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破自己的計謀了。
皇帝沒有追究皇後的責任,他沒有氣力去追究,他陷入混亂之中。
在瑤妃口中得知她來到摘月樓的原因後,皇帝也大體推斷出事情的經過,皇後反設一局要除掉自己的“寵妃”宸妃,而宸妃卻又利用起他傻傻的瑤妃。
在摘月樓下肯定是聽不到唿救聲的,吳晗會出現在摘月樓,那麽及時地救下瑤妃,隻能說明他一直在跟著瑤妃。
吳晗是他當皇子時的侍衛,瑤妃是侍女,兩人幾乎是同時來到他身邊的。
他們是不是郎有情妹有意?他們是不是一早就有勾搭了?如果是一早就勾搭上了,皇帝打了個寒噤,自己愛之如命的兒子,會不會不是自己的兒子?
那段時間,他為了不讓皇後發現自己沒有改變過喜歡瑤妃,拚命地寵幸其他妃子,到瑤華宮的次數少之又少。
而李懷瑾的相貌隨了瑤妃,一點也不像他,他想找出證實李懷瑾是自己兒子的證據都找不到。
皇帝驚怒交加,這些年日複一日絞盡骨血的算計勞心,在後宮那些根本不喜歡的女人堆裏輾轉掙紮,隻為了能與瑤妃有朝一日長相伴不分離。若是瑤妃的心不在他身上,他活著還有什麽樂趣?
皇帝想殺了瑤妃和李懷瑾,再殺死自己,可他做不到,他最終隻是咬著牙對瑤妃說,要殺了整個瑤華宮的宮女太監。
馮翌的人在宮中打聽不到什麽,那是因為,皇帝將這件事壓下了。
長樂宮明光殿,巨大的聲響一聲接一聲,所有能砸的都被光宗皇帝砸得粉碎。
殿外,太監總管整個人抖得篩糠一般,想進去勸,卻又不敢,他從皇帝還是小皇子時就跟在身邊服侍了,幾十年過去,這是第一次見皇帝發這麽大的火。
找不到東西砸了,光宗皇帝跌坐在地上,坐在一堆碎礫上怔怔呆呆。
沒有擺設的寢殿空曠幽蕩,光宗皇帝的空洞無神的目光在大殿的每一寸地方飄過。
“朕是孤家寡人嗎?這後宮裏,還有人是屬於朕的嗎?”
皇帝倒了下去,後腦勺與地麵的碰撞沉悶劇烈,聲音仿若中午瑤妃的那重重磕頭的聲音,像一記悶錘,再次擊打著皇帝的胸口。
“皇上如果執意要處死吳統領,就先賜臣妾一死吧。”
光宗皇帝臉頰上鬆馳地肌肉一陣顫抖,整個身子都不能動了。
瑤遙,你
這算什麽?逼朕嗎?為了吳晗,你連朕都頂撞!
難道?你真的喜歡吳晗?
“不,不可能!”光宗皇帝低語,捉住自己的頭發狠狠地拔,要把這個讓他發狂的念頭拔掉,可那惡念卻在他心中生了根,再也拔不掉。
皇帝手腳一動不動躺著廢礫上,氣息越發的紊亂,喘息越來越急,後來他胸口悶疼,四肢發麻,總有一口氣吊不過來的感覺。
“朕這是要死了嗎?”皇帝感到害怕,他不安地騷動起來,額前冷汗涔涔,他想高喊太監宣太醫,卻連張口說話的氣力都沒有……
“瑤瑤,你到底有沒有和吳晗好過?君玉是朕的兒子嗎?”
記憶裏皇子府的寢殿中,初次承歡的瑤妃滿頭的汗水,氤氳著水霧的眸子晶亮晶亮,漆黑的眼珠轉動著,捉著他的雙臂小聲道:“很疼,可是也很舒服,咱們再來一次。”
那少年時朝夕相伴的嬉言笑語去怎麽遺忘?
