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偶爾會這樣,估計是自己學的。”
“小西,來,學一聲貓叫,我請你吃葵花籽。”張君民來了興趣。
讓常玉婧沒想到的是,小西還真的叫了,隻是不像貓叫聲,但又有一丁點像。
“小西好厲害!”張君民把葵花籽剝了給小西,又讓它繼續學。
常玉婧驚訝地看著小西,不會有一天這小家夥連人話都會說吧?
張君民越是誇獎,越是給獎勵,小西就越是來勁,開始學各種聲音。
其中學得最像的,應該是其他狗的聲音,然後就是類似“咕咕、唿唿”之類的聲音。
張君顏逗完兩隻小鸚鵡,也被小西吸引過來了,兩人就跟小西玩得不亦樂乎。
這時,大黑、小西、小鬆、暴風咬著魚跑迴來,爭先恐後地展示給常玉婧看。
它們在看到地上的大木耳,都朝小西叫了兩聲,似乎在責怪它投機取巧?
小西嗚嗚叫了兩聲,有些委屈地看著常玉婧。
讓小西去捉魚,捉到明天都沒魚吃!
常玉婧有些哭笑不得,挨隻拍拍頭,誇了它們。
五隻狗很快就高興起來,使勁搖著尾巴,等著分葵花籽吃。
誰會嗑瓜子,這會就一目了然了。
最先學會的竟然是暴風,它能做到殼與籽分離,其他隻都是嚼碎了咽。
牛奶咬著一隻麻雀,從廚房拐角走過來,它看了五隻狗一眼,走到廊下,把嘴裏的麻雀給酸奶。
“牛奶又去捉麻雀啦,真厲害!”張君顏大聲誇道,“閃電還隻會撲蝴蝶呢。”
“姐,那麻雀還活著呢,牛奶是越來越厲害了。”張君民說。
籠子裏的兩隻小鸚鵡看著地上那隻瑟瑟發抖的麻雀,瞬時安靜了,隻覺得爪子裏的葵花籽都不香了。
高遠賓特地挑的這兩隻鸚鵡,智力不低。
常玉婧看著幾隻狗嗑葵花籽,在它們臉上看到了鬱悶的表情,不由哈哈大笑。
窩窩聽到動靜,也跑了出來。
它看著地上的瓜子,爪子一上去,連殼帶瓜子仁都碎了。
窩窩的大眼睛一下子就呆住了,頻頻低頭去看瓜子,怎麽會這麽脆弱?
常玉婧接著哈哈大笑,她決定不幫忙,看大黑它們要怎麽才成功吃到完整的瓜子仁。
家裏的小動物,就是有這魔力,叫她忘記那奇怪的透明物體。
夏季搶收搶種,眼看著就要到了尾聲。
基地農場那邊再沒有其他的消息,常玉婧就安心地做自己的事。
那一片向日葵砍了以後,五隻狗就盯上了,輪流守著。
這一段時間,它們是真的跟瓜子給杠上了,除了葵花籽,還有南瓜子,全都試著磕。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倒是給農場增添了不少的笑料。
今年南瓜收的多,溫姨準備做一些南瓜幹,南瓜子多的是,足夠謔謔了。
慶城,金發小區,邱希言帶上鐮刀、鋤頭、麻袋,推著邱媽媽下樓去他們家在小區裏的菜地收地瓜。
樓下的這片地瓜是她把領迴來的地瓜種下後,重新剪了枝葉扡插的,所以收得比較晚。
小區裏,可以看到一塊塊的地瓜地,隻有少部分的人已經挖了種下了新的地瓜,大部分人還沒開挖。
這上半年,集體種地瓜,為此發生的各種矛盾不少。
比如這塊地的地瓜藤爬到隔壁地裏被割了,或是每一塊地瓜地裏薅幾片地瓜葉,走一圈薅一把的……
邱爸爸在外頭幹活,兩三個月迴來一次,因此他們家的地瓜地被摘的也是最多的。
邱奶奶沒少在樓下罵。
邱希言真的有種植天賦,她種的地瓜比其他人家早收獲。
地瓜藤從貼這地瓜壟割下來,堆放在一旁,小心扒開土,一隻粗糙的小手拎起了一串地瓜。
“哇!好大個,竟然有七個1"
“比昨天開挖的七棟301還要多。”
“這地瓜看著就好吃,跟末世前差不多。”
邱奶奶後麵過來,看著自家地裏周圍圍了一圈人,忙擠進去,看到那一串串地瓜,笑得見牙不見眼。
邱家把地瓜藤和地瓜都收迴家後,而小區業主群裏,都在聊得熱火朝天,比較起誰家種的地瓜好。
邱奶奶在處理地瓜藤,這些藤都是纖維沒法吃,把葉子摘下來後,可以賣給收購站。
邱希言看著自己房間的窗台,那花生已經枯萎了,觀察著花生從種子發芽到開花結果,感覺太新奇了。
關鍵是她收獲了最少二十顆花生,五十顆花生仁。
穩定的、變異指數低的花生!
