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書,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一個堂堂尚書,還用問我嗎?”
孫尚書有些尷尬,他怕因此和秦風產生嫌隙,影響了製鹽的買賣,畢竟製鹽對他來說,可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了。
“藍田伯,我們剛從皇宮和陛下商討完加盟費事宜,本想派人接你過來一起吃頓便飯,沒想到鬧了這麽一出,還請藍田伯不要心生不滿。”
孫尚書現在也隻能笑著賠罪。
“放心吧,孫尚書,我怎麽會和小孩子一般見識,我和戚大人還要商討陛下冰鋪之事,就先行告辭了。”
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說出一番這麽老成的話,所有人都覺得很怪異。
秦風以商討冰鋪為由拒絕了他們一塊吃飯,他們也不好說什麽。
其實主要是發現這長安居的酒食並不如意,比起秦府都差很大一截,畢竟這幾年不習慣這裏的夥食,跟著腦海中的圖書館裏的書做出了不少調味品。
從長安居離開,秦風戚思勇二人也互相告別。
秦風自然又迴家過起了悠哉悠哉的生活,戚思勇則是馬不停蹄的趕迴家,拿出家中所有的積蓄,一部分在長安城盤鋪子,另一部分則是按照秦風要求,購買勺、碗、水果之類的。
當然,這些都是他安排給下人去做的,不用他親力親為,因為他有著更重要的事。
戚思勇將女兒叫到書房,口若懸河的將秦風的光輝事跡講給女兒戚若薇聽。
“怎麽樣,是不是想嫁給這個年少有為的藍田伯?”
講完事跡,見戚若薇聽的時候也是頻頻點頭,以為女兒也鍾情於她,便直接切入主題的問道。
站在戚思勇麵前的少女身材高挑,如瀑的青絲已經及腰,皮膚白皙柔嫩,眉如遠黛,明眸皓齒,櫻桃小口,雖然還略帶著些許稚嫩,但可以看出是個美人坯子。
戚若薇聽到父親的問話,張著小嘴驚訝道:“什麽?父親,士農工商,他隻不過是憑著些奇yin技巧,誤打誤撞得了個藍田伯而已,女兒不嫁。”
戚思勇有些頭疼,藍田伯而已?那可是伯爵,許多人終其一生都達不到,而且還可以傳承下去。
誤打誤撞?他倒是也想這樣誤打誤撞一次呢,老天爺不給機會。
戚思勇歎了口氣,說道:“若薇,我犯得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要不是秦風,咱們早就身首異處了,你就當是報恩,如何?”
戚若薇仍舊據理力爭道:“父親,報恩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什麽非要女兒以身相許,我們可以給他錢財。”
“方才已經把全部積蓄花出去了,哪裏還有錢財?再說了,秦風和陛下合作了製冰和製鹽的買賣,日進鬥金都是少說的了。”
戚若薇還是不服氣道:“給他地位,讓他入仕途。”
戚思勇翻了翻白眼,“如此年少已經是藍田伯了,就連我都得看他臉色行事。”
“那……那……”
那了半天也沒那出個所以然,好像能給的人家都不缺。
看女兒沒了反駁的理由,戚思勇說到:“而且,人家長得也是風姿俊朗,日後想嫁他的肯定非常多,你現在抓緊,還能做個正房,要是晚了怕是要做妾的。”
“就算他是太子,女兒也不嫁。”
戚若薇也是很有脾氣的,依舊拒絕道。
戚若薇的頻頻頂撞,令得戚思勇也有了幾分惱意:“混賬,這也不嫁,那也不嫁,你到底想怎麽樣?”
“士農工商,工乃賤籍,就算他會製鹽製冰也難登大雅之堂,女兒要嫁之人,必須是才高八鬥,文采斐然,否則,死也不嫁。”
戚若薇說完,就慪氣般的將頭轉過去,不再看戚思勇。
戚思勇也知道女兒是個軟硬不吃,認死理的人,她認準了才子便不會改變,否則先前也不會拒絕那麽多提親了。
戚思勇在心中自問道:秦風有才學嗎?