如果連瑤妃都對他不忠,那其他女人更不用說了。
皇帝把自己的兒子挨個在腦子裏掃過,然後他驚懼地發現,除了死去的皇長子,四個有名份的皇子,還有沒名份的馮丞斐,每一個人都是像母親,沒有一人在相貌上像他分毫。
“這些皇子裏麵,真要細論,也隻有格非可以肯定是我的兒子。”皇帝自言自語道。
柳妃進宮時是處子,而從她進宮到產子那一年期間,他為了裝出獨寵柳妃的樣子,夜夜宿在柳妃宮中的,在柳妃有喜期間,他仍是沒去別的妃子宮中。
那時,他悲傷他的瑤妃給他生的皇長子去世,一點寵幸女人的心思都沒有。
按年齡序齒,馮丞斐應是二皇子,其後的幾個皇子是同一年出生的,隻是月份不同。
“怎麽這麽整齊?”皇帝覺得胸口更悶了,更加的憤怒了,他甚至肯定了,那些個兒子都不是他的兒子,都是在柳妃生子後,這些妃子為鞏固地位,偷情懷上孩子,然後栽到自己頭上。
皇帝的依據是,他那時臨幸這些妃子的次數極少。
“朕若是死了,這江山要交給誰?”皇帝低喃。
想了又想,皇帝悲哀地發現,他的心中寵愛瑤妃和李懷瑾已成了習慣,除了李懷瑾,他不想把皇位給誰。
對自己這個想法,皇帝感到悲涼,他咬著牙,想要找到一些讓自己不想立李懷瑾為太子的力量,卻怎麽想也找不出哪一個皇
子能讓他想交付江山。
在至尊之位稱孤道寡二十一年,皇帝從來沒有正眼瞧過自己那另三個兒子,跟馮丞斐的接觸不少,可他沒把馮丞斐當兒子過,便是此時,他也無法讓自己從心理上接受,那個風致翩然,絕世無雙的人是自己的兒子。
皇帝品嚐到了孤苦的滋味,更悲苦的是,他無法強悍粗暴地推倒瑤妃在他心中的地位,除了瑤妃,他也找不到一個稍微貼心的人。
今日之事,說到底,怪皇後,怪宸妃,若是她們不設局害自己的瑤妃,吳晗就不會去救瑤妃,就沒有他後來看到的那一幕,他就不會如此痛苦。
皇帝為自己的憤怒找到發泄的地方,他恨不得把鄭皇後和宸妃挫骨揚灰,以發-泄心頭的恨怒。
皇後他拿捏不得,這些年他不假辭色從來不寵幸皇後,無從用雷霆君恩報複皇後,可宸妃……皇帝冷哼了一聲,霎地坐了起來。
“來人,傳朕旨意,宸妃沐天恩不思感佩,失德失職,削去妃位,貶入冷宮。”
88、唯餘長歎
“皇上,相爺求見。”內監被方廷宣逼著,顫顫驚驚入內稟報。
“不見。”皇帝很幹脆地道,這個時候,他誰也不想見,下午連李懷瑾得了訊求見,他都避不見麵。
“皇上,恕老臣無狀,擅闖了。”皇帝話音剛落,方廷宣走了進來,口中請罪,眼睛卻毫不惶恐地看著皇帝,微有皺紋的臉上那雙眼睛如萬丈深潭,既深且寒,讓人不由自主感服心悸。
“你……”皇帝不敢發火,問道:“老愛卿此來,所為何事?”
“老臣受信王爺所托進宮的。”方廷宣說得這一句便不再言語,然安靜之中所蘊含的無聲的逼迫力量,比咄咄逼人的言語更令皇帝感到壓力沉重。
“老愛卿要扶持的,不是格非嗎?”皇帝無力地問道。
皇帝這麽容易就把底牌露出來,方廷宣暗歎,同時也在心中自嘲。
鄭家當年扶持光宗上位,除了因鄭怡春喜歡他,還因為光宗皇帝城府不深,手腕沒有其他皇子的毒辣狠厲。方廷宣那時暗中推波助瀾,幫了鄭家一把,也是這個原因。
不過,皇帝在政事上,倒不昏匱,雖然算不上英明聖德,卻也中規中矩。
方廷宣收起失望,平靜道:“皇上,老臣不明白,瑤妃娘娘犯了何錯,皇上要發如此大火。”
“你……你都知道了?君玉
都告訴你了?”皇帝臉孔漲得通紅,有些家醜曝露的羞惱。
“老臣知道了,皇上知不知道,瑤妃娘娘下午哭得噎氣過去……”
“什麽?”皇帝變了臉,衝上前掐住方廷宣肩膀厲聲問:“救過來了嗎?瑤瑤沒事吧?啊?”
