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李毅百無聊賴,想起了熱心腸的李二。首位相識的漢人,李二熱腸古道,幫助救治素利,又贈送衣物。看到李二用最原始的工具鎬頭鋤地,李毅當時便想贈送他一副犁杖。當初沒有錢,也隻好作罷,如今腰杆硬了,就應該知恩圖報!李毅想到此處,便喊了一聲:“三弟!”
李三聞聲答應道:“來啦!”便一路小跑著趕了過來。李三恭敬的站在李毅身前道:“大哥隻管吩咐,小弟一定不負重托!”
李毅麵帶微笑道:“這件事兄弟不能代勞,哥哥需親自走一趟,我隻問一件事,太平村有沒有工藝精湛的木匠師傅,其家住在何方?”
李三哈著腰滿臉堆笑道:“大哥您真是問著了,兄弟對太平村了如指掌,若說手藝好的匠人,王衡便首屈一指。”太平村本就不大,李毅根據李三的指點,便輕鬆找到王衡。
王衡是王仁的從兄,他聽過從弟提起新拜了一位師父,因此對李毅十分的敬重。兩人客氣了幾句,李毅被讓入屋中。
李毅打量著陳列於兩旁的家具,見其做工精良,心中便打定了主意:就是這家啦!李毅取出畫好的圖紙,雙手遞給了王衡。
王衡雖認識幾個字,但捧著李毅所繪的三視圖,不免一頭霧水。見王衡眉頭緊皺,盯著圖紙卻不得要領。李毅微微一笑,便耐心的為其講解。
整日與木料打交道,使王衡形成了極強的立體感,其聰明程度堪比李毅。經過耐心細致的講解,王衡的腦中很快浮現出實物,李毅笑著拍了拍他的肩頭道:“我所見過的師傅,王兄最為心靈手巧!”
得到李毅的讚美,王衡眉開眼笑道:“多謝賢弟看得起!王衡這幾手粗活,登不得大雅之堂,僅混口飯吃而已!”
士農工商,匠人的社會地位底下,但這隻是士大夫階層的看法,李毅的心裏當然有另一杆秤。李毅目前還不具備挑戰社會規則的實力,他無奈的搖了搖頭,與王衡談起了價格。
王衡排滿了日程,但看在王仁的關係上,不但破例接下來,還提出不收工本費。知道王衡說的是客氣話,他還是付了定金。
離開了王衡家,李毅又去找鐵匠趙能。趙能不比王衡,而犁鏵的形狀又十分複雜,李毅描述了半晌無果,他隻能留下來,隨時解答趙能的疑惑。
自做了四杆槍,趙能還未接到活,要重新點燃爐火,忙碌了一陣,才將一塊鐵錠燒紅。由於生意慘淡,趙能的幫手早已辭退,見他一個人忙得不可開交,李毅心有不忍,便幫著他一起忙活。
火爐的助燃工具,隻有吹火筒和蒲扇,吹火筒雖然風力集中,但需要連續不斷的鼓動腮幫子,隻一會功夫,李毅就感到無法忍受。換成蒲扇後,由於風力分散,助燃的效果不佳,又吹得灰塵滿屋漂浮。
又累又熱的李毅,想到了一個簡易助燃工具風匣。風匣是送風機的前身,一個長方體木製風箱,內設有方形木質活塞,活塞用密致的雞毛綁縛,具有良好的氣密性。活塞的端部為連杆,通過前端的孔洞伸出箱體,末端設置手柄。風箱前後各設一個逆止式入風口,風箱的測下設有送風筒,與灶台或火爐連接。
風匣的工作原理酷似打氣筒,通過往複拉推連杆,帶動活塞運動,把風箱中的空前,源源不斷的送入灶膛或火爐中助燃。
李毅兒時,風匣是農家小院吹風助燃的主力軍。風匣有著造價低廉,使用周期長,無維護運行費用,綠色環保等優點。風匣的缺點是必須占用人工,需要耗費一定的體力。
將畫好的圖紙交到王衡手中,這一次經李毅稍加點撥,王衡便了然於胸。李毅笑著道:“恐怕王兄要臨時做些調整,盡快將風匣趕製出來,雖是有些強人所難,但風匣一經出世,王兄的生意就火了!”
