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靈變
第35章鄭南奎機緣得鳳津
這隻神奇的鳳鳥化作一股清風,飄過白雲繚繞的天空,直接就落入了新開市市委第一招待所的院落之中,這裏是一片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裏建造的仿蘇式老工字樓,肅穆之中頗顯凋敝,以前這樣的官辦招待所,就類似於古代的官辦驛站,都是要按照級別來接待官方住客的,但是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於開放搞活,這裏也開始有生意人前來住宿了。
招待所裏還配有夥房,一日三餐俱全,因為這裏麵還住著本地區的行政長官呢。
就見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正在夥房的外麵忙著擇菜洗菜,這裏要開晚飯了。
化作了清風的鳳鳥,看了一眼這裏的景象,隻覺有一種壓抑得人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不由得就覺得鼻子裏麵癢癢,於是就打了一個噴嚏。
這神奇鳳鳥的噴嚏豈是了得的嗎?隻見有一滴五彩的唾液從化作了清風的鳳鳥的口中被噴了出來,不偏不倚正好就落在了那在樹下擇菜洗菜的青年人的後脖梗子上,那滴小小的五彩露珠一樣的鳳鳥唾液,也是入肉即化的,一下子便滲進了青年的身軀裏麵去了。
而那隱身於清風的鳳鳥則是振翅高飛,向著西方的天空,向著正在下沉的落日飛去了。這裏我們可以先做一個交代,這隻鳳鳥是向著四川峨眉山的所在飛去了,這都是後話,我們暫且隻說到這裏。
再說那個擇菜洗菜的小青年,他名叫鄭南奎,家中兄弟三人,父母雙亡,他是老三。大哥名叫鄭北奎,前幾年因為刑事犯罪被政府給槍斃了,二哥就是那個鄭東奎。也就是前麵講到過的那個丁大頭現在投奔的人,魏三平的表哥。和商人許卞山合資搞農業基金會的那個從事運輸業的人。
這鄭南奎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大工廠進不去,又不願意去區街小廠打臨工,也不願意跟著二哥跑運輸,他是想要自己走出自己的一條人生道路來,所謂“榜上無名。腳下有路”嘛。這個在市委第一招待所裏麵的臨時工作,還是他的一個同學為他幫忙找的活呢,因為那個同學的爸爸,就是這家招待所的副所長。
下班迴到了家之後。鄭南奎和家門口的幾個小夥伴就開始在一起胡噴了起來,說著說著,就見鄭南奎用自己的右手一拍胸脯,然後又變手型豎起大拇指在麵前晃了晃,不無得意的說道:“我給市長擇過豆芽兒!”
旁邊的韓眯眼兒就不自覺地對鄭南奎肅然起敬了。這韓眯眼兒。名叫韓勇強,因為眼睛長得極為細小,顯得整個人都是猥猥瑣瑣的,所以就被人給起了個外號,叫做韓眯眼兒。
韓眯眼兒問道:“豆芽還用擇呀?不是洗洗逗管吃了嗎?”
鄭南奎炫耀地說道:“那都是恁老百姓嘞吃法兒。人家市長可不那樣吃。”
韓眯眼兒麵帶羨慕的問道:“市長咋吃啊?”
鄭南奎說道:“把大頭掐掉,把後麵嘞那個小尖兒掐掉,光吃中間嘞那個嫩杆兒。”
“我靠,恁奢侈啊!”韓眯眼兒驚唿道。
一旁的流氓偉麵帶嘲諷地對鄭南奎說道:“南哥,俺都是老百姓嘞吃法兒,市長有市長嘞吃法兒,那你自己是個啥吃法兒啊?”
韓眯眼兒也說道:“那掐下嘞頭兒,是不是恁這些做飯嘞都吃了?”
鄭南奎說:“俺也不吃,扔嘍。”
韓眯眼兒說道:“我靠,真雞巴浪費呀!”
流氓偉在一旁說道:“浪費又不是恁家嘞,你心痛個啥啊?”