“救過來了。”方廷宣輕輕道:“雖是救過來了,可瑤妃娘娘精神很不好,聽信王爺說,瑤妃娘娘一直說,三十多年了,皇上從沒這樣兇過她,她不想活了。”
“她還有臉說?”皇帝咬牙,想起瑤妃舍命替吳晗求情,心中恨怒又起,沒東西砸就用腳踢,將腳邊的碎礫踢了一遍又一遍。
方廷宣靜靜地看著皇帝發脾氣,並不急著進言。
皇帝下午發雷霆之怒,瑤妃從未給他如此冷臉喝罵,迴了瑤華宮後哭得昏厥過去,搶救過來後,宮人急忙通知李懷瑾。李懷瑾聽瑤妃說了事情的始末,也有些著忙,求見皇帝不得,找不到馮丞斐商量,束手無策中,去了相府向方廷宣求助。
幾個皇子誰當皇帝,方廷宣心中首選是馮丞斐,次選是李懷瑾,而李懷瑾與馮丞斐的交情有目共睹,李懷瑾失勢,也相當於馮丞斐失勢,方廷宣當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讓方廷宣霍出臉麵替李懷瑾出頭,更因為李懷瑾過來找他時,將整件事情的經過,毫無保留地講了。
瑤妃迷迷糊糊,還在氣惱皇帝對她沒有好臉,見她差點受辱也不安慰,李懷瑾聽她說了事情的過程後,卻已經悟出皇帝是吃醋生氣,而方廷宣卻看到了皇帝更深一層的想法。
方廷宣囑咐李懷瑾去叮囑瑤妃一句話,然後就進宮了。
“皇上,老臣鬥膽進言,上午之事,錯不在瑤妃娘娘身上。”方廷宣在皇帝開口相駁前,緊接著又道:“事情的起因和經過暫且不說,老臣請問皇上,殺了吳晗,誰做禦林軍統領?”
誰做禦林軍統領?皇帝啞了,軍權掌握在鄭建業手裏,他唯一抓住的隻有禦林軍,而禦林軍關係著整個皇宮的安危,若是禦林軍也落在鄭建業手裏,便是一把利劍懸在他頭上一般。
殺了吳晗,還真找不到他信得過的人來當禦林軍統領了。
難道瑤妃拚死頂撞不讓自己殺吳晗,是為了自己著想?皇帝點頭又搖頭,覺得瑤妃看的沒有那麽遠。
雖然不相信瑤妃是為了他的安危反對殺吳晗的,可是能找到一個讓自己心中略為舒坦些的理由,皇帝心情好了不少。
“宣瑤妃見駕。”皇帝迫不及待地傳瑤妃相見,要印證瑤妃是為他著想的猜測。
太監領命而去,大殿中一時靜寂無聲,皇帝沉默了片刻問道:“老愛卿,有人選推薦代替吳晗出任禦林軍統領嗎?”
方廷宣是有人選,但是他不會推薦,禦林軍統領相當了皇帝的護身甲,這個人選必得皇帝本人擇定方妥,貿然推薦,皇帝哪個時候疑心一起,覺得自己揠住他的咽喉,就大禍臨頭了。
方廷宣搖頭,道:“吳統領性情孰厚,武功高強,對皇上忠心耿耿,又是王府舊人,老臣也找不到一個比他更合適的。”
皇帝咬得牙想坐下,龍椅給他憤怒中砸掉一條腿了,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惱怒地轉了兩圈後,悻悻道:“吳晗禦前無狀,朕……朕即便不殺他,也不能給他留在宮中當差了。”
“暫時不動,慢慢尋訪,有合適的再替換下來亦可。”方廷宣順著皇帝的話道,吳晗其實不能撤換,皇帝心結不解,李懷瑾失寵君心便不能挽迴。方廷宣想了想,開口道:“老臣鬥膽,敢問皇上為何要撤換掉吳統領?”
