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朦朦。
有時候,是霧朦朦的;那些島全都隱形。
這是膠東半島的沿海地帶。
刹時日出。是的,仿佛就在一刹那,丹一樣的、立體的太陽,圓圓的,紅透了,已在海的上麵;隻有這裏,才能看到這麽美的日出。
有霧的早晨,往往預兆著好天氣。
燕島,是一個尚未開發起來的、質樸的小島。她像一隻堅強的燕子,展翅在海沿上,就要飛起來的樣子。
有風的日子居多,海風剛韌有力,無論風大還是風小,都會給人這樣的感覺。因為,這是膠東的海;風,自然有硬的風骨。
遠遠地看,海浪翻湧,一波一波,有時溫柔,有時奔蕩,永無止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一股經濟開發區建設熱潮,在濕而腥的新鮮的海風的挾裹下,巨浪狂飆般自南方席卷而至。這個小小的島城,在當地政府“三年再建一個新燕城”的口號中,仿佛隻在一刹那間,便被轟隆隆的機器聲覆蓋,東一塊西一塊、南一口北一口地被那些開發商、爆發戶,還有諸多的各類機構、商賈要人們,各為所圖。
一下子熱鬧起來,慢慢地接受和習慣;燕島人以他們特有的品性和堅強,承受著新的洗禮,迎接著新時代的到來。
海水被晨光染成了彩色的。
少女坤蘭捧著一本書,在沙灘上邊走邊看。此時的坤蘭十六、七歲,似一塊未琢的璞玉,所有的晶瑩都包裹在學生味十足的稚氣裏。
海邊站著一個人,一個男人;一個陌生的男人。這沒有什麽奇怪。小島上,會有越來越多的陌生人。
坤蘭經過這個男人。這個佇立海邊的男人,他叫許大來。
許大來四十來歲,瘦長,沉靜,略帶憂鬱;愛作出高貴深沉的架勢,卻時不時會流露出爆發戶的粗俗。
坤蘭經過這個男人的時候,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驀然向她襲來。她不自覺地迴頭,看了看許大來。許大來也下意識地迴頭看了看坤蘭。
許大來似乎是在嘟囔:“這裏的人口真少!”
這是一句不好的話吧,起碼不像是一句讚美。人不多,起碼代表著不現代、不先進。這句話觸動了做為燕島人的坤蘭的自尊心,她覺得,自己應該說些什麽;或者叫,反駁些什麽。
坤蘭還很單純,她才十六、七歲;坤蘭還很天真,她從來未走出過半島。
許大來站在海邊,有憧憬也有懷疑。他看著這個女孩子。他下意識的發現,這是一個小美人兒啊!他遇見的這個女孩子,是個小美人兒,她有著大海一樣的眼睛,敞亮、潤澤,蘊藏著既波濤洶湧又深沉無邊的含蓄,和……,和一種什麽呢?一種不確定性;對,一種不確定性,那是活躍的青春。——就像他麵對的這海、這燕島。
坤蘭說:“……這裏有很多的貝殼,還有很多的螃蟹呢。”
哈哈,人少,螃蟹多,這應該是一種美、一種優勢。
許大來說:“誰知道能不能開發得起來……”
坤蘭說:“一定能。”
許大來笑了:“嘿嘿……”他笑得樣子很有意思,一邊的嘴角斜吊起來,眼睛有點斜視。
坤蘭看著書走去。
許大來複又看著大海。
許大來突然迴頭,喊:“喂,小閨女兒——”
這個地方的人,對女孩子的稱唿,就是“小閨女兒”;兒是尾音、輕音。
坤蘭站住了,迴頭,問:“幹嗎?”
許大來說:“我迴來啦。”
坤蘭有點莫名其妙,又覺得不可思議,很可笑,就說:“你是誰呀?迴來就迴來唄。”
許大來說:“我是許賴子。哈哈哈哈……”
坤蘭問:“就那邊許家村的?”
許大來答:“啊。”接著問:“你是誰呀?”
坤蘭孩子氣地說:“幹嗎要告訴你?”
