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奎明顯地感覺到皇帝今天的心情非常好。平日裏用過早膳,皇帝會抱怨一番,並且表示不想上朝,然後磨磨蹭蹭地去紫宸殿。今日不一樣,用完早膳,皇帝還哼起小曲,吹著口哨,邁著歡快的步伐前往紫宸殿。


    “皇上,漢王殿下迴來了,您的心情好像變得非常好。”


    “有嗎?”皇帝雙手插在袖子裏,嘴角噙著笑容,“朕的心情一向都好。”


    “您今日的心情尤其好。”


    皇帝抬起腳踢了下孫奎的屁股,“就你話多。”


    “奴婢該死。”


    “下了朝,就去把那個臭小子抓迴來,瀟瀟眼巴巴等著呢。”


    孫奎在心裏說道:皇上,是您眼巴巴地等著吧。


    之前,皇上還非常冷酷地不管漢王殿下的生死,還說漢王殿下要是不能平安迴京,就說明他沒有本事。如今漢王殿下迴來,皇上又一副高興的模樣。


    有時候,他真的不知道皇上是疼愛漢王殿下,還是隻是把漢王殿下當做工具。


    “皇上,漢王殿下迴來,想必一路上非常辛苦,隻怕下了朝過去,殿下還沒有醒。”孫奎是非常細心的,“要不奴婢午時去請漢王殿下,屆時您和漢王殿下,還有梁嬪娘娘一起用午膳。”


    “朕可沒說跟那個臭小子一起用膳。”皇帝哼了一聲說,“那就午時前去抓他。”


    “是,皇上。”


    紫宸殿裏,文武百官們已經站好,並整理好儀容。見皇帝走進來,忙行禮:“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都起來吧。”


    聽皇帝的語氣,大臣們都猜到皇帝今日心情很好。


    察言觀色是每個做官的必會的技能。他們雖捉摸不透皇帝的想法,但是他們能通過察言觀色,猜到皇帝的心情好不好。


    皇上今日的心情好像格外好,發生了什麽好事嗎?


    聽說漢王殿下昨晚抵京了,難道漢王殿下帶迴來不少好東西?


    漢王殿下真的迴來了?


    迴來了,就在楚王府。


    大臣們還有一個本事,那就是不說話,通過眼神也能交流。


    如今已是臘月,再過一段時日,朝廷就要封朝。這些時日,朝中大小事情非常多。每天早朝至少要上兩個時辰。


    今日的事情多了些,等下了朝,都快要午時了。


    孫奎連口茶都沒有喝,急急忙忙去追楚王。


    楚王得知孫奎要去他府邸找趙曜,便帶著他迴府了。


    在去楚王府的路上,楚王跟孫奎聊了一會兒家常。


    趙曜剛起,正等著楚王迴來,一起用午膳,沒想到被孫奎“抓”到宮裏。


    等到了宮裏,趙曜沒有跟孫奎去見皇帝,而是直接去了昆德殿。


    “殿下,您不去見皇上嗎?”


    “我先去見母妃。”趙曜邊跑,邊對孫奎說,“我快要餓死了,先讓我跟母妃吃飯。”


    “殿下,您等等……”孫奎的話還沒有說完,趙曜已經跑走了。他想追,也追不上了。


    皇帝見孫奎一個人迴來,忙問趙曜去哪呢。孫奎如實以告,氣的皇帝大罵趙曜。


    “皇上,那您是一個人用午膳,還是去昆德殿用膳?”


    “朕被那個臭小子氣飽了,還用什麽午膳。”見小兒子迴宮,不第一時間來見他,皇帝心裏很氣。


    “要不奴婢去昆德殿把漢王殿下抓來?”


    “朕不想見他。”皇帝氣唿唿地說道。


    孫奎忍著笑說:“那奴婢伺候您用膳吧。”


    “不吃。”


    孫奎哄了半天,終於哄得皇帝去膳廳用膳。


    皇帝沒有去昆德殿用膳,是想讓梁嬪好好地跟趙曜說會話。


    昆德殿裏,母子倆已經見過麵,並都流了淚。


    敘舊完,趙曜便大快朵頤地用膳。


    “還是母妃做的飯菜好吃。”


    聽到兒子這麽說,梁嬪心裏又是高興又是心疼。


    “慢點吃,不要噎著。”


    “母妃,我實在是太餓了。”他一覺睡到中午,肚子早就餓的呱呱叫。


    梁嬪怕兒子吃急了噎住,趕緊給他盛一碗湯。


    “快喝點湯。”


    趙曜喝了幾口湯,又急吼吼地吃了起來。


    看著兒子這副狼吞虎咽的模樣,梁嬪又是無奈又是寵溺。


    “天下美食都沒有母妃做的飯菜好吃。”他在沼澤府吃了不少美食,但是所有的美食都抵不上母妃親手的飯菜。“我在沼澤府最想的就是母妃做的飯菜。”


    梁嬪打趣道:“不想母妃嗎?”