“他……他……”皇帝憋著一腔怒火不便說,哼了哼道:“他窺覷瑤妃。”
瑤妃沒有把吳晗撲在她身上且頂起棍子一事講給李懷瑾聽,方廷宣雖不知詳情,聽皇帝這麽說,隱隱猜到,揚聲一笑,道:“瑤妃娘娘花容月貌,天真爛漫,當時剛逃脫奸人之手,必是驚惶失措,吳統領憐香惜玉,其實也沒什麽出奇的。”
若隻是摟著,也還罷了,可他撲倒瑤妃身上時,還動了欲念頂起棍子,皇帝不便說,悶著一口氣,隻氣臉孔通紅。
“皇上,瑤妃娘娘來了。”
“宣。”
瑤妃發髻胡亂梳的,一簪一釵亦無,還穿著上午的衣裙,上麵不少褶皺,見了皇帝也不行禮,隻站在一邊悲悲切切啼哭。
皇帝一肚子怒火,見瑤妃眼睛紅腫,形容慘切,心下又不忍了,憋著一口氣不理睬。瑤妃見他不來哄自己,哭得更悲淒,邊哭邊咳,聲音嘶啞,胸膛起伏,有些上氣不接下氣。皇帝想起方廷宣說瑤妃哭得噎氣昏過去,有些驚怕,怒火被擔憂澆熄,端不起架子,走過去低聲下氣哄人。
“好了,別哭了,是朕不好。”
“就是你不好,對我那麽兇。”瑤妃哭得更傷心了,邊抽泣邊控訴,“人家受了驚,你不安慰我,反而兇我……”
看來沒自己的事了,方
廷宣悄悄朝殿外退。
“誰讓你護著吳晗不給朕殺他?”皇帝有些憋屈。
“他救了我幹嘛還殺他?”瑤妃頂嘴。
方廷宣腳步一滯,他已經叮囑李懷瑾讓瑤妃在皇帝麵前說不讓殺吳晗是為皇帝安危著想了,瑤妃為何還這般說話?
“他是救了你,可他不該喜歡你對你動念,他那個起反應了,在朕麵前就那樣,背地裏不知是什麽樣?還有,你那時怎麽臉那麽紅?”皇帝被激起怒火,跟瑤妃比拚誰聲音大一般,嘶啞地大嚷,半點沒有帝皇的尊嚴,也不管一邊還有個方廷宣。
方廷宣搖頭不已,轉身剛想替瑤妃分辯兩句,卻見瑤妃一頭朝皇帝撞去,哭罵道:“吳統領不是太監,臣妾也不醜,他撲到我身上能沒有反應?臣妾又不是蕩-婦,那種情形能不羞臊臉紅?皇上你皇子一個又一個地生下,你是不是也喜歡你的皇子的母親?”
方廷宣暗暗叫絕,看來沒心計之人,也有沒心計的好處,腳下不停往外走,出了大殿悄悄迴頭,裏麵皇帝在左打躬右作揖請求原諒了。
落日已西斜,巍峨的宮城隱在暮色中,方廷宣站在大殿外,看著暗沉的景物沉默了片刻,招了內監總管到身邊。
“等皇上得空了,你替本相稟奏皇上一句話——置之死地而後生。”
李懷瑾在宮門外等著,見方廷宣出來,急忙迎了上去。
“相爺。”
“沒事了,迴去吧。”
“多謝相爺。”李懷瑾長揖。
方廷宣微笑著搖頭,他也沒盡什麽力,隻不過給了瑤妃在聖駕麵前申辯的機會。
“小王送相爺迴府。”李懷瑾陪著方廷宣往相府的馬車走去。
方廷宣也不虛辭,他正要借機試探李懷瑾。皇帝方才的態度很明白了,聖躬心中帝君的人選是李懷瑾。
馮丞斐若是堅持不肯當皇帝,他隻能轉而扶持李懷瑾了。
出長樂宮時剛入夜,此時卻夜色沉沉了,車夫把馬車前的燈籠點上,一片暈黃的光暈搖曳,李懷瑾伸手扶方廷宣,方廷宣微露笑意,搭著他的手上了馬車。
的的馬蹄聲響起,車軲轆滾動,方廷宣靠在馬車廂壁閉目養神,李懷瑾靜靜陪著,馬車走過一條又一條長街,方廷宣突
皇帝沒有追究皇後的責任,他沒有氣力去追究,他陷入混亂之中。
在瑤妃口中得知她來到摘月樓的原因後,皇帝也大體推斷出事情的經過,皇後反設一局要除掉自己的“寵妃”宸妃,而宸妃卻又利用起他傻傻的瑤妃。
在摘月樓下肯定是聽不到唿救聲的,吳晗會出現在摘月樓,那麽及時地救下瑤妃,隻能說明他一直在跟著瑤妃。
吳晗是他當皇子時的侍衛,瑤妃是侍女,兩人幾乎是同時來到他身邊的。
他們是不是郎有情妹有意?他們是不是一早就有勾搭了?如果是一早就勾搭上了,皇帝打了個寒噤,自己愛之如命的兒子,會不會不是自己的兒子?
