫存甲胄都分發出來,城中防務的將領,也全是他自己的人,他還讓整個涼州的糧草藥品,全都運往天水,收攏周圍百姓,這分明就是在堅壁清野,打算守城頑抗啊!”
“陛下還需數日才能抵達,這西涼王到時候恐怕不會乖乖開城門。”
旁邊一人緊皺眉頭,問道:
“軍中將領,有希望策反嗎?”
那路人甲搖了搖頭:
“這些將領,大多跟著楊碩有一輩子了,想要策反他們,難上加難。”
“這城中兵馬少說也能有十來萬之眾了,以往聽說西涼王募養私兵十萬,如今看來,小瞧他了,遠遠不止啊。”
“快,情報遞送出去,呈給陛下!讓陛下早做打算。”
三人商議一陣,而後沒多久,一匹快馬,自城南而出,直奔東邊跑去。
…………………
大周的女帝,自長安出發,西巡西涼已有數日,當抵達寶雞縣城的時候,耿忠早已率領著收攏起來的西涼府兵,在寶雞縣城等候。
待到天子親臨,一道道的命令,又從寶雞縣發出,首先就是命令西涼府兵,分別東進北進,如原靈二州,擊滅還沒有退出關外的那些胡虜殘餘大軍。
而後,就是帶著關中府兵,餘下西涼府兵,禁軍羽林等,十餘萬大軍,繼續西進天水,西巡西涼,同時下旨,讓西涼王楊碩早做迎接準備。
此時大軍行進至寶雞縣,天子自然也是進入寶雞縣中,暫做休息。
原先的官署,如今已做天子暫住之所,至於寶雞縣令,被之前提前到了寶雞縣的耿忠,直接就下令亂棍打死,也是人人拍手稱快。
隨後有人將寶雞縣目前的情況簡單匯報了一下,就見到天子在房中沉默了良久,隨後喟然長歎。
“上官,朕想出去走走。”
………………
今日的天子,自然是吳瓊。
距離武稚贈送自己手表,硬撩歐陽雪,已經過去幾日,現代因為工作實在是太忙,倒也沒有辦法掇臀捧屁,試試深淺。
一方麵是忙,另外一方麵,就是吳瓊也確實沒有心情啊。
穿越到大周,和女帝互換身體,大部分時候都在深宮之中,吳瓊很少有機會能夠看到真正的民間疾苦。
而這一次武稚西巡西涼,跟著大部隊,沿途都有人清理道路,就算是路邊有屍體,吳瓊也是一個也看不見的。
爾後到了寶雞縣,聽了旁人匯報災民的情況,即便隻是聽著那一個個的數字,也讓吳瓊的心揪了起來。
在沉默片刻之後,吳瓊吩咐了左右,他先要出去走走,去真正看看,未央宮之外,長安城之外,老百姓們的生活。
………………
皇帝雖然進駐了寶雞,但也並未有太過擾民的舉動,跟隨天子入城的,也不過隻有三千人禁衛軍,占據了城中官署和附近的數個裏坊。其餘大軍全都駐紮在城外,並未入城,以免滋擾百姓。
城中百姓們,該怎麽過日子,還是怎麽過日子。
就比如寶雞城中有名的青樓裏坊,蘭菊坊中的那些個青樓窯子們,如今也都大開著門,接客迎客,照常經營。
在百姓們看來,這自然也是天子t恤百姓的仁義之舉。
隻是大家交談之間,難免都會討論下天子,大周沒有明清時候的文字獄,百姓們在平日裏,公開討論天子和朝廷,或是天下時局,也並非是什麽不允許的事情。
就好像現代的人,沒事喜歡在大排檔裏,點幾個小菜,拿一筐啤酒,跟朋友們一起罵一罵美洲的漂亮國,或是探討一下最近又開了什麽重要的會議,未來會有什麽重要的改革,哪個大老虎被拉下馬來,諸如此類的談話,在大周其實也是一樣的。
中國老百姓喜歡在茶餘飯後,關心下國家大事,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文香閣乃是蘭菊坊裏的一家青樓。
就和絕大部分的青樓一樣,門口掛著大紅的燈籠,掛起來的藩旗上,寫著文香閣三個大字。
此時雖還是白日,但大部分的姑娘也都早早的起床,
有管教的老師帶著姑娘們練習琴棋書畫舞,這裏的姑娘,大多數都是因為家裏長輩犯事,充入教坊司後,被文香閣買入的,還有些是天資不錯,從民間買來的。
但民間買來的畢竟是少數,畢竟生活在平民百姓家裏的姑娘,風吹日曬,天天幹活,要說能有多好看,多滋潤,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民間女子,進入青樓也隻能給那些姑娘們當丫鬟,當丫鬟都不需要的時候,她們也就隻能去窯子了。
但若是淪落風塵,可以選的話,大部分女子,還是願意選青樓的,畢竟青樓裏可以隻賣藝不賣身,去了窯子,那才真是萬劫不複。
文香閣的姑娘們,站在院子裏,紛紛翹著腿拉韌帶,舞藝對他們來說,可是取悅客人的重要手段,韌帶不行怎麽可以呢。
姑娘們一邊訓練一邊說著話,有一個青衣,年紀輕輕的女子就問道:
“天子也是女人,是不是真的啊?”