邱希言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感覺離這該死的末世結束越來越近了。
與此同時,上半年的全國的糧食數據也出來了,同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32。
同時,實驗室那邊對穩定植物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結果,製造出了穩定的試劑。
通過對比實驗,這樣的試劑隻可以穩定一個月,且在開花結果期使用才有效果。
但不管怎樣,這是一個好消息,繼續研究,三月、半年、一年的穩定試劑總能研究出來。
當它可以大範圍噴灑,整個生態環境穩定下來,糧食危機解除,國家就可以開足馬力,全心研究其他的了。
常玉婧看著小區群裏熱熱鬧鬧的討論,再看看視頻網站、論壇裏關於穩定地瓜、穩定玉米等的收成,心裏樂開了花。
那種成就感跟地裏收成了什麽完全是不一樣的。
常玉婧堅信,遲早有一天,所有人都能種上穩定的農作物,吃上低變異指數的食物。
八月底,官網宣告蝗災在我國境內被消滅,沒有擴散。
同時公布了在農業方麵的研究進展,令世界矚目。
常玉婧刷著新聞,暗暗算著時間,這都快九月了,再過兩個月,秋收的數據出來,就能看到研究的成果了吧!
第275章 失蹤 推廣穩定地瓜可以安定社會……
基地農場那邊來借走了窩窩和大黑, 算作是出差,有差旅補貼,但要在外頭挺長時間的, 估計要到過年才迴來了。
大黑和窩窩也不排斥, 常玉婧就讓它們去了, 如果它們有什麽不適的話, 再迴來。
大黑和窩窩一走,常玉婧還有點不習慣的。
別說她, 另外四隻狗也有點不習慣。
以前晚上都要帶著窩窩出去打獵,它們也出去夜遊一番。
現在窩窩不在,它們都找不到借口出去了。
就算出去,轉兩圈就迴來, 感覺沒有那麽有意思了。
但對於酸奶牛奶來說,沒有太大的差別,它們的注意力完全在兩隻小鸚鵡上。
張君顏、張君民姐弟倆對小鸚鵡感興趣, 時常會過來, 有時也會把小刺蝟、閃電給帶過來。
這下可好,本來兩隻貓盯著鸚鵡, 現在變成三隻貓了。
小鸚鵡起初還會害怕, 後麵發現這貓完全傷不到它們,膽子就大了,在籠子裏跳來跳去的,叫得可歡了。
至於小刺蝟, 膽子小得很,待在紙箱裏,一有動靜就把自己縮成一團。
常玉婧跟茶凍聯係了下,確定了她要來農場的時間。
現在地裏的地瓜都摘得差不多了, 全都在地窖裏存放著,她來的話,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山裏的天氣,四季還是分明的,現在白天還熱得很,晚上就有點涼了了。
常玉婧披了一件襯衫,坐在書房的陽台上,一邊看關於嫁接的資料一邊做筆記。
偶爾,她會看著窗外發一下呆。
外頭黑乎乎的,但夜空深邃神秘,灑落的星星如同寶石,吸引著人去探尋。
衛呈晉端上來一杯西瓜汁,“怎麽了?”
“在發呆,讓腦子放空一下。”常玉婧往邊上挪了一下,“晉哥,要一起看星空嗎?”
衛呈晉在凳子上坐下,看了一眼桌上的筆記本,“碰上難題了?”
“還行,就是一些術語沒看懂。”常玉婧不是學霸,初中畢業後就沒再繼續讀了。
這些資料,有些她確實看得一知半解的。
“那要不購買相關的網課?”
“我有點想法,看能不能挑到合適的吧。”常玉婧抿了一口西瓜汁。
“等天氣再冷一些,我就可以做試驗了,操作後會更清楚問題有哪些,結合書麵內容,能理解得更透徹。”
“君民不是買了製茶的課程,問問他購買的是哪個品牌的,可以參考下。”
這些資料,衛呈晉看著也有些暈乎乎的。
“也不一定要買課程,直接去基地農場跟教授們學習就好了。”常玉婧拍了下腦袋。
她轉頭看衛呈晉:“晉哥,你說我們這叫不叫舍近求遠?”
“對。”衛呈晉笑道,對啊,明明有更合適的人選,何必去買課程?