說完,坤蘭跑開了。
許大來迴望大海,心情不錯。
優美的鋼琴曲《致艾麗絲》傳來。是坤蘭在她的的小屋裏彈鋼琴。
時光轉瞬即逝。這一年,坤蘭參加了高考,她剛剛邁入十九歲。
整個燕城方圓幾百裏,是一坐小規模的城市,燕島和它相連,方圓幾十裏,屬丘陵地帶,有連綿的、漂亮的小山包,一直蔓延到海邊。燕子鎮是燕島的一個小鎮,就在海沿那兒,遠離燕島市鬧市區。鎮中心有一條百米小街,臨街相對著兩溜破舊陳陋的鋪麵,賣小吃的、做衣服的、理發修鞋補車帶的,賣雜貨的、賣土產的、烙大餅的、看脈拔牙的,全有;逢初三、十五一小集;逢春耕前、秋收後一大集,也算是方圓十幾裏的集貿中心地帶。
在“改革開放”以前,小街上還沒有這麽熱鬧,隻有一個公辦的糧所,買糧食要憑戶口本;一個公辦的食堂,買吃的要憑糧票;一個公辦的供銷社,買布要憑布票,一些緊缺的東西,要憑介紹信或者“關係條兒”才有可能買到;還有裁縫店、小學校等,也都是公辦的;另外,就是鎮機關了,裏麵有一些辦公的人和辦公機構。
燕家就坐落在這舊街上,是座很普通的臨街房。老中醫燕仕廷,老屋舊瓦地經營著一個小診所,門上掛著“燕氏中醫診所”的標記;小院深處,是一家人的起居地。
在這樣一個小街上,鋼琴曲《致艾麗絲》在輕輕蕩漾。
坤蘭是父親的掌上明珠,在她八個月大的時候,就會隨著母親的歌謠晃動節拍,頗有音樂天賦。烙大餅的王叔,有一把老胡琴,沒事了就拿出來,“哽哽吱吱”地拉。那一年,坤蘭七、八歲,才上小學,把胡琴要到手中,沒多久,就比王叔拉得好聽了。後來,燕仕廷就專門跑了趟上海,買了一架鋼琴迴來,花了近萬元。坤蘭自己彈了些日子,燕仕廷就托人給她請來了老師。這個小街於是就憑添了一些雅致,小坤蘭也成了大家的掌上明珠。
郵遞員騎著自行車過來,在飄灑的鋼琴曲的伴奏下喊叫著:“燕坤蘭——,燕坤蘭——,錄取通知書。”
坤蘭正坐在鋼琴前,沉浸地彈奏著《致艾麗絲》。聽到郵遞員的喊叫,有點意外,心中一喜,站起身來,高興地答應著,跑了出去。
坤蘭興奮地接過錄取通知書,看著,喊起來:“爸,媽,我考上北京藝術學院了——”
坤蘭的母親胡綠萍早已走了過來,她五十來歲,是一個利落的、通情達理的普通婦女。郵遞員和坤蘭的喊聲,早已令胡綠萍心生歡喜,她連忙問女兒:“考上了?”坤蘭說:“看,通知書!”胡綠萍說:“快叫我看看,快叫我看看。”說著,已把通知書拿到手中,使勁地看著。
郵遞員正要走,胡綠萍說:“家去喝口涼茶。”郵遞員說:“改天吧,還有好幾份通知書要送呢。”抬腿上車,走了。給人送喜訊,他也很高興。
坤蘭的父親燕仕廷正在診所裏,閉著眼給一位病人把脈,旁邊,還有好幾個病號在排隊等著。
燕仕廷五十來歲,相貌堂堂,三縷長須,就像一個修養高深的儒者。在他把脈的時候,別具一種威嚴,所有的人都屏聲。
坤蘭在喊:“爸——,我考上了,考上了……”
燕仕廷依然閉著眼,但已滿麵喜色。
那被把脈的病人也聽到了,不由替他歡喜,說:“燕醫生,你閨女考上大學了。”其他的病號們,也紛紛道喜。
燕仕廷拿開了把著脈的手,說:“你是受涼了,內裏又有點虛熱。我開幾副藥給你,吃吃看。”病人連忙點頭答應著:“噢……,好,好。”
聽說坤蘭考上了大學,賣大餅的王老板和幾個街坊,都過來道賀。這時,燕仕廷也從診所走了出來。坤蘭得意地把錄取通知書在父親麵前一晃。燕仕廷喜愛地笑看著坤蘭,沒說什麽。王老板他們紛紛誇著坤蘭,要燕仕廷夫婦請客。燕仕廷、胡綠萍喜滋滋地滿口應承。
王老板說:“唉,坤蘭呐,好好上學。等你畢業迴來的時候,說不定就見不到你這賣大餅的王叔了。咱這小小的燕子鎮要變成市裏的開發區了,這百米小街要改造成大馬路了,我得搬家了,聽候政府安置,住樓房去嘍。”
大家於是議論紛紛。因為當地政府允許他們這些“坐地戶”按照整體規劃建私房,大家都想在這小街上留下來,蓋起自家的小樓,不想離開這地方。說著說著,說到借高利貸上。一位街坊說,有人專門放這個錢,到時候還不上賬,可以用房子抵。
坤蘭說:“高利貸?那不行。咱辛辛苦苦把房子蓋好了,正好叫人家套進去。”
王老板說:“喲,坤蘭還挺有頭腦。”
這時候,幾個爆發戶模樣的生意人走了過來。一個胖子向大家招唿道:“嘿,各位街坊,都在呢?有賣地皮兒的沒有?我高價收購。”
還沒等大家答話,坤蘭說:“不賣!這是我們的家。”
胖子笑了笑,說:“小丫頭,懂什麽?啊就你們些人的經濟實力,還能按政府的規劃把樓給蓋起來?嘁!不如賣了,拿著政府的補貼,找個地方買個現成的樓房住下,又寬敞又舒服;剩下的錢,還可以做你們的小生意。
坤蘭說:“你知道我們蓋不起?你看著!”
