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的過程很迅速,帶來的震動也很輕微,至少對於丁小原和董菱兩個少年來說,並沒有太多感覺。
他們依然沉浸在,剛剛看到太空電梯施工現場的興奮中。
不過馬上,他們就被外麵的另一幅奇景吸引了。
飛船對接的空間站,並不像地麵上的樓宇那樣方正緊湊,而是和新聞與科普文章中一樣,是個叉叉丫丫的複雜結構。
從舷窗裏看出去,隻能看見空間站的一部分。
即使這樣,看到實物也比看照片或者全息影像,更加讓人感覺震撼。
銀灰色的主體結構上麵,有著各式各樣的附屬模塊,它們仿佛在太空中野蠻生長,變得複雜卻又有神秘的韻律在其中,讓人感覺其很美,不由得沉醉。陽光從遠處照射過來,給空間站加上了明暗有致的光影,更是讓這份韻律感增強了幾分。
“真美啊……”
董菱小聲的感歎道。
丁小原點點頭,他和自己這位同學的感受和想說的話一致。
待繁複的對接程序執行完畢,確認安全之後,飛船裏麵,廣播聲音響起來:“尊敬的旅客朋友們你們好,這裏是天闕號空間站,我們正在執行在線科研、地月中轉、太陽係交通、深空監測等複雜任務,歡迎各位到來,請帶好自己的行李,有序離開飛船。”
聽到廣播後,丁小原對董菱說道:“我們該下去了,在空間站可以待上二十分鍾,等待下一趟地月擺渡船。”
“嗯,好。”董菱點點頭。
和飛船一樣,空間站也有許多舷窗,也經常有內外部任務機器人來打掃清潔,十分通透。
從舷窗向外看去,能看到接駁在上麵的各色飛船,包括來時他們兩個乘坐的那艘,還有遠處兩艘正在接近和遠離的地月擺渡船——天闕號是地球軌道上最大的三個空間站之一,十分繁忙。
地月擺渡船和他們從地球起飛時候,乘坐的飛船形態很不一樣。
由於太空中沒有空氣阻力,地月擺渡船修建的外形圓滾滾,據說像地月擺渡船這樣不考慮散熱問題的飛船,修建成圓滾滾可以將容積最大化。在星空中,這種形狀的飛船其實挺罕見,畢竟散熱能力是飛船的生命線。
這些往返於地月之間的擺渡船,它們的燃料也是來自於其它行星,因為這樣最節省資源,能夠將效益最大化。而且因為地月之間航道清晰幹淨,且定位器眾多周邊關係明晰,所以這些地月擺渡飛船,都是無人駕駛飛船。
月球是離開地球的優越跳板,對於旅客來說,從這裏起飛去太陽係任何地方都很便捷。
曾經有先哲,麵對當時人類航天技術發展緩慢的狀態,曾經感歎道:
“太陽係是多麽優越啊,這裏有提供了生命所需一切,資源豐富的美麗地球;這裏有為星球保駕護航,且能夠成為最初跳板的月球;這裏有離著很近,可以作為落腳點的金星和火星;這裏有能源豐富的氣態行星,還有一顆年輕穩定的太陽……啊,上蒼多麽眷顧人類,可人類依然不想離開這個搖籃。”
當然,那種情況已經成為了曆史,這些感歎也走進了課本,成為代表那個時代的一個文化符號。
二十分鍾的時間很短。
丁小原和董菱,隻來得及檢查了下自己的行李,互相聊了幾句,就又到了登船時間。
下一站是月球。
“雖然在課本裏和文章裏,經常能看到有人去月亮上,但對於我來說,這還是頭一迴。”丁小原對董菱說道,“你呢,之前去過月球沒有?”