隨即又自我否定,跟著他的奇人道士師父必定是鑽研這些奇yin技巧了,哪會學習這些詩詞歌賦?
再者說了,這些詩詞歌賦可是很看天賦的,雖然他很看中秦風,但並不覺得他有這樣的才學。
本來以為這是一個搭上秦風這條線的絕佳機會,可也是困難重重,以後多勸勸女兒吧,萬一迴心轉意了呢。
……
戚思勇為了好好表現,一口氣盤下了十家鋪子,這幾日戚思勇都在忙前忙後,冰鋪開張在即,鋪子按照秦風的設計進行了簡單的裝飾,便迎來了它的開張。
說起開張,離不開開張典禮。後世的開業典禮,一般都會用到煙花爆竹,而在這貞觀元年,雖然已經有了火藥,但尚未應用到爆竹領域。
因為時間較短,手頭上也沒有用於製作鞭炮的紙衣等材料,秦風也因此放棄了使用鞭炮的想法。
取而代之的是使用爆竹,這個爆竹與後世理解的鞭炮不一樣,是真的燃燒竹子。
秦風先前閑著無聊翻看《唐史》的時候,看到上麵記載:“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
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纏,久治無效,遂詔書全國求醫。時年二十四歲布衣獵人李畋應詔揭榜,借打獵用土銃原理,采用竹筒裝入硝,爆驅逐山魈邪氣,使皇上龍體康複,遂封李畋為爆竹祖師。
燃燒竹節,由於竹腔內的空氣受熱膨脹,使得竹腔爆裂,從而發出巨響,這種方式可以不使用火藥就能發出巨響。
開業是件大吉大利的事,若是使用了火藥,萬一發生了意外可就喜劇變悲劇了,最重要的是,這也與他慎重的性格不符。
六月的長安城,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燥熱,毒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人們煽動著蒲扇,驅趕著灼人的熱浪。
秦風站在離長安居不遠的一家冰鋪門口,故意等氣溫升高了再選擇開張。
秦風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命夥計把事先準備好的竹節搬到鋪子門口。
不遠處,一個衣著華麗的少年目睹了這一切,悄悄地離去。
孫尚書有些尷尬,他怕因此和秦風產生嫌隙,影響了製鹽的買賣,畢竟製鹽對他來說,可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了。
“藍田伯,我們剛從皇宮和陛下商討完加盟費事宜,本想派人接你過來一起吃頓便飯,沒想到鬧了這麽一出,還請藍田伯不要心生不滿。”
孫尚書現在也隻能笑著賠罪。
“放心吧,孫尚書,我怎麽會和小孩子一般見識,我和戚大人還要商討陛下冰鋪之事,就先行告辭了。”
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說出一番這麽老成的話,所有人都覺得很怪異。
秦風以商討冰鋪為由拒絕了他們一塊吃飯,他們也不好說什麽。
其實主要是發現這長安居的酒食並不如意,比起秦府都差很大一截,畢竟這幾年不習慣這裏的夥食,跟著腦海中的圖書館裏的書做出了不少調味品。
從長安居離開,秦風戚思勇二人也互相告別。
秦風自然又迴家過起了悠哉悠哉的生活,戚思勇則是馬不停蹄的趕迴家,拿出家中所有的積蓄,一部分在長安城盤鋪子,另一部分則是按照秦風要求,購買勺、碗、水果之類的。
當然,這些都是他安排給下人去做的,不用他親力親為,因為他有著更重要的事。
戚思勇將女兒叫到書房,口若懸河的將秦風的光輝事跡講給女兒戚若薇聽。
“怎麽樣,是不是想嫁給這個年少有為的藍田伯?”
講完事跡,見戚若薇聽的時候也是頻頻點頭,以為女兒也鍾情於她,便直接切入主題的問道。
站在戚思勇麵前的少女身材高挑,如瀑的青絲已經及腰,皮膚白皙柔嫩,眉如遠黛,明眸皓齒,櫻桃小口,雖然還略帶著些許稚嫩,但可以看出是個美人坯子。
戚若薇聽到父親的問話,張著小嘴驚訝道:“什麽?父親,士農工商,他隻不過是憑著些奇yin技巧,誤打誤撞得了個藍田伯而已,女兒不嫁。”
戚思勇有些頭疼,藍田伯而已?那可是伯爵,許多人終其一生都達不到,而且還可以傳承下去。
誤打誤撞?他倒是也想這樣誤打誤撞一次呢,老天爺不給機會。
戚思勇歎了口氣,說道:“若薇,我犯得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要不是秦風,咱們早就身首異處了,你就當是報恩,如何?”
