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如今,作為一名棋手,如今神州大劫這盤棋局,李彌已經看得非常清楚。


    不管三大仙山究竟有何等暗棋,祖天師張道陵飛升前究竟布下了何等後手,李彌都沒有必要去應和,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主導這場棋局的走向。


    隻是目前需等待關鍵一步,就是真正證得純陽,成就半步真君。


    這一步非常關鍵,盡管現在的李彌已經稱得上神洲界無敵手,但是真正證得純陽之後,哪怕遇到埋伏圍攻,也有戰而勝之的底氣。


    不管其他棋手布局有多麽深遠,智謀有多麽神算,但是關鍵時刻,還是要靠戰力說話。


    修士的世界,本質上就是這樣,拳頭才是硬道理。


    李彌服下八十一顆極品純陽丹,已然過去了六載,六年時間,足以讓八十靈竅盡數轉化純陽,如今隻差最後一步。


    李彌安坐於八景宮中,打坐入定,心神盡數沉入靈竅之中,參悟純陽造化。


    隨著純陽丹藥力一點點改易真元性質,全身真元法力終於全數轉化純陽,完美無瑕。


    李彌隻感覺自己渾身一沉,身體仿佛背負著大地和海洋,甚至是一整個世界。


    開天功自然而然運轉,早已經進化為先天不滅體的身軀足以承載一個世界的重量,隻是稍稍變得沉重了些。


    證長生果位可以被拆分成三個環節,真形、純陽和陽神,對應的正是精氣神三寶。


    曾經李彌服下了先天不滅丹,修行完成了《八九玄功》入門篇,又將《太陽金真九煉法》修行至第六思圓滿,三寶進度並不平齊,而是精》神》氣。


    周身堪稱恐怖的元氣盡數化作純陽,氣一瞬間反超了精和神,原來的短板變成了最長板,這才給李彌帶來了沉甸甸的壓力。


    主要原因還是李彌的真元太渾厚了,至少是同境界步虛真人的一百倍,點化純陽之後,才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壓力。


    林靈素成就純陽隻需一載,而且並不算難以駕馭。


    現在有先天不滅體和八九玄功,本就是對成就真形非常有助益的,但李彌不能急於成就真形,必須補足“神”這一塊短板。


    換句話說,《太陽金真九煉法》需要升級了,補完第七至九思。


    否則施展道法時,會有一瞬間的遲鈍,雖然極其微渺,但是在長生大能鬥法之時,卻是不小的破綻。


    幸而神州大劫還未進入白熱化,有林靈素和神霄派頂在前麵,應該能給自己爭取最後的時間。


    正在此時,大同峰上,靈機化霧,雲霧成海,霞光映照,香氣彌漫。


    大同峰主周軒,化丹成嬰,成就元嬰修士。


    這也是整個太極宗中,第二位步虛真人。


    緊隨其後的就是葉長生和守常真人,同樣到了金丹後期。


    當然,魯達、武鬆和戴宗不算在內,他們作為大劫主角,另有造化。


    周軒成就步虛之後,隻是稍稍應付了一眾恭賀的門人弟子,就匆匆趕來八景宮。


    周軒主修的《神霄無量造化經》,輔修《長生訣》,兼修《太陽金真九煉法》和《五形玄真經》,偏向於神和氣,對於精的修行,最是短缺。


    想要證得長生果位,早晚要補上短板,於是李彌授予《不滅玄功》,並指點了周軒如何兼修多種功法,並行不悖。


    這對於每一個步虛修士,都是需要掌握的環節,否則極限就是半步真君,再難成就長生果位。


    人族占領了神洲精華之地,按理來說長生大能數量應該不少於蠻荒四海和天外,但如今明麵上僅有三君五老八位,關鍵就在於偏科。


    神洲道門以符籙為尊,重神,兼氣,輕精,自然不平衡。


    因此導致神洲半步真君不少,長生真君卻非常稀少。


    李彌如今傳授門人弟子的九龍君法,也是偏向於神,精之一道,唯有《不滅玄功》。


    李彌對於《不滅玄功》也充滿了期待,這門功法繼續推衍下去,終將成為《八九玄功》的前置功法。


    這也是周軒第一次聽說長生果位之奧秘,恍然大悟,一時間躊躇滿誌。


    李彌再次召集太極門人講道七日,如今太極宗弟子已經增長至五千,其中一小半都是第一次覲見祖師,整個太極宗各項工程全麵停擺,不拘在山中做什麽事,第一時間都前來兜率宮中聽道。