“這當然是真的啊,雖然我沒有見過天子,但天子當太子都當了十幾年了,還能有假嗎?”
“啊,真想去看看天子是什麽模樣,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命運差距怎麽這麽大呢。”
“姐你就別做夢了,見不到的,官署衙門那邊,裏三圈外三圈的,全是穿著明光鎧的軍士,可威風了,別說人了,就是連一隻鳥也飛不進去的。”
一群姑娘們有說有笑的說著話,隨後就聽到門外傳來了一聲吵鬧的聲響,似乎還有孩童的哭聲,一些人跑出去湊熱鬧,就發現裏坊的街道上,已經站了不少人了。
就見到門口站著一個年紀也就不到十歲的小姑娘,邊上還有一個三歲大的孩子,抱著小姑娘的一條腿,扯著嗓子直哭,小孩子的哭聲顯然引來了越來越多的人。
而站在兩個小孩子麵前,一臉為難的人,就是文香閣的鴇母,姓李。
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尤其是看到三歲孩子哭的這麽慘,眼淚嘩嘩的,不少文香閣的姑娘也都戚戚哀哀的,有人詢問發生了什麽,李鴇母才哎呦了一聲,大聲說道:
“天地良心啊,可不是我在這欺負他們,或是拐了孩子啊,是這女孩子,非要帶著她弟弟一起進我們文香閣,哪有這樣道理的啊,我們文香閣自己都吃不飽飯了,要個十歲姑娘家的有什麽用啊,還帶個三歲的孩子,這是要我們家姑娘養孩子不成嗎?”
李鴇母對著圍觀路人們說著,她倒是沒說這十歲姑娘長得也不行,要來無用,就算是當丫鬟的,起碼也得標致些,客人看著才舒服,這姑娘長得也確實不怎麽討人喜歡,更別說還帶個三歲的弟弟。
那小姑娘一言不發,就是倔強的站在那邊,單手摟著哭泣的弟弟,那弟弟雙手抱著姐姐,或許是因為擔心姐姐會離開他,死死抓著不放,嘴巴裏邊哭邊奶聲奶氣的喊著“姐姐”。
百姓們指指點點,有的直搖頭,紛紛議論:
“哎,太慘了,肯定是胡虜過境,跟爹媽走散了,或是爹媽被殺了吧。”
“能活著到寶雞,也是不容易。”
“世道難啊。”
大家說著話,但要說誰願意伸手幫忙,那也是不大現實的,這年頭,誰家不是緊巴巴的過日子,遇到災年的話,搞不好自己家都要挨餓呢。
倒是有個姑娘一邊哭,一邊忍不住的說道:
“鴇母,他們太可憐了,就收下他們吧。”
李鴇母臉色一兇,低聲嗬斥道:
“說什麽胡話,小蹄子就知道一張嘴說,咋不見你那嘴把客人伺候的舒舒服服,你真當我們做的是什麽大生意啊,今天來個可憐的我養了,明天來個可憐的我是不是還得養,何況三歲孩子,吃多少米他才能幹活啊?”
