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我想我已經明白您當初的良苦用心了,這事情,如今也算順利成了。”
“隻是其中還有些變數,到了現在,這往後的路,我想,師父您當會理解我所做的事情的。”
“待到那日真成了,您定是首功,世人都將銘記您的功德。”
宋穆此刻站在青山之間,陶風明的墓前,任由輕風吹拂,秋雨淅淅,輕聲喃喃說著。
宋穆身旁,穀清清和宋依清正為陶風明燒著香紙,雖聽到了宋穆喃喃所言,卻並未有任何神情變化。
而在距離宋穆十數米遠處,此處山路之上已經站滿了大田村的百姓和聽聞消息匆匆趕來的縣官,此刻的他們抬頭看向前方站立的宋穆,看著那縷青煙緩緩升騰。
片刻後,宋穆接過穀清清遞來的茶壺,在墓前輕輕傾倒,宋穆又是撩起袍衫,再次重重的磕頭。
再起之時,宋穆依舊是站在原處,隻是那目光微垂,古井無波。
而在身旁穀清清眼中,卻看到了宋穆眼中的那一抹滄桑,上一次她見到這等情景,還是十餘年前,邁步走出長安之時。
感受到宋穆情緒的變動,穀清清未做言語,隻是站在宋穆身側,撐開手中的油紙傘。
片刻後,宋穆伸手握住了穀清清的手,兩人的目光對上,宋穆輕聲說道。
“清清,你說師父見到今日之我,是該高興嗎?”
“師父並非喜夫君境界高低,他喜的是夫君沉穩,深諳世事。”
穀清清微微抿嘴,此刻輕聲說道,目光之中柔和萬分,宋穆的卻是微微垂目,此刻握著穀清清的手更緊了幾分,旋即卻是歎了口氣。
“當是如此,可這天下,更該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宋穆如此說了一句,聽到這話的穀清清麵色不解,而宋穆卻是下定了決心一般,與穀清清說道。
“清清,此番離去,我送你與依清歸家。”
穀清清卻是麵色一動。
“夫君可還是有什麽要事等著去做?”
宋穆看著穀清清,此刻卻是想著這之前之事,白獰一事,在文朝也掀起了波瀾,事後幾日,宋穆與清天衛再見麵,言說了其中細節。
東海這般謀劃,令人不寒而栗,卻也知情形有所變化,或許這天下將有風雲變動。
宋穆也是才發覺,非是入了大學士就能擺平萬事,強敵仍舊環視,宋穆不能任由東海如此做派,二十年之約一到,文朝與東海必有大爭。
不論如何,宋穆也要為此去做些什麽。
“然也,往來我所奮鬥之事,是為宋家,為師父,為自己,今日,當是時候為你們,為這蒼天百姓了。”
“人族立於炎黃之時,延綿千年不絕,世間窮兇極惡皆安然渡之,乃是奮不顧身者萬千。”
“如今之文朝,我也該真做些文人之大義了。”
“也不辱沒我曾寫那四句箴言。”
宋穆如此說著,臉上的神情緩緩的變得堅定,穀清清聽得這話,臉上稍稍閃過一分緊張,但是旋即隻是選擇站在宋穆身側,握緊宋穆的手掌。
“那我就在家中等著夫君安定四方歸來。”
宋穆看向穀清清,一時間也是神情觸動。
良久之後,宋穆一家才從山上走下,那周遭等待的村民和縣官都紛紛圍聚上來。
宋穆自是與眾人言論幾句,而後又親自為大田村重新書寫通文碑文,大學士之力加持,往後大田村非是滅世之災,大可高枕無憂。
深秋時節,宋穆終於帶著妻女迴到了石陽縣的家中,而除此之外,宋穆還為軒轅書院帶來了一頭妖物,那頭早已經被宋穆收為妖寵的大蟲,如今即將突破妖王境界,守護陶風明十年,宋穆也送了它一番造化。
這世間善惡非分明,於此獸,其曾為宋穆父母埋骨,宋穆對其自也是尊重,而落於軒轅書院後,足以震懾周遭妖獸,看護一方平安。
而宋穆在家中匆匆待了幾日之後,便是短暫辭別家人,然後飛身往著武陵方向而去。
宋穆要去赴陶長青之約,一探這神秘的陶氏詩宗。
武陵此處,乃是漢唐古來有之地名,其乃是《桃花源記》之中所寫的地方,五柳先生所書大文之後,世間無數文人對此都有評價,留下詩文無數,乃是無數文人向往之地。