    如今李彌講道的次數越來越少,每一次傳道法會無論對於外門、內門、真傳還是長老,都是極大的機緣。


    這一次,李彌沒有講述太高深的道法,而是重新講起了太極拳和太極劍。


    幾乎每一個太極門人,都是從太極拳和太極劍入道的,但是等到築基之後,甚至開竅期,太極拳和太極劍就顯得有點落伍了,太簡單,也太低級了。


    他們開始追尋各種玄妙上乘道法,尤其是諸如《長生訣》、《神霄無量造化經》、《五行玄真經》這些聲名赫赫的功法,而將太極拳劍拋之腦後。


    然而李彌此番施展的太極拳劍,完美呈現太極之道的玄妙,甚至單單以太極拳劍,亦可成就金丹,甚至步虛,甚至長生果位。


    太極龍君是九龍君最後收官的一位,也是成就混沌無極金丹之前最關鍵的一步,非是李彌之前不傳太極妙法,而是太極之道太過玄妙,非是一般門人弟子所能領悟。


    表麵上他們已經掌握了太極拳劍,但實際上,還差得遠。


    七日之後,李彌飄然離去,整個兜率宮中卻是一片平靜。


    所有人都沉醉在悟道之中,不管是剛入門的外門弟子,還是已經步虛境界的周軒。


    隻是能得多少造化,還看他們的悟性了。


    傳道之後,李彌再次閉關。


    “太上道印,斡旋造化,我選擇補完《太陽金真九煉法》!”


    第一次推衍《太陽金真九煉法》,李彌電影模式見證了老君傳道文始真人,第二三次補完,李彌先後進入九州界不同時期,分別得到了第三四思和五六思。


    然而九州界的上限就是元嬰,這一次,還會是九州界嗎?


    當李彌再次醒來時,發現又迴到了九州界,這一次是電影模式,主角正是李彌前兩次的師父——玄真子陳延英。


    時間已經是李彌化身的降魔大聖以身化山嶽堵上界域壁壘缺口,陳延英封印大陣之後一百八十年。


    九州界妖魔已經盡數鏟除,少許混血兒完全融入了人類,但是整個人族的人口隻恢複到了八百萬,整個世界還是一片蠻荒,根本沒有恢複到全盛時期。


    幸而界域壁壘缺口已經被封印,九州界的靈機終於恢複了上古時期的清靈。


    九州修士數量極少,幾乎是樓觀道一家獨大,陳延英道行精進,已經到了元嬰後期,長生之前最後一步。


    純以《太陽金真九煉法》,成就長生的辦法就是精魄化金烏,飛升而去。


    但是曆代以來,九州界中一位位樓觀掌教,無有一位成功者。


    但是陳延英做到了,盡管對前路一無所知,但他卻有著身為開拓者的勇氣,要為後人趟出一條道路來。


    當陳延英化身的金烏飛出九州界域之後,毫無防護的他幾乎一瞬間就被無盡虛空所吞沒。


    但是在頃刻間,一道金色虹光自無盡遠方的天外而來,直直罩定在他身上,形成了一路虹橋。


    陳延英大喜,沿著金色虹橋一路飛行而去,漫長上千年的時光後,終於抵達了終點。


    大鴻界。


    此界仙凡雜居,極其繁榮昌盛,足有生民數萬億。


    大鴻界由五派共同執掌,樓觀道正是其中之一。


    九州界的道統,隻是當初大鴻界樓觀道的一縷金烏光輝照耀,初代掌教夢中所悟。


    而陳延英,是九州界曆代以來飛升大鴻界第一人,堪稱大智大勇大造化。


    於是被樓觀道中一位仙人收為弟子,傳授了《太陽金真九煉法》第七思正真思,第八思洞玄思,第九思大洞思。


    陳延英苦修七千二百載,曆四九天劫,終得正果,羽化成仙。


    等到李彌從悟道之機中醒來之時,現實中隻過去了一年。


    這一次補完《太陽金真九煉法》,燃燒了足足九千億傳道度。


    不過幸而如今李彌每年收獲的傳道度都接近萬億,還可以承受。


    雖然不知道是真是幻,但總算是一個不錯的結局,九州界的未來或許不怎麽美妙,但是陳延英超脫了。


    不但尋到了樓觀道正宗,並且羽化成仙,得了正果。


    這前後八千二百年的電影模式,隻給李彌呈現了基本的劇情,主要用於展示陳延英如何修行,如何應劫,如何羽化。


    這一點非常重要。


    李彌對於證長生果位已經非常清晰了,但是如何羽化成仙,還隻是知道個大概。


    但是大鴻界顯然靈機層次非常高級,居然是仙凡同在,因此根本不需要飛升上界,即可直接羽化成仙,難度大大降低。


    陳延英的四九天劫,第一次是雷劫,第二次是風災,第三次是心魔劫,第四次還是雷劫。


    總體而言,中規中矩,難度並不算太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傳道從太極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林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林都督並收藏傳道從太極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