這流氓偉的年齡比鄭南奎和韓勇都要小幾歲,大名叫李森偉,也就是我們小說第一主人公(現在第三篇裏的墨翟,過去第二篇裏的姬孩,第一篇裏的古耕)的初中同學。這李森偉人很聰明,但是品性不端,他在今後的故事中還會占有一定量的篇幅,這裏也暫不過於詳細的交代了。
這幾個小夥伴在自家門口的交談,都被鄭南奎的二哥鄭東奎在院子裏麵給聽到看到了。
鄭東奎二十七八歲的年紀,新婚不久,還住在父母留下來的老房子裏。新開市是一個曆史名城,過去有好幾個朝代都在這裏建立過國都,解放後被取消了作為省會的資格,又地處內陸,陰差陽錯的也就變成了一個衰敗破舊的內地中小城市了,真是千年興衰,繁華落盡啊。老街區裏房屋犬牙交錯,擁擠破敗,工業區就在城市的東麵,那裏倒是三四層的紅磚家屬小樓比比皆是,在大工廠裏麵上班的年輕人,總是會有高人一等的虛榮感。
但是,進入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改革開放之風吹遍神州大地,政府提倡人人下海,新開市的很多企事業單位,也都紛紛的辦起了勞動服務公司之類的小產業。鄭東奎生性桀驁,原本是在火電廠開汽車,後來因為和廠領導有矛盾,就辭職不幹了,自己先是東拚西湊地籌錢買了輛火電廠處理的舊汽車,說是舊車,其實是他和車隊的隊長王長庚關係要好,占了公家的便宜了。
每每說到占公家便宜的事,鄭東奎就會顯得是義憤填膺,大罵廠領導以廠為家,吃公家,喝公家,拿公家,貪公家,就連在外麵嫖娼都能迴廠子裏去報銷。所以,鄭南奎對自己打砸火電廠黨委書記辦公室的事情,一直都引以為豪,自己占公家一點小便宜,他感覺還是虧得太很了。
這兩年鄭東奎賺到了錢,運輸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手下已經有了二十幾輛汽車在跑貨運和運輸土石方,他已經是一個不用再幹活的老板了。
看到自己的弟弟這麽大了,還是一副少不諳事的傻小子相,鄭東奎不由得就心裏發堵。
等到鄭南奎和韓眯眼兒、李森偉還有關濤、宋誌強幾個小夥伴胡噴到了吃飯的光景了,大家都各迴各家,鄭南奎高高興興地也迴到了院子裏的時候,就看見他二哥皺著個眉頭。眼睛直勾勾地看著他,他就知道又有什麽事兒了,二哥這是有話要對他說了。
鄭東奎見到鄭南奎。就背著雙手圍著自己的兄弟來迴轉了半圈,突然就開口問道:“你。是人不是啊?”
鄭南奎嚇了一跳,他不知道自己的哥哥今天為什麽會這樣對自己說話,但是他還是語氣堅定地迴答道:“是啊。”
鄭東奎又問道:“那市長是人不是啊?”
鄭南奎迴答道:“是啊,市長也是人。”
鄭東奎說道:“那你是人,市長也是人,那憑啥你去給他擇豆芽兒,他咋不給你擇豆芽兒啊?”
鄭南奎明白了二哥是要對自己說些什麽了。他默不作聲,像是個犯了錯誤的小學生一樣,並腳垂手地立在院子裏麵,低垂著眼睛。不敢看自己的二哥。
鄭南奎是怕這個二哥的,父母死得早,大哥沒有被槍斃以前,雖然對自己很是疼愛,但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倒是他和二哥朝夕相處的時間比較多些。
兩個哥哥都比鄭南奎大出了很多,他們雖然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是其實也就像是兩代人了。鄭南奎一直不太清楚大哥是犯得什麽罪被政府給槍斃的,他隻是隱隱約約地能夠感覺到,當身邊所有的人在知道了他是鄭北奎的小弟弟的時候。就都會顯出一種驚訝的神情,有的人還好像是因此而就有些怕他了。
就在鄭東奎站在自家小院子裏麵教訓著自己的弟弟的時候,就見小廚房的竹簾子一挑,一個長相俊俏的年輕媳婦走了出來,說道:“好了,好了,我當是多大個事兒嘞,不就是給市長擇個豆芽兒嘛,咱弟弟去幹嘞就是那個活兒,不願意讓他幹,明天不去不逗中了嘛,快都洗洗手吃飯吧。”
這是鄭東奎的老婆,鄭南奎的二嫂,名叫習翠蘭,婆家住在新開縣東壩頭鄉,緊臨黃河,這習翠蘭家可是解放前當地的地主大戶,她的曾祖父是清末的舉人,當時,他們家族曾經擁有現在新開縣幾乎三分之一的土地,號稱“習百頃”,也就是說他姓習的是有地一兩百頃的。
習翠蘭的家族大,解放前跟著國民黨幹的人也有,跟著共產黨走的人也有,解放後整個家族的人也都沒有經受太大的波折,這也都是說來話長的事了,以後有機會我們再慢慢道來。
還是鄭東奎前年帶著自己的私人車隊,前去她們東壩頭鄉承包土石方運送工程的時候,在稠人廣眾之中,一眼就看到了漂亮出眾的習翠蘭,於是就展開各種愛情攻勢,又是捐款給東壩頭鄉小學修建教室,又是為習翠蘭家門口鋪路,又是和鄉幹部磕頭拜把子,又是認習翠蘭的一個堂伯父做幹爹,最後圍城打援,一提親,一舉就抱得美人歸了。