不少人都曾往這武陵來,試圖於此尋得一處真正的桃花源,隻是他們都做了那南陽劉子驥,無功而返。
宋穆曾向陶風明問過這陶氏詩宗之地,可其卻也說不清楚,其年幼入宗門,後憤憤而出,那裏似乎是他心中的一處禁地,也是他最不願提及之處。
而宋穆那日在陶風明目前所言,卻是要往其中,探尋一番緣由,更解了心中諸多疑惑。
隻是愈往著武陵來,宋穆也覺得有些不可置信,這詩宗入口,就在這議論之地,卻無人尋得,確有一番神秘。
很快便到了這武陵上空,此刻拿出那陶長青交給自己的令牌,宋穆激活上麵的紋路,迅速的找到了方向繼續前進。
如今雖然是深秋季節,但是此處的山間依舊是雲霧籠罩,甚至濃重的煙瘴遮擋視線,讓周圍的山川村落都有些若隱若現。
宋穆在那令牌的指引下落到其中一處山隘間,此刻抬頭環顧四周。
此處山間霧氣升騰,鳥鳴不絕,雲山霧繞之景的確是處世外之地,隻是宋穆朝著周圍仔細打量,卻未能見到這裏有任何的異樣。
再用念力打量周遭,宋穆仍舊沒有任何發現,這陶氏詩宗山門如此隱秘,讓宋穆此刻也是微微找了卓眉頭,思量片刻後,宋穆還是抬手朝著這山間拱手開口說道。
“鄙人宋穆,受邀前來陶氏詩宗一觀,還望示山門所在。”
話音在這山間迴響開來,但是旋即又是再次歸於寧靜,似乎沒有任何的動靜發生,而片刻之後,一道身形卻是出現在了宋穆前方的一處山頭上。
那是一個中年樵夫,麵色敦厚,衣著古樸,身上背著一捆柴火,此刻看到宋穆,當下連忙笑著拱手說道。
“聽聞是宋狀元前來,在下且為狀元引路。”
這般說著,對方便向著宋穆走來,宋穆打量而去,發覺此人竟有舉人修為,而其到了宋穆麵前,便是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要與宋穆手中得到的那塊令牌相核驗。
待到見到相吻合,對方這才領著路,帶著宋穆往著這山間而去。
“大人且跟緊了,此處切莫用文力。”
那樵夫在前麵說著,然後便帶著宋穆消失在這一片煙瘴之中。
……
------題外話------
感謝書友日落之地的月票支持~~
“隻是其中還有些變數,到了現在,這往後的路,我想,師父您當會理解我所做的事情的。”
“待到那日真成了,您定是首功,世人都將銘記您的功德。”
宋穆此刻站在青山之間,陶風明的墓前,任由輕風吹拂,秋雨淅淅,輕聲喃喃說著。
宋穆身旁,穀清清和宋依清正為陶風明燒著香紙,雖聽到了宋穆喃喃所言,卻並未有任何神情變化。
而在距離宋穆十數米遠處,此處山路之上已經站滿了大田村的百姓和聽聞消息匆匆趕來的縣官,此刻的他們抬頭看向前方站立的宋穆,看著那縷青煙緩緩升騰。
片刻後,宋穆接過穀清清遞來的茶壺,在墓前輕輕傾倒,宋穆又是撩起袍衫,再次重重的磕頭。
再起之時,宋穆依舊是站在原處,隻是那目光微垂,古井無波。
而在身旁穀清清眼中,卻看到了宋穆眼中的那一抹滄桑,上一次她見到這等情景,還是十餘年前,邁步走出長安之時。
感受到宋穆情緒的變動,穀清清未做言語,隻是站在宋穆身側,撐開手中的油紙傘。
片刻後,宋穆伸手握住了穀清清的手,兩人的目光對上,宋穆輕聲說道。
“清清,你說師父見到今日之我,是該高興嗎?”
“師父並非喜夫君境界高低,他喜的是夫君沉穩,深諳世事。”
穀清清微微抿嘴,此刻輕聲說道,目光之中柔和萬分,宋穆的卻是微微垂目,此刻握著穀清清的手更緊了幾分,旋即卻是歎了口氣。
“當是如此,可這天下,更該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宋穆如此說了一句,聽到這話的穀清清麵色不解,而宋穆卻是下定了決心一般,與穀清清說道。
“清清,此番離去,我送你與依清歸家。”
穀清清卻是麵色一動。
“夫君可還是有什麽要事等著去做?”
