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沒有被雷劈過,但他現在的感受如遭雷擊。
這個秦風也太小心謹慎了吧,一匹馬配三套馬蹄鐵,馬蹄鐵沒磨完,馬都要累死了。
但程咬金並沒有時間和秦風討論一匹馬到底用不用配三套馬蹄鐵,因為他要立刻進宮,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李二陛下。
圖紙上墨跡未幹,程咬金依然卷吧卷吧,頭也不迴的離開。
秦風望著程咬金匆匆離去的背影,咋舌道:“這個老程啊,太不慎重了。”
長安城,明德殿。
武德九年八月九日,還是太子的李二在老爹李淵遜位便在此殿舉行登基儀式。
雖然李二通過玄武門之變殺兄弑弟,證道當上了皇帝,但此時的太極宮還是他老爹李淵的住所。
麵對剛剛經曆了喪子之痛和禪讓帝位的李淵,李二也不好意思在這個時候提出霸占代表著皇帝住所的太極宮。
根據曆史記載,這一情況要持續到貞觀三年四月,太上皇李淵由太極宮遷居大安宮後,李二皇帝才去太極宮中的太極殿聽政。
平時用來上朝、莊嚴肅穆的明德殿,此時卻宛如菜市場一般無二。
“陛下,末將自領皇命以來,日夜帶兵操練,枕戈待旦,未敢有一絲一毫懈怠,將士們還好,可戰馬馬蹄磨損太快了,每年因此廢掉的馬匹至少上萬。”
說到這裏,這位身形魁梧的將軍幾乎聲淚俱下道:“末將多次去戶部討些更換戰馬的餉銀,戶部侍郎死活不肯給。”
能把一個久經戰場廝殺的鐵血漢子逼到聲淚俱下,所受的委屈可見一斑。
聊此情景,戶部侍郎自然不甘示弱,狠狠地掐了大腿一把,擠出幾滴眼淚,說道:
“陛下,臣冤枉啊,臣也知道訓練士兵茲事體大、刻不容緩,但戶部的賬上可是一個銅子兒都沒了啊。”
魁梧將軍指著戶部侍郎罵道:“你放屁,分明就是不想給。”
“你,你,你……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戶部侍郎“你”了半天,多年來的孔孟教育終是不能讓他像將軍一樣什麽話都敢說。
“怎麽樣,老匹夫,被我說中了吧,哈哈哈……”
這將軍平日裏沒少被笑話沒文化,此番占了上風,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羞辱機會。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呐!”
戶部侍郎雖然吹胡子瞪眼睛,但顯然沒什麽鬥嘴對罵經驗,隻能一直重複這句有辱斯文。
自古文官武官都互相看不上對方,覺得自己比對方強,眼見戶部侍郎處於下風,自然有人出來幫腔。
“趙將軍此言差矣,我大唐自建立以來,曆經數年征戰統一天下,哪一場戰爭不是耗費無數。”
“再加上連年天公不作美,收成欠佳,國庫空虛,陛下仁德,勤政愛民,輕徭賦稅,我等更是謹遵聖命,不敢有絲毫中飽私囊之心。”
這位出口幫腔的大人一看就是官場老油條。不僅指責了那位趙將軍,為自己塑造一個清廉形象,還彩虹屁了李二皇帝。
另一位武將聽到,眉毛一挑,問道:“林大人,這麽說你是不同意操練士兵,北伐突厥了?”
林大人慌得立刻解釋道:“陛下明鑒,微臣從無此心,隻是戶部也有難處啊。”
更多的文官武將卷入爭吵當中,不過都是些品階相對不太高的官員,至於尚書、尉遲老魔這種級別的,是不會自掉身價進行爭吵的。
爭吵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此時的明德殿仿佛變成了菜市場一樣,文官武將還在互相指責著。
“夠了!”
充滿威嚴的聲音響起,所有官員悉數跪下,不敢再發出一點聲響。
“你們這些人不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整日在明德殿吵來吵去,朕要你們有何用?”