董菱點點頭,此時他們已經走進了地月擺渡飛船圓滾滾的肚子裏,尋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這裏和起飛時的飛船完全不同,在太空中,隻要材料足夠,對於空間並不敏感,所以這裏寬敞的很,能夠將腿寬鬆的伸開,還有桌子可以用。舷窗也是巨大的落地窗,看外麵星空和漂亮的地球時候十分清晰,感官上很好,而陽光透過這扇特殊窗戶照進來時,也不顯猛烈。
擺渡飛船進行了微微的自旋,提供了一點點重力,隻不過比月亮上的重力還要小。
也因此,舷窗外麵的景色變化很快,而且較為有規律。
這裏供應餐食,帶磁性方向輪的侍應機器人,用自己圓滾滾頂著特製托盤的身軀,將食物和飲料送到每個人麵前。
“謝謝。”
他們朝機器人道謝後,從裏麵取出自己那份兒。
都是簡易食品,主食是膏狀,需要用力擠壓才能吃到,但味道很不錯。除此之外,還有大小做成一口的小點心,以及特殊結構的飲料杯。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防止碎末亂飄——在低重力環境下,那可不是什麽好事兒。
飛船上還有大量的專用機器人隨時待命,就是為了快速處理和解決突發情況,提高安全係數,食物飲料灑出飛散,也是其中一種險情。
這段旅程要長一些,兩人幹脆閉上眼睛小憩了會兒。
外麵隨著飛船旋轉不時閃過,被舷窗過濾後變得和煦的陽光,照在臉上身上十分舒適。
飛船著陸的動靜,將他們從睡夢中喚醒。
“歡迎來到月宮。”
這是出飛船通道的時候,所有人都能收到的一句歡迎語。“月宮”是月球基地的半正式稱唿,而且大家所有人都喜歡這麽叫,或許是因為這樣更有趣,隻是這裏麵並沒有吳剛和桂樹,倒是“玉兔”和“嫦娥”曾經光臨過這裏。
當然啦,玉兔和嫦娥並不是神話故事裏麵的玉兔和嫦娥,而是很久前從地球發射的一係列探測器和月球車,當時的人們,給它們取了這兩個好聽的名字,它們也不負眾望,執行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任務,為人類走出地球做出了不小貢獻。
“請先更換宇航服。”
兩人的行程早已經被這裏的人工智能知曉,並分配了專門的禮儀機器人,帶他們去更換接下來要用的宇航服。原本的艙內服將會被收迴去,繼續在地球起降和地月轉移過程中使用。
他們依然沉浸在,剛剛看到太空電梯施工現場的興奮中。
不過馬上,他們就被外麵的另一幅奇景吸引了。
飛船對接的空間站,並不像地麵上的樓宇那樣方正緊湊,而是和新聞與科普文章中一樣,是個叉叉丫丫的複雜結構。
從舷窗裏看出去,隻能看見空間站的一部分。
即使這樣,看到實物也比看照片或者全息影像,更加讓人感覺震撼。
銀灰色的主體結構上麵,有著各式各樣的附屬模塊,它們仿佛在太空中野蠻生長,變得複雜卻又有神秘的韻律在其中,讓人感覺其很美,不由得沉醉。陽光從遠處照射過來,給空間站加上了明暗有致的光影,更是讓這份韻律感增強了幾分。
“真美啊……”
董菱小聲的感歎道。
丁小原點點頭,他和自己這位同學的感受和想說的話一致。
待繁複的對接程序執行完畢,確認安全之後,飛船裏麵,廣播聲音響起來:“尊敬的旅客朋友們你們好,這裏是天闕號空間站,我們正在執行在線科研、地月中轉、太陽係交通、深空監測等複雜任務,歡迎各位到來,請帶好自己的行李,有序離開飛船。”
聽到廣播後,丁小原對董菱說道:“我們該下去了,在空間站可以待上二十分鍾,等待下一趟地月擺渡船。”
“嗯,好。”董菱點點頭。
和飛船一樣,空間站也有許多舷窗,也經常有內外部任務機器人來打掃清潔,十分通透。
從舷窗向外看去,能看到接駁在上麵的各色飛船,包括來時他們兩個乘坐的那艘,還有遠處兩艘正在接近和遠離的地月擺渡船——天闕號是地球軌道上最大的三個空間站之一,十分繁忙。
地月擺渡船和他們從地球起飛時候,乘坐的飛船形態很不一樣。
