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所作的是唐朝韋莊寫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當然,他並沒有寫出全文,隻是節選了這段帶春水的幾句。

    所以,周圍的看客看著也是摸不清頭腦,不知道迴鄉會因何悔斷腸。

    老鴇不知道秦風的來曆,但能確定的一點是,能寫出這樣詩句的,絕對不是一般人,又與程處默走的較近,八成是哪家的公子哥。

    程處默兄弟三人對秦風的佩服又增加了幾分,以前隻知道他會製冰、製鹽、能想出馬蹄鐵,沒想到他的吟詩作對也是個中好手。

    雖然兄弟三人文學造詣不高,但也能聽出這首詩的不凡,秦風在他們眼中,已經是一個能文能武,無所不能的存在了。

    那些個青樓女子看著秦風都是雙眼冒光,恨不得立刻寬衣解帶,與秦風共度良宵。

    此舉也是惹得圍觀的人豔羨不已,自己要是能寫出一首這樣的詩,平康坊青樓的頭牌不是任其挑選?

    可接下來的一幕,讓周圍的看客張大了嘴巴,驚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秦風把這張寫好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放在一邊,用鎮紙壓住紙的上方兩個角,竟然是準備再寫。

    方才那首詩便是能夠流傳千古的絕佳詩句,難不成這個少年還能再來一首?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雲濃暖弄陰晴。應該是說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漲了起來,雲兒濃厚,遮掩天空,時晴時陰,天氣也暖和。”

    那個有些鑒賞能力的看客,此刻也已經成為眾人的禦用解說,秦風每寫完一句,他便翻譯一句。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大抵是說簾內無人,日色暗淡,花叢、竹叢一片寂靜,不時從中冒出幾聲小鳥的對鳴聲。”

    這首詩,有著與方才的江南歸鄉離愁截然不同的情感,講述的是春雨夜初晴,空山鳥語,是一種歡快的情緒。

    短短不足盞茶的時間,作出兩首能夠傳誦千古的名篇,而且其中表達的情感又完全不一樣,不說後無來者,至少也是前無古人的。

    如果說第一首詩裏帶著春水二字,實屬偶然,那接連兩首詩都有春水,那麽就不得不令人懷疑了。

    老鴇看到這首詩,也是終於明白了,這位少年公子,絕對是借詩抒發著他對春水姑娘和宜春院的不滿。

    春水姑娘前腳剛因為一個舉人老爺為她作詩,而拒絕見他們,這少年公子後腳就連作兩首詩,還都帶著春水二字。

    雖然不知道那位舉人老爺作詩水準如何,但老鴇相信,他絕對不可能作出帶著春水二字的詩送給春水姑娘的。

    開門做生意的,最忌諱的莫過於得罪人了,更何況還是這種舉手投足作出兩首傳世佳作的才子,畢竟她們也要靠這些才子來附庸風雅。

    老鴇焦急的看向春水姑娘的房間,心中不斷的催促著她趕緊來道歉。

    這首詩是宋朝蘇舜欽所著的《初晴遊滄浪亭》,當然,現在蘇舜欽還沒出生,那自然便是秦風寫的了。

    補上初晴遊滄浪亭後,看客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雨後初晴,遊玩滄浪亭所感所著,可是滄浪亭在哪?想不到他小小年紀,竟然也有如此閱曆。

    秦風沒有理會眾人驚歎的目光,繼續看下去,又看到杜甫他老人家一首有關春水的詩。

    如果說剛才已經令看客吃驚不已,那現在他們已經麻木了,因為他們看到秦風將寫著第二首詩的紙又放到了一邊,難道還有一首?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草堂的南北綠水繚繞、春意蕩漾,隻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沒有因為迎客而打掃,隻是為了你的到來,我家草門首次打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離集市太遠盤中沒好菜肴,家境貧寒隻有陳酒濁酒招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唿取盡餘杯。如肯與鄰家老翁舉杯一起對飲,那我就隔著籬笆將他喚來。”

    眾人看向秦風,已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三首詩,到底是什麽樣的鬼才才能做到?

    與此同時,宜春院的某間房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春水姑娘撫琴的動作一僵,皺起了眉頭,方才老鴇就來過一趟,自己也明確表示今天不會再見人和人了,怎麽還有人來敲門。

    春水看了下閉目養神的楚振林,決定不予理會。

    可越是不理會,外麵敲門的人卻越鉚足勁,越敲越急,越敲越重。

    楚振林睜開眼睛,儒雅隨和的笑了笑,手指了指門,示意春水去開門。

    春水看著楚振林並沒有生氣,輕唿一口氣,吐了吐舌頭,站起身福了福後才去開門。

    楚振林看著春水去開門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陰鷙,這一幕卻沒有被春水看到。

    春水打開門,見到不是老鴇,隻是一個稀疏平常的姐妹,便冷著臉道:“方才不是說任何事都不要來打擾我嗎?你最好是有極其重要的事,否則我定然饒不了你。”

    雖然同在宜春院,但兩人的地位可不能同日而語,於是便照著老鴇教的話對春水耳語一番。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輕聲呢喃一遍這首詩,作為宜春院的頭牌,春水的詩詞造詣可比其他人高多了,問道:“這當真是我方才拒絕的哪位公子所作?”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春水內心都後悔死了,當初幹嘛拒絕人家,現在人家作出這樣的詩,她怕是一輩子都遇不到一個肯為她作這樣詩的人吧?

    還未等春水在後悔,又一個姐妹跑過來,上氣不接下氣的問道:“春水姐姐,你怎麽還在這裏,媽媽都等急了,而且那位公子又作了一首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慎重型發明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乘風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乘風歸並收藏大唐慎重型發明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