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忙一個短篇小說的事,耽誤了一天,隻能一更了,對不住大家。我把這個短篇小說放在這,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有意見的麻煩在書評區提一下,感激不盡!本想不收費,但設置不了,對不起大家了。哭……
進京趕考的故事
文/未滿笙簫
南鄉之水靜靜淌過,沒有波濤洶湧的喧騰,亦無驚濤駭浪的壯猛。稀疏幾戶人家夾岸,獨有一份靜謐。江水時而拍打兩岸的石砌小屋,時而洗滌竹樓吊腳。紅日東起,幾聲雞鳴,稻田裏冗雜了一夜的蛙聲漸漸消沉。村中婦孺便熱鬧起來。
幾家的小姑娘盤起秀發,挽起衫袖,在河邊拍洗衣裳,大人們也開始外出勞作。三五成群的皮孩兒澆水嬉鬧,你潑我灑,弄的一身濕氣,好不快活,直到秋水與共,漁歌唱晚,迎著落霞,瘋鬧夠了的小皮猴兒們擰幹濕透的褲腿,猛甩濕漉漉的頭發,揩試著臉上分不清是河水還是汗水的晶瑩,相視大笑,相互搭著肩,各自傻笑著迎上家中潑辣母親的一陣臭罵。吆喝聲漸行漸遠,勞作一天的村民們,伴著蟬鳴與晚風安然入眠,鬧騰了一天的村子終於陷入一片寂靜。
夜,有人香甜酣睡,有人輾轉難眠。隱約有鼾聲此起彼伏,時而有流水擊石聲砰砰入耳,。
“娘,俺睡不著。”二愣子挪著步子來到有些發黑的木門前,躊躇良久,終是敲了敲房門。
二愣子從小就沒了爹,是娘一手將他拉扯大的。一個農村婦女獨自一人扛起了這份擔子,要種著大幾畝田養活二愣子不說,還要既做娘又當爹,苦啊!村裏人都撮合她和村頭的獨臂老王,說老來也能有個照應。但二愣子他娘一直不答應,說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樂得自自在在,挺好!
隻有二愣子知道,娘是放心不下自己,怕她改嫁後自己受委屈。
“是晨兒啊。”屋內傳來娘熟悉的應和,木門緩緩打開,一張飽經風霜的臉映入眼簾。二愣子鼻子忽然有些發酸,眼前的女人明明隻是四十出頭,臉上卻滿是老褶,鬢角甚至已然飄著幾絲花白。
“來,進來吧,外麵濕氣重。”女人一笑,滿臉的紋路都漾成溫柔。她將二愣子拉入房裏,輕輕的合上木門。
“娘,明天就要上縣裏高考了,我…緊張。”二愣子看著娘的眼睛,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低下了頭。娘輕輕的撫摸二愣子的臉頰,她手心厚厚的繭帶來隱約的刺痛感,卻讓二愣子無比心安。
“晨兒啊,不打緊的,娘隻是盼著你能考上大學,將來謀個好前程,實在不行,家裏的田還養的活咱娘倆勒。”
“娘!我不種田!我一定會考上大學,接你到城裏去過好日子。”
“好好好,我的晨兒長大了,不管你做什麽,娘都歡喜!”