李鴇母一通話說完,方才說話的姑娘也沒了聲音,不在說話了。
那帶著三歲弟弟的小姑娘倒是咬著牙說道:
“我可以每天就一頓飯,幹活也好,接客也好,我都可以,肯定有客人喜歡年紀小的,你收留我們吧,我們真的沒地方去了。”
李鴇母一擺手,說道:
“我說你行行好吧,不要給我在這裏添亂了,別人還以為我害得你們這樣呢,我也要生活,我後麵上百張嘴要吃飯呢。”
那鴇母見到那小姑娘還想說話,鴇母語氣極快的說道:
“我直說了吧,有喜歡年紀小的,也不會要你這麽小的,況且我們是青樓,不是窯子,你什麽都不會,客人也不會喜歡你的。”
那小姑娘咬著嘴唇,把小孩子往前一推,說道:
“你行行好,讓我弟弟在你這,他能幹活的,我去窯子,賺的錢都給你。”
那小孩子感覺到姐姐在推他,死抓著不放,就一直重複著:
“姐姐別賣我!別賣我!”
李鴇母趕忙擺手:
“可不敢胡說,你自己去的窯子,別說我讓你去的,到時候官府說是我把你這個良家子賣給窯子,幾條命我也不夠死的。”
在曆朝曆代,拐賣人口,都是死罪。
路人們紛紛搖頭,有人歎息,有人扭頭走了,幫了忙,也實在是看不下去這麽讓人難受的場麵,還有人勸道:
“小姑娘,別去窯子啊,你不行去大戶人家問問,看看要不要丫鬟什麽的吧?”
“是啊,去大戶人家吧,總有看你可憐要你當丫鬟的。”
那些人說著,小姑娘眼圈倒是越來越紅了,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忍不住也哭了起來:
“我去問了!他們都不要我弟弟啊!我弟弟會死的啊!他會死的啊!我沒的選了啊!”
小姑娘跪坐在地上,抱著弟弟大哭了起來。
兩個小孩子一起嚎啕大哭,李鴇母也是有點心軟,但她也確實沒有閑錢來養兩張白吃飯的嘴,況且開了這口子,以後人人家裏可憐的娃兒都送來,天天挨人圍觀,這生意還做不做了啊。
小姑娘一直哭喊著沒得選了,倒是邊上突然有人問到:
“官府不是放糧了嗎,為何不帶著弟弟去吃?天子說了,餓死一個人,就要管事的拿命賠啊。”
大家聽到有人說話,就紛紛望了過去,見到一個郎君,麵如冠玉,聲音甜美溫和,雖是男裝打扮,但卻看上去頗為陰柔之美。
但仔細看看,好像也確實是男人,畢竟還有小胡子呢,旁邊還有兩丫鬟跟著,五個五大三粗的,腰間佩刀的保鏢。
這年頭,也不可能有誰家小姐,女扮男裝還帶著這麽多人出來的,那家當家的也不可能允許自家女兒這麽做的。
這人當然就是微服出巡的吳瓊。
就聽那小姑娘哽咽著,擦著眼淚說道:
“他們說是皇帝來了,官署才放糧的,皇帝一走,肯定又沒東西吃了,我家被胡人燒了,田也被燒了,爹媽都死了,皇帝一走,我和弟弟都要餓死了啊!”
吳瓊聽完有些啞然,他想說些什麽,但這姑娘說的確實在理。
就算自己不走,寶雞縣也不可能無限製的開倉放糧,待胡虜全退了,這些災民還是要各迴原地,但他們的家沒了,田也沒了,有些人可以在山裏水裏,尋到點吃的,有些人可能要淪為奴籍,有些人可能就在冬季的饑寒中,尋一個無人的地方,靜悄悄的死去。
世間之人皆如浮遊塵糜。
但,吳瓊畢竟見不得這般苦難。
“哎,你們起來吧,別哭了,我給你們一口飯吃。”
吳瓊歎了一口氣,伸手去拉那個姑娘,邊上有便衣的禁衛趕忙擋上來,小聲道:
“陛下,小心是偽裝的刺客。”
這是他們職責所在,吳瓊也不好責怪,便落下手來,沒有去拉那姑娘了。