胖子說:“喲喲,這是誰家的姑娘啊?啊?”
胡綠萍輕聲責備道:“坤蘭,家去!”
王老板說:“您先走吧,讓我們大夥商量商量。”
胖子說:“好好商量啊,我可等著呢。不虧待你們,絕對不能……”
於此同時,許大來和邵祖閣從小街的一頭走來。他們站住了,看著小街。
邵祖閣,是許大來的特別助理,他三十多歲,略瘦,比許大來矮點,別號“邵諸葛”。
許大來站在那兒,有些感慨,有些誌在必得。他說:“這兒就是規劃中的商業街了。”邵祖閣說:“如果能把這塊地弄到手,過不了幾年,價格準能翻番。”許大來說:“這樣大規模的開發,能叫咱們遇上,不容易啊。”邵祖閣也說:“是啊,機會難得。”
許大來和邵祖閣就那麽站在街頭,也不靠近,望著坤蘭他們那邊。許大來說:“看見了沒有,邵助理?咱們得好好做做這塊兒地皮的文章。”邵祖閣說:“是,許總。”許大來寓意頗深地接著說:“你可是我的特別助理、我的得力助手。誰膽大手快,誰先發財,抓緊點。嗯?”邵諸葛笑了笑。這話裏的話,他心裏十分明白。
有時候,是霧朦朦的;那些島全都隱形。
這是膠東半島的沿海地帶。
刹時日出。是的,仿佛就在一刹那,丹一樣的、立體的太陽,圓圓的,紅透了,已在海的上麵;隻有這裏,才能看到這麽美的日出。
有霧的早晨,往往預兆著好天氣。
燕島,是一個尚未開發起來的、質樸的小島。她像一隻堅強的燕子,展翅在海沿上,就要飛起來的樣子。
有風的日子居多,海風剛韌有力,無論風大還是風小,都會給人這樣的感覺。因為,這是膠東的海;風,自然有硬的風骨。
遠遠地看,海浪翻湧,一波一波,有時溫柔,有時奔蕩,永無止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一股經濟開發區建設熱潮,在濕而腥的新鮮的海風的挾裹下,巨浪狂飆般自南方席卷而至。這個小小的島城,在當地政府“三年再建一個新燕城”的口號中,仿佛隻在一刹那間,便被轟隆隆的機器聲覆蓋,東一塊西一塊、南一口北一口地被那些開發商、爆發戶,還有諸多的各類機構、商賈要人們,各為所圖。
一下子熱鬧起來,慢慢地接受和習慣;燕島人以他們特有的品性和堅強,承受著新的洗禮,迎接著新時代的到來。
海水被晨光染成了彩色的。
少女坤蘭捧著一本書,在沙灘上邊走邊看。此時的坤蘭十六、七歲,似一塊未琢的璞玉,所有的晶瑩都包裹在學生味十足的稚氣裏。
海邊站著一個人,一個男人;一個陌生的男人。這沒有什麽奇怪。小島上,會有越來越多的陌生人。
坤蘭經過這個男人。這個佇立海邊的男人,他叫許大來。
許大來四十來歲,瘦長,沉靜,略帶憂鬱;愛作出高貴深沉的架勢,卻時不時會流露出爆發戶的粗俗。
坤蘭經過這個男人的時候,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驀然向她襲來。她不自覺地迴頭,看了看許大來。許大來也下意識地迴頭看了看坤蘭。
許大來似乎是在嘟囔:“這裏的人口真少!”