常玉婧也跟著笑,手機接連響了好幾聲,是希望樹的軟件提示聲。
她打開一看就,是院長新拉的一個群,群裏主要是成年且離開孤兒院的孩子。
“小西,來,學一聲貓叫,我請你吃葵花籽。”張君民來了興趣。
讓常玉婧沒想到的是,小西還真的叫了,隻是不像貓叫聲,但又有一丁點像。
“小西好厲害!”張君民把葵花籽剝了給小西,又讓它繼續學。
常玉婧驚訝地看著小西,不會有一天這小家夥連人話都會說吧?
張君民越是誇獎,越是給獎勵,小西就越是來勁,開始學各種聲音。
其中學得最像的,應該是其他狗的聲音,然後就是類似“咕咕、唿唿”之類的聲音。
張君顏逗完兩隻小鸚鵡,也被小西吸引過來了,兩人就跟小西玩得不亦樂乎。
這時,大黑、小西、小鬆、暴風咬著魚跑迴來,爭先恐後地展示給常玉婧看。
它們在看到地上的大木耳,都朝小西叫了兩聲,似乎在責怪它投機取巧?
小西嗚嗚叫了兩聲,有些委屈地看著常玉婧。
讓小西去捉魚,捉到明天都沒魚吃!
常玉婧有些哭笑不得,挨隻拍拍頭,誇了它們。
五隻狗很快就高興起來,使勁搖著尾巴,等著分葵花籽吃。
誰會嗑瓜子,這會就一目了然了。
最先學會的竟然是暴風,它能做到殼與籽分離,其他隻都是嚼碎了咽。
牛奶咬著一隻麻雀,從廚房拐角走過來,它看了五隻狗一眼,走到廊下,把嘴裏的麻雀給酸奶。
“牛奶又去捉麻雀啦,真厲害!”張君顏大聲誇道,“閃電還隻會撲蝴蝶呢。”
“姐,那麻雀還活著呢,牛奶是越來越厲害了。”張君民說。
籠子裏的兩隻小鸚鵡看著地上那隻瑟瑟發抖的麻雀,瞬時安靜了,隻覺得爪子裏的葵花籽都不香了。
高遠賓特地挑的這兩隻鸚鵡,智力不低。
常玉婧看著幾隻狗嗑葵花籽,在它們臉上看到了鬱悶的表情,不由哈哈大笑。
窩窩聽到動靜,也跑了出來。
它看著地上的瓜子,爪子一上去,連殼帶瓜子仁都碎了。
窩窩的大眼睛一下子就呆住了,頻頻低頭去看瓜子,怎麽會這麽脆弱?
常玉婧接著哈哈大笑,她決定不幫忙,看大黑它們要怎麽才成功吃到完整的瓜子仁。
家裏的小動物,就是有這魔力,叫她忘記那奇怪的透明物體。
夏季搶收搶種,眼看著就要到了尾聲。
基地農場那邊再沒有其他的消息,常玉婧就安心地做自己的事。
那一片向日葵砍了以後,五隻狗就盯上了,輪流守著。
這一段時間,它們是真的跟瓜子給杠上了,除了葵花籽,還有南瓜子,全都試著磕。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倒是給農場增添了不少的笑料。
今年南瓜收的多,溫姨準備做一些南瓜幹,南瓜子多的是,足夠謔謔了。
慶城,金發小區,邱希言帶上鐮刀、鋤頭、麻袋,推著邱媽媽下樓去他們家在小區裏的菜地收地瓜。
樓下的這片地瓜是她把領迴來的地瓜種下後,重新剪了枝葉扡插的,所以收得比較晚。
小區裏,可以看到一塊塊的地瓜地,隻有少部分的人已經挖了種下了新的地瓜,大部分人還沒開挖。
這上半年,集體種地瓜,為此發生的各種矛盾不少。
比如這塊地的地瓜藤爬到隔壁地裏被割了,或是每一塊地瓜地裏薅幾片地瓜葉,走一圈薅一把的……
邱爸爸在外頭幹活,兩三個月迴來一次,因此他們家的地瓜地被摘的也是最多的。
邱奶奶沒少在樓下罵。
邱希言真的有種植天賦,她種的地瓜比其他人家早收獲。
地瓜藤從貼這地瓜壟割下來,堆放在一旁,小心扒開土,一隻粗糙的小手拎起了一串地瓜。
“哇!好大個,竟然有七個1"
“比昨天開挖的七棟301還要多。”
“這地瓜看著就好吃,跟末世前差不多。”
邱奶奶後麵過來,看著自家地裏周圍圍了一圈人,忙擠進去,看到那一串串地瓜,笑得見牙不見眼。
邱家把地瓜藤和地瓜都收迴家後,而小區業主群裏,都在聊得熱火朝天,比較起誰家種的地瓜好。
邱奶奶在處理地瓜藤,這些藤都是纖維沒法吃,把葉子摘下來後,可以賣給收購站。
邱希言看著自己房間的窗台,那花生已經枯萎了,觀察著花生從種子發芽到開花結果,感覺太新奇了。
關鍵是她收獲了最少二十顆花生,五十顆花生仁。
穩定的、變異指數低的花生!