王衡心中暗想:近年來,鄉親們遭受胡人盤剝,影響了自己的生意,也隻有春耕播種這幾天火爆。王衡思量片刻,他看到了商機,便點了點頭道:“本來有個叫劉三的小夥子,一直吵鬧著讓我收他做徒弟,由於活計不穩定,我不敢答應他。劉三這孩子腦子好使,腿腳也勤快,每當我忙不過來的時候,便跑來幫著忙這忙那,而他的嘴也極甜,鬧得我難於推脫。待我把劉三從地裏喊迴來,下午就把風匣送到趙能的鐵匠鋪。”
果不其然,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搬著風匣送到了鐵匠鋪,李毅從劉三手中接過風匣,將送風筒對準臨時開鑿的爐洞。隨著李毅抽動拉杆,空氣源源不斷的供入爐內。
風匣問世的消息不脛而走,太平村鄉民都趕往趙能的鐵匠鋪,見風匣果然好用,中上等住戶都爭先恐後到王衡家訂貨。
鐵匠趙能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李毅並未滿足現狀,他一邊拉著風匣一邊用心琢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李毅發現這種農家風匣過於簡單,不論是拉是推,隻要活塞的行程過半,送風筒不但不能吹風,還把鐵爐中的煙風混合氣體吸迴風箱,不但不能繼續助燃,還會抽出部分煙氣,使助燃氣體的含氧量下降。半數時間做的是無用功,效率更是損失過半。經過認真思考,他對風匣做了一定的改進,將原來的送風筒去除,並將原孔洞密封。再在同側前後各開一個孔洞,在洞外都加裝逆止門,然後再將前後的出風口封於新做的風道之中,中間開孔裝置送風筒。
李毅又一次來到王衡家,將改進的思路說了一遍,王衡拿過一個即將完工的風匣,經過師徒二人一陣忙碌,新式風匣誕生了。劉三搬著風匣,陪著李毅來到鐵匠鋪。經過試驗,改進的風匣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不止,更可觀的是,在付出同樣體力的情況下,出風量增加到原來的二倍,提供的空氣質量也有了保障。使鐵器打製的爐火溫度又有了較大的提高,也提升了鋼材的質量。
李毅取了犁鏵,趙能得了風匣,他隻收了一半的費用。王衡將犁杖組裝完成,為了感謝李毅為他帶來的商機,王衡將錢全數退給了李毅。李毅推辭不過,心中想道:就算是專利轉讓費吧!便心安理得的把錢收入懷中。
扛著犁杖出了太平村,行了兩個多時辰,李毅在田裏見到了李二。兄弟相逢親熱自不必說,當李二得知大哥贈送犁杖,他真是欣喜若狂,不禁忘情的擁抱了李毅,又愛不釋手的摸個不同。
見李二手舞足蹈的模樣,李毅也是滿心歡喜,他叮囑李二道:“有了這副犁杖,你再借兩頭牲口,趁著墒情還在,快把田種上!”
李二樂得是合不攏嘴,他忙不迭的道:“大哥不必費心,這些小弟自會打理!”他又看了看太陽道:“快到晌午了,大哥跟我迴家吧。”
李毅笑道:“不忙,時間還早,我先跟你講點事。”李毅便將數天內憋在肚子裏的話,原原本本的講了出來,李二對李毅是言聽計從,聽得他是頻頻點頭。
不知道李二會不會忘記,李毅又叮囑一遍:“多施肥,勤除草,深翻地,主意適當的株距行距……”
見李毅叨念個不停,李二點頭道:“大哥放心,小弟已經牢記於心!”
李毅盯著李二看了半晌,隻看得他不知所措,李毅歎了口氣道:“兄弟啊,哥哥要出遠門了,不知啥時候才能迴來,不過兄弟放心,隻要哥哥有迴來的一天,就會來看你這位兄弟!”李毅說著心中一酸,眼圈已經發紅,他極力忍著淚水沒有流了出來。
李二麵現驚訝之色,他磕磕巴巴的道:“大哥是……要去哪裏?何必忙一時,讓……弟妹做口飯,大哥吃了再走。”
李毅搖了搖頭道:“我還急著趕路,飯就不用吃了,不過兄弟一定按照我說的做,秋天一定會多打糧食,如果我迴來的時後,看到你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可要找你的麻煩!”