宋穆看著穀清清,此刻卻是想著這之前之事,白獰一事,在文朝也掀起了波瀾,事後幾日,宋穆與清天衛再見麵,言說了其中細節。
東海這般謀劃,令人不寒而栗,卻也知情形有所變化,或許這天下將有風雲變動。
宋穆也是才發覺,非是入了大學士就能擺平萬事,強敵仍舊環視,宋穆不能任由東海如此做派,二十年之約一到,文朝與東海必有大爭。
不論如何,宋穆也要為此去做些什麽。
“然也,往來我所奮鬥之事,是為宋家,為師父,為自己,今日,當是時候為你們,為這蒼天百姓了。”
“人族立於炎黃之時,延綿千年不絕,世間窮兇極惡皆安然渡之,乃是奮不顧身者萬千。”
“如今之文朝,我也該真做些文人之大義了。”
“也不辱沒我曾寫那四句箴言。”
宋穆如此說著,臉上的神情緩緩的變得堅定,穀清清聽得這話,臉上稍稍閃過一分緊張,但是旋即隻是選擇站在宋穆身側,握緊宋穆的手掌。
“那我就在家中等著夫君安定四方歸來。”
宋穆看向穀清清,一時間也是神情觸動。
良久之後,宋穆一家才從山上走下,那周遭等待的村民和縣官都紛紛圍聚上來。
宋穆自是與眾人言論幾句,而後又親自為大田村重新書寫通文碑文,大學士之力加持,往後大田村非是滅世之災,大可高枕無憂。
深秋時節,宋穆終於帶著妻女迴到了石陽縣的家中,而除此之外,宋穆還為軒轅書院帶來了一頭妖物,那頭早已經被宋穆收為妖寵的大蟲,如今即將突破妖王境界,守護陶風明十年,宋穆也送了它一番造化。
這世間善惡非分明,於此獸,其曾為宋穆父母埋骨,宋穆對其自也是尊重,而落於軒轅書院後,足以震懾周遭妖獸,看護一方平安。
而宋穆在家中匆匆待了幾日之後,便是短暫辭別家人,然後飛身往著武陵方向而去。
宋穆要去赴陶長青之約,一探這神秘的陶氏詩宗。
武陵此處,乃是漢唐古來有之地名,其乃是《桃花源記》之中所寫的地方,五柳先生所書大文之後,世間無數文人對此都有評價,留下詩文無數,乃是無數文人向往之地。
不少人都曾往這武陵來,試圖於此尋得一處真正的桃花源,隻是他們都做了那南陽劉子驥,無功而返。
宋穆曾向陶風明問過這陶氏詩宗之地,可其卻也說不清楚,其年幼入宗門,後憤憤而出,那裏似乎是他心中的一處禁地,也是他最不願提及之處。
而宋穆那日在陶風明目前所言,卻是要往其中,探尋一番緣由,更解了心中諸多疑惑。
隻是愈往著武陵來,宋穆也覺得有些不可置信,這詩宗入口,就在這議論之地,卻無人尋得,確有一番神秘。
很快便到了這武陵上空,此刻拿出那陶長青交給自己的令牌,宋穆激活上麵的紋路,迅速的找到了方向繼續前進。
如今雖然是深秋季節,但是此處的山間依舊是雲霧籠罩,甚至濃重的煙瘴遮擋視線,讓周圍的山川村落都有些若隱若現。
宋穆在那令牌的指引下落到其中一處山隘間,此刻抬頭環顧四周。
此處山間霧氣升騰,鳥鳴不絕,雲山霧繞之景的確是處世外之地,隻是宋穆朝著周圍仔細打量,卻未能見到這裏有任何的異樣。
再用念力打量周遭,宋穆仍舊沒有任何發現,這陶氏詩宗山門如此隱秘,讓宋穆此刻也是微微找了卓眉頭,思量片刻後,宋穆還是抬手朝著這山間拱手開口說道。
“鄙人宋穆,受邀前來陶氏詩宗一觀,還望示山門所在。”
話音在這山間迴響開來,但是旋即又是再次歸於寧靜,似乎沒有任何的動靜發生,而片刻之後,一道身形卻是出現在了宋穆前方的一處山頭上。
那是一個中年樵夫,麵色敦厚,衣著古樸,身上背著一捆柴火,此刻看到宋穆,當下連忙笑著拱手說道。
“聽聞是宋狀元前來,在下且為狀元引路。”
這般說著,對方便向著宋穆走來,宋穆打量而去,發覺此人竟有舉人修為,而其到了宋穆麵前,便是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要與宋穆手中得到的那塊令牌相核驗。
待到見到相吻合,對方這才領著路,帶著宋穆往著這山間而去。
“大人且跟緊了,此處切莫用文力。”
那樵夫在前麵說著,然後便帶著宋穆消失在這一片煙瘴之中。
……
------題外話------
感謝書友日落之地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