這都是有很多故事在裏麵的,以後有必要了再說不遲。
這習翠蘭今年其實才剛剛二十歲,鄭東奎比她就要大出來有將近八歲了,習翠蘭是東壩頭鄉裏唯一的一個女高中生,也不是她考不上大學,實在是自己家裏有困難,哥哥習安平酒後和人鬥毆,失手打死了人,被抓去判了無期徒刑,父親在給人蓋房子幹活的時候,又不小心失足摔成了殘疾,母親一個人哪裏供養得起她去上大學呀,於是習翠蘭就在接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當著眾鄉親的麵,一把火就燒掉了那份等於是跳過龍門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也燒掉了自己的前程,這在新開縣的鄉裏一時之間就被傳為了美談。
古人詩歌中有一首樂府詩歌叫做《陌上桑》,其中誇說美女秦羅敷,這樣描寫道:“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其實也並非是眾人好色,那曆來好色的都隻是王公貴族,勞動人民所看重的更是美德。
不過,這習翠蘭也的確是長得美,這種美就叫做是天生麗質,那曆史上的西施王嬙,不也都是出自民間百姓之家的嗎?這種天然的美貌簡直是無法言說的,隻有親眼見過了才會知道,那真的是會讓人目瞪口呆心迷意癡流連忘歸的,現在的那些名為明星實為名妓的描眉畫眼的俗女子,又哪裏是能夠與之相比的呢?
這習翠蘭不僅是人生的漂亮,最令人佩服的還是她的品德,眾人對他的喜愛和讚美之中,更多的還有一種佩服在裏麵。
這也就是為什麽鄭東奎這樣一個新時代裏的暴發戶,會那麽大費周折才敢於向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求婚的緣故。
鄭東奎對自己的老婆是言聽計從,看到老婆大人這樣說了,就說道:“好好,吃飯,吃飯,吃著飯我再給你說說咱大哥嘞事兒,你也長大成人了,有嘞話也該給你說說了。”
說著,一家人就掀簾子進廚房裏去吃飯了。
第35章鄭南奎機緣得鳳津
這隻神奇的鳳鳥化作一股清風,飄過白雲繚繞的天空,直接就落入了新開市市委第一招待所的院落之中,這裏是一片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裏建造的仿蘇式老工字樓,肅穆之中頗顯凋敝,以前這樣的官辦招待所,就類似於古代的官辦驛站,都是要按照級別來接待官方住客的,但是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於開放搞活,這裏也開始有生意人前來住宿了。
招待所裏還配有夥房,一日三餐俱全,因為這裏麵還住著本地區的行政長官呢。
就見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正在夥房的外麵忙著擇菜洗菜,這裏要開晚飯了。
化作了清風的鳳鳥,看了一眼這裏的景象,隻覺有一種壓抑得人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不由得就覺得鼻子裏麵癢癢,於是就打了一個噴嚏。
這神奇鳳鳥的噴嚏豈是了得的嗎?隻見有一滴五彩的唾液從化作了清風的鳳鳥的口中被噴了出來,不偏不倚正好就落在了那在樹下擇菜洗菜的青年人的後脖梗子上,那滴小小的五彩露珠一樣的鳳鳥唾液,也是入肉即化的,一下子便滲進了青年的身軀裏麵去了。
而那隱身於清風的鳳鳥則是振翅高飛,向著西方的天空,向著正在下沉的落日飛去了。這裏我們可以先做一個交代,這隻鳳鳥是向著四川峨眉山的所在飛去了,這都是後話,我們暫且隻說到這裏。
再說那個擇菜洗菜的小青年,他名叫鄭南奎,家中兄弟三人,父母雙亡,他是老三。大哥名叫鄭北奎,前幾年因為刑事犯罪被政府給槍斃了,二哥就是那個鄭東奎。也就是前麵講到過的那個丁大頭現在投奔的人,魏三平的表哥。和商人許卞山合資搞農業基金會的那個從事運輸業的人。
這鄭南奎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大工廠進不去,又不願意去區街小廠打臨工,也不願意跟著二哥跑運輸,他是想要自己走出自己的一條人生道路來,所謂“榜上無名。腳下有路”嘛。這個在市委第一招待所裏麵的臨時工作,還是他的一個同學為他幫忙找的活呢,因為那個同學的爸爸,就是這家招待所的副所長。
下班迴到了家之後。鄭南奎和家門口的幾個小夥伴就開始在一起胡噴了起來,說著說著,就見鄭南奎用自己的右手一拍胸脯,然後又變手型豎起大拇指在麵前晃了晃,不無得意的說道:“我給市長擇過豆芽兒!”