李二憨厚的一笑,點頭稱喏,他見挽留不住,隻好與李毅作別。李毅轉過身去,再也忍不住淚水,他恐被李二發現,忙疾走數步,才敢用衣袖擦拭。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與李二別離,勾起了他的黯然神傷。他想起妻子兒女,以及父母和年邁的奶奶,自己恐怕與他們訣別了。此後隻能一個人麵對世界,在孤獨中打拚了!
迴轉太平村,等到第四天清晨,仍不見王仁、劉平、宋智的影子。李毅一再追問薛信,他卻吞吞吐吐,咬定王仁等去買馬不肯鬆口。李毅心中起疑,他心想:定是馬價昂貴,王仁臨時改變主意,又不好與自己明說,才有意躲了出去。
李毅毅然決然,要離開太平村,他凝望著薛信道:“師父要離開了,你可不能偷懶,荒廢了武功,師父可不答應。除了練武,還要多認些字,師父總有返迴太平村的一天,拿不出合格的答卷,可有你受的!”
薛信憨厚的一笑,他心中明白,師父心慈麵軟,才不會找他麻煩。李毅又叮囑李三道:“大哥要走了,三弟也要勤練武藝,等哥哥迴來再與兄弟相見!”
從未有人正眼看過李三,見李毅對自己如同兄弟,李三大是感動,他拿出平日積攢的幾十枚五銖錢,哽咽著道:“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小弟隻有這點錢,請大哥帶上吧!”這句話被客商常掛於嘴邊,因此被李三借用了。
李毅從王仁那得到的錢有限,又用掉了一些。見李三錢雖不多,也是一番心意,李毅不再推辭,便接過來揣進懷中。薛信也拿出自己的錢袋,比李三的還要少。瓜子不飽是人心,李毅領受了徒弟的心意。
李毅百無聊賴,想起了熱心腸的李二。首位相識的漢人,李二熱腸古道,幫助救治素利,又贈送衣物。看到李二用最原始的工具鎬頭鋤地,李毅當時便想贈送他一副犁杖。當初沒有錢,也隻好作罷,如今腰杆硬了,就應該知恩圖報!李毅想到此處,便喊了一聲:“三弟!”
李三聞聲答應道:“來啦!”便一路小跑著趕了過來。李三恭敬的站在李毅身前道:“大哥隻管吩咐,小弟一定不負重托!”
李毅麵帶微笑道:“這件事兄弟不能代勞,哥哥需親自走一趟,我隻問一件事,太平村有沒有工藝精湛的木匠師傅,其家住在何方?”
李三哈著腰滿臉堆笑道:“大哥您真是問著了,兄弟對太平村了如指掌,若說手藝好的匠人,王衡便首屈一指。”太平村本就不大,李毅根據李三的指點,便輕鬆找到王衡。
王衡是王仁的從兄,他聽過從弟提起新拜了一位師父,因此對李毅十分的敬重。兩人客氣了幾句,李毅被讓入屋中。
李毅打量著陳列於兩旁的家具,見其做工精良,心中便打定了主意:就是這家啦!李毅取出畫好的圖紙,雙手遞給了王衡。
王衡雖認識幾個字,但捧著李毅所繪的三視圖,不免一頭霧水。見王衡眉頭緊皺,盯著圖紙卻不得要領。李毅微微一笑,便耐心的為其講解。
整日與木料打交道,使王衡形成了極強的立體感,其聰明程度堪比李毅。經過耐心細致的講解,王衡的腦中很快浮現出實物,李毅笑著拍了拍他的肩頭道:“我所見過的師傅,王兄最為心靈手巧!”
得到李毅的讚美,王衡眉開眼笑道:“多謝賢弟看得起!王衡這幾手粗活,登不得大雅之堂,僅混口飯吃而已!”
