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可輕傳——不知道多少道經典籍因為這一個規則而被毀,再也無法傳承下去,缺乏了原本的道韻的功法入門極其艱難,修行之路尤為坎坷,而雪上加霜的是,即使是一些原本常見的功法,也因為存活下來的修士並不多,而被迫失傳。


    西方天帝相比降災的北帝和斬碎五行的南帝看起來要柔和許多,實則這才是真正的絕戶計謀!


    傳道者,也就是這個時候才真正走到了一起。


    在那個災難之後滿目瘡痍的九州之上,他們才是真正誌同道合之人。


    道門的先輩自述,他們收集了各方流傳的道經,而且一些修士們盡可能地寫下了自己的傳承,毫無保留。


    除此之外,幸存的修士和凡人在災難之中結下的情誼很深,他們也再度站在了一起。整個九州,在那個時候其實是沒有什麽分別的。


    這似乎也是正常的,因為在當時,修士和凡人之間的距離本來就也並不遙遠,更何況災難之後,天地之間俱是共患難者。


    幸存者們相聚在一起,共同建設著暫時安穩的九州,所有人都同心協力。


    而後,他們也找到了在劇變之後的九州之上適應新的靈力的方法。


    看到這裏,薑小樓頓時精神一振。


    這會是靈根的來源嗎?


    但是她忽而又頓住了。


    “被撕掉了。”


    年表中間,赫然是明晃晃的缺頁,而且隻少了這一張紙。


    而且從中間的痕跡來看,其實這張紙被撕掉都是許久以前的事情了。


    這套年表一直以來都保存在道門的藏書閣,有什麽人會刻意來損毀?而更詭異的是,為什麽隻撕掉了這一頁?


    這隻可能是道門中人自己做的,那麽,道門中人為什麽要這麽做?


    薑小樓不打算停下來想這些問題,而是接著看了下去。


    缺了一頁之後,接下來的內容就沒有什麽疏漏了。


    果然要尋找九州的曆史還是要來道門,也隻有道門什麽都能記得清清楚楚。


    雖然道門繼承了傳道者的遺誌,但傳道者並不全都是道門先輩。當年的幾個傳道者分別在九州控製著不同的勢力傳承,但隻有道門留存了下來。


    薑小樓注意到在那個時候也有一個劍宗,而劍宗這個名字,其實也幾度易主,隻是從道門的記載來看,劍宗的山門一直有人固守著。


    和劍宗的傳聞相對照一番就知道,想來,那就是鑄劍峰一脈的先輩了。


    但就像是道門也已經要漸漸和傳道者們的誌向分道而行,鑄劍峰一脈除了劍和神祇的腦殼也什麽都沒有流傳下來,比道門還慘,至少道門沒有在山門下麵鎮壓一個神祇的頭。


    可這二者都已經是如今的九州之上最為悠久的傳承了,修真界多的是一些名聲不顯,又很快衰落下去的小門派,光是道門記載裏麵這些小門派的更迭就根本數不清楚。


    在記載之中,自上古以來,修真界幾度變化,凡間也同樣滄海桑田,因為靈根資質的原因,修者和凡人再度分別,修真界遠離凡間皇朝。


    而修者和修者之間,也開始有了巨大的隔閡,因為他們彼此都覺得對方非我族類。


    這就是仙魔之別初顯。


    這關係到修真界和魔域的分離,也關係到仙魔戰場的出現。


    薑小樓聚精會神看下去,但很快又垮下了臉。


    “……又被撕了。”


    雖然她的心境其實不錯,兩次被打斷都沒有火冒三丈,但薑小樓的咬牙切齒也是真的。


    道門是盛產什麽撕書狂魔嗎?!


    寫了又撕掉,這比完全沒有記載還要讓人憤怒!


    但她卻也再也無法忽視自己那深深的困惑了。


    撕掉記載,代表著不願為後人所知道,但是關於化神境界那個謊言的記載都能流傳下去,不加掩飾,道門中人為什麽要毀掉有關適應靈氣和仙魔分歧的內容?