二愣子盯著娘溫柔的眉梢,一晃神,隱約見到當年娘將自己抱在懷中講故事的模樣,下意識的突然脫口而出:“娘,能不能給我講個故事,就講從前您講的那個秀才的故事。”
女人聞言露出笑意,拿出一把缺了角的蒲扇,輕輕搖著手中的扇子,稍作思索,像在追憶著什麽,緩緩開口:“從前啊,有個秀才。”
二愣子將頭輕輕靠在娘的腿上,母子倆相互依偎著,就像他小時候一樣。
“那秀才啊,寒窗苦讀數十年,終於學有所成,進京趕考,卻路遇大雨,錯了時辰,落榜了,然而他沒有因此失去鬥誌,轉而習武…”
蟬鳴清冽,細風掃過屋頂的茅草驚動幾隻鳥雀,搖曳的樹影在月光的吹捧下變成龐然大物,籠罩住夜的深沉。二愣子在娘平和輕柔的拍打下,漸漸入夢。
他仿佛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在夢中他成了一名秀才,娘送著他去趕考,路遇大雨,他昏倒在了考場前,錯過了這場考試,他抱著娘嚎啕大哭,突然想起娘故事裏的秀才也是落榜,可他沒有放棄,沒有哭,後來轉行從武,辛苦打拚,終成一代將軍。於是夢裏的他振作了……
第二天天剛亮,娘就將二愣子叫醒,兩人挑著擔子就往縣裏去,今天,便是是高考的日子。兩人走到一半,誰料到竟有黑雲一下子遮了半邊天,一場大雨毫無預兆的就潑了下來。
原本走到縣裏需要兩個小時,以防萬一,他們提前了三個小時出發,這一場大雨潑來,路上的泥濘頓時成了最大的障礙,二愣子硬是扶著娘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到了考場。
二愣子呆呆的站在考場前,考試已經開始十分鍾了,他被攔在了門外。娘苦苦哀求,監考員不為所動,隻冷冷的告訴他們,這是規定。
二愣子哭了,兩行清淚從眼中緩緩流下,滴到嘴角,淚,是苦的,澀的。
“晨兒。”娘心疼的給二愣子擦著淚“我兒不哭,今年不行咱明年再來。”二愣子猛地搖頭:“娘,我沒哭,隻是眼裏進沙子了。”
那年的高考,二愣子隻參加了三門考試,沒上成大學。
二愣子沒有聽娘的話去考第二次,他留在村子裏,打理爹留下來的那幾畝地,買來一些相關的書籍,邊種著地邊嚐試著雜交水稻。按部就班的播種水稻,是每個農民都掌握的生存方式,雜交水稻於他們確實聞所未聞。村民們都帶著善意的詢問著。二愣子沒有過多的解釋,也並沒有絲毫的動搖。就像娘故事裏講的:路不止一條。
第二年,他嚐試著播下了自己的種子,但他的水稻東倒西歪,比村裏任何一家的秧苗都要脆弱。秋收時節,稻穗幹癟,產量低的讓人心寒。
第三年,二愣子改良了品種,他的水稻雖長得比去年高了些,但穗柄纖細在一片綠海中並不起眼,二愣子呆呆地看了眼田中的稻子,又埋頭尋找原因。
第四年,他田裏的水稻竟如同鶴立雞群,放眼望去沒有哪塊田裏的稻長的如此之好。村裏人都認為是偶然,隨意誇讚兩句,沒人太過在意。
第五年,他的穗米比之去年,長的更加茂密飽滿,一陣風拂過,水稻在風中舒展著飽滿的果實,像在迎接煥然一新的秋天。村裏人終於看到了這稻的出眾之處,紛紛向二愣子討教。
第六年,村裏的稻田裏都長出了又大又飽滿的穗,一眼望去,綠油油的稻田連為一體,粗壯的穗柄在陽光中欣然起舞。一陣雨後,稻穗搖晃著腦袋,卻沒有一株伏下身軀,反而在雨水滋養中它們又開始了第二天的成長。
