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李毅和呂永兩人邊走邊聊,很快來到了石壁前。
“碾子的形狀我已經說過了,如今便不再重複。咱們現場確定一下尺寸,用石筆畫出輪廓,這種方法簡潔明了,呂兄弟不妨試一下!”李毅尋了一塊質地鬆軟的白石頭,遞給了呂永。
“我試試。”呂永接過簡易石,他拿著石頭,卻站在那裏不知道如何下手。
呂永是傳承的手藝,他學徒之時,是師父手把手教的,因此他所會有限,都是傳統的石具。
李毅想到了這一點,他不禁啞然失笑,從一旁的樹上折了段枝杈,一端遞到呂永手中道:“我固定一點,你旋轉動另一端畫線,咱們試一下,保證給你個驚喜!”
呂永撓了撓頭,他不明白李毅的話意,不過隨著枝條連續不斷的轉動,一條規整的圓弧線,呈現在呂木匠的眼前。呂永的疑惑不見了,他露出了驚異的笑容,不自覺的伸出大指,讚歎道:“李兄真是神了,簡簡單單就能畫出圈環!”
“這隻是雕蟲小技,我也是學自他人之手,這比起實用性極強的工器具,真的算不到什麽。你若是雕鑿出碾子、磨盤,一村父老乃至臨近鄉民得到實惠,那才是功德無量呢!”李毅說話的時間,一個標準的正圓呈現在兩人的麵前。
“呀!這可真圓!”呂永輕輕的撫摸著石壁,雙眼散發著驚異的光芒:“這是我平生以來,見到最規整的圓!”
為了畫得標準,李毅將枝條末端折成了直角,挑選一個凹坑作為圓點,如此精心操弄,想不畫圓都難。在李毅的協助下,確定了碾盤和碾坨的輪廓。
“呂兄弟,你先忙吧,若是遇到難解之處,就迴太平村,我會設法幫你解決!”見呂永已經掌握了大概,他囑咐了兩句,便下了山。
王衡早已等候在村中,見李毅風塵仆仆,春風滿麵,知道他一切順利,便笑道迎上前來,與他打了招唿。
“李兄弟,請進寒舍一敘!”王衡已經重建了新家,為了省時省工,全村皆為清一色的茅草屋。
李毅進了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小院落,看到過了火的院牆,還帶有被火燒灼的黑色斑塊。李毅來到屋中,見屋子裏又擺了幾件木工器具,其中就有那個大圓筒。
王衡指著為完工的部件道:“扇車結構比較複雜,李兄弟的圖紙,我隻能看個大概,還有一些細節問題,需要兄弟幫助斟酌一二。”
李毅點了點頭,他已是心中有數:“扇車集圓筒,四棱錐,斜方槽等形狀於一體,有相貫也有截交,其結構是比較複雜。但這種機械製造精度並不高,將中間那個大肚子製作出來,再分裝餘下部分,這不失為一條捷徑。王兄是行家裏手,怎麽組合方便,你要自己拿主意。”
見王衡頻頻點頭,李毅又接著道:“其實第一件為試驗品,完全不用做那麽精細。首個扇車做出了,積累了經驗,之後的便輕而易舉了!”
王衡也是聰明伶俐之人,經李毅稍加指點,第一架扇車便初具了雛形。
在現代化機械落戶山村之前,碾子是李毅家鄉不可或缺的,逢年過節,碾道都排著碾米磨麵的隊伍,來趕製年糕、豆包等年貨。
呂永在山間忙碌的同時,村裏也沒消閑,正在建房搭屋築基礎。碾道隻需一間普通草房,經過一天多的奮戰,房子便矗立在村中心。李毅走進碾道,隻見泥土構造的碾台十分牢固,而趙哲等一眾位漢子,正在滾動那巨大的碾盤和碾砣,十餘個小夥子,累得滿頭大汗,氣喘籲籲。
“大家辛苦了!”李毅笑著和眾人打著招唿。
“沒什麽!兄弟們有的是力氣!”趙哲笑了笑道:“再加把勁,把碾子組裝起來,李兄送給鄉親們的禮物,兄弟們不想見識一下嗎?”
從趙哲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還沒認識到這碾子的重要作用,隻是因為學了武功,感恩於自己,才甘心情願出力幫忙。
李毅無奈的搖了搖頭,不過他清楚,這種不信任,很快就會被所有人拋棄,這碾子隻是當頭炮,接下來奉送給大家的東西,將層出不窮。
人多力量大,那數百斤的碾盤,被眾位壯漢輕而易舉的搭到基礎之上。由於沒有水泥,隻能用紅粘土加固。但李毅已等不及這最後一道程序了,他急於讓眾人見識一下新東西的效率:“來,將木杆砸進中央的臍眼中!”