    “當然想。”趙曜嘴甜地說道,“我最想母妃了。”


    梁嬪被兒子這兩句話哄得非常開心,“我還以為你舍不得迴京。”


    “怎麽可能?”趙曜停下手中的筷子,說道,“母妃在京城,我怎麽舍不得迴來。”


    “娘娘,殿下的嘴越來越甜了。”


    梁嬪調侃兒子道:“在沼澤府怕是吃了不少糖。”


    “母妃,你笑話我。”


    “好好好,母妃不說了,你先好好吃飯。”


    趙曜一連吃了四碗飯才吃飽。如果不是梁嬪攔著,他還能再吃一碗。


    用完膳,母子倆開始聊天。


    趙曜先是關心地詢問梁嬪這一年多在宮中的生活,梁嬪說她很好。


    梁嬪也問了些事情,之後才說正事。


    “你迴京為什麽不提前跟我說一聲?”


    “我這不是想給你們一個驚喜麽。”趙曜朝梁嬪眨了眨眼,“母妃,你有沒有驚喜到?”


    “你遇到刺殺了。”梁嬪篤定道。


    趙曜本想說“沒有”,但是看到梁嬪平靜的眼神,到嘴邊的“沒有”無法說出口。他愣了下說:“果然瞞不過母妃。”


    “韓王派的刺客,是嗎?”


    “是。”梁嬪猜到是韓王派的刺客,趙曜對此並不驚訝。“我離開沼澤府兩天後,他就派刺客刺殺我,一波接著一波,甚至還派了死士。這些時日,換成荀家和王家派死士刺殺我。”


    梁嬪臉色立馬變了,急忙問道:“有沒有受傷?”


    “沒有。”趙曜說完,見梁嬪不相信他的話,他擼起袖子,扯開胸口的衣服,讓她看。


    梁嬪還真仔細地檢查了一番,見他身上沒有新鮮的傷口,她心裏便放心了。


    “沒受傷就好。”


    “我早就料到韓王會刺殺我,怎麽可能不提防。”


    “韓王為何一定要置你於死地?”


    趙曜語氣平靜地說道:“前段時日,我把他在安南和柔佛那些國家的勢力全都端了,並且間接地找到他跟匈奴三王妃勾結的證據。”


    梁嬪被兒子這番話驚到了,“你把他在外邦國家的勢力全都毀了?”


    “嗯,一個不剩。”趙曜笑著說,“他們在這些國家的勢力不小,為此我還發了一筆大財。”韓王跟三王妃他們在這些國家的錢財可不少。


    梁嬪:“……”難怪韓王要讓他死。


    “你毀了他們的心血,難怪他們恨你入骨。”


    “恨就恨唄,反正我又不會少塊肉。”韓王從未看得起趙曜,趙曜也看不上他。“韓王自以為他和三王妃在外邦那些國家做的事情神不知鬼不覺,認為我這個漢王是個擺設,那我得讓他們知道我這個漢王不是擺設。”


    “他們做了什麽讓你徹底毀了他們在外邦的勢力?”梁嬪了解自己的兒子,如果不是韓王惹怒了他,他是不會輕易毀了他們在外邦的勢力。


    “一直派人刺殺我算不算?”


    梁嬪緊皺著眉頭說道:“什麽,韓王一直派人刺殺你,你怎麽不說?”


    “說出來讓您擔心麽。”


    “韓王之前為何派人刺殺你?”


    “還能因為什麽,因為我不識相,不把生意給他做。”


    梁嬪聽後,滿臉怒意:“欺人太甚。”


    “母妃別氣,他派去刺殺我的人,全都死了。”趙曜道,“還有他在沼澤府的眼線也全都拔了。”


    梁嬪相信兒子的能力,“韓王還做了什麽?”


