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聲拍打著船舷將言崢從曲意中驚喜,剛才有那麽一瞬間,言崢感覺自己的心神都被嗩呐聲吸引,仿佛靈魂都要被吸出體外!
茫茫大海之上,不可能有送葬隊伍出現,這首曲子幽幽淒淒,慘慘戚戚,隱隱攝人心魄,勾人靈魂絕對有問題!
剛出海就遇到鬼?運氣不會這麽背吧!
言崢冷笑一聲,默默將獨裁者注視技能打開,嚴以待陣,等候對方到來,若對方不招惹他,便相安無事,倘若對方主動找事兒,言崢便準備讓對方明白死了一次還能再死一次!
嗩呐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高亢,潮水好似都受到嗩呐聲音影響浪頭高過一浪,摧的船搖晃不定。
周圍開始彌漫起大霧,霧色很重就像是清明節夜晚十字路口燒紙錢升起的青煙,凝結成一綹一綹在空中仿佛幽魂一般搖曳。
濃重的黑霧裏麵言崢超人的視覺看到好似有無數人頭在有節奏的竄動,瞳孔猛然一縮,言崢想到一個詭異的事件——陰兵借道!
在言崢很小的時候,言崢家所在的村子還沒從大山裏遷出去,有一年夏天迴家祖地避暑的時候,言崢聽他們村裏上了年紀的人夜晚乘涼拉呱的時候,聊起過“陰兵借道”的異聞,陰兵借道也稱之為“陰兵過路”,傳說是閻王在陽間巡邏,所以引一隊陰兵開道,生人最好伏在地上,切不可抬頭或者迴頭看,不然會被陰兵吹熄了肩頭上的陽火,日後必會大病一場,甚至有被陰兵帶走的傳言。
最讓言崢記憶猶新的是那名叫做黎爺爺所講的一個有關陰兵借道的故事。
那晚上大家聊起這個話題,黎爺爺忍不住打開了話匣子,早些年的時候黎爺爺是一名老戰士,經曆過各種戰爭洗禮,逐漸走到了團長的位置。某山發生大地震的時候,他正好率領自己的團隊前往參加救援,他所在的部隊是某山大地震後第一批參加救災的部隊。
他們接到上級的命令後馬上動身由軍裏派出汽車連進行機動行軍(那時的汽車雖然不好但是軍隊的裝備保養的一向很好)。在他們離某山災區還有1個小時路程的時候他們全團的汽車全部拋錨在路邊,當時所有的人都很著急,因為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找不到車到底出了什麽毛病。
大約在晚上8點的時候,汽車的大燈忽然全都熄滅了,黎爺爺忽然接到上麵的命令要把汽車退到路的右邊,大約在20點15的時候上麵又命令讓全體人員上車,無論看到什麽都不許說話和亂動,這樣他們就在車上一直坐著,一直到深夜。
在大家半睡半醒的時候被一陣隆隆的馬蹄聲驚醒了,當時黎爺爺因為是團長,就坐在駕駛室裏,看見從他們的車旁掠過一輛又一輛的馬車,這些馬車是從某山災區的方向過來的。
黎爺爺那時身體很好,視力絕對沒有問題,但是這個時候他隻能看到一輛輛的馬車,就是看不到趕車的人,隻是看見每輛車上的一盞清燈(發著淡綠的顏色),他確實是看清了車上拉的東西--那是人的頭,每輛車上都堆滿了人頭!
那些馬車大約一共過了15分鍾大約200輛。當所有的馬車過去後他們再次發動車子,一點即著,他們在又上路了以後有人估計大約有24萬人在地震中死了,後來經驗證的確是24多萬人。
剛才有人拉呱的時候有人提起陰兵過道的事情,黎爺爺才忽然想起當年所見的恐怖事情,一琢磨自己可能遇到了陰兵過境,於是講出來給大家當個茶餘飯後的故事聽!
那時候言崢根本不明白陰兵過境的意味著什麽,隻是怕得頭埋在奶奶懷裏瑟瑟發抖。
這個故事一度支配了言崢童年很長一段恐怖陰影,每當夜晚上廁所的時候,言崢都需要有人陪才成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被陰兵過境帶走了!