旁邊的韓眯眼兒就不自覺地對鄭南奎肅然起敬了。這韓眯眼兒。名叫韓勇強,因為眼睛長得極為細小,顯得整個人都是猥猥瑣瑣的,所以就被人給起了個外號,叫做韓眯眼兒。
韓眯眼兒問道:“豆芽還用擇呀?不是洗洗逗管吃了嗎?”
鄭南奎炫耀地說道:“那都是恁老百姓嘞吃法兒。人家市長可不那樣吃。”
韓眯眼兒麵帶羨慕的問道:“市長咋吃啊?”
鄭南奎說道:“把大頭掐掉,把後麵嘞那個小尖兒掐掉,光吃中間嘞那個嫩杆兒。”
“我靠,恁奢侈啊!”韓眯眼兒驚唿道。
一旁的流氓偉麵帶嘲諷地對鄭南奎說道:“南哥,俺都是老百姓嘞吃法兒,市長有市長嘞吃法兒,那你自己是個啥吃法兒啊?”
韓眯眼兒也說道:“那掐下嘞頭兒,是不是恁這些做飯嘞都吃了?”
鄭南奎說:“俺也不吃,扔嘍。”
韓眯眼兒說道:“我靠,真雞巴浪費呀!”
流氓偉在一旁說道:“浪費又不是恁家嘞,你心痛個啥啊?”
這流氓偉的年齡比鄭南奎和韓勇都要小幾歲,大名叫李森偉,也就是我們小說第一主人公(現在第三篇裏的墨翟,過去第二篇裏的姬孩,第一篇裏的古耕)的初中同學。這李森偉人很聰明,但是品性不端,他在今後的故事中還會占有一定量的篇幅,這裏也暫不過於詳細的交代了。
這幾個小夥伴在自家門口的交談,都被鄭南奎的二哥鄭東奎在院子裏麵給聽到看到了。
鄭東奎二十七八歲的年紀,新婚不久,還住在父母留下來的老房子裏。新開市是一個曆史名城,過去有好幾個朝代都在這裏建立過國都,解放後被取消了作為省會的資格,又地處內陸,陰差陽錯的也就變成了一個衰敗破舊的內地中小城市了,真是千年興衰,繁華落盡啊。老街區裏房屋犬牙交錯,擁擠破敗,工業區就在城市的東麵,那裏倒是三四層的紅磚家屬小樓比比皆是,在大工廠裏麵上班的年輕人,總是會有高人一等的虛榮感。
但是,進入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改革開放之風吹遍神州大地,政府提倡人人下海,新開市的很多企事業單位,也都紛紛的辦起了勞動服務公司之類的小產業。鄭東奎生性桀驁,原本是在火電廠開汽車,後來因為和廠領導有矛盾,就辭職不幹了,自己先是東拚西湊地籌錢買了輛火電廠處理的舊汽車,說是舊車,其實是他和車隊的隊長王長庚關係要好,占了公家的便宜了。
每每說到占公家便宜的事,鄭東奎就會顯得是義憤填膺,大罵廠領導以廠為家,吃公家,喝公家,拿公家,貪公家,就連在外麵嫖娼都能迴廠子裏去報銷。所以,鄭南奎對自己打砸火電廠黨委書記辦公室的事情,一直都引以為豪,自己占公家一點小便宜,他感覺還是虧得太很了。
這兩年鄭東奎賺到了錢,運輸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手下已經有了二十幾輛汽車在跑貨運和運輸土石方,他已經是一個不用再幹活的老板了。
看到自己的弟弟這麽大了,還是一副少不諳事的傻小子相,鄭東奎不由得就心裏發堵。
等到鄭南奎和韓眯眼兒、李森偉還有關濤、宋誌強幾個小夥伴胡噴到了吃飯的光景了,大家都各迴各家,鄭南奎高高興興地也迴到了院子裏的時候,就看見他二哥皺著個眉頭。眼睛直勾勾地看著他,他就知道又有什麽事兒了,二哥這是有話要對他說了。
鄭東奎見到鄭南奎。就背著雙手圍著自己的兄弟來迴轉了半圈,突然就開口問道:“你。是人不是啊?”
鄭南奎嚇了一跳,他不知道自己的哥哥今天為什麽會這樣對自己說話,但是他還是語氣堅定地迴答道:“是啊。”
鄭東奎又問道:“那市長是人不是啊?”
