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侍郎臉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這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欣然同意道:

    “如此甚好,那就一言為定,七日之後,我在這兒等著藍田伯的好消息。”

    滿朝文武都笑了,這藍田伯太膨脹了,就算勝了五姓七望的幾個小輩,那也隻能算是小孩子把戲。

    如今竟然托大到教七天就敢去查戶部賬目,真是天作孽有可為,自作孽不可活啊。

    李二也是極為著急,他好不容易力排眾議把秦風安在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之位上,後者又經過三輪考校名正言順的當了主考官。

    怎麽突然一轉眼又往火坑裏跳呢?

    看著渾不在意,一臉風輕雲淡的秦風,李二也莫名地被這種情緒感染了,竟然也放下心來。

    以秦風的為人,沒有十足的把握,是絕對不會誇海口的,既然說了出來,那便代表有必勝的信心。

    經過這麽一番折騰,早就過了平日下早朝的時間。

    李二宣布退朝,並且留下秦風賞賜禦膳。

    對於李二的禦膳,秦風是不太感冒的,但他知道李二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便留了下來。

    百官們像潮水一樣退去,不一會兒都離開了明德殿。

    出了明德殿的官員們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向著皇宮外走去。

    諫議大夫王珪在兒子王敬直的攙扶下,攔住崔民幹問道:

    “崔大人,我們這幾家可是唯您馬首是瞻,這秦風是絕對不能當這主考官的。”

    崔民康哈哈一笑,說道:“王大人放心吧,一切盡在掌握中,今日迴府我們便召迴各自家族中善於明算之人,令他無人可用,便無法查出戶部賬目。”

    崔民幹補充道:“就算他找到人查出了戶部的賬目,離秋闈也隻有七日之遙,造紙與雕版印刷都掌握在我們手中,他又如何更換試題?”

    可以說,崔氏走的這步棋已經將秦風將死了,無論怎麽走都是死局。

    王珪也是深以為然,如果李二陛下現在就認命秦風的主考官身份,半個月足夠秦風還換試題,下發到各個州縣。

    然而在五姓七望的強力抵抗下,秦風被迫要教人明算科,查驗戶部賬目。

    就算查了出來,七天的時間絕對不夠更換試題,因為紙張製造,雕版印刷都掌握在他們這些大家族手中。

    李二陛下想要削弱士族門閥的力量,想法很美好,卻還是操之過急,畢竟太年輕,換做是李淵,絕對不會如此魯莽。

    既然解決了一樁心事,王珪與崔民幹一行人道了別。

    等他們消失在視線裏,王敬直才深唿一口氣,心有餘悸道:“父親,這便是崔氏的手段麽?”

    王珪斜睨了他一眼,哼了一聲道:“你以為呢?官場老油子,豈是你能比得了的?”

    王敬直自嘲式的搖了搖頭,官場果然不是好混的,雖然比試輸了,但崔氏兄弟立刻想出了補救措施,將局勢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這般心思,絕非常人所能及。

    “對了,這幾日你在家閉門思過吧,這次的考校,已經讓你聲望損失了大半,還連帶著整個王家!”

    王珪的語氣雖然不是很嚴厲,但卻充滿了不容質疑,王敬直輕輕的“恩”了一聲。

    ……

    李二留下秦風,隻是簡單的詢問了一下,如果秦風感覺時間緊張,他可以向後拖延。

    得到秦風的再三確認,李二相信了他,旋即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你說改製試題,若是等到查完戶部賬目,便隻剩六七日,紙張我們自己可以造,可那雕版印刷都掌握在士族門閥手中,怕是來不及,不如我派些宮中工匠,日夜趕工?”

    原來李二為了此事擔心,對秦風來說,這根本不是難事,擺擺手拒絕了。

    李二拿起奏章,做了些批注後說道:“既然你如此說,那朕便也放心了,今日你正好來了,禦膳就交給你了,也省的麗質和承乾再來求朕。”

    得,又被抓了壯丁,應了一聲便準備去禦膳房,這時,突然來了一聲:

    “啟稟陛下,邊關急報!”

    李二神色一變,顧不得再看奏章,立刻說道:“快呈上來。”

    高士昌小跑著接過信箋,又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李二跟前。

    李二接信的手都有些顫抖,這封急報是雁門關送來的。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

    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曆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製戍守。

    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製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

    《唐書·地理誌》描述這裏“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

    雁門關是為了防禦突厥的犯邊,若是雁門關失守,那突厥人便可長驅直入,免不了又是一次渭水之盟的重演。

    所以雁門關的急報,令一向鎮定的李二都變得緊張起來。

    深吸一口氣,李二打開信箋看了起來,皺著的眉頭也舒展開來。

    李二舉著急報,興奮的說道:“太好了,秦風,邊關大捷!邊關大捷!”

    “恭喜陛下!”看著李二歡唿雀躍的樣子,秦風也仿佛被感染了一樣。

    李二問道:“那你可知這次因何大捷?”

    秦風搖了搖頭,軍事方麵的事,他了解的不多。

    “哈哈,是因為你進獻的馬蹄鐵,雁門關的騎兵都配備了一套馬蹄鐵,以前突厥犯邊,我們隻能被迫防守,因為我們的騎兵無法追擊到他們。”

    “但這次裝備了馬蹄鐵後,雁門關的將士不僅追上了突厥人,還全殲進犯的突厥騎兵千人,大獲全勝!”

    難怪李二會如此開心,自周朝秦朝以來,北方遊牧民族開始強大起來,那時的匈奴還是如今的突厥,都是靠著其強大的騎兵實力。

    遊牧民族正是勝在騎兵強,到中原地區燒殺搶掠過後,揚長而去,中原地區的戰馬追不上,隻能望洋興歎。

    如今雖然隻斬殺了突厥千人,但卻是一次曆史性的突破,因為這是李唐王朝的騎兵第一次在正麵擊敗突厥騎兵。

    興奮過後,李二又露出擔憂之色,惆悵道:“可惜,大唐冶鐵產量低下,別說三套馬蹄鐵了,就是一套都不夠。”

    “雁門關騎兵是第一批裝備馬蹄鐵的,由於訓練強度大,信中他提到希望朝廷能再撥付一批馬蹄鐵,可大唐的邊關不止一個雁門關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慎重型發明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乘風歸並收藏大唐慎重型發明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