士農工商,匠人的社會地位底下,但這隻是士大夫階層的看法,李毅的心裏當然有另一杆秤。李毅目前還不具備挑戰社會規則的實力,他無奈的搖了搖頭,與王衡談起了價格。
王衡排滿了日程,但看在王仁的關係上,不但破例接下來,還提出不收工本費。知道王衡說的是客氣話,他還是付了定金。
離開了王衡家,李毅又去找鐵匠趙能。趙能不比王衡,而犁鏵的形狀又十分複雜,李毅描述了半晌無果,他隻能留下來,隨時解答趙能的疑惑。
自做了四杆槍,趙能還未接到活,要重新點燃爐火,忙碌了一陣,才將一塊鐵錠燒紅。由於生意慘淡,趙能的幫手早已辭退,見他一個人忙得不可開交,李毅心有不忍,便幫著他一起忙活。
火爐的助燃工具,隻有吹火筒和蒲扇,吹火筒雖然風力集中,但需要連續不斷的鼓動腮幫子,隻一會功夫,李毅就感到無法忍受。換成蒲扇後,由於風力分散,助燃的效果不佳,又吹得灰塵滿屋漂浮。
又累又熱的李毅,想到了一個簡易助燃工具風匣。風匣是送風機的前身,一個長方體木製風箱,內設有方形木質活塞,活塞用密致的雞毛綁縛,具有良好的氣密性。活塞的端部為連杆,通過前端的孔洞伸出箱體,末端設置手柄。風箱前後各設一個逆止式入風口,風箱的測下設有送風筒,與灶台或火爐連接。
風匣的工作原理酷似打氣筒,通過往複拉推連杆,帶動活塞運動,把風箱中的空前,源源不斷的送入灶膛或火爐中助燃。
李毅兒時,風匣是農家小院吹風助燃的主力軍。風匣有著造價低廉,使用周期長,無維護運行費用,綠色環保等優點。風匣的缺點是必須占用人工,需要耗費一定的體力。
將畫好的圖紙交到王衡手中,這一次經李毅稍加點撥,王衡便了然於胸。李毅笑著道:“恐怕王兄要臨時做些調整,盡快將風匣趕製出來,雖是有些強人所難,但風匣一經出世,王兄的生意就火了!”
王衡心中暗想:近年來,鄉親們遭受胡人盤剝,影響了自己的生意,也隻有春耕播種這幾天火爆。王衡思量片刻,他看到了商機,便點了點頭道:“本來有個叫劉三的小夥子,一直吵鬧著讓我收他做徒弟,由於活計不穩定,我不敢答應他。劉三這孩子腦子好使,腿腳也勤快,每當我忙不過來的時候,便跑來幫著忙這忙那,而他的嘴也極甜,鬧得我難於推脫。待我把劉三從地裏喊迴來,下午就把風匣送到趙能的鐵匠鋪。”
果不其然,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搬著風匣送到了鐵匠鋪,李毅從劉三手中接過風匣,將送風筒對準臨時開鑿的爐洞。隨著李毅抽動拉杆,空氣源源不斷的供入爐內。
風匣問世的消息不脛而走,太平村鄉民都趕往趙能的鐵匠鋪,見風匣果然好用,中上等住戶都爭先恐後到王衡家訂貨。
鐵匠趙能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李毅並未滿足現狀,他一邊拉著風匣一邊用心琢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李毅發現這種農家風匣過於簡單,不論是拉是推,隻要活塞的行程過半,送風筒不但不能吹風,還把鐵爐中的煙風混合氣體吸迴風箱,不但不能繼續助燃,還會抽出部分煙氣,使助燃氣體的含氧量下降。半數時間做的是無用功,效率更是損失過半。經過認真思考,他對風匣做了一定的改進,將原來的送風筒去除,並將原孔洞密封。再在同側前後各開一個孔洞,在洞外都加裝逆止門,然後再將前後的出風口封於新做的風道之中,中間開孔裝置送風筒。
李毅又一次來到王衡家,將改進的思路說了一遍,王衡拿過一個即將完工的風匣,經過師徒二人一陣忙碌,新式風匣誕生了。劉三搬著風匣,陪著李毅來到鐵匠鋪。經過試驗,改進的風匣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不止,更可觀的是,在付出同樣體力的情況下,出風量增加到原來的二倍,提供的空氣質量也有了保障。使鐵器打製的爐火溫度又有了較大的提高,也提升了鋼材的質量。
李毅取了犁鏵,趙能得了風匣,他隻收了一半的費用。王衡將犁杖組裝完成,為了感謝李毅為他帶來的商機,王衡將錢全數退給了李毅。李毅推辭不過,心中想道:就算是專利轉讓費吧!便心安理得的把錢收入懷中。
扛著犁杖出了太平村,行了兩個多時辰,李毅在田裏見到了李二。兄弟相逢親熱自不必說,當李二得知大哥贈送犁杖,他真是欣喜若狂,不禁忘情的擁抱了李毅,又愛不釋手的摸個不同。
見李二手舞足蹈的模樣,李毅也是滿心歡喜,他叮囑李二道:“有了這副犁杖,你再借兩頭牲口,趁著墒情還在,快把田種上!”