那段時間,他為了不讓皇後發現自己沒有改變過喜歡瑤妃,拚命地寵幸其他妃子,到瑤華宮的次數少之又少。
而李懷瑾的相貌隨了瑤妃,一點也不像他,他想找出證實李懷瑾是自己兒子的證據都找不到。
皇帝驚怒交加,這些年日複一日絞盡骨血的算計勞心,在後宮那些根本不喜歡的女人堆裏輾轉掙紮,隻為了能與瑤妃有朝一日長相伴不分離。若是瑤妃的心不在他身上,他活著還有什麽樂趣?
皇帝想殺了瑤妃和李懷瑾,再殺死自己,可他做不到,他最終隻是咬著牙對瑤妃說,要殺了整個瑤華宮的宮女太監。
馮翌的人在宮中打聽不到什麽,那是因為,皇帝將這件事壓下了。
長樂宮明光殿,巨大的聲響一聲接一聲,所有能砸的都被光宗皇帝砸得粉碎。
殿外,太監總管整個人抖得篩糠一般,想進去勸,卻又不敢,他從皇帝還是小皇子時就跟在身邊服侍了,幾十年過去,這是第一次見皇帝發這麽大的火。
找不到東西砸了,光宗皇帝跌坐在地上,坐在一堆碎礫上怔怔呆呆。
沒有擺設的寢殿空曠幽蕩,光宗皇帝的空洞無神的目光在大殿的每一寸地方飄過。
“朕是孤家寡人嗎?這後宮裏,還有人是屬於朕的嗎?”
皇帝倒了下去,後腦勺與地麵的碰撞沉悶劇烈,聲音仿若中午瑤妃的那重重磕頭的聲音,像一記悶錘,再次擊打著皇帝的胸口。
“皇上如果執意要處死吳統領,就先賜臣妾一死吧。”
光宗皇帝臉頰上鬆馳地肌肉一陣顫抖,整個身子都不能動了。
瑤遙,你
這算什麽?逼朕嗎?為了吳晗,你連朕都頂撞!
難道?你真的喜歡吳晗?
“不,不可能!”光宗皇帝低語,捉住自己的頭發狠狠地拔,要把這個讓他發狂的念頭拔掉,可那惡念卻在他心中生了根,再也拔不掉。
皇帝手腳一動不動躺著廢礫上,氣息越發的紊亂,喘息越來越急,後來他胸口悶疼,四肢發麻,總有一口氣吊不過來的感覺。
“朕這是要死了嗎?”皇帝感到害怕,他不安地騷動起來,額前冷汗涔涔,他想高喊太監宣太醫,卻連張口說話的氣力都沒有……
“瑤瑤,你到底有沒有和吳晗好過?君玉是朕的兒子嗎?”
記憶裏皇子府的寢殿中,初次承歡的瑤妃滿頭的汗水,氤氳著水霧的眸子晶亮晶亮,漆黑的眼珠轉動著,捉著他的雙臂小聲道:“很疼,可是也很舒服,咱們再來一次。”
那少年時朝夕相伴的嬉言笑語去怎麽遺忘?