那姑娘止住哭聲,摟著還在啜泣的三歲男童,愣了愣神,不清楚吳瓊所說的具體含義,倒是李鴇母拍了拍她說道:
“你運氣好,遇到好心的大戶人家了,趕緊磕頭謝恩啊,去大戶人家當丫鬟,總好過在風塵拋頭露麵啊。”
那小姑娘趕忙就跪下來不停的磕頭,三歲的孩子什麽也不懂,但也跟著姐姐跪在那邊。
有禁衛上前去將他們拉起,雖然不知道天子打算如何安排他們,但天子發話給他們一口飯吃,那便是他們天大的福分。
那個小姑娘抱起弟弟,吃力的跟著人群一起,有禁衛上來想幫忙抱孩子,但她弟弟卻畏懼的緊緊地抓著姐姐的衣服,絲毫也不願鬆手。
吳瓊也就擺了擺手,由他們了,前麵有一個酒肆,過去坐坐休息,吳瓊還有些事情,想問問這對姐弟,待到孩子熟悉了,不太畏懼了,到時候再抱吧。
吳瓊帶著一幹人等離開,人群中,有一人身材消瘦,腰間佩劍,戴著鬥笠在後方不遠處看著吳瓊離開的背影。
而後也跟著走上前去,混在人群之中,毫無聲息。
天水城堅牆高,本來就是作為插在隴右的一個堅固要塞而建造起來。
控製力輻射整個西涼,作為大周抵禦西突厥的橋頭堡,又是絲綢之路,出關前的最後一個大型城市,天水又是軍事中心,又是經濟中心,隨處可見的巡邏士兵,官道上往來商人,還有不斷運送糧草的車隊,圍繞著整個天水,忙忙碌碌不得停歇。
而此時在天水城中,百姓們尚且渾然不覺,但但凡是有點門路,耳朵和眼睛稍微能伸長一點,看得到外麵些許情況的,都是有點緊張。
六月末,胡虜南下,取道涼州,奇襲長安。
七月初,天子禦駕親征,於武功山大敗突厥與匈奴聯軍,梟首數千,俘虜近萬,餘下數萬胡虜也被朝廷大軍追趕著四散奔逃。
而後,天子便昭告天下,西巡西涼!
不知道的還以為天子在炫耀自己的武德充沛,但稍微想明白點的都知道,天子是來者不善,直衝西涼王而來啊。
不少依附權貴的富商,也都在考慮到鄉下住幾天了,這天水,怕是要不太平了。
老百姓還是各過各的日子,街頭巷尾,在河邊洗衣裳的婦女,在坊間玩耍的稚童,扛著鋤頭坐在一旁休息的莊稼漢,處處都是生活的氣息。
有一人身材高大,背著包裹,看上去就像是趕路的路人,他穿過熙熙攘攘的天水街道,徑直來到一處民房,見到四下無人注意,隨後便敲了敲門。
“誰?”
民屋裏,有人應了一聲。
“送炭。”
此時七月還是夏尾,秋老虎還要熱一波呢,哪有人會買碳取暖呢,更何況,這平民百姓家裏,也少有專門出去買碳的,大多數都是買柴火,用了之後,順便燒炭,鮮少有人買碳的。
但過了幾秒後,有人打開了大門,那拿著包裹的人走了進去,大門緊跟著又關上了。
進去的路人將鬥笠摘下,一臉路人甲的模樣,但其實真實身份,則是原先長安城中的司隸校尉的一員,如今則是大周新成立的錦衣衛中的一員。
原先是司隸校尉,現在是錦衣衛校尉。
邊上圍過來兩個人,有一人急忙問道:
“情況如何?”
那拿下鬥笠的錦衣衛校尉小聲說道:
“進裏屋說話。”
三人一路走進裏屋,有人給倒了一杯水,那路人甲也不喝,說道:
“這西涼王果然已有反心,他將庫存甲胄都分發出來,城中防務的將領,也全是他自己的人,他還讓整個涼州的糧草藥品,全都運往天水,收攏周圍百姓,這分明就是在堅壁清野,打算守城頑抗啊!”
“陛下還需數日才能抵達,這西涼王到時候恐怕不會乖乖開城門。”
旁邊一人緊皺眉頭,問道:
“軍中將領,有希望策反嗎?”