李二樂得是合不攏嘴,他忙不迭的道:“大哥不必費心,這些小弟自會打理!”他又看了看太陽道:“快到晌午了,大哥跟我迴家吧。”
李毅笑道:“不忙,時間還早,我先跟你講點事。”李毅便將數天內憋在肚子裏的話,原原本本的講了出來,李二對李毅是言聽計從,聽得他是頻頻點頭。
不知道李二會不會忘記,李毅又叮囑一遍:“多施肥,勤除草,深翻地,主意適當的株距行距……”
見李毅叨念個不停,李二點頭道:“大哥放心,小弟已經牢記於心!”
李毅盯著李二看了半晌,隻看得他不知所措,李毅歎了口氣道:“兄弟啊,哥哥要出遠門了,不知啥時候才能迴來,不過兄弟放心,隻要哥哥有迴來的一天,就會來看你這位兄弟!”李毅說著心中一酸,眼圈已經發紅,他極力忍著淚水沒有流了出來。
李二麵現驚訝之色,他磕磕巴巴的道:“大哥是……要去哪裏?何必忙一時,讓……弟妹做口飯,大哥吃了再走。”
李毅搖了搖頭道:“我還急著趕路,飯就不用吃了,不過兄弟一定按照我說的做,秋天一定會多打糧食,如果我迴來的時後,看到你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可要找你的麻煩!”
李二憨厚的一笑,點頭稱喏,他見挽留不住,隻好與李毅作別。李毅轉過身去,再也忍不住淚水,他恐被李二發現,忙疾走數步,才敢用衣袖擦拭。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與李二別離,勾起了他的黯然神傷。他想起妻子兒女,以及父母和年邁的奶奶,自己恐怕與他們訣別了。此後隻能一個人麵對世界,在孤獨中打拚了!
迴轉太平村,等到第四天清晨,仍不見王仁、劉平、宋智的影子。李毅一再追問薛信,他卻吞吞吐吐,咬定王仁等去買馬不肯鬆口。李毅心中起疑,他心想:定是馬價昂貴,王仁臨時改變主意,又不好與自己明說,才有意躲了出去。
李毅毅然決然,要離開太平村,他凝望著薛信道:“師父要離開了,你可不能偷懶,荒廢了武功,師父可不答應。除了練武,還要多認些字,師父總有返迴太平村的一天,拿不出合格的答卷,可有你受的!”
薛信憨厚的一笑,他心中明白,師父心慈麵軟,才不會找他麻煩。李毅又叮囑李三道:“大哥要走了,三弟也要勤練武藝,等哥哥迴來再與兄弟相見!”
從未有人正眼看過李三,見李毅對自己如同兄弟,李三大是感動,他拿出平日積攢的幾十枚五銖錢,哽咽著道:“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小弟隻有這點錢,請大哥帶上吧!”這句話被客商常掛於嘴邊,因此被李三借用了。
李毅從王仁那得到的錢有限,又用掉了一些。見李三錢雖不多,也是一番心意,李毅不再推辭,便接過來揣進懷中。薛信也拿出自己的錢袋,比李三的還要少。瓜子不飽是人心,李毅領受了徒弟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