殿內官員異口同聲道:“陛下,臣等知罪。”
“罷了罷了,朕有些乏了,你們都退下吧。”
“恭送陛下。”
一個小太監快步走進明德殿,尖聲說道:
“啟奏陛下,程大將軍有事求見,說是能解決馬蹄磨損。”
李二正要拂身離去,聽到這話,立刻來了精神,高興的坐下說道:“快宣。”
“哈哈,陛下,臣偶遇一江湖高人,得此解決馬蹄磨損問題之法,特來進獻。”
人還未到,渾厚響亮的聲音便傳遍了整個大殿。
李二激動的站了起來,喝著身邊的小太監道:“還不快呈上來。”
小太監飛快的踱著小碎步,從程咬金手中接過一卷紙,在小跑著迴到李二麵前。
由於墨跡未幹就被程咬金卷起帶走,自然使得紙張相互粘連,小太監小心翼翼的將其分開。
李二邊看邊不住的點頭,文武百官麵麵相覷,困擾了這麽久的馬蹄磨損問題就要被解決了?
在場的官員看不到圖紙,但看著李二皇帝逐漸增加的笑容,讓他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世間竟有如此驚才絕豔之人,堪比再世諸葛,當屬我大唐之幸,哈哈……”
文武百官立即跪下齊聲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解決了一樁大心事,李二也變得神采飛揚,說道:
“老程,打造馬蹄鐵的事就交給你了,有時間把這位奇人異事帶到宮裏,朕要見見他。”
“陛下,這位奇人還有一個要求。”
李二挑眉問:“哦?說來聽聽。”
程咬金猶豫了一下,便迴道:“他說一匹戰馬要配三套馬蹄鐵,一套用,一套備用,一套備用不見時的備用。”
“這……看來是位老成持重的老先生。”
“陛下,這位奇人不過十五六歲。”
“什麽?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能解決滿朝文武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如此的慎重?”
此話一出,大臣們頓時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
“既然如此,朕便更要見見他了。”
這個秦風也太小心謹慎了吧,一匹馬配三套馬蹄鐵,馬蹄鐵沒磨完,馬都要累死了。
但程咬金並沒有時間和秦風討論一匹馬到底用不用配三套馬蹄鐵,因為他要立刻進宮,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李二陛下。
圖紙上墨跡未幹,程咬金依然卷吧卷吧,頭也不迴的離開。
秦風望著程咬金匆匆離去的背影,咋舌道:“這個老程啊,太不慎重了。”
長安城,明德殿。
武德九年八月九日,還是太子的李二在老爹李淵遜位便在此殿舉行登基儀式。
雖然李二通過玄武門之變殺兄弑弟,證道當上了皇帝,但此時的太極宮還是他老爹李淵的住所。
麵對剛剛經曆了喪子之痛和禪讓帝位的李淵,李二也不好意思在這個時候提出霸占代表著皇帝住所的太極宮。
根據曆史記載,這一情況要持續到貞觀三年四月,太上皇李淵由太極宮遷居大安宮後,李二皇帝才去太極宮中的太極殿聽政。
平時用來上朝、莊嚴肅穆的明德殿,此時卻宛如菜市場一般無二。
“陛下,末將自領皇命以來,日夜帶兵操練,枕戈待旦,未敢有一絲一毫懈怠,將士們還好,可戰馬馬蹄磨損太快了,每年因此廢掉的馬匹至少上萬。”
說到這裏,這位身形魁梧的將軍幾乎聲淚俱下道:“末將多次去戶部討些更換戰馬的餉銀,戶部侍郎死活不肯給。”
能把一個久經戰場廝殺的鐵血漢子逼到聲淚俱下,所受的委屈可見一斑。
聊此情景,戶部侍郎自然不甘示弱,狠狠地掐了大腿一把,擠出幾滴眼淚,說道:
“陛下,臣冤枉啊,臣也知道訓練士兵茲事體大、刻不容緩,但戶部的賬上可是一個銅子兒都沒了啊。”
魁梧將軍指著戶部侍郎罵道:“你放屁,分明就是不想給。”
“你,你,你……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戶部侍郎“你”了半天,多年來的孔孟教育終是不能讓他像將軍一樣什麽話都敢說。
“怎麽樣,老匹夫,被我說中了吧,哈哈哈……”
這將軍平日裏沒少被笑話沒文化,此番占了上風,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羞辱機會。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呐!”