那路人甲搖了搖頭:
“這些將領,大多跟著楊碩有一輩子了,想要策反他們,難上加難。”
“這城中兵馬少說也能有十來萬之眾了,以往聽說西涼王募養私兵十萬,如今看來,小瞧他了,遠遠不止啊。”
“快,情報遞送出去,呈給陛下!讓陛下早做打算。”
三人商議一陣,而後沒多久,一匹快馬,自城南而出,直奔東邊跑去。
…………………
大周的女帝,自長安出發,西巡西涼已有數日,當抵達寶雞縣城的時候,耿忠早已率領著收攏起來的西涼府兵,在寶雞縣城等候。
待到天子親臨,一道道的命令,又從寶雞縣發出,首先就是命令西涼府兵,分別東進北進,如原靈二州,擊滅還沒有退出關外的那些胡虜殘餘大軍。
而後,就是帶著關中府兵,餘下西涼府兵,禁軍羽林等,十餘萬大軍,繼續西進天水,西巡西涼,同時下旨,讓西涼王楊碩早做迎接準備。
此時大軍行進至寶雞縣,天子自然也是進入寶雞縣中,暫做休息。
原先的官署,如今已做天子暫住之所,至於寶雞縣令,被之前提前到了寶雞縣的耿忠,直接就下令亂棍打死,也是人人拍手稱快。
隨後有人將寶雞縣目前的情況簡單匯報了一下,就見到天子在房中沉默了良久,隨後喟然長歎。
“上官,朕想出去走走。”
………………
今日的天子,自然是吳瓊。
距離武稚贈送自己手表,硬撩歐陽雪,已經過去幾日,現代因為工作實在是太忙,倒也沒有辦法掇臀捧屁,試試深淺。
一方麵是忙,另外一方麵,就是吳瓊也確實沒有心情啊。
穿越到大周,和女帝互換身體,大部分時候都在深宮之中,吳瓊很少有機會能夠看到真正的民間疾苦。
而這一次武稚西巡西涼,跟著大部隊,沿途都有人清理道路,就算是路邊有屍體,吳瓊也是一個也看不見的。
爾後到了寶雞縣,聽了旁人匯報災民的情況,即便隻是聽著那一個個的數字,也讓吳瓊的心揪了起來。
在沉默片刻之後,吳瓊吩咐了左右,他先要出去走走,去真正看看,未央宮之外,長安城之外,老百姓們的生活。
………………
皇帝雖然進駐了寶雞,但也並未有太過擾民的舉動,跟隨天子入城的,也不過隻有三千人禁衛軍,占據了城中官署和附近的數個裏坊。其餘大軍全都駐紮在城外,並未入城,以免滋擾百姓。
城中百姓們,該怎麽過日子,還是怎麽過日子。
就比如寶雞城中有名的青樓裏坊,蘭菊坊中的那些個青樓窯子們,如今也都大開著門,接客迎客,照常經營。
在百姓們看來,這自然也是天子t恤百姓的仁義之舉。
隻是大家交談之間,難免都會討論下天子,大周沒有明清時候的文字獄,百姓們在平日裏,公開討論天子和朝廷,或是天下時局,也並非是什麽不允許的事情。
就好像現代的人,沒事喜歡在大排檔裏,點幾個小菜,拿一筐啤酒,跟朋友們一起罵一罵美洲的漂亮國,或是探討一下最近又開了什麽重要的會議,未來會有什麽重要的改革,哪個大老虎被拉下馬來,諸如此類的談話,在大周其實也是一樣的。
中國老百姓喜歡在茶餘飯後,關心下國家大事,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文香閣乃是蘭菊坊裏的一家青樓。
就和絕大部分的青樓一樣,門口掛著大紅的燈籠,掛起來的藩旗上,寫著文香閣三個大字。
此時雖還是白日,但大部分的姑娘也都早早的起床,
有管教的老師帶著姑娘們練習琴棋書畫舞,這裏的姑娘,大多數都是因為家裏長輩犯事,充入教坊司後,被文香閣買入的,還有些是天資不錯,從民間買來的。
但民間買來的畢竟是少數,畢竟生活在平民百姓家裏的姑娘,風吹日曬,天天幹活,要說能有多好看,多滋潤,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民間女子,進入青樓也隻能給那些姑娘們當丫鬟,當丫鬟都不需要的時候,她們也就隻能去窯子了。
但若是淪落風塵,可以選的話,大部分女子,還是願意選青樓的,畢竟青樓裏可以隻賣藝不賣身,去了窯子,那才真是萬劫不複。
文香閣的姑娘們,站在院子裏,紛紛翹著腿拉韌帶,舞藝對他們來說,可是取悅客人的重要手段,韌帶不行怎麽可以呢。
姑娘們一邊訓練一邊說著話,有一個青衣,年紀輕輕的女子就問道:
“天子也是女人,是不是真的啊?”