時光漸漸走至深處,二愣子弄出來了自己的門道,他開始辦起了廠子,慢慢的,他的種子走出了村子,就像當年想走出村子的他一樣,終於實現了夢想。
後來,二愣子的事業越來越好,成了城裏人口中的專家…
二愣子很少迴村了,隻是偶爾迴來,給村民帶些新的種子,打掃一下舊宅,然後站在淡青色的墓碑前發呆。
一次,城裏來的記者卡著時間來到了村裏,想讓二愣子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他問二愣子是怎樣從高考落榜一步步走到現在的。二愣子看了看身旁的石碑,扯了扯滿是胡渣的嘴角,緩緩道:“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個秀才,進京趕考,路遇大雨……”
進京趕考的故事
文/未滿笙簫
南鄉之水靜靜淌過,沒有波濤洶湧的喧騰,亦無驚濤駭浪的壯猛。稀疏幾戶人家夾岸,獨有一份靜謐。江水時而拍打兩岸的石砌小屋,時而洗滌竹樓吊腳。紅日東起,幾聲雞鳴,稻田裏冗雜了一夜的蛙聲漸漸消沉。村中婦孺便熱鬧起來。
幾家的小姑娘盤起秀發,挽起衫袖,在河邊拍洗衣裳,大人們也開始外出勞作。三五成群的皮孩兒澆水嬉鬧,你潑我灑,弄的一身濕氣,好不快活,直到秋水與共,漁歌唱晚,迎著落霞,瘋鬧夠了的小皮猴兒們擰幹濕透的褲腿,猛甩濕漉漉的頭發,揩試著臉上分不清是河水還是汗水的晶瑩,相視大笑,相互搭著肩,各自傻笑著迎上家中潑辣母親的一陣臭罵。吆喝聲漸行漸遠,勞作一天的村民們,伴著蟬鳴與晚風安然入眠,鬧騰了一天的村子終於陷入一片寂靜。
夜,有人香甜酣睡,有人輾轉難眠。隱約有鼾聲此起彼伏,時而有流水擊石聲砰砰入耳,。
“娘,俺睡不著。”二愣子挪著步子來到有些發黑的木門前,躊躇良久,終是敲了敲房門。
二愣子從小就沒了爹,是娘一手將他拉扯大的。一個農村婦女獨自一人扛起了這份擔子,要種著大幾畝田養活二愣子不說,還要既做娘又當爹,苦啊!村裏人都撮合她和村頭的獨臂老王,說老來也能有個照應。但二愣子他娘一直不答應,說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樂得自自在在,挺好!
隻有二愣子知道,娘是放心不下自己,怕她改嫁後自己受委屈。
“是晨兒啊。”屋內傳來娘熟悉的應和,木門緩緩打開,一張飽經風霜的臉映入眼簾。二愣子鼻子忽然有些發酸,眼前的女人明明隻是四十出頭,臉上卻滿是老褶,鬢角甚至已然飄著幾絲花白。
“來,進來吧,外麵濕氣重。”女人一笑,滿臉的紋路都漾成溫柔。她將二愣子拉入房裏,輕輕的合上木門。
“娘,明天就要上縣裏高考了,我…緊張。”二愣子看著娘的眼睛,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低下了頭。娘輕輕的撫摸二愣子的臉頰,她手心厚厚的繭帶來隱約的刺痛感,卻讓二愣子無比心安。
“晨兒啊,不打緊的,娘隻是盼著你能考上大學,將來謀個好前程,實在不行,家裏的田還養的活咱娘倆勒。”
“娘!我不種田!我一定會考上大學,接你到城裏去過好日子。”
“好好好,我的晨兒長大了,不管你做什麽,娘都歡喜!”