如果連瑤妃都對他不忠,那其他女人更不用說了。
皇帝把自己的兒子挨個在腦子裏掃過,然後他驚懼地發現,除了死去的皇長子,四個有名份的皇子,還有沒名份的馮丞斐,每一個人都是像母親,沒有一人在相貌上像他分毫。
“這些皇子裏麵,真要細論,也隻有格非可以肯定是我的兒子。”皇帝自言自語道。
柳妃進宮時是處子,而從她進宮到產子那一年期間,他為了裝出獨寵柳妃的樣子,夜夜宿在柳妃宮中的,在柳妃有喜期間,他仍是沒去別的妃子宮中。
那時,他悲傷他的瑤妃給他生的皇長子去世,一點寵幸女人的心思都沒有。
按年齡序齒,馮丞斐應是二皇子,其後的幾個皇子是同一年出生的,隻是月份不同。
“怎麽這麽整齊?”皇帝覺得胸口更悶了,更加的憤怒了,他甚至肯定了,那些個兒子都不是他的兒子,都是在柳妃生子後,這些妃子為鞏固地位,偷情懷上孩子,然後栽到自己頭上。
皇帝的依據是,他那時臨幸這些妃子的次數極少。
“朕若是死了,這江山要交給誰?”皇帝低喃。
想了又想,皇帝悲哀地發現,他的心中寵愛瑤妃和李懷瑾已成了習慣,除了李懷瑾,他不想把皇位給誰。
對自己這個想法,皇帝感到悲涼,他咬著牙,想要找到一些讓自己不想立李懷瑾為太子的力量,卻怎麽想也找不出哪一個皇
子能讓他想交付江山。
在至尊之位稱孤道寡二十一年,皇帝從來沒有正眼瞧過自己那另三個兒子,跟馮丞斐的接觸不少,可他沒把馮丞斐當兒子過,便是此時,他也無法讓自己從心理上接受,那個風致翩然,絕世無雙的人是自己的兒子。
皇帝品嚐到了孤苦的滋味,更悲苦的是,他無法強悍粗暴地推倒瑤妃在他心中的地位,除了瑤妃,他也找不到一個稍微貼心的人。
今日之事,說到底,怪皇後,怪宸妃,若是她們不設局害自己的瑤妃,吳晗就不會去救瑤妃,就沒有他後來看到的那一幕,他就不會如此痛苦。
皇帝為自己的憤怒找到發泄的地方,他恨不得把鄭皇後和宸妃挫骨揚灰,以發-泄心頭的恨怒。
皇後他拿捏不得,這些年他不假辭色從來不寵幸皇後,無從用雷霆君恩報複皇後,可宸妃……皇帝冷哼了一聲,霎地坐了起來。
“來人,傳朕旨意,宸妃沐天恩不思感佩,失德失職,削去妃位,貶入冷宮。”
88、唯餘長歎
“皇上,相爺求見。”內監被方廷宣逼著,顫顫驚驚入內稟報。
“不見。”皇帝很幹脆地道,這個時候,他誰也不想見,下午連李懷瑾得了訊求見,他都避不見麵。
“皇上,恕老臣無狀,擅闖了。”皇帝話音剛落,方廷宣走了進來,口中請罪,眼睛卻毫不惶恐地看著皇帝,微有皺紋的臉上那雙眼睛如萬丈深潭,既深且寒,讓人不由自主感服心悸。
“你……”皇帝不敢發火,問道:“老愛卿此來,所為何事?”
“老臣受信王爺所托進宮的。”方廷宣說得這一句便不再言語,然安靜之中所蘊含的無聲的逼迫力量,比咄咄逼人的言語更令皇帝感到壓力沉重。
“老愛卿要扶持的,不是格非嗎?”皇帝無力地問道。
皇帝這麽容易就把底牌露出來,方廷宣暗歎,同時也在心中自嘲。
鄭家當年扶持光宗上位,除了因鄭怡春喜歡他,還因為光宗皇帝城府不深,手腕沒有其他皇子的毒辣狠厲。方廷宣那時暗中推波助瀾,幫了鄭家一把,也是這個原因。
不過,皇帝在政事上,倒不昏匱,雖然算不上英明聖德,卻也中規中矩。
方廷宣收起失望,平靜道:“皇上,老臣不明白,瑤妃娘娘犯了何錯,皇上要發如此大火。”
“你……你都知道了?君玉
都告訴你了?”皇帝臉孔漲得通紅,有些家醜曝露的羞惱。
“老臣知道了,皇上知不知道,瑤妃娘娘下午哭得噎氣過去……”
“什麽?”皇帝變了臉,衝上前掐住方廷宣肩膀厲聲問:“救過來了嗎?瑤瑤沒事吧?啊?”