“這當然是真的啊,雖然我沒有見過天子,但天子當太子都當了十幾年了,還能有假嗎?”
“啊,真想去看看天子是什麽模樣,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命運差距怎麽這麽大呢。”
“姐你就別做夢了,見不到的,官署衙門那邊,裏三圈外三圈的,全是穿著明光鎧的軍士,可威風了,別說人了,就是連一隻鳥也飛不進去的。”
一群姑娘們有說有笑的說著話,隨後就聽到門外傳來了一聲吵鬧的聲響,似乎還有孩童的哭聲,一些人跑出去湊熱鬧,就發現裏坊的街道上,已經站了不少人了。
就見到門口站著一個年紀也就不到十歲的小姑娘,邊上還有一個三歲大的孩子,抱著小姑娘的一條腿,扯著嗓子直哭,小孩子的哭聲顯然引來了越來越多的人。
而站在兩個小孩子麵前,一臉為難的人,就是文香閣的鴇母,姓李。
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尤其是看到三歲孩子哭的這麽慘,眼淚嘩嘩的,不少文香閣的姑娘也都戚戚哀哀的,有人詢問發生了什麽,李鴇母才哎呦了一聲,大聲說道:
“天地良心啊,可不是我在這欺負他們,或是拐了孩子啊,是這女孩子,非要帶著她弟弟一起進我們文香閣,哪有這樣道理的啊,我們文香閣自己都吃不飽飯了,要個十歲姑娘家的有什麽用啊,還帶個三歲的孩子,這是要我們家姑娘養孩子不成嗎?”
李鴇母對著圍觀路人們說著,她倒是沒說這十歲姑娘長得也不行,要來無用,就算是當丫鬟的,起碼也得標致些,客人看著才舒服,這姑娘長得也確實不怎麽討人喜歡,更別說還帶個三歲的弟弟。
那小姑娘一言不發,就是倔強的站在那邊,單手摟著哭泣的弟弟,那弟弟雙手抱著姐姐,或許是因為擔心姐姐會離開他,死死抓著不放,嘴巴裏邊哭邊奶聲奶氣的喊著“姐姐”。
百姓們指指點點,有的直搖頭,紛紛議論:
“哎,太慘了,肯定是胡虜過境,跟爹媽走散了,或是爹媽被殺了吧。”
“能活著到寶雞,也是不容易。”
“世道難啊。”
大家說著話,但要說誰願意伸手幫忙,那也是不大現實的,這年頭,誰家不是緊巴巴的過日子,遇到災年的話,搞不好自己家都要挨餓呢。
倒是有個姑娘一邊哭,一邊忍不住的說道:
“鴇母,他們太可憐了,就收下他們吧。”
李鴇母臉色一兇,低聲嗬斥道:
“說什麽胡話,小蹄子就知道一張嘴說,咋不見你那嘴把客人伺候的舒舒服服,你真當我們做的是什麽大生意啊,今天來個可憐的我養了,明天來個可憐的我是不是還得養,何況三歲孩子,吃多少米他才能幹活啊?”
李鴇母一通話說完,方才說話的姑娘也沒了聲音,不在說話了。
那帶著三歲弟弟的小姑娘倒是咬著牙說道:
“我可以每天就一頓飯,幹活也好,接客也好,我都可以,肯定有客人喜歡年紀小的,你收留我們吧,我們真的沒地方去了。”
李鴇母一擺手,說道:
“我說你行行好吧,不要給我在這裏添亂了,別人還以為我害得你們這樣呢,我也要生活,我後麵上百張嘴要吃飯呢。”
那鴇母見到那小姑娘還想說話,鴇母語氣極快的說道:
“我直說了吧,有喜歡年紀小的,也不會要你這麽小的,況且我們是青樓,不是窯子,你什麽都不會,客人也不會喜歡你的。”
那小姑娘咬著嘴唇,把小孩子往前一推,說道:
“你行行好,讓我弟弟在你這,他能幹活的,我去窯子,賺的錢都給你。”
那小孩子感覺到姐姐在推他,死抓著不放,就一直重複著:
“姐姐別賣我!別賣我!”