這是一句不好的話吧,起碼不像是一句讚美。人不多,起碼代表著不現代、不先進。這句話觸動了做為燕島人的坤蘭的自尊心,她覺得,自己應該說些什麽;或者叫,反駁些什麽。
坤蘭還很單純,她才十六、七歲;坤蘭還很天真,她從來未走出過半島。
許大來站在海邊,有憧憬也有懷疑。他看著這個女孩子。他下意識的發現,這是一個小美人兒啊!他遇見的這個女孩子,是個小美人兒,她有著大海一樣的眼睛,敞亮、潤澤,蘊藏著既波濤洶湧又深沉無邊的含蓄,和……,和一種什麽呢?一種不確定性;對,一種不確定性,那是活躍的青春。——就像他麵對的這海、這燕島。
坤蘭說:“……這裏有很多的貝殼,還有很多的螃蟹呢。”
哈哈,人少,螃蟹多,這應該是一種美、一種優勢。
許大來說:“誰知道能不能開發得起來……”
坤蘭說:“一定能。”
許大來笑了:“嘿嘿……”他笑得樣子很有意思,一邊的嘴角斜吊起來,眼睛有點斜視。
坤蘭看著書走去。
許大來複又看著大海。
許大來突然迴頭,喊:“喂,小閨女兒——”
這個地方的人,對女孩子的稱唿,就是“小閨女兒”;兒是尾音、輕音。
坤蘭站住了,迴頭,問:“幹嗎?”
許大來說:“我迴來啦。”
坤蘭有點莫名其妙,又覺得不可思議,很可笑,就說:“你是誰呀?迴來就迴來唄。”
許大來說:“我是許賴子。哈哈哈哈……”
坤蘭問:“就那邊許家村的?”
許大來答:“啊。”接著問:“你是誰呀?”
坤蘭孩子氣地說:“幹嗎要告訴你?”
說完,坤蘭跑開了。
許大來迴望大海,心情不錯。
優美的鋼琴曲《致艾麗絲》傳來。是坤蘭在她的的小屋裏彈鋼琴。
時光轉瞬即逝。這一年,坤蘭參加了高考,她剛剛邁入十九歲。
整個燕城方圓幾百裏,是一坐小規模的城市,燕島和它相連,方圓幾十裏,屬丘陵地帶,有連綿的、漂亮的小山包,一直蔓延到海邊。燕子鎮是燕島的一個小鎮,就在海沿那兒,遠離燕島市鬧市區。鎮中心有一條百米小街,臨街相對著兩溜破舊陳陋的鋪麵,賣小吃的、做衣服的、理發修鞋補車帶的,賣雜貨的、賣土產的、烙大餅的、看脈拔牙的,全有;逢初三、十五一小集;逢春耕前、秋收後一大集,也算是方圓十幾裏的集貿中心地帶。
在“改革開放”以前,小街上還沒有這麽熱鬧,隻有一個公辦的糧所,買糧食要憑戶口本;一個公辦的食堂,買吃的要憑糧票;一個公辦的供銷社,買布要憑布票,一些緊缺的東西,要憑介紹信或者“關係條兒”才有可能買到;還有裁縫店、小學校等,也都是公辦的;另外,就是鎮機關了,裏麵有一些辦公的人和辦公機構。
燕家就坐落在這舊街上,是座很普通的臨街房。老中醫燕仕廷,老屋舊瓦地經營著一個小診所,門上掛著“燕氏中醫診所”的標記;小院深處,是一家人的起居地。
在這樣一個小街上,鋼琴曲《致艾麗絲》在輕輕蕩漾。
坤蘭是父親的掌上明珠,在她八個月大的時候,就會隨著母親的歌謠晃動節拍,頗有音樂天賦。烙大餅的王叔,有一把老胡琴,沒事了就拿出來,“哽哽吱吱”地拉。那一年,坤蘭七、八歲,才上小學,把胡琴要到手中,沒多久,就比王叔拉得好聽了。後來,燕仕廷就專門跑了趟上海,買了一架鋼琴迴來,花了近萬元。坤蘭自己彈了些日子,燕仕廷就托人給她請來了老師。這個小街於是就憑添了一些雅致,小坤蘭也成了大家的掌上明珠。
郵遞員騎著自行車過來,在飄灑的鋼琴曲的伴奏下喊叫著:“燕坤蘭——,燕坤蘭——,錄取通知書。”
坤蘭正坐在鋼琴前,沉浸地彈奏著《致艾麗絲》。聽到郵遞員的喊叫,有點意外,心中一喜,站起身來,高興地答應著,跑了出去。
坤蘭興奮地接過錄取通知書,看著,喊起來:“爸,媽,我考上北京藝術學院了——”