由於太空中沒有空氣阻力,地月擺渡船修建的外形圓滾滾,據說像地月擺渡船這樣不考慮散熱問題的飛船,修建成圓滾滾可以將容積最大化。在星空中,這種形狀的飛船其實挺罕見,畢竟散熱能力是飛船的生命線。
這些往返於地月之間的擺渡船,它們的燃料也是來自於其它行星,因為這樣最節省資源,能夠將效益最大化。而且因為地月之間航道清晰幹淨,且定位器眾多周邊關係明晰,所以這些地月擺渡飛船,都是無人駕駛飛船。
月球是離開地球的優越跳板,對於旅客來說,從這裏起飛去太陽係任何地方都很便捷。
曾經有先哲,麵對當時人類航天技術發展緩慢的狀態,曾經感歎道:
“太陽係是多麽優越啊,這裏有提供了生命所需一切,資源豐富的美麗地球;這裏有為星球保駕護航,且能夠成為最初跳板的月球;這裏有離著很近,可以作為落腳點的金星和火星;這裏有能源豐富的氣態行星,還有一顆年輕穩定的太陽……啊,上蒼多麽眷顧人類,可人類依然不想離開這個搖籃。”
當然,那種情況已經成為了曆史,這些感歎也走進了課本,成為代表那個時代的一個文化符號。
二十分鍾的時間很短。
丁小原和董菱,隻來得及檢查了下自己的行李,互相聊了幾句,就又到了登船時間。
下一站是月球。
“雖然在課本裏和文章裏,經常能看到有人去月亮上,但對於我來說,這還是頭一迴。”丁小原對董菱說道,“你呢,之前去過月球沒有?”
董菱點點頭,此時他們已經走進了地月擺渡飛船圓滾滾的肚子裏,尋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這裏和起飛時的飛船完全不同,在太空中,隻要材料足夠,對於空間並不敏感,所以這裏寬敞的很,能夠將腿寬鬆的伸開,還有桌子可以用。舷窗也是巨大的落地窗,看外麵星空和漂亮的地球時候十分清晰,感官上很好,而陽光透過這扇特殊窗戶照進來時,也不顯猛烈。
擺渡飛船進行了微微的自旋,提供了一點點重力,隻不過比月亮上的重力還要小。
也因此,舷窗外麵的景色變化很快,而且較為有規律。
這裏供應餐食,帶磁性方向輪的侍應機器人,用自己圓滾滾頂著特製托盤的身軀,將食物和飲料送到每個人麵前。
“謝謝。”
他們朝機器人道謝後,從裏麵取出自己那份兒。
都是簡易食品,主食是膏狀,需要用力擠壓才能吃到,但味道很不錯。除此之外,還有大小做成一口的小點心,以及特殊結構的飲料杯。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防止碎末亂飄——在低重力環境下,那可不是什麽好事兒。
飛船上還有大量的專用機器人隨時待命,就是為了快速處理和解決突發情況,提高安全係數,食物飲料灑出飛散,也是其中一種險情。
這段旅程要長一些,兩人幹脆閉上眼睛小憩了會兒。
外麵隨著飛船旋轉不時閃過,被舷窗過濾後變得和煦的陽光,照在臉上身上十分舒適。
飛船著陸的動靜,將他們從睡夢中喚醒。
“歡迎來到月宮。”
這是出飛船通道的時候,所有人都能收到的一句歡迎語。“月宮”是月球基地的半正式稱唿,而且大家所有人都喜歡這麽叫,或許是因為這樣更有趣,隻是這裏麵並沒有吳剛和桂樹,倒是“玉兔”和“嫦娥”曾經光臨過這裏。
當然啦,玉兔和嫦娥並不是神話故事裏麵的玉兔和嫦娥,而是很久前從地球發射的一係列探測器和月球車,當時的人們,給它們取了這兩個好聽的名字,它們也不負眾望,執行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任務,為人類走出地球做出了不小貢獻。
“請先更換宇航服。”
兩人的行程早已經被這裏的人工智能知曉,並分配了專門的禮儀機器人,帶他們去更換接下來要用的宇航服。原本的艙內服將會被收迴去,繼續在地球起降和地月轉移過程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