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自李毅占領扶餘城,已將該城改名為伊通城。薛信到達後,被任命為伊通縣令,薛信終於能與宋智平起平坐,當上了一縣之令,真是誌得意滿,樂不可支。
張英知道薛信經過逐漸的錘煉,一年多進步神速,但他心粗的弱點難於在短時間內改掉,對他還是有些放心不下。曾敲打薛信:“師父們信任有加,才把這重要位置交到你的手上,這個烏紗帽雖小,但你肩負著責任重大!不要當個芝麻綠豆大的官,就臭美得忘乎所以。如果你惹下禍端,隨時隨地都會摘下你頭上的帽子,讓滾迴老家去!”
“薛信不敢肆意妄為,定盡心竭力,將伊通縣治理得繁榮昌盛。”薛信畢恭畢敬,不敢有半分不敬之色。
張英是敲響警鍾,讓薛信有所顧忌,不要以為天高皇帝遠,便可以為所欲為。同時也是督促他繼續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所轄這十幾萬人口,能夠多福多財。
建平缺乏人才,李毅三人早就急在心裏。自安定下來,就派人前往臨近的幾個郡縣,招攬有識之士,以為己所用!但那些名門望族,都以名士自居,沒有人肯來建平這窮鄉僻壤,而窮人家的孩子,誰又讀得起書?派出的幾批人手,或是無功而返,也許帶迴些識幾個字的人,但其中華而不實者甚多,真才實學,可堪大用的卻一個也沒有。
步履維艱,荊棘叢生,李毅所麵臨的問題,不是一年半載能夠解決的,靠他人絕不能招攬有用之才,李毅便決定親自走一遭。
在離去之前,必先安定內部,伊通暫無強敵,隻要按部就班,發展經濟,使百姓富足,讓民眾安居樂業,為下一步大量移民,打下穩固的基礎,薛信便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就是因薛信能力不足,勉強赴任伊通縣令,李毅三人實在不放心,才決定扶上馬後送一程。師父們留在伊通,觀察一段時間,對其不當之處,加以指摘和調教。
經過一段時日,見薛信日漸成熟,通縣境內也進一步安定,李毅三人欲帶領著鮮卑兵馬迴奔建平,漢兵暫留於通縣屯田,並以防止萬一出現民變,可以進行臨機處理。等將來漢民不斷進入,征集到新的漢兵,再將老兵替換迴建平。
正當李毅等即將啟程之際,東方的挹婁部落派遣使節來到通城,他們本是前來朝見扶餘王,不想已經改庭換麵,便將貢品送給了李毅。
無功不受祿,李毅白拿別人的東西,他心中自是不安。東西不能白拿,需拿出等價的物品迴贈。薛信依命從府庫取出財物,將使節打發走了。
對挹婁使節來說,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扶餘長期停留在奴隸製度下,生產力受到了限製,是比較落後。但對比還處於原始社會的挹婁,扶餘可以完爆,隻是挹婁所處多山嶺林木,數次攻打可以戰勝,想要占領卻是千難萬難。
因而挹婁隻屈服納貢,卻沒有亡國滅種。今見到思想、能力等各個方麵,都強出扶餘數籌的李毅,卻平等與其相交,不覺欣喜若狂,之餘還有積分詫異。但得到禮遇,總比受到蔑視強得多,挹婁使節帶著受寵若驚的感覺,欣欣然滿載財物返迴了家鄉。
“對一群要飯花子,為什麽禮遇有加,還不如隨隨便便打發他們算了!”望著挹婁使者消失的背影,薛信一臉疑惑,終於忍不住發問了。
“這其中道理十分繁雜,就你當前的水平,還真難弄得明白,不過你要記住,不可輕視任何勢力,包括弱小的挹婁和沃沮。若是慢待了客人,引發了不必要的麻煩,定拿你是問!”於冰麵無表情的講出一段話,令薛信臉上一寒。
“與伊通相鄰的勢力,除了弱小的沃沮、挹婁,還有正在興起的高句麗。聽聞其國王男武伯固較有一番作為,他富民強兵,卻不可小視,要聯絡東方,謹防南方,常與建平取得聯絡。”張英說出了戰略構想,同時也敲響了警鍾。