李鴇母趕忙擺手:
“可不敢胡說,你自己去的窯子,別說我讓你去的,到時候官府說是我把你這個良家子賣給窯子,幾條命我也不夠死的。”
在曆朝曆代,拐賣人口,都是死罪。
路人們紛紛搖頭,有人歎息,有人扭頭走了,幫了忙,也實在是看不下去這麽讓人難受的場麵,還有人勸道:
“小姑娘,別去窯子啊,你不行去大戶人家問問,看看要不要丫鬟什麽的吧?”
“是啊,去大戶人家吧,總有看你可憐要你當丫鬟的。”
那些人說著,小姑娘眼圈倒是越來越紅了,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忍不住也哭了起來:
“我去問了!他們都不要我弟弟啊!我弟弟會死的啊!他會死的啊!我沒的選了啊!”
小姑娘跪坐在地上,抱著弟弟大哭了起來。
兩個小孩子一起嚎啕大哭,李鴇母也是有點心軟,但她也確實沒有閑錢來養兩張白吃飯的嘴,況且開了這口子,以後人人家裏可憐的娃兒都送來,天天挨人圍觀,這生意還做不做了啊。
小姑娘一直哭喊著沒得選了,倒是邊上突然有人問到:
“官府不是放糧了嗎,為何不帶著弟弟去吃?天子說了,餓死一個人,就要管事的拿命賠啊。”
大家聽到有人說話,就紛紛望了過去,見到一個郎君,麵如冠玉,聲音甜美溫和,雖是男裝打扮,但卻看上去頗為陰柔之美。
但仔細看看,好像也確實是男人,畢竟還有小胡子呢,旁邊還有兩丫鬟跟著,五個五大三粗的,腰間佩刀的保鏢。
這年頭,也不可能有誰家小姐,女扮男裝還帶著這麽多人出來的,那家當家的也不可能允許自家女兒這麽做的。
這人當然就是微服出巡的吳瓊。
就聽那小姑娘哽咽著,擦著眼淚說道:
“他們說是皇帝來了,官署才放糧的,皇帝一走,肯定又沒東西吃了,我家被胡人燒了,田也被燒了,爹媽都死了,皇帝一走,我和弟弟都要餓死了啊!”
吳瓊聽完有些啞然,他想說些什麽,但這姑娘說的確實在理。
就算自己不走,寶雞縣也不可能無限製的開倉放糧,待胡虜全退了,這些災民還是要各迴原地,但他們的家沒了,田也沒了,有些人可以在山裏水裏,尋到點吃的,有些人可能要淪為奴籍,有些人可能就在冬季的饑寒中,尋一個無人的地方,靜悄悄的死去。
世間之人皆如浮遊塵糜。
但,吳瓊畢竟見不得這般苦難。
“哎,你們起來吧,別哭了,我給你們一口飯吃。”
吳瓊歎了一口氣,伸手去拉那個姑娘,邊上有便衣的禁衛趕忙擋上來,小聲道:
“陛下,小心是偽裝的刺客。”
這是他們職責所在,吳瓊也不好責怪,便落下手來,沒有去拉那姑娘了。
那姑娘止住哭聲,摟著還在啜泣的三歲男童,愣了愣神,不清楚吳瓊所說的具體含義,倒是李鴇母拍了拍她說道:
“你運氣好,遇到好心的大戶人家了,趕緊磕頭謝恩啊,去大戶人家當丫鬟,總好過在風塵拋頭露麵啊。”
那小姑娘趕忙就跪下來不停的磕頭,三歲的孩子什麽也不懂,但也跟著姐姐跪在那邊。
有禁衛上前去將他們拉起,雖然不知道天子打算如何安排他們,但天子發話給他們一口飯吃,那便是他們天大的福分。
那個小姑娘抱起弟弟,吃力的跟著人群一起,有禁衛上來想幫忙抱孩子,但她弟弟卻畏懼的緊緊地抓著姐姐的衣服,絲毫也不願鬆手。
吳瓊也就擺了擺手,由他們了,前麵有一個酒肆,過去坐坐休息,吳瓊還有些事情,想問問這對姐弟,待到孩子熟悉了,不太畏懼了,到時候再抱吧。
吳瓊帶著一幹人等離開,人群中,有一人身材消瘦,腰間佩劍,戴著鬥笠在後方不遠處看著吳瓊離開的背影。
而後也跟著走上前去,混在人群之中,毫無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