    第147章


    然而縱然道門坦蕩, 薑小樓也未必能夠找到最初做出來這件事情的人了,更何況從這個記載來看……道門也未必有多麽坦然。


    隻是道門當然也並不容易。


    承載著曆史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這段曆史是如此的悠長。


    薑小樓放下道門所有的記載, 輕輕歎了一口氣。


    這些記載的所有內容都是站在道門自身的立場和視角來敘述的,所以其中必然會有偏頗之處, 但傳道者誠然可敬,薑小樓也無法否認。


    隻是, 畢竟已經過去了萬年以上的時間, 即使昔人的遺誌尚在, 後人能有幾人還堅定著, 也未必了。當代的這些修士們,既不會記得禦靈宗那些修士們的犧牲,也不會感念傳道者傳道之情。


    但也不能指望人族太過看重這樣的情誼, 若不然, 再往上追溯,感激起來盜火者傳火種入人間的恩情,那可就糟糕了。


    道門之中的記載,並沒有溯及至盜火者的年代,也許是因為那本來就是之於上古也很遙遠的緣故,又或許是因為在當時,他們根本不敢落筆。


    薑小樓是不可能全然相信道門自己的記載的, 傳道者以傳道為誌向,這當中固然有為此苟且存活下來之人, 但也會有因為畏戰避戰才活下來的, 隻是在當時大局已定,他們也不好分辨罷了。


    但傳道者的誌向,並非是薑小樓的誌向, 也並非禦靈宗滿門所願,這就是器靈曾經表態的理念不同。


    不過,雖然秉持著不同的理念,薑小樓也還是希望道門能夠永遠傳承下去的,即使此次人族敗了也一樣。


    她放下這些有關曆史的記載,開始在一些同樣也很古老的書籍之中尋覓。


    這要感謝玉丹大師的無私奉獻,靠他指的路,薑小樓成功找到了許多她很感興趣的東西。


    至於玉丹大師是怎麽潛入道門內部查看這些典籍的,薑小樓沒有問,也不打算追究。


    ……


    “魔氣雖則不顯,然九州必然墮魔,眾生成魔,萬物成魔,最終世間無有不魔,唯魔而已,無有眾生,唯魔與寂。”


    這是在玉丹大師標注過的一本典籍的扉頁所寫,字跡潦草,但還很流暢,可以看出來寫下這行字的人像是深思熟慮許久。


    但這行字下麵全部都是謾罵和不理解的話語。道門據說處處如此,道門弟子會在典籍之上相互交流感想,有許多已經被引為佳話,但這本書顯然不是這樣的。


    “瘋子!有病!”


    “翻開此書,你會失去人生之中寶貴的半個時辰。”


    下麵還有另外一行不同字跡的批注,為上文作解。


    “為什麽是半個時辰呢?因為我打賭看不到半個時辰你就不會再想接著看下去了。”


    薑小樓挑了挑眉,衡量了一下自己寶貴的半個時辰,還是翻開了這本書。


    正如扉頁之上所言,其中的話語都像是一個瘋子才能說出口的,玉丹大師的雖然自這本書之上學到了不少,但也並不完全讚同。


    因為此書的作者的確是一個瘋子,而且他對魔氣的理解完全是錯誤的,但他就在這錯誤的理解之上,得到了一個荒誕的結論。


    萬事萬物必然都會墮落成魔,等到天地被魔氣覆蓋,那麽世間會進入一個均一的唯有魔氣的狀態之中,也不再有眾生萬物。


    薑小樓默默合上了書……她好像真的浪費了自己人生中寶貴的半個時辰。


    所以她也沒有讀到最後,也沒有看到,在末頁其實有一行薑小樓有些熟悉的字跡的批注。


    “雖然有些荒誕,但也有道理,可以推算一試。”


    薑小樓接著去翻剩下的典籍。


    除了這一本格外離譜之外,其餘的幾本倒也還算正常,而且道門修士們的猜想都很有意思。


    真靈是難以觸及的,但與修士本身息息相關,隻是,雖然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真靈,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修行真靈,甚至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感應到。


    在道門的猜想之中,這與修士們的修為有關,因為修行本身就是一條逆天之道,修士們從凝氣,再到築基和金丹,直至結嬰,都是在鋪就一條道路,而化神也並非是最終的終點。


    盡管在修真界的普遍看法之中化神之後再劃分境界,而後就是飛升成神,超脫於九州。但是一來現在的修真界沒有任何修士飛升的可能,二來,飛升本身就是一個比化神還要更大的騙局。


    這一點道門中人沒有那麽明白,薑小樓是明白的。飛升本身就是那些盜火者的陰謀,而越來越多的人族化身成為神祇之後,也默契地隱瞞了這個事實。而在上古還可以飛升的年代之中,即使是飛升成神,也同樣無法超脫。


    在薑小樓的推測之中,這件事情或許並非與東西二帝有關,而是來自曾經為人族的南北而天帝。因為人族永遠都是最了解人族的,飛升成神是不是謊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神祇的地位,權勢遠高於當時的人族,所以飛升的人族修士會怎麽選擇不言而喻。


    因此,在盜火者先扯了一個謊,道門為了圓這個謊又一次扯了一個謊言之後,修真界之中有關化神境界與飛升之路的傳聞才會越來越混亂離譜。


    道門中人甚至自己也沒有逃過去,但是他們到底要比那些尋常修士更懂得如何思考和鑽研,即使是被遮蔽了真相,也能另尋一條路出來。


    在他們看來,化神之後修士才可能觸及到自己的真靈,從而借著真靈的升格來提升自己。


    這和言輕給薑小樓提到過的有關神聖境界的猜想很一致,他也認為神聖境界是連接在化神之後——或者必須有化神作為基礎的。


    這似乎也有道理,因為直到化神境界之後,修士才可以超脫於本來的肉身,這正是接觸真靈的最好的時機。


    真靈的修行是一個升格的過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麵和那些神祇的修行之路有些相似。


    然而吸取其它人族的真靈來豐富自己的真靈,這和神祇又有何異?


    當然,明真那種反過來吸收神祇的方法可以作為參考,但是很難仿效。


    薑小樓不可能做出這樣的選擇,所以她也隻能再去找尋別的道路。在道門提出的這些猜想之中,還有另外一點讓她覺得很有道理的。


    真靈的升格可以來自於自身,也可以來自於外物,這之中最特殊的就是整個九州世界的規則。


    掌控規則,繼而借九州升格。


    由此推算,隻要能夠獲得規則碎片,就能讓原本在化神境界的修士邁入和神祇相當的偽神境界,也就是道門所稱唿的神聖。


    這件事情不會有說來的這麽簡單,但聽起來還算可行。


    而且,薑小樓想到了自己身上的東西。


    她以《鑄劍術》強行融合了仙魔界的補天石,但是在補天石之前,她並不確定她身上是否還有另外一塊規則碎片。


    那來自她從未謀麵的生母。


    而湛明劍,是否也因為那塊規則的碎片而來。


    薑小樓依然沒有摸到頭緒,道門這裏也隻是猜想罷了,沒有道門修士親身印證過。她記了下來,接著去看別的猜想的內容。


    薑小樓看著看著,就不由感慨道玉丹大師能夠在道門典籍之中總結出來一條逆魔的路徑也實在很不容易。


    因為道門上下這些典籍也好記載也好,根本就沒有任何一個固定的方向,所有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而道門偏偏正是一個能夠包容所有這些猜想的地方。


    提出這些猜想並且記錄下來到典籍之中的修士是很輕鬆,但在後人麵前,就是一大堆南轅北轍的內容,而且數目上麵說不定還會有兩本典籍作者的隔空對話——論道其次,更多的是罵戰。


    這讓不論是閱讀還是理解都變成了不那麽容易的事情,她有著玉丹大師提供的書單,而且比玉丹大師更為了解此道之上的內容,但也領悟起來極其艱難。玉丹大師單憑自己一個人能夠做到這種地步,想來曾經也是很了不得的修士。


    薑小樓沉下心來,迅速閱讀著道門所有關於真靈的典籍,全數印在腦海之中,但這中間的猜測她並沒有嚐試。


    在道門之中運轉冥丹之法,並不合適。不用薑小樓囑咐,明真也明白這一點,他做著和薑小樓差不多的事情,隻是和薑小樓並不在同一個方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拜師劍宗後我轉職成了錘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池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池雲並收藏拜師劍宗後我轉職成了錘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