隻要薛信能按照張英所說的進行落實,那伊通便沒了後顧之憂,見別無他事,三人帶領人員,在薛信依依惜別下,離開了鬆遼平原。
得隴必望蜀,平滅扶餘之後,李毅也想收複挹婁、沃沮等地,這樣後方才真正是鐵板一塊。
但正如扶餘付出血的教訓,想收複挹婁、沃沮,靠武力是不智之舉,況且勞師動眾,打下一片沒有任何價值的領土,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啊。
不如暫時擱置,與這些勢力友好相處,再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諸多方麵,逐漸將其同化,讓他們自然而然的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這是李毅的想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張英所讚同,因而初步確定下來。
但建平並不富足,伊通百廢待興,要輸出各方麵的影響,還需一段時日,待實力強大後,通過軟硬兼施,不怕他不乖乖的就範。
“伊通尚有隱患。”張英突然搖了搖頭,她麵現憂愁之色:“薛信貫徹實現不打半分折扣,但又外敵侵入,他不足以守衛一方。”
這真是一個尖銳的問題,妻子是最忠誠可靠,不論順勢還是逆境,都會義無反顧站到自己一邊。但這僅限於朝夕相處,若是分別一年半載,甚至更長的時間,那可就不好說了,也許成為別人的屋中人都有可能。尤其是兩女侍一夫,若一個帶在身旁,另一個留在遠方,時間久了,怨恨之心越濃,可是什麽事都幹得出來。因而兩女雖人能力出眾,卻不能分而用之,隻能形影不離的跟在李毅身邊。
趙雲和素利都忠誠可靠,兼智勇雙全,但趙雲必須留在建平,守護住根基中的根基,素利則需留於鮮卑,防止發生不必要的事端。如此一來,便沒了可用之人,隻能矬子裏把將軍,選中了薛信。
“那……可怎麽辦?”李毅一臉的焦急之色。(未完待續。)
自李毅占領扶餘城,已將該城改名為伊通城。薛信到達後,被任命為伊通縣令,薛信終於能與宋智平起平坐,當上了一縣之令,真是誌得意滿,樂不可支。
張英知道薛信經過逐漸的錘煉,一年多進步神速,但他心粗的弱點難於在短時間內改掉,對他還是有些放心不下。曾敲打薛信:“師父們信任有加,才把這重要位置交到你的手上,這個烏紗帽雖小,但你肩負著責任重大!不要當個芝麻綠豆大的官,就臭美得忘乎所以。如果你惹下禍端,隨時隨地都會摘下你頭上的帽子,讓滾迴老家去!”
“薛信不敢肆意妄為,定盡心竭力,將伊通縣治理得繁榮昌盛。”薛信畢恭畢敬,不敢有半分不敬之色。
張英是敲響警鍾,讓薛信有所顧忌,不要以為天高皇帝遠,便可以為所欲為。同時也是督促他繼續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所轄這十幾萬人口,能夠多福多財。
建平缺乏人才,李毅三人早就急在心裏。自安定下來,就派人前往臨近的幾個郡縣,招攬有識之士,以為己所用!但那些名門望族,都以名士自居,沒有人肯來建平這窮鄉僻壤,而窮人家的孩子,誰又讀得起書?派出的幾批人手,或是無功而返,也許帶迴些識幾個字的人,但其中華而不實者甚多,真才實學,可堪大用的卻一個也沒有。
步履維艱,荊棘叢生,李毅所麵臨的問題,不是一年半載能夠解決的,靠他人絕不能招攬有用之才,李毅便決定親自走一遭。
在離去之前,必先安定內部,伊通暫無強敵,隻要按部就班,發展經濟,使百姓富足,讓民眾安居樂業,為下一步大量移民,打下穩固的基礎,薛信便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就是因薛信能力不足,勉強赴任伊通縣令,李毅三人實在不放心,才決定扶上馬後送一程。師父們留在伊通,觀察一段時間,對其不當之處,加以指摘和調教。