鄭南奎迴答道:“是啊,市長也是人。”
鄭東奎說道:“那你是人,市長也是人,那憑啥你去給他擇豆芽兒,他咋不給你擇豆芽兒啊?”
鄭南奎明白了二哥是要對自己說些什麽了。他默不作聲,像是個犯了錯誤的小學生一樣,並腳垂手地立在院子裏麵,低垂著眼睛。不敢看自己的二哥。
鄭南奎是怕這個二哥的,父母死得早,大哥沒有被槍斃以前,雖然對自己很是疼愛,但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倒是他和二哥朝夕相處的時間比較多些。
兩個哥哥都比鄭南奎大出了很多,他們雖然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是其實也就像是兩代人了。鄭南奎一直不太清楚大哥是犯得什麽罪被政府給槍斃的,他隻是隱隱約約地能夠感覺到,當身邊所有的人在知道了他是鄭北奎的小弟弟的時候。就都會顯出一種驚訝的神情,有的人還好像是因此而就有些怕他了。
就在鄭東奎站在自家小院子裏麵教訓著自己的弟弟的時候,就見小廚房的竹簾子一挑,一個長相俊俏的年輕媳婦走了出來,說道:“好了,好了,我當是多大個事兒嘞,不就是給市長擇個豆芽兒嘛,咱弟弟去幹嘞就是那個活兒,不願意讓他幹,明天不去不逗中了嘛,快都洗洗手吃飯吧。”
這是鄭東奎的老婆,鄭南奎的二嫂,名叫習翠蘭,婆家住在新開縣東壩頭鄉,緊臨黃河,這習翠蘭家可是解放前當地的地主大戶,她的曾祖父是清末的舉人,當時,他們家族曾經擁有現在新開縣幾乎三分之一的土地,號稱“習百頃”,也就是說他姓習的是有地一兩百頃的。
習翠蘭的家族大,解放前跟著國民黨幹的人也有,跟著共產黨走的人也有,解放後整個家族的人也都沒有經受太大的波折,這也都是說來話長的事了,以後有機會我們再慢慢道來。
還是鄭東奎前年帶著自己的私人車隊,前去她們東壩頭鄉承包土石方運送工程的時候,在稠人廣眾之中,一眼就看到了漂亮出眾的習翠蘭,於是就展開各種愛情攻勢,又是捐款給東壩頭鄉小學修建教室,又是為習翠蘭家門口鋪路,又是和鄉幹部磕頭拜把子,又是認習翠蘭的一個堂伯父做幹爹,最後圍城打援,一提親,一舉就抱得美人歸了。
這都是有很多故事在裏麵的,以後有必要了再說不遲。
這習翠蘭今年其實才剛剛二十歲,鄭東奎比她就要大出來有將近八歲了,習翠蘭是東壩頭鄉裏唯一的一個女高中生,也不是她考不上大學,實在是自己家裏有困難,哥哥習安平酒後和人鬥毆,失手打死了人,被抓去判了無期徒刑,父親在給人蓋房子幹活的時候,又不小心失足摔成了殘疾,母親一個人哪裏供養得起她去上大學呀,於是習翠蘭就在接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當著眾鄉親的麵,一把火就燒掉了那份等於是跳過龍門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也燒掉了自己的前程,這在新開縣的鄉裏一時之間就被傳為了美談。
古人詩歌中有一首樂府詩歌叫做《陌上桑》,其中誇說美女秦羅敷,這樣描寫道:“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其實也並非是眾人好色,那曆來好色的都隻是王公貴族,勞動人民所看重的更是美德。
不過,這習翠蘭也的確是長得美,這種美就叫做是天生麗質,那曆史上的西施王嬙,不也都是出自民間百姓之家的嗎?這種天然的美貌簡直是無法言說的,隻有親眼見過了才會知道,那真的是會讓人目瞪口呆心迷意癡流連忘歸的,現在的那些名為明星實為名妓的描眉畫眼的俗女子,又哪裏是能夠與之相比的呢?
這習翠蘭不僅是人生的漂亮,最令人佩服的還是她的品德,眾人對他的喜愛和讚美之中,更多的還有一種佩服在裏麵。
這也就是為什麽鄭東奎這樣一個新時代裏的暴發戶,會那麽大費周折才敢於向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求婚的緣故。
鄭東奎對自己的老婆是言聽計從,看到老婆大人這樣說了,就說道:“好好,吃飯,吃飯,吃著飯我再給你說說咱大哥嘞事兒,你也長大成人了,有嘞話也該給你說說了。”
說著,一家人就掀簾子進廚房裏去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