再大一些言崢覺得當年黎爺爺可能隻是講了一個恐怖故事,為了增加故事的可信度,才會說是自己親身經曆的,畢竟故事裏麵的漏洞不要太明顯,上麵讓黎爺爺它們提前將車靠右停駛,並且不論看到什麽都不要從車裏出來,這說明上麵早就知道會有陰兵過境!
如果真有鬼的話,怎麽可能有人提前會知道陰兵過境……
當年言崢上學後是這樣想的,用這樣的方式來否定自己內心的迷信恐懼,讓自己建立科學向上的價值觀。
現在再迴想起這個故事,言崢恍然悔悟,黎爺爺當年講的這個故事恐怕是真的!
陰兵借道往往是出現在大災難死了很多人之後,這種陰兵是指地府來拘魂的鬼差鬼將。許多大災難發生之後會死很多人,這些人都是枉死之人,心中餘念未了,會變成冤魂,聚集一處舍不得離開。
這時地府便會派出地府利器:“鬼差軍”來拘魂。
言崢自己就在地府麾下的公司裏麵任職,對於大規模勾魂,亦是略有耳聞,隻是現在國家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富足安康,鮮有出現向古代哪般瘟疫,災荒之類的大麵積死亡事件,因此言崢也就沒機會親眼見識地府“陰兵過境”大範圍勾魂的場麵。
除了地府勾魂以外,還有另一種情況。
在古代士兵戰敗後,後因為自身的殺業無法投胎,再加上戰場煞氣衝天,它們便會成為一種特殊的地縛靈。
往往這種陰兵都很團結,而他們的思維都停留在了當時打仗的那個時間段,他們都認為自己還沒有死,還要繼續戰鬥,維護屬於自己的那份勝利!
這些陰兵往往出現在一些偏遠無人的極陰之地,所以看到過的人很少,這是因為人口密集的地方,存留的煞氣會被人身上的陽氣衝散,曾經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煞氣域場破了,這些陰兵身上的地縛屬性自然也跟著不攻自破。
這時候它們便會恢複屬於“鬼”的本來記憶,意識到自己已經戰死,知道自己早已死亡多年,便會遵循陰魂的本能自行散去。
茫茫大海之上,不可能有送葬隊伍出現,這首曲子幽幽淒淒,慘慘戚戚,隱隱攝人心魄,勾人靈魂絕對有問題!
剛出海就遇到鬼?運氣不會這麽背吧!
言崢冷笑一聲,默默將獨裁者注視技能打開,嚴以待陣,等候對方到來,若對方不招惹他,便相安無事,倘若對方主動找事兒,言崢便準備讓對方明白死了一次還能再死一次!
嗩呐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高亢,潮水好似都受到嗩呐聲音影響浪頭高過一浪,摧的船搖晃不定。
周圍開始彌漫起大霧,霧色很重就像是清明節夜晚十字路口燒紙錢升起的青煙,凝結成一綹一綹在空中仿佛幽魂一般搖曳。
濃重的黑霧裏麵言崢超人的視覺看到好似有無數人頭在有節奏的竄動,瞳孔猛然一縮,言崢想到一個詭異的事件——陰兵借道!