戚若薇仍舊據理力爭道:“父親,報恩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什麽非要女兒以身相許,我們可以給他錢財。”
“方才已經把全部積蓄花出去了,哪裏還有錢財?再說了,秦風和陛下合作了製冰和製鹽的買賣,日進鬥金都是少說的了。”
戚若薇還是不服氣道:“給他地位,讓他入仕途。”
戚思勇翻了翻白眼,“如此年少已經是藍田伯了,就連我都得看他臉色行事。”
“那……那……”
那了半天也沒那出個所以然,好像能給的人家都不缺。
看女兒沒了反駁的理由,戚思勇說到:“而且,人家長得也是風姿俊朗,日後想嫁他的肯定非常多,你現在抓緊,還能做個正房,要是晚了怕是要做妾的。”
“就算他是太子,女兒也不嫁。”
戚若薇也是很有脾氣的,依舊拒絕道。
戚若薇的頻頻頂撞,令得戚思勇也有了幾分惱意:“混賬,這也不嫁,那也不嫁,你到底想怎麽樣?”
“士農工商,工乃賤籍,就算他會製鹽製冰也難登大雅之堂,女兒要嫁之人,必須是才高八鬥,文采斐然,否則,死也不嫁。”
戚若薇說完,就慪氣般的將頭轉過去,不再看戚思勇。
戚思勇也知道女兒是個軟硬不吃,認死理的人,她認準了才子便不會改變,否則先前也不會拒絕那麽多提親了。
戚思勇在心中自問道:秦風有才學嗎?
隨即又自我否定,跟著他的奇人道士師父必定是鑽研這些奇yin技巧了,哪會學習這些詩詞歌賦?
再者說了,這些詩詞歌賦可是很看天賦的,雖然他很看中秦風,但並不覺得他有這樣的才學。
本來以為這是一個搭上秦風這條線的絕佳機會,可也是困難重重,以後多勸勸女兒吧,萬一迴心轉意了呢。
……
戚思勇為了好好表現,一口氣盤下了十家鋪子,這幾日戚思勇都在忙前忙後,冰鋪開張在即,鋪子按照秦風的設計進行了簡單的裝飾,便迎來了它的開張。
說起開張,離不開開張典禮。後世的開業典禮,一般都會用到煙花爆竹,而在這貞觀元年,雖然已經有了火藥,但尚未應用到爆竹領域。
因為時間較短,手頭上也沒有用於製作鞭炮的紙衣等材料,秦風也因此放棄了使用鞭炮的想法。
取而代之的是使用爆竹,這個爆竹與後世理解的鞭炮不一樣,是真的燃燒竹子。
秦風先前閑著無聊翻看《唐史》的時候,看到上麵記載:“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於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
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纏,久治無效,遂詔書全國求醫。時年二十四歲布衣獵人李畋應詔揭榜,借打獵用土銃原理,采用竹筒裝入硝,爆驅逐山魈邪氣,使皇上龍體康複,遂封李畋為爆竹祖師。
燃燒竹節,由於竹腔內的空氣受熱膨脹,使得竹腔爆裂,從而發出巨響,這種方式可以不使用火藥就能發出巨響。
開業是件大吉大利的事,若是使用了火藥,萬一發生了意外可就喜劇變悲劇了,最重要的是,這也與他慎重的性格不符。
六月的長安城,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燥熱,毒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人們煽動著蒲扇,驅趕著灼人的熱浪。
秦風站在離長安居不遠的一家冰鋪門口,故意等氣溫升高了再選擇開張。
秦風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命夥計把事先準備好的竹節搬到鋪子門口。
不遠處,一個衣著華麗的少年目睹了這一切,悄悄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