“救過來了。”方廷宣輕輕道:“雖是救過來了,可瑤妃娘娘精神很不好,聽信王爺說,瑤妃娘娘一直說,三十多年了,皇上從沒這樣兇過她,她不想活了。”
“她還有臉說?”皇帝咬牙,想起瑤妃舍命替吳晗求情,心中恨怒又起,沒東西砸就用腳踢,將腳邊的碎礫踢了一遍又一遍。
方廷宣靜靜地看著皇帝發脾氣,並不急著進言。
皇帝下午發雷霆之怒,瑤妃從未給他如此冷臉喝罵,迴了瑤華宮後哭得昏厥過去,搶救過來後,宮人急忙通知李懷瑾。李懷瑾聽瑤妃說了事情的始末,也有些著忙,求見皇帝不得,找不到馮丞斐商量,束手無策中,去了相府向方廷宣求助。
幾個皇子誰當皇帝,方廷宣心中首選是馮丞斐,次選是李懷瑾,而李懷瑾與馮丞斐的交情有目共睹,李懷瑾失勢,也相當於馮丞斐失勢,方廷宣當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讓方廷宣霍出臉麵替李懷瑾出頭,更因為李懷瑾過來找他時,將整件事情的經過,毫無保留地講了。
瑤妃迷迷糊糊,還在氣惱皇帝對她沒有好臉,見她差點受辱也不安慰,李懷瑾聽她說了事情的過程後,卻已經悟出皇帝是吃醋生氣,而方廷宣卻看到了皇帝更深一層的想法。
方廷宣囑咐李懷瑾去叮囑瑤妃一句話,然後就進宮了。
“皇上,老臣鬥膽進言,上午之事,錯不在瑤妃娘娘身上。”方廷宣在皇帝開口相駁前,緊接著又道:“事情的起因和經過暫且不說,老臣請問皇上,殺了吳晗,誰做禦林軍統領?”
誰做禦林軍統領?皇帝啞了,軍權掌握在鄭建業手裏,他唯一抓住的隻有禦林軍,而禦林軍關係著整個皇宮的安危,若是禦林軍也落在鄭建業手裏,便是一把利劍懸在他頭上一般。
殺了吳晗,還真找不到他信得過的人來當禦林軍統領了。
難道瑤妃拚死頂撞不讓自己殺吳晗,是為了自己著想?皇帝點頭又搖頭,覺得瑤妃看的沒有那麽遠。
雖然不相信瑤妃是為了他的安危反對殺吳晗的,可是能找到一個讓自己心中略為舒坦些的理由,皇帝心情好了不少。
“宣瑤妃見駕。”皇帝迫不及待地傳瑤妃相見,要印證瑤妃是為他著想的猜測。
太監領命而去,大殿中一時靜寂無聲,皇帝沉默了片刻問道:“老愛卿,有人選推薦代替吳晗出任禦林軍統領嗎?”
方廷宣是有人選,但是他不會推薦,禦林軍統領相當了皇帝的護身甲,這個人選必得皇帝本人擇定方妥,貿然推薦,皇帝哪個時候疑心一起,覺得自己揠住他的咽喉,就大禍臨頭了。
方廷宣搖頭,道:“吳統領性情孰厚,武功高強,對皇上忠心耿耿,又是王府舊人,老臣也找不到一個比他更合適的。”
皇帝咬得牙想坐下,龍椅給他憤怒中砸掉一條腿了,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惱怒地轉了兩圈後,悻悻道:“吳晗禦前無狀,朕……朕即便不殺他,也不能給他留在宮中當差了。”
“暫時不動,慢慢尋訪,有合適的再替換下來亦可。”方廷宣順著皇帝的話道,吳晗其實不能撤換,皇帝心結不解,李懷瑾失寵君心便不能挽迴。方廷宣想了想,開口道:“老臣鬥膽,敢問皇上為何要撤換掉吳統領?”