邱希言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感覺離這該死的末世結束越來越近了。
與此同時,上半年的全國的糧食數據也出來了,同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32。
同時,實驗室那邊對穩定植物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結果,製造出了穩定的試劑。
通過對比實驗,這樣的試劑隻可以穩定一個月,且在開花結果期使用才有效果。
但不管怎樣,這是一個好消息,繼續研究,三月、半年、一年的穩定試劑總能研究出來。
當它可以大範圍噴灑,整個生態環境穩定下來,糧食危機解除,國家就可以開足馬力,全心研究其他的了。
常玉婧看著小區群裏熱熱鬧鬧的討論,再看看視頻網站、論壇裏關於穩定地瓜、穩定玉米等的收成,心裏樂開了花。
那種成就感跟地裏收成了什麽完全是不一樣的。
常玉婧堅信,遲早有一天,所有人都能種上穩定的農作物,吃上低變異指數的食物。
八月底,官網宣告蝗災在我國境內被消滅,沒有擴散。
同時公布了在農業方麵的研究進展,令世界矚目。
常玉婧刷著新聞,暗暗算著時間,這都快九月了,再過兩個月,秋收的數據出來,就能看到研究的成果了吧!
第275章 失蹤 推廣穩定地瓜可以安定社會……
基地農場那邊來借走了窩窩和大黑, 算作是出差,有差旅補貼,但要在外頭挺長時間的, 估計要到過年才迴來了。
大黑和窩窩也不排斥, 常玉婧就讓它們去了, 如果它們有什麽不適的話, 再迴來。
大黑和窩窩一走,常玉婧還有點不習慣的。
別說她, 另外四隻狗也有點不習慣。
以前晚上都要帶著窩窩出去打獵,它們也出去夜遊一番。
現在窩窩不在,它們都找不到借口出去了。
就算出去,轉兩圈就迴來, 感覺沒有那麽有意思了。
但對於酸奶牛奶來說,沒有太大的差別,它們的注意力完全在兩隻小鸚鵡上。
張君顏、張君民姐弟倆對小鸚鵡感興趣, 時常會過來, 有時也會把小刺蝟、閃電給帶過來。
這下可好,本來兩隻貓盯著鸚鵡, 現在變成三隻貓了。
小鸚鵡起初還會害怕, 後麵發現這貓完全傷不到它們,膽子就大了,在籠子裏跳來跳去的,叫得可歡了。
至於小刺蝟, 膽子小得很,待在紙箱裏,一有動靜就把自己縮成一團。
常玉婧跟茶凍聯係了下,確定了她要來農場的時間。
現在地裏的地瓜都摘得差不多了, 全都在地窖裏存放著,她來的話,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山裏的天氣,四季還是分明的,現在白天還熱得很,晚上就有點涼了了。
常玉婧披了一件襯衫,坐在書房的陽台上,一邊看關於嫁接的資料一邊做筆記。
偶爾,她會看著窗外發一下呆。
外頭黑乎乎的,但夜空深邃神秘,灑落的星星如同寶石,吸引著人去探尋。
衛呈晉端上來一杯西瓜汁,“怎麽了?”
“在發呆,讓腦子放空一下。”常玉婧往邊上挪了一下,“晉哥,要一起看星空嗎?”
衛呈晉在凳子上坐下,看了一眼桌上的筆記本,“碰上難題了?”
“還行,就是一些術語沒看懂。”常玉婧不是學霸,初中畢業後就沒再繼續讀了。
這些資料,有些她確實看得一知半解的。
“那要不購買相關的網課?”
“我有點想法,看能不能挑到合適的吧。”常玉婧抿了一口西瓜汁。
“等天氣再冷一些,我就可以做試驗了,操作後會更清楚問題有哪些,結合書麵內容,能理解得更透徹。”
“君民不是買了製茶的課程,問問他購買的是哪個品牌的,可以參考下。”
這些資料,衛呈晉看著也有些暈乎乎的。
“也不一定要買課程,直接去基地農場跟教授們學習就好了。”常玉婧拍了下腦袋。
她轉頭看衛呈晉:“晉哥,你說我們這叫不叫舍近求遠?”
“對。”衛呈晉笑道,對啊,明明有更合適的人選,何必去買課程?
常玉婧也跟著笑,手機接連響了好幾聲,是希望樹的軟件提示聲。
她打開一看就,是院長新拉的一個群,群裏主要是成年且離開孤兒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