太平村的小夥子心眼就是實在,李毅的話音未落,兩名大漢便蹦上了碾盤,三下五除二,那根柞木杆子,便固定在碾盤的中央。
碾砣的外框和扇車都已經做好,派出的人已從王衡家返迴,經過一陣忙碌,碾子終於組裝完畢。
太平村的牲畜,除了戰馬隱藏於山嶺之上,餘下被為鮮卑人掠奪。用戰馬拉套,難免殺雞用牛刀,不過在李毅眼中,就沒有什麽行不通的事情。馬套上了夾板,其倔脾氣發作,但有李毅等壯漢掌控,在強勁的畜生,也翻不了天。
“駕!”隨著一聲清脆的吆喝聲,馬兒亮開四蹄,拉著碾砣圍繞著碾盤旋轉,草房了響起了石頭相互摩擦的“轟隆”聲。空拉碾子是起到拋光的作用,把那些棱角磨禿,讓石滾和石盤的表麵更光滑。
“清理一下蹍台,把穀子鋪一薄層,再將餘下的填入錐鬥中!”李毅牽住拉套的戰馬,他用手肘指揮著眾人。趙哲等人喏了一聲,按照吩咐做完了兩件事情。
“李兄,我來吧!”趙哲從李毅手中,接過了馬的韁繩。“駕!”碾砣再次滾動起來,碾盤上添了穀子,聲音已不再刺耳,拉動起來卻更為費力了。
過了一段時間,脫了殼的小米,源源不斷的被積壓到周邊,又被收集在一起。見數量已經夠多,李毅將其倒進了扇車上方的錐鬥中。
“這是扇車,是用來分離米、糠和秕子的。”工作原理當然是重力和慣性分離,木扇旋轉生成風,吹動椎鬥內的混合物,其中米的密度最大,慣性力也最強,落在最近的收集槽內,秕子的密度次之,被風吹得稍遠些,落入靠後的木槽內,糠皮密度小,被風吹出扇車,飄散在尾部的地麵上。
李毅和呂永兩人邊走邊聊,很快來到了石壁前。
“碾子的形狀我已經說過了,如今便不再重複。咱們現場確定一下尺寸,用石筆畫出輪廓,這種方法簡潔明了,呂兄弟不妨試一下!”李毅尋了一塊質地鬆軟的白石頭,遞給了呂永。
“我試試。”呂永接過簡易石,他拿著石頭,卻站在那裏不知道如何下手。
呂永是傳承的手藝,他學徒之時,是師父手把手教的,因此他所會有限,都是傳統的石具。
李毅想到了這一點,他不禁啞然失笑,從一旁的樹上折了段枝杈,一端遞到呂永手中道:“我固定一點,你旋轉動另一端畫線,咱們試一下,保證給你個驚喜!”
呂永撓了撓頭,他不明白李毅的話意,不過隨著枝條連續不斷的轉動,一條規整的圓弧線,呈現在呂木匠的眼前。呂永的疑惑不見了,他露出了驚異的笑容,不自覺的伸出大指,讚歎道:“李兄真是神了,簡簡單單就能畫出圈環!”
“這隻是雕蟲小技,我也是學自他人之手,這比起實用性極強的工器具,真的算不到什麽。你若是雕鑿出碾子、磨盤,一村父老乃至臨近鄉民得到實惠,那才是功德無量呢!”李毅說話的時間,一個標準的正圓呈現在兩人的麵前。
“呀!這可真圓!”呂永輕輕的撫摸著石壁,雙眼散發著驚異的光芒:“這是我平生以來,見到最規整的圓!”