“他……他……”皇帝憋著一腔怒火不便說,哼了哼道:“他窺覷瑤妃。”
瑤妃沒有把吳晗撲在她身上且頂起棍子一事講給李懷瑾聽,方廷宣雖不知詳情,聽皇帝這麽說,隱隱猜到,揚聲一笑,道:“瑤妃娘娘花容月貌,天真爛漫,當時剛逃脫奸人之手,必是驚惶失措,吳統領憐香惜玉,其實也沒什麽出奇的。”
若隻是摟著,也還罷了,可他撲倒瑤妃身上時,還動了欲念頂起棍子,皇帝不便說,悶著一口氣,隻氣臉孔通紅。
“皇上,瑤妃娘娘來了。”
“宣。”
瑤妃發髻胡亂梳的,一簪一釵亦無,還穿著上午的衣裙,上麵不少褶皺,見了皇帝也不行禮,隻站在一邊悲悲切切啼哭。
皇帝一肚子怒火,見瑤妃眼睛紅腫,形容慘切,心下又不忍了,憋著一口氣不理睬。瑤妃見他不來哄自己,哭得更悲淒,邊哭邊咳,聲音嘶啞,胸膛起伏,有些上氣不接下氣。皇帝想起方廷宣說瑤妃哭得噎氣昏過去,有些驚怕,怒火被擔憂澆熄,端不起架子,走過去低聲下氣哄人。
“好了,別哭了,是朕不好。”
“就是你不好,對我那麽兇。”瑤妃哭得更傷心了,邊抽泣邊控訴,“人家受了驚,你不安慰我,反而兇我……”
看來沒自己的事了,方
廷宣悄悄朝殿外退。
“誰讓你護著吳晗不給朕殺他?”皇帝有些憋屈。
“他救了我幹嘛還殺他?”瑤妃頂嘴。
方廷宣腳步一滯,他已經叮囑李懷瑾讓瑤妃在皇帝麵前說不讓殺吳晗是為皇帝安危著想了,瑤妃為何還這般說話?
“他是救了你,可他不該喜歡你對你動念,他那個起反應了,在朕麵前就那樣,背地裏不知是什麽樣?還有,你那時怎麽臉那麽紅?”皇帝被激起怒火,跟瑤妃比拚誰聲音大一般,嘶啞地大嚷,半點沒有帝皇的尊嚴,也不管一邊還有個方廷宣。
方廷宣搖頭不已,轉身剛想替瑤妃分辯兩句,卻見瑤妃一頭朝皇帝撞去,哭罵道:“吳統領不是太監,臣妾也不醜,他撲到我身上能沒有反應?臣妾又不是蕩-婦,那種情形能不羞臊臉紅?皇上你皇子一個又一個地生下,你是不是也喜歡你的皇子的母親?”
方廷宣暗暗叫絕,看來沒心計之人,也有沒心計的好處,腳下不停往外走,出了大殿悄悄迴頭,裏麵皇帝在左打躬右作揖請求原諒了。
落日已西斜,巍峨的宮城隱在暮色中,方廷宣站在大殿外,看著暗沉的景物沉默了片刻,招了內監總管到身邊。
“等皇上得空了,你替本相稟奏皇上一句話——置之死地而後生。”
李懷瑾在宮門外等著,見方廷宣出來,急忙迎了上去。
“相爺。”
“沒事了,迴去吧。”
“多謝相爺。”李懷瑾長揖。
方廷宣微笑著搖頭,他也沒盡什麽力,隻不過給了瑤妃在聖駕麵前申辯的機會。
“小王送相爺迴府。”李懷瑾陪著方廷宣往相府的馬車走去。
方廷宣也不虛辭,他正要借機試探李懷瑾。皇帝方才的態度很明白了,聖躬心中帝君的人選是李懷瑾。
馮丞斐若是堅持不肯當皇帝,他隻能轉而扶持李懷瑾了。
出長樂宮時剛入夜,此時卻夜色沉沉了,車夫把馬車前的燈籠點上,一片暈黃的光暈搖曳,李懷瑾伸手扶方廷宣,方廷宣微露笑意,搭著他的手上了馬車。
的的馬蹄聲響起,車軲轆滾動,方廷宣靠在馬車廂壁閉目養神,李懷瑾靜靜陪著,馬車走過一條又一條長街,方廷宣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