經過一段時日,見薛信日漸成熟,通縣境內也進一步安定,李毅三人欲帶領著鮮卑兵馬迴奔建平,漢兵暫留於通縣屯田,並以防止萬一出現民變,可以進行臨機處理。等將來漢民不斷進入,征集到新的漢兵,再將老兵替換迴建平。
正當李毅等即將啟程之際,東方的挹婁部落派遣使節來到通城,他們本是前來朝見扶餘王,不想已經改庭換麵,便將貢品送給了李毅。
無功不受祿,李毅白拿別人的東西,他心中自是不安。東西不能白拿,需拿出等價的物品迴贈。薛信依命從府庫取出財物,將使節打發走了。
對挹婁使節來說,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扶餘長期停留在奴隸製度下,生產力受到了限製,是比較落後。但對比還處於原始社會的挹婁,扶餘可以完爆,隻是挹婁所處多山嶺林木,數次攻打可以戰勝,想要占領卻是千難萬難。
因而挹婁隻屈服納貢,卻沒有亡國滅種。今見到思想、能力等各個方麵,都強出扶餘數籌的李毅,卻平等與其相交,不覺欣喜若狂,之餘還有積分詫異。但得到禮遇,總比受到蔑視強得多,挹婁使節帶著受寵若驚的感覺,欣欣然滿載財物返迴了家鄉。
“對一群要飯花子,為什麽禮遇有加,還不如隨隨便便打發他們算了!”望著挹婁使者消失的背影,薛信一臉疑惑,終於忍不住發問了。
“這其中道理十分繁雜,就你當前的水平,還真難弄得明白,不過你要記住,不可輕視任何勢力,包括弱小的挹婁和沃沮。若是慢待了客人,引發了不必要的麻煩,定拿你是問!”於冰麵無表情的講出一段話,令薛信臉上一寒。
“與伊通相鄰的勢力,除了弱小的沃沮、挹婁,還有正在興起的高句麗。聽聞其國王男武伯固較有一番作為,他富民強兵,卻不可小視,要聯絡東方,謹防南方,常與建平取得聯絡。”張英說出了戰略構想,同時也敲響了警鍾。
隻要薛信能按照張英所說的進行落實,那伊通便沒了後顧之憂,見別無他事,三人帶領人員,在薛信依依惜別下,離開了鬆遼平原。
得隴必望蜀,平滅扶餘之後,李毅也想收複挹婁、沃沮等地,這樣後方才真正是鐵板一塊。
但正如扶餘付出血的教訓,想收複挹婁、沃沮,靠武力是不智之舉,況且勞師動眾,打下一片沒有任何價值的領土,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啊。
不如暫時擱置,與這些勢力友好相處,再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諸多方麵,逐漸將其同化,讓他們自然而然的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這是李毅的想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張英所讚同,因而初步確定下來。
但建平並不富足,伊通百廢待興,要輸出各方麵的影響,還需一段時日,待實力強大後,通過軟硬兼施,不怕他不乖乖的就範。
“伊通尚有隱患。”張英突然搖了搖頭,她麵現憂愁之色:“薛信貫徹實現不打半分折扣,但又外敵侵入,他不足以守衛一方。”
這真是一個尖銳的問題,妻子是最忠誠可靠,不論順勢還是逆境,都會義無反顧站到自己一邊。但這僅限於朝夕相處,若是分別一年半載,甚至更長的時間,那可就不好說了,也許成為別人的屋中人都有可能。尤其是兩女侍一夫,若一個帶在身旁,另一個留在遠方,時間久了,怨恨之心越濃,可是什麽事都幹得出來。因而兩女雖人能力出眾,卻不能分而用之,隻能形影不離的跟在李毅身邊。
趙雲和素利都忠誠可靠,兼智勇雙全,但趙雲必須留在建平,守護住根基中的根基,素利則需留於鮮卑,防止發生不必要的事端。如此一來,便沒了可用之人,隻能矬子裏把將軍,選中了薛信。
“那……可怎麽辦?”李毅一臉的焦急之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