為了畫得標準,李毅將枝條末端折成了直角,挑選一個凹坑作為圓點,如此精心操弄,想不畫圓都難。在李毅的協助下,確定了碾盤和碾坨的輪廓。
“呂兄弟,你先忙吧,若是遇到難解之處,就迴太平村,我會設法幫你解決!”見呂永已經掌握了大概,他囑咐了兩句,便下了山。
王衡早已等候在村中,見李毅風塵仆仆,春風滿麵,知道他一切順利,便笑道迎上前來,與他打了招唿。
“李兄弟,請進寒舍一敘!”王衡已經重建了新家,為了省時省工,全村皆為清一色的茅草屋。
李毅進了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小院落,看到過了火的院牆,還帶有被火燒灼的黑色斑塊。李毅來到屋中,見屋子裏又擺了幾件木工器具,其中就有那個大圓筒。
王衡指著為完工的部件道:“扇車結構比較複雜,李兄弟的圖紙,我隻能看個大概,還有一些細節問題,需要兄弟幫助斟酌一二。”
李毅點了點頭,他已是心中有數:“扇車集圓筒,四棱錐,斜方槽等形狀於一體,有相貫也有截交,其結構是比較複雜。但這種機械製造精度並不高,將中間那個大肚子製作出來,再分裝餘下部分,這不失為一條捷徑。王兄是行家裏手,怎麽組合方便,你要自己拿主意。”
見王衡頻頻點頭,李毅又接著道:“其實第一件為試驗品,完全不用做那麽精細。首個扇車做出了,積累了經驗,之後的便輕而易舉了!”
王衡也是聰明伶俐之人,經李毅稍加指點,第一架扇車便初具了雛形。
在現代化機械落戶山村之前,碾子是李毅家鄉不可或缺的,逢年過節,碾道都排著碾米磨麵的隊伍,來趕製年糕、豆包等年貨。
呂永在山間忙碌的同時,村裏也沒消閑,正在建房搭屋築基礎。碾道隻需一間普通草房,經過一天多的奮戰,房子便矗立在村中心。李毅走進碾道,隻見泥土構造的碾台十分牢固,而趙哲等一眾位漢子,正在滾動那巨大的碾盤和碾砣,十餘個小夥子,累得滿頭大汗,氣喘籲籲。
“大家辛苦了!”李毅笑著和眾人打著招唿。
“沒什麽!兄弟們有的是力氣!”趙哲笑了笑道:“再加把勁,把碾子組裝起來,李兄送給鄉親們的禮物,兄弟們不想見識一下嗎?”
從趙哲的語氣中可以聽出,他還沒認識到這碾子的重要作用,隻是因為學了武功,感恩於自己,才甘心情願出力幫忙。
李毅無奈的搖了搖頭,不過他清楚,這種不信任,很快就會被所有人拋棄,這碾子隻是當頭炮,接下來奉送給大家的東西,將層出不窮。
人多力量大,那數百斤的碾盤,被眾位壯漢輕而易舉的搭到基礎之上。由於沒有水泥,隻能用紅粘土加固。但李毅已等不及這最後一道程序了,他急於讓眾人見識一下新東西的效率:“來,將木杆砸進中央的臍眼中!”
太平村的小夥子心眼就是實在,李毅的話音未落,兩名大漢便蹦上了碾盤,三下五除二,那根柞木杆子,便固定在碾盤的中央。
碾砣的外框和扇車都已經做好,派出的人已從王衡家返迴,經過一陣忙碌,碾子終於組裝完畢。
太平村的牲畜,除了戰馬隱藏於山嶺之上,餘下被為鮮卑人掠奪。用戰馬拉套,難免殺雞用牛刀,不過在李毅眼中,就沒有什麽行不通的事情。馬套上了夾板,其倔脾氣發作,但有李毅等壯漢掌控,在強勁的畜生,也翻不了天。
“駕!”隨著一聲清脆的吆喝聲,馬兒亮開四蹄,拉著碾砣圍繞著碾盤旋轉,草房了響起了石頭相互摩擦的“轟隆”聲。空拉碾子是起到拋光的作用,把那些棱角磨禿,讓石滾和石盤的表麵更光滑。
“清理一下蹍台,把穀子鋪一薄層,再將餘下的填入錐鬥中!”李毅牽住拉套的戰馬,他用手肘指揮著眾人。趙哲等人喏了一聲,按照吩咐做完了兩件事情。
“李兄,我來吧!”趙哲從李毅手中,接過了馬的韁繩。“駕!”碾砣再次滾動起來,碾盤上添了穀子,聲音已不再刺耳,拉動起來卻更為費力了。
過了一段時間,脫了殼的小米,源源不斷的被積壓到周邊,又被收集在一起。見數量已經夠多,李毅將其倒進了扇車上方的錐鬥中。
“這是扇車,是用來分離米、糠和秕子的。”工作原理當然是重力和慣性分離,木扇旋轉生成風,吹動椎鬥內的混合物,其中米的密度最大,慣性力也最強,落在最近的收集槽內,秕子的密度次之,被風吹得稍遠些,落入靠後的木槽內,糠皮密度小,被風吹出扇車,飄散在尾部的地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