坤蘭的母親胡綠萍早已走了過來,她五十來歲,是一個利落的、通情達理的普通婦女。郵遞員和坤蘭的喊聲,早已令胡綠萍心生歡喜,她連忙問女兒:“考上了?”坤蘭說:“看,通知書!”胡綠萍說:“快叫我看看,快叫我看看。”說著,已把通知書拿到手中,使勁地看著。
郵遞員正要走,胡綠萍說:“家去喝口涼茶。”郵遞員說:“改天吧,還有好幾份通知書要送呢。”抬腿上車,走了。給人送喜訊,他也很高興。
坤蘭的父親燕仕廷正在診所裏,閉著眼給一位病人把脈,旁邊,還有好幾個病號在排隊等著。
燕仕廷五十來歲,相貌堂堂,三縷長須,就像一個修養高深的儒者。在他把脈的時候,別具一種威嚴,所有的人都屏聲。
坤蘭在喊:“爸——,我考上了,考上了……”
燕仕廷依然閉著眼,但已滿麵喜色。
那被把脈的病人也聽到了,不由替他歡喜,說:“燕醫生,你閨女考上大學了。”其他的病號們,也紛紛道喜。
燕仕廷拿開了把著脈的手,說:“你是受涼了,內裏又有點虛熱。我開幾副藥給你,吃吃看。”病人連忙點頭答應著:“噢……,好,好。”
聽說坤蘭考上了大學,賣大餅的王老板和幾個街坊,都過來道賀。這時,燕仕廷也從診所走了出來。坤蘭得意地把錄取通知書在父親麵前一晃。燕仕廷喜愛地笑看著坤蘭,沒說什麽。王老板他們紛紛誇著坤蘭,要燕仕廷夫婦請客。燕仕廷、胡綠萍喜滋滋地滿口應承。
王老板說:“唉,坤蘭呐,好好上學。等你畢業迴來的時候,說不定就見不到你這賣大餅的王叔了。咱這小小的燕子鎮要變成市裏的開發區了,這百米小街要改造成大馬路了,我得搬家了,聽候政府安置,住樓房去嘍。”
大家於是議論紛紛。因為當地政府允許他們這些“坐地戶”按照整體規劃建私房,大家都想在這小街上留下來,蓋起自家的小樓,不想離開這地方。說著說著,說到借高利貸上。一位街坊說,有人專門放這個錢,到時候還不上賬,可以用房子抵。
坤蘭說:“高利貸?那不行。咱辛辛苦苦把房子蓋好了,正好叫人家套進去。”
王老板說:“喲,坤蘭還挺有頭腦。”
這時候,幾個爆發戶模樣的生意人走了過來。一個胖子向大家招唿道:“嘿,各位街坊,都在呢?有賣地皮兒的沒有?我高價收購。”
還沒等大家答話,坤蘭說:“不賣!這是我們的家。”
胖子笑了笑,說:“小丫頭,懂什麽?啊就你們些人的經濟實力,還能按政府的規劃把樓給蓋起來?嘁!不如賣了,拿著政府的補貼,找個地方買個現成的樓房住下,又寬敞又舒服;剩下的錢,還可以做你們的小生意。
坤蘭說:“你知道我們蓋不起?你看著!”
胖子說:“喲喲,這是誰家的姑娘啊?啊?”
胡綠萍輕聲責備道:“坤蘭,家去!”
王老板說:“您先走吧,讓我們大夥商量商量。”
胖子說:“好好商量啊,我可等著呢。不虧待你們,絕對不能……”
於此同時,許大來和邵祖閣從小街的一頭走來。他們站住了,看著小街。
邵祖閣,是許大來的特別助理,他三十多歲,略瘦,比許大來矮點,別號“邵諸葛”。
許大來站在那兒,有些感慨,有些誌在必得。他說:“這兒就是規劃中的商業街了。”邵祖閣說:“如果能把這塊地弄到手,過不了幾年,價格準能翻番。”許大來說:“這樣大規模的開發,能叫咱們遇上,不容易啊。”邵祖閣也說:“是啊,機會難得。”
許大來和邵祖閣就那麽站在街頭,也不靠近,望著坤蘭他們那邊。許大來說:“看見了沒有,邵助理?咱們得好好做做這塊兒地皮的文章。”邵祖閣說:“是,許總。”許大來寓意頗深地接著說:“你可是我的特別助理、我的得力助手。誰膽大手快,誰先發財,抓緊點。嗯?”邵諸葛笑了笑。這話裏的話,他心裏十分明白。