在言崢很小的時候,言崢家所在的村子還沒從大山裏遷出去,有一年夏天迴家祖地避暑的時候,言崢聽他們村裏上了年紀的人夜晚乘涼拉呱的時候,聊起過“陰兵借道”的異聞,陰兵借道也稱之為“陰兵過路”,傳說是閻王在陽間巡邏,所以引一隊陰兵開道,生人最好伏在地上,切不可抬頭或者迴頭看,不然會被陰兵吹熄了肩頭上的陽火,日後必會大病一場,甚至有被陰兵帶走的傳言。
最讓言崢記憶猶新的是那名叫做黎爺爺所講的一個有關陰兵借道的故事。
那晚上大家聊起這個話題,黎爺爺忍不住打開了話匣子,早些年的時候黎爺爺是一名老戰士,經曆過各種戰爭洗禮,逐漸走到了團長的位置。某山發生大地震的時候,他正好率領自己的團隊前往參加救援,他所在的部隊是某山大地震後第一批參加救災的部隊。
他們接到上級的命令後馬上動身由軍裏派出汽車連進行機動行軍(那時的汽車雖然不好但是軍隊的裝備保養的一向很好)。在他們離某山災區還有1個小時路程的時候他們全團的汽車全部拋錨在路邊,當時所有的人都很著急,因為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找不到車到底出了什麽毛病。
大約在晚上8點的時候,汽車的大燈忽然全都熄滅了,黎爺爺忽然接到上麵的命令要把汽車退到路的右邊,大約在20點15的時候上麵又命令讓全體人員上車,無論看到什麽都不許說話和亂動,這樣他們就在車上一直坐著,一直到深夜。
在大家半睡半醒的時候被一陣隆隆的馬蹄聲驚醒了,當時黎爺爺因為是團長,就坐在駕駛室裏,看見從他們的車旁掠過一輛又一輛的馬車,這些馬車是從某山災區的方向過來的。
黎爺爺那時身體很好,視力絕對沒有問題,但是這個時候他隻能看到一輛輛的馬車,就是看不到趕車的人,隻是看見每輛車上的一盞清燈(發著淡綠的顏色),他確實是看清了車上拉的東西--那是人的頭,每輛車上都堆滿了人頭!
那些馬車大約一共過了15分鍾大約200輛。當所有的馬車過去後他們再次發動車子,一點即著,他們在又上路了以後有人估計大約有24萬人在地震中死了,後來經驗證的確是24多萬人。
剛才有人拉呱的時候有人提起陰兵過道的事情,黎爺爺才忽然想起當年所見的恐怖事情,一琢磨自己可能遇到了陰兵過境,於是講出來給大家當個茶餘飯後的故事聽!
那時候言崢根本不明白陰兵過境的意味著什麽,隻是怕得頭埋在奶奶懷裏瑟瑟發抖。
這個故事一度支配了言崢童年很長一段恐怖陰影,每當夜晚上廁所的時候,言崢都需要有人陪才成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被陰兵過境帶走了!
再大一些言崢覺得當年黎爺爺可能隻是講了一個恐怖故事,為了增加故事的可信度,才會說是自己親身經曆的,畢竟故事裏麵的漏洞不要太明顯,上麵讓黎爺爺它們提前將車靠右停駛,並且不論看到什麽都不要從車裏出來,這說明上麵早就知道會有陰兵過境!
如果真有鬼的話,怎麽可能有人提前會知道陰兵過境……
當年言崢上學後是這樣想的,用這樣的方式來否定自己內心的迷信恐懼,讓自己建立科學向上的價值觀。
現在再迴想起這個故事,言崢恍然悔悟,黎爺爺當年講的這個故事恐怕是真的!
陰兵借道往往是出現在大災難死了很多人之後,這種陰兵是指地府來拘魂的鬼差鬼將。許多大災難發生之後會死很多人,這些人都是枉死之人,心中餘念未了,會變成冤魂,聚集一處舍不得離開。
這時地府便會派出地府利器:“鬼差軍”來拘魂。
言崢自己就在地府麾下的公司裏麵任職,對於大規模勾魂,亦是略有耳聞,隻是現在國家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富足安康,鮮有出現向古代哪般瘟疫,災荒之類的大麵積死亡事件,因此言崢也就沒機會親眼見識地府“陰兵過境”大範圍勾魂的場麵。
除了地府勾魂以外,還有另一種情況。
在古代士兵戰敗後,後因為自身的殺業無法投胎,再加上戰場煞氣衝天,它們便會成為一種特殊的地縛靈。
往往這種陰兵都很團結,而他們的思維都停留在了當時打仗的那個時間段,他們都認為自己還沒有死,還要繼續戰鬥,維護屬於自己的那份勝利!
這些陰兵往往出現在一些偏遠無人的極陰之地,所以看到過的人很少,這是因為人口密集的地方,存留的煞氣會被人身上的陽氣衝散,曾經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煞氣域場破了,這些陰兵身上的地縛屬性自然也跟著不攻自破。
這時候它們便會恢複屬於“鬼”的本來記憶,意識到自己已經戰死,知道自己早已死亡多年,便會遵循陰魂的本能自行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