戶部侍郎雖然吹胡子瞪眼睛,但顯然沒什麽鬥嘴對罵經驗,隻能一直重複這句有辱斯文。
自古文官武官都互相看不上對方,覺得自己比對方強,眼見戶部侍郎處於下風,自然有人出來幫腔。
“趙將軍此言差矣,我大唐自建立以來,曆經數年征戰統一天下,哪一場戰爭不是耗費無數。”
“再加上連年天公不作美,收成欠佳,國庫空虛,陛下仁德,勤政愛民,輕徭賦稅,我等更是謹遵聖命,不敢有絲毫中飽私囊之心。”
這位出口幫腔的大人一看就是官場老油條。不僅指責了那位趙將軍,為自己塑造一個清廉形象,還彩虹屁了李二皇帝。
另一位武將聽到,眉毛一挑,問道:“林大人,這麽說你是不同意操練士兵,北伐突厥了?”
林大人慌得立刻解釋道:“陛下明鑒,微臣從無此心,隻是戶部也有難處啊。”
更多的文官武將卷入爭吵當中,不過都是些品階相對不太高的官員,至於尚書、尉遲老魔這種級別的,是不會自掉身價進行爭吵的。
爭吵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此時的明德殿仿佛變成了菜市場一樣,文官武將還在互相指責著。
“夠了!”
充滿威嚴的聲音響起,所有官員悉數跪下,不敢再發出一點聲響。
“你們這些人不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整日在明德殿吵來吵去,朕要你們有何用?”
殿內官員異口同聲道:“陛下,臣等知罪。”
“罷了罷了,朕有些乏了,你們都退下吧。”
“恭送陛下。”
一個小太監快步走進明德殿,尖聲說道:
“啟奏陛下,程大將軍有事求見,說是能解決馬蹄磨損。”
李二正要拂身離去,聽到這話,立刻來了精神,高興的坐下說道:“快宣。”
“哈哈,陛下,臣偶遇一江湖高人,得此解決馬蹄磨損問題之法,特來進獻。”
人還未到,渾厚響亮的聲音便傳遍了整個大殿。
李二激動的站了起來,喝著身邊的小太監道:“還不快呈上來。”
小太監飛快的踱著小碎步,從程咬金手中接過一卷紙,在小跑著迴到李二麵前。
由於墨跡未幹就被程咬金卷起帶走,自然使得紙張相互粘連,小太監小心翼翼的將其分開。
李二邊看邊不住的點頭,文武百官麵麵相覷,困擾了這麽久的馬蹄磨損問題就要被解決了?
在場的官員看不到圖紙,但看著李二皇帝逐漸增加的笑容,讓他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世間竟有如此驚才絕豔之人,堪比再世諸葛,當屬我大唐之幸,哈哈……”
文武百官立即跪下齊聲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解決了一樁大心事,李二也變得神采飛揚,說道:
“老程,打造馬蹄鐵的事就交給你了,有時間把這位奇人異事帶到宮裏,朕要見見他。”
“陛下,這位奇人還有一個要求。”
李二挑眉問:“哦?說來聽聽。”
程咬金猶豫了一下,便迴道:“他說一匹戰馬要配三套馬蹄鐵,一套用,一套備用,一套備用不見時的備用。”
“這……看來是位老成持重的老先生。”
“陛下,這位奇人不過十五六歲。”
“什麽?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能解決滿朝文武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如此的慎重?”
此話一出,大臣們頓時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
“既然如此,朕便更要見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