二愣子盯著娘溫柔的眉梢,一晃神,隱約見到當年娘將自己抱在懷中講故事的模樣,下意識的突然脫口而出:“娘,能不能給我講個故事,就講從前您講的那個秀才的故事。”
女人聞言露出笑意,拿出一把缺了角的蒲扇,輕輕搖著手中的扇子,稍作思索,像在追憶著什麽,緩緩開口:“從前啊,有個秀才。”
二愣子將頭輕輕靠在娘的腿上,母子倆相互依偎著,就像他小時候一樣。
“那秀才啊,寒窗苦讀數十年,終於學有所成,進京趕考,卻路遇大雨,錯了時辰,落榜了,然而他沒有因此失去鬥誌,轉而習武…”
蟬鳴清冽,細風掃過屋頂的茅草驚動幾隻鳥雀,搖曳的樹影在月光的吹捧下變成龐然大物,籠罩住夜的深沉。二愣子在娘平和輕柔的拍打下,漸漸入夢。
他仿佛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在夢中他成了一名秀才,娘送著他去趕考,路遇大雨,他昏倒在了考場前,錯過了這場考試,他抱著娘嚎啕大哭,突然想起娘故事裏的秀才也是落榜,可他沒有放棄,沒有哭,後來轉行從武,辛苦打拚,終成一代將軍。於是夢裏的他振作了……
第二天天剛亮,娘就將二愣子叫醒,兩人挑著擔子就往縣裏去,今天,便是是高考的日子。兩人走到一半,誰料到竟有黑雲一下子遮了半邊天,一場大雨毫無預兆的就潑了下來。
原本走到縣裏需要兩個小時,以防萬一,他們提前了三個小時出發,這一場大雨潑來,路上的泥濘頓時成了最大的障礙,二愣子硬是扶著娘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到了考場。
二愣子呆呆的站在考場前,考試已經開始十分鍾了,他被攔在了門外。娘苦苦哀求,監考員不為所動,隻冷冷的告訴他們,這是規定。
二愣子哭了,兩行清淚從眼中緩緩流下,滴到嘴角,淚,是苦的,澀的。
“晨兒。”娘心疼的給二愣子擦著淚“我兒不哭,今年不行咱明年再來。”二愣子猛地搖頭:“娘,我沒哭,隻是眼裏進沙子了。”
那年的高考,二愣子隻參加了三門考試,沒上成大學。
二愣子沒有聽娘的話去考第二次,他留在村子裏,打理爹留下來的那幾畝地,買來一些相關的書籍,邊種著地邊嚐試著雜交水稻。按部就班的播種水稻,是每個農民都掌握的生存方式,雜交水稻於他們確實聞所未聞。村民們都帶著善意的詢問著。二愣子沒有過多的解釋,也並沒有絲毫的動搖。就像娘故事裏講的:路不止一條。
第二年,他嚐試著播下了自己的種子,但他的水稻東倒西歪,比村裏任何一家的秧苗都要脆弱。秋收時節,稻穗幹癟,產量低的讓人心寒。
第三年,二愣子改良了品種,他的水稻雖長得比去年高了些,但穗柄纖細在一片綠海中並不起眼,二愣子呆呆地看了眼田中的稻子,又埋頭尋找原因。
第四年,他田裏的水稻竟如同鶴立雞群,放眼望去沒有哪塊田裏的稻長的如此之好。村裏人都認為是偶然,隨意誇讚兩句,沒人太過在意。
第五年,他的穗米比之去年,長的更加茂密飽滿,一陣風拂過,水稻在風中舒展著飽滿的果實,像在迎接煥然一新的秋天。村裏人終於看到了這稻的出眾之處,紛紛向二愣子討教。
第六年,村裏的稻田裏都長出了又大又飽滿的穗,一眼望去,綠油油的稻田連為一體,粗壯的穗柄在陽光中欣然起舞。一陣雨後,稻穗搖晃著腦袋,卻沒有一株伏下身軀,反而在雨水滋養中它們又開始了第二天的成長。
時光漸漸走至深處,二愣子弄出來了自己的門道,他開始辦起了廠子,慢慢的,他的種子走出了村子,就像當年想走出村子的他一樣,終於實現了夢想。
後來,二愣子的事業越來越好,成了城裏人口中的專家…
二愣子很少迴村了,隻是偶爾迴來,給村民帶些新的種子,打掃一下舊宅,然後站在淡青色的墓碑前發呆。
一次,城裏來的記者卡著時間來到了村裏,想讓二愣子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他問二愣子是怎樣從高考落榜一步步走到現在的。二愣子看了看身旁的石碑,扯了扯滿是胡渣的嘴角,緩緩道:“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個秀才,進京趕考,路遇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