    “販賣人口,把大周的百姓賣到外邦。”趙曜想到韓王跟三王妃做的事情,神色瞬間變得冰冷,“他們在外邦那些國家,幹的都是傷天害理的事情。我除掉他們,也算是為民除害。”具體怎麽傷天害理,趙曜並沒有詳說。


    “除的好。”梁嬪大概猜到韓王跟三王妃做了什麽事情。“韓王不迴京是被你嚇得吧?”


    “嗯,他自作聰明。如果他迴京,一口咬定自己沒做,反而沒事。可他偏偏稱病不迴京。”趙曜一臉嘲諷地說道,“他不迴來是做賊心虛,反而坐實了他跟三王妃勾結。”


    梁嬪想到了什麽,麵上一片凝重:“隻怕韓王會造反。”


    “就等他造反。”


    梁嬪聽了這話,麵上露出一抹驚愕,“你故意逼韓王謀反?”


    “不愧是母妃,一下子就猜中了。”趙曜鏟除韓王跟三王妃他們在外邦國家的勢力,就是逼韓王狗急跳牆。


    “你真是……”


    “他就算沒有謀反之心,但是他勾結外族,就憑這一點,他就該死。”哢噠一聲,趙曜手中的茶盞碎成兩半。“他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想得美啊。”


    “你這麽做沒錯,隻是……”


    “楚將軍在北境,不會出事的。”趙曜又道,“父皇把楚將軍留在北境軍營,不就是為了防匈奴麽。”


    “你的意思是你父皇早就知道韓王跟三王妃的事情?”


    “我都能知道的事情,他怎麽可能不知曉?”


    梁嬪想想也是,“你不止是逼韓王造反吧。”


    果然知子莫如母啊。


    “母妃,你不愧是我的母妃。”


    梁嬪笑道:“你想利用這事,徹底搗毀匈奴,讓匈奴各部永遠無法再合並。”


    趙曜朝梁嬪豎起大拇指:“母妃英明。”


    梁嬪問道:“有把握嗎?”


    趙曜伸出手指比了個“八”。


    梁嬪瞬間放心了,“那就好。”剛說完,她想起方才兒子說荀家和王家派死士刺殺他一事,“荀家派死士刺殺你,我能理解,王家怎麽迴事?”


    “淑嬪。”趙曜右手的食指輕輕敲打著桌子,“榮貴妃病重,代王被叫迴京,是淑嬪的手筆。”


    “淑嬪?她為何要幫德妃他們嗎?”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淑嬪跟德妃在進宮之前,私底下的關係應該不錯。”


    “不對啊,我聽說她們二人在進宮前,關係就很差。”


    “裝不合很常見,隻是沒想到她們裝的這麽好。”趙曜忽然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父皇怕是也被她們二人騙了。”


    “是所有人都被她們騙了。”梁嬪也沒想到淑嬪和德妃竟然是裝不合,“你是怎麽知道這事?”這孩子不在京城,卻對京城和宮裏的事情了如指掌。“什麽時候知道的?”


    “榮貴妃病重的時候猜到的。”


    “所有人都認為榮貴妃是裝病,你一開始就知道她是真病?”就連梁嬪自己也覺得榮貴妃在裝病,為的就是讓代王迴京。


    “對啊,因為榮貴妃不願意讓代王迴京。”趙曜說道,“代王留在北境,還可以繼續立功。再者,榮貴妃想讓代王留在北境軍營,成為北境軍營的大將軍。”


    “皇上不是早就任命楚將軍為北境軍營的大將軍嗎,代王沒有機會了啊。”


    趙曜意味深長地說道:“楚將軍不可能一直留在北境軍營。”


    “你怎知楚將軍不能一直留在北境軍營?”梁嬪倒覺得楚將軍一直留在北境,抵禦匈奴挺好。


    “楚將軍他們四個深受父皇重用,可以說是父皇身邊的大紅人,他們每個人手裏都有軍權,如果讓楚將軍一直留在北境,其他武將怎麽看。”趙曜悠悠說道,“父皇相信楚將軍不會造反,但是其他人呢。”


    說到這裏,梁嬪便明白了。


    “沒想到榮貴妃還有這種心思。”楚將軍本來就深受皇恩,北境軍營有幾十萬將士,如果楚將軍一直留在北境軍營,不可能不被人嫉恨。


    趙曜歎道:“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臣們求著我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梁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